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金凤:朴实厚道,让人如沐春风

文/侯爱兵

2022年5月29日,豫剧“五大名旦”之一、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因病逝世,享年100岁。其代表作有《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作家老舍为她题诗赞美道:“大众喜颜开,洛阳金凤来,打朝嘲笑谑,挂帅夺风雷。歌舞全能手,悲欢百练材。长安春月夜,鼓板绽红梅。”马金凤戏功深厚,独创了戏剧界的“帅旦”行当,但她从不以名人、明星自居,从不摆架子,总是一副和善的样子,让人容易亲近。

01

马金凤出生于山东曹县,原名叫崔金妮。小时候由于家里很穷,奶奶生病,无钱医治,父亲无奈之下,只能将金妮以35元卖了出去。此后,她又被人家以80元转卖给开封一家姓孔的戏院老板。姓孔的看她既不标致,又没好嗓子,就又把她以130元转卖给了开封卢殿光的戏班,改名为卢金凤。等到母亲想把她赎回时,谁知卢殿光开口就要300元。这时,有一位姓马的好心人出钱帮母亲赎回了金妮。母亲为了报答姓马的恩惠,就把卢金凤改姓马。一个名字,饱含多少岁月的沧桑、泪痕,但后来成名的马金凤为了表达对当年马家恩典的感激,她一辈子也没有改这个姓,一直姓着马。马金凤说:“我一直心怀对马姓恩人的深深感恩。”

马金凤的名字浓缩的是这位大师三次被卖的辛酸童年,同时又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日子都过去了,但马金凤始终不改其姓,既是不忘恩情,也是不忘初心,不忘来时的路,时刻感召自己走好前行的路,这让我们很崇敬。感恩戴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只有心怀感恩,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远,遇见更多美好。

02

马金凤从小就演一个河南梆子戏叫《老征东》,后来她把它改编成了《穆桂英挂帅》。有一次到上海慰问演出时,同台演出的还有京剧名家盖叫天,为了取长补短,马金凤就学盖叫天的京剧气派,看他的表情,学他的台步。当时在上海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也连续看了三场《穆桂英挂帅》,非常喜欢豫剧版的穆桂英。马金凤知道后,就拜师梅兰芳,梅兰芳从化妆、扮相、服装、表演等细节上给予她不少指教和点拨,还帮她修改完善剧本。此后,经梅兰芳牵线搭桥,马金凤又去看京剧大师程砚秋演出的《荒山泪》,学习程先生的水袖。有大师指点,马金凤的表演功力进步神速。于是,戏剧界一个新的行当“帅旦”就产生了,马金凤演的穆桂英,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的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再后来,马金凤和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也结下了深厚情谊,梅葆玖一直尊称马金凤为“师姐”,两人还多次联袂演出“京豫两下锅”的《穆桂英挂帅》选段。

俗话说:“地低成海,人低成王。”马金凤能够独创一个“帅旦”行当,形成豫剧“马派”艺术,与她为人低调、孜孜好学、以人为师密不可分。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马金凤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遇上比自己唱得好、演得好的人就虚心求教;遇上其他剧种可以借鉴的唱法、演法就取其所长。她不仅借鉴了梅兰芳的眼神、程砚秋的水袖、盖叫天的台步,进行了跨剧种、跨行当、突破程式的继承和创新,也在与他们的交往中结下不解之缘。

03

马金凤和常香玉是同代艺术名家,她们从小相识于逃难途中一个新组成的戏班,一见面,常香玉就叫了一声:“金凤姐。”马金凤也回叫一声:“香玉姐。”彼此以“姐”相称的她俩从此结成了情同骨肉的患难之交。马金凤回忆说:“其他人可能是成了名角以后才认识的,我们则是从娃娃时认识的,所以关系非常好。小时候我们在一起时,谁要是有点好吃的,都会想着对方,晚上睡觉也睡一个被窝,半夜醒来她帮我盖盖,我帮她掖掖。如果她父亲排戏时打她了,我就在被窝里给她验伤,看看哪块青了,哪块肿了,需不需要上药,她哭我也哭。有时我安慰她说,我跟父亲学戏时,挨的打比她还多呢。”马金凤在戏班很勤快,经常给常香玉的爸爸打饭,并且多次不声不响地替他洗衣服。常香玉的爸爸十分喜欢小金凤,常常对女儿说:“香玉,看,你金凤姐多懂事,你要好好向她学学。”有一次演出《桃花庵》,常香玉想让马金凤演主角窦氏,自己给她配陈妙善。常香玉的爸爸很同意,立即把马金凤找来,叫她演窦氏。马金凤说:“那可不中!香玉姐是这……”她伸出一个大拇指,“俺是这……”她又伸出一个小拇指。等到演出那天,马金凤把她妈的一件新毛蓝布衫拿来了。大家都以为她要自己穿,她却非让常香玉穿不可。常香玉和她爸再三推辞,马金凤横竖都不答应。全戏班的人无不夸赞马金凤为人厚道,识大体。解放后,马金凤和常香玉还经常同台演戏,两人一起到外地开会时,常香玉也总是要求“把凤姐和我安排在一个房间”。

为人处世中,有着“第一等的学问”之说,叫做处处为人着想。学问是看一个人的心量,一个人能替人着想、先人后己、抑己扬人、卑己尊人,就能让人佩服。马金凤小时候被誉为“七岁红”,但崭露头角的她却毫不矜骄,而是极其懂得谦让,乐于为人考虑,与同龄的常香玉情同手足,姊妹情深。两位豫剧大师的姊妹情谊长达六十余年,堪称佳话。

04

李树建是豫剧须生"李派"创始人,是河南豫剧院院长。有一次,李树建艺术实践公益演唱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当时98岁的马金凤坐着轮椅来到现场,为小她40岁的李树建站台暖场。主持人庞晓戈问:“马老师,您觉得李树建唱得中不中?”马老大声说“中”!庞晓戈又问:“您觉得李树建演戏演得中不中?”马老高声说“中”!庞晓戈再问:“他把豫剧带领得中不中?”马老提高嗓门说“中”!庞晓戈说:“这三个'中’是对李树建最好的褒奖和鼓励。”现场,马老还为李树建送上墨宝,上书“树业建功”四个大字。马老还对李树建说:“孩子,有机会咱俩演一折《清风亭》吧,我给你配戏!”李树建受宠若惊,但怎么敢让马老给自己配戏呢,便连忙说:“不敢,不敢!”

拥有一颗欣赏的心,发自内心地去赞美褒奖周围的人,是一种可贵的品质。马金凤身为豫剧大师,却又极其虚怀若谷,看重别人。她对李树建赞不绝口,连说三个“中”,中气十足,饱含对后辈的肯定和深爱。她还甘愿放低自己,情愿当配角,尽显“甘为他人做嫁衣”的情怀。这样的大师风范,人人称赞,有口皆碑。

05

有一次,马金凤随剧团到河南偃师农村演出。在演出完毕返回偃师县城的山路上,有两位老大娘拦住他们一行,打听道:“你们知道马金凤还在村里吗?”原来,这两位老大娘是戏迷,非常喜欢听马金凤唱戏,听说她到偃师演出,就带着干粮徒步走到县城。谁想马金凤不在县城,下乡演出了。于是两位老大娘又一路打听着往乡下跑。偃师多山,两位老大娘这次为了听戏,可没少走路。马金凤听了赶紧迎上去说:“大娘,你们受累了。我就是马金凤,你们爱听我唱戏,我现在就给您二位唱!”马金凤当即站在土路边,迎着山风唱起了《穆桂英挂帅》,当“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的唱腔响起,“为人民而唱”的炽热情怀激荡山间,更穿透时空、深入人心。

善体恤,就是关心他人的疾苦,满足他人的需求和愿望。面对一路追赶看戏的两位老大娘,马金凤二话没说,不计条件,不讲困难,就站在山沟土路边,尽情为她们演唱。都说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对于马金凤来说,她对待戏迷比她家里亲人还亲。一个不负观众的演员,也定会不负角色,不负自己。

06

马金凤是舞台生命最长的戏曲艺术家,她一生演出达2万多场。有记者问她演了一辈子戏累不累,马金凤说:“不累,演员嘛,就该给人民群众演戏,观众愿意看,我心里就高兴。”有一次在奥运村附近演出完,有位农民工戏迷想跟马金凤合影,当时智能手机还未普及,他就问马老师能不能等我一下,我回去借个相机。马金凤说我等你,我一定满足你的愿望,结果她在那里等了半个小时,那位农民工还没来,大家都劝马老师回去吧,但她还是在那里等着,又过了十分钟,那位农民工还真来了。合完影后,旁边有一位环卫工人也想合影,马金凤就招呼这位环卫工人到自己身边一起合影,一点艺术家的架子也没有。亲历此事的徒弟刘冰说:“很多次都被马老师的所作所为感动。马老师每次演出完,都会不厌其烦地跟观众戏迷合影,还都会说谢谢。”

与人交际,耐心不可少。哲学家柏拉图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耐心是一种韧性,更是一种气量。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充满耐心,待人接物不急不躁,善始善终,从而能赢得更多的友谊和尊重。马金凤遇上求合影的农民工,没有推托之词,挥袖而去,而是有求必应,恪守信诺,甘等四十分钟。虽是一件小事,却足见她诚恳待人的耐心、有情有义。

07

河南民间流传一句话:“看了马金凤,一辈子不生病。”马金凤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这实际上都是戏迷对她亲热的表现,也是对她的爱戴。品高艺自高,卓然其不朽。斯人已去,但马金凤与人水乳交融的感情以及一贯身体力行的戏德,将永存人们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香玉马金凤马骐张新芳魏云豫剧曲剧越调,各路名家都到齐了!
豫剧《穆桂英挂帅》_马金凤)(流畅)
豫剧【穆桂英挂帅】全本 马金凤 马元凤 任四亮 曾广兰 王文慧等
豫剧大师 马金凤经典曲目专辑
豫剧《穆桂英挂帅》马金凤
穆桂英挂帅 豫剧 主演:马金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