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宝寨(下篇)、后记


消失的乐园

石宝寨(下篇)、后记

   

自从古寨对外开放恢复接待游客后,名气大涨,曾经吸引过无数名人来到这里,印象最深的有当年的李鹏总理、风靡全国的台湾言情小说家琼瑶女士。

还记得李鹏总理来的时候是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因为从趸船下来后的河沿到码头石梯之间有一小段泥泞道路比较湿滑,当年小镇政府居委会组织了群众四处收集挑背煤炭灰渣,在那天清早铺倒在一百多米距离的道路上。干燥细碎却又略略粗糙的灰渣混合铺垫在稀泥上增加了摩擦力,这样我们的总理一行人从船上下来步行进入小镇时,就不会因为湿泥粘滑增添摔跤的风险。那一天镇上许多群众自发早早围站在码头石梯两侧,满怀敬仰等待着总理的到来。盼望着江面等了不知道有多久,终于,一艘装载有总理的客船停靠趸船边了,总理身着普通蓝色中山服在一群人中间,从灰黑煤渣的路段安然走过沿着石梯拾级而上由远及近。因为从电视和报纸上频繁见过他,他依然戴着一副深色边框眼镜,左手臂上搭着一件外套。当时现场一片寂静,总理迈着稳健的步子,边爬梯子边跟周围同行的人小声说着话,还时不时抬起眼光亲切和蔼的扫望向两侧的群众们。直到总理的身影消失在码头街道公社的巷子处,码头石梯上的群众这才散开。后来有消息传出总理要上古寨视察,至于总理那天后来是多久离开小镇的,我已经记不太清楚,只是记得当年这位唯一近距离见过的国家总理,身上那份平易近人的温和气韵,就像小镇街上机关单位里的那些伯伯一样和蔼亲切。

而琼瑶的到来是个正常无比的学业时间,具体过程一点不得知,但是通过后来同学之间的传言,我依稀记得是个下午。因为当镇上有相关的风声传入学校后,还是有极少数资深的琼瑶迷为了一睹女作家的真人风采,临时翘课出校园了。当天傍晚的自习课间以致后面连续几天的空隙时间里,他们幸福兴奋反复回味着向周围同学讲述追寻遇见琼瑶的大致细节,心甘情愿的接受着班级给予的违规处罚。这个壮举让当时不知道消息未能参与的同学钦佩遗憾了好久。

在八十年代琼瑶言情小说几乎人手一册,以这些小说拍成的电视连续剧、录像横扫小镇的时代,不仅是学校师生,连同镇上居民们而言,琼瑶都称得上是陌生而又熟悉的作家偶像,她那些缠绵悱恻动人爱情作品的普及,让她的名字如同当年的歌星影视明星一样,被普通的人们接受并熟知。但当时通讯设备、新闻媒体等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通过电影录像电视屏幕里演员们的表演诠释,毫无奢望地远远崇拜喜爱着屏幕后面的她。

而那一天,相隔千山万水的台湾岛上的琼瑶,居然在旅行途中因为古寨进入了我们的小镇,这是一件多么机会难得并且激动人心的事情。不知道琼瑶的行踪当年是怎么被发现的,因为之前她的小说电视电影录像看过无数,但是关于她私人的照片似乎从来没有被相关的作品展示过,想来即使她来到我们面前也不会有人认识她。最幸运的是,当年我的小姨刚好在寨上外事办工作,从不喜欢小说但是机缘巧合的她从同事中间得到了一张琼瑶的照片,而这张照片在不久后的一个周末,我去她家里时无意中看到。因为不认识就刚好又淡淡问了一句,这是谁啊?当听说是琼瑶时,顿时惊讶、激动、怀疑等等各种复杂的感觉一起涌上心头。彩色照片中的中年女子个头不太高,身着优雅针织衫,外表端庄温婉,浅浅轻笑着站在我们熟悉无比的家乡的码头河滩上。

是真的吗?这就是那位写出无数催人泪下诗词丰沛、辞文缠绵悱恻的古今爱情故事的作家琼瑶?真的就是看似这么文弱的她写出了那么多精彩的小说?她是真的站在我们曾经走过无数次的河沿沙滩上?我一次次的仔细观看着照片中的女子,崇拜喜爱、震惊诧异、错过见面的遗憾情绪反复交织。已经不太记得那张照片后来落向何处,但是那张有着特殊意义,带有家乡朴素河沿背景,琼瑶白净圆润的脸庞和温柔恬静的笑容照片,很多年都深深印记在脑海中。后来私下留意过各种媒体采访报道出来的各种着装背景照片中的琼瑶,与当年照片中的留影者的确是同一人,只是后来那些清晰明丽的图片,都不及这张照片带给我的当时各种冲击复杂的感受那么剧烈。

想来,还是因为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古寨的文物性质意义被重新审视和定位,并且得到了及时有力的保护和修缮,其独特非凡的建筑奇迹和美丽风景魅力被宣扬光大,才能吸引着无数普通游客和名人们千里迢迢慕名而来,这才给偏安一隅的我们创造了百年难遇的相见机会。

随着古寨的声名鹊起,她受到的器重和享受的待遇今昔非比。除了楼阁建筑、殿堂庙宇这些重要文物部位的规范保护,连整座山岩和寨脚的树林、石板梯道等,都得到了严格的保护修缮,一直荒废的二藤岩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发新建起望景亭和石梯栈道。为了加强“江上明珠”的影响力,有过一段时间,石宝寨曾经在十二层阁楼的翘檐三面安装了霓虹灯灯带,一到夜幕低垂的时候,霓虹灯闪烁不停,将阁楼上下映照得层次分明金碧辉煌,远远望过去真正宛如夜空中一处亦真亦幻的璀璨蓬莱仙境。这份独特的夜景吸引了无数过往的游船,因为每每这个时候,那些船只都会特意拉响汽笛放慢航速,有的甚至停留江心,北侧的船舷周围荧光灯闪烁反复,那是船上的游客们在抢着拍摄这颗闪耀黑暗中的夜明珠。

小镇在岁月的缓慢流逝中不断发展变化着,那些竹篾土泥木楼逐渐被拥挤坚硬的水泥砖楼替代,青石板的街巷依然还在,但是街道的古朴幽静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是繁华商业气息笼罩下的熙熙攘攘。

这个时候,亭亭玉立在小镇中央,身姿格外出挑的古寨,就像一位隐匿深闺、淳美天然的娟秀姑娘,被时代惊艳发掘出,逐渐打造成为一位国色天香、闻名世界的时髦佳丽。而她脚底周围的石宝儿女们,也在不停往来更新、城乡替换。年年岁岁里,喝过邓家井的泉水,土生土长的老街坊们,有一直随遇而安,宁静坚守在老家的;有的早早勤劳致富,率先去了环境条件更好的县城或是省城定居;有的因为工作调动或事业发展离开小镇;还有的因为子女安居外地跟随前往。而镇上年轻漂亮的姑娘们,大多想方设法进入县城的丝厂、绸厂、造纸厂等;机灵帅气的小伙们,有的通过应征入伍选择了部队,也有的跟姑娘们一样进入县城的化工、水泥厂,还有的进了本地东边的盐厂。青年中更有不少的龙凤才俊通过考学跃过“龙门”落户他乡;也有北上南下汇入打工潮,从此浪迹天涯的弄潮儿。这些曾经毗邻而居亲如家人的街坊们,渐渐四处分离散落他乡,就像秋天古寨脚下山林中的树叶,秋风一起,金黄色的叶子簌簌响动,最终片片飞扬飘落往各自归属的宿地。

而古寨周围突然被频繁的嘈杂施工和大量游客光顾,人类特有的气息和聒噪惊扰改变了整座岩林曾经的隐秘安宁。多年栖息寨身山崖高处绝壁里,习惯苍凉寂静的那几只老鹰,连同寨脚密林中的土红、猫头鹰等一些鸟类,不知道啥时候踪迹全无。但愿它们如同离开小镇的老街坊们一样,有了属于它们更加安全舒适的新家。

后 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起,家乡政府机关在上级主管单位的指导带领下,成立三峡工程移民办公室,积极宣传贯彻执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的各项工作要求,设计规划立项东迁新集镇,按照国家移民政策规范管理内迁移民,妥善安置外迁移民。在这场声势浩大,历时近十年的移民迁建工程中,无数的家乡人民深明大义,舍小家为大家,忍痛告别世代祖辈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楼房,举家老小含泪远走异地他乡,为国家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奉献出了微薄却不可忽视的力量。

2003年6月底,老镇东街淹没于长江水中。在漫长的三峡工程蓄水工程规划实施中,整个老场镇,除了大河和后溪河上游,只有古寨,以得天独厚的高拔地势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被围堤加固几近完整留存下来,并且因此成为世界级四面环水、孤岛琼楼的巨型盆景。其他的,小寨子上的坟冢,东、西街道上所有的企事业单位、私人商铺房屋建筑,都按照规划时间提前被迁移和拆除夷平。随着蓄水水位的逐渐抬高,遍地瓦砾碎砖、满目疮痍的老场镇,被浩瀚无尽的江水蚕食着一点点消失,最后完全淹没隐匿于水底。

整洁漂亮的新镇新家虽然就在不远处的东边,回首西边来处已一片汪洋。陪伴了我们幼儿少年时代,带给我们无数欢乐时光的乐园小镇,已悄然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但它曾经的宁静与朴实、因它而有过的人物风情,将永远留存在几代人的记忆中!

别了,我们水下的老家,消失的乐园!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件件价值连城(下篇)】
万达小镇(下篇)
【二胡】进 步 法 宝(下篇)
令人惊艳的文章开头金句80条(下篇)
石梯坪 [鹧鸪天]
图解:中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件件价值连城(下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