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校博士当中学老师是不是大材小用?

文/侯爱兵

近日,清华博士龙明珠放弃已经收到的不少互联网大公司和科研院所邀约函,选择到深圳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的事登上热搜后,引发了不少网友激辩。有网友戏称:“学历的尽头是深圳老师。”大家辩论的焦点是:名校博士是拥有顶级高学历的人才,不搞科研为国家做贡献却当中学老师,这到底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算不算大材小用?

01

基础教育确实很重要,但交给专业的师范生就够了

一位网友认为这简直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他说:“国家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将她培养成博士,不是为了让她去中学做老师,博士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是教书,承担教书责任的是重点培养的师范生。基础教育确实很重要,但交给专业的师范生就够了。作为博士生,是钻研科学的苗子,是人才中的人才,本应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其研究领域继续做出贡献,在引领学术发展上不懈努力,但却屈才当中学教师,真是'大材小用’。”

该网友从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初衷和代价上立论,直指博士生当中学老师是“学非所用”,对师范生而言是“越俎代庖”,对社会而言是“资源浪费”。费尽心力念了清华博士的人,本应该在高精尖领域施展拳脚,却去中学教书,实在让人扼腕叹息。该网友情理兼具的辩词,不由得让人点头称是。

02

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有何不可?

 一位网友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铸魂育人的重任,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有何不可?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传统的师范生和高才生有很大差别,清华博士生才华横溢、悟性高、有灵性、知识面广,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维火花、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会让学生更具有创新性,取得更好的成绩。博士生能当好老师也一样是为国家做贡献,教育毕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这些走得远的人、最优秀的人越多投入到教育行业中去,咱们国家才越有希望,才能发展得越好,所以不存在人才浪费一说。”

该网友从国运兴衰系于人才、源于教育的高度出发,畅论博士生进入中学的优势和好处。因为高学历人才不仅有着丰富且高端的知识储备,在思维方式与对待知识的处理方法上也定有自己的见解,而这些能够为中学课堂带来巨大的改变,促进学生更好地爱上学习,获取更多有价值、有前瞻性的思想、知识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博士生服务于基础教育和科学研究同样重要,同样功莫大焉。

03

连果蝇小鼠都有博士在研究,何况是活生生的孩子

一位在读博士说:“说个现象吧,离我家最近的某幼儿园,幼儿园园长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幼儿园老师必须是硕士以上才可以入职。园长说,连个狮子老虎,连个果蝇小鼠都有那么多博士在研究,何况是活生生的孩子。孩子是未来,孩子是希望,孩子的教育更需要高学历人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高学历没错,对教育的投资永远不会失败,孩子的教育本就应该用最优质的资源,博士去任何教育阶段工作都很有意义。”

该博士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论据,恰到好处地论证了高学历人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试想连个果蝇小鼠都有博士在研究,对于那些本就是祖国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学生,当然更值得去关注、去研究,以优质的教育资源给他们铺就宽广的成才之路。这段事例突出、揆情度理的辩论,让人过耳难忘、印象深刻。

04

博士做中学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结果

一位社会学研究员说:“博士做中学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早年小学教师大多是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教小学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是现在小学教师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硕士毕业生。有些地方已经将本科毕业作为小学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如果照此推断,中学老师用博士也应该不算稀奇。其实,博士毕业做任何工作的都有,并非所有的博士都是在做相关的专业研究。如果说博士去做行政和企业管理,去做出版和传播不是人才浪费,那么去做中学教师自然也不是大材小用。推而广之,去做小学教师或幼儿教师,也都是合理的。随着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增加,博士毕业生的数量直线上升,许多博士不能在专业研究岗位就业,必然转向其他的领域,而中学教师越来越成为吸引人的职业,所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博士进入中学。”

该研究员着眼于时代进步和教育大势,运用逻辑推理,严密地论证辨析了高学历人才进入各行各业将会成为社会常态,博士生去当中小学老师将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会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因为博士老师越多,越是中小学生的福音,越是我国基础教育之幸。这般慧眼识大势、一语道先机的辩论,真可谓彰明较著,令人信服。

05

当事人龙明珠说:“我认为高才生当中学老师这个风潮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这说明毕业生择业更自由,不会被常规认识所绑架,不再为了传统的面子好看和高工资去找工作,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诚哉斯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由此,博士生选择当教师理应无可厚非,倒是那些在一旁大呼“屈才”“浪费”“大材小用”的人们应该反思:罔顾本人意愿,想当然地给人贴标签,是不是有些草率和偏激?(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教师“流行”北大复旦博士,名校博士当老师比师范生强吗?
河南某中学新聘教师名单火了,学历让人感慨,仅一人是师范毕业
多位博士竞争一个中学教师岗位,激烈!是人才浪费还是人才到位?
博士生到中学任教是不是人才浪费?
清华北大博士去当中学教师,是为了情怀还是为了钱,现实很无奈
清北博士当中小学教师,真的会比师范生强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