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腹皮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

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临床应用

1.用于脘腹胀痛
大腹皮功能行气利水疏滞、宽中除胀而止痛,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常与厚朴、陈皮等药配伍同用。
2.用于水肿,脚气肿痛
大腹皮又能利水消肿,用于水湿外溢、水肿、小便不利之证,常与茯苓皮、冬瓜皮等配伍;用于脚气肿痛,可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

气虚体弱者慎服。

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主产广东、海南岛、云南、台湾;广西、福建亦产。

性状

大腹皮 干燥果皮,通常纵剖为二。未打松者呈椭圆形瓢状。长6~7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外果皮灰棕黄色,有褐色斑点及纵裂纹。已打松者,外果皮脱落,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纤维,纤维纵向排列,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现棕毛状。内壁凹陷,褐色或深棕色。表面光滑呈硬壳状。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裂。无臭,味淡。以色黄白、质柔韧、无杂质者为佳。 

大腹毛 略呈椭圆形或瓢状。外果皮多已脱落或残存。中果皮棕毛状,黄白色或淡棕色,疏松质柔。内果皮硬壳状,黄棕色或棕色,内表面光滑,有时纵向破裂。气微,味淡。

复方

①治脚气,肿满腹胀,大小便秘涩:大腹皮一两(锉),槟榔一两,木香半两,木通二两(锉),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二两(锉),牵牛子二两(微炒)。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圣惠方》)

②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喘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疰,来去不定,举动喘乏:五茄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眼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治产后热毒气结燥,大便不通,壅滞气闷疼痛,腰重胁胀:大腹皮5枚(细锉),枳壳(去瓤,麸炒)1两,赤芍药(锉)1两,秦艽(去苗土)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干)3分,生干地黄(焙)1两,甘草(炙)3分,郁李仁(去皮)半两(炒)。为粗末,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得利为度。(《圣济总录》大腹皮汤)

④妇人妊娠,心腹疼痛,及两胁肋内妨闷,呕逆恶心不止,饮食不下,体倦,四肢少力;或时发气胀,喘息粗大,胎不安稳:大腹皮(锉)3分,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切、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白术1两半。上为粗末,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圣济总录》大腹皮饮)

文献摘录

1.《药性切用》

性味辛温,入脾肺而宽中下水;泄肺利脾,为水肿初起专药。虚者忌之。子似槟榔大形扁,故名大腹槟榔。辛涩性温,功用相近槟榔而力稍缓。

2.《药鉴》

气微温,味辛无毒。疏脾胃有余之气,定霍乱吐泻之疾。胀满者用之。气虚则忌。

3.《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主冷热气攻心腹,疏通关格,除胀满,祛壅滞,消浮肿,酒洗去沙,复以大豆汁洗用。

按∶大腹辛宜泻肺,温宜健脾,然宣泄太过,气虚者勿用,树上多栖鸩乌,污染粪毒,最能为害,故必多洗,方堪用尔。

4.《得配本草》

辛,微温。入手足太阴经气分。降逆气以除胀,利肠胃以去滞。一切膜原冷热之气,致阴阳不能升降,鼓胀浮肿等症,此为良剂。槟榔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散无形之气滞。水洗去黑水,用酒再洗,更以大豆汁洗净,晒干用,或入火煨用。气虚者禁用。

5.《本经逢原》

辛涩温有毒。鸩鸟多集其树上。宜酒洗后再以绿豆汤洗过,用其内粗者耗气,宜摘去之。

发明 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香港脚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

6.《本草新编》

大腹皮,味辛、苦,气微温,降也,无毒。入肺、脾、胃三经。主冷热诸气,通大、小二肠,止霍乱痰隔醋心,攻心腹大肠壅毒,消浮肿。亦佐使之药。若望其一味以攻邪,则单寒力薄,必至覆亡矣。或问大腹皮,即槟榔之外皮也,缪仲醇谓气味所主与槟榔同。而实不同也,大腹皮之功,尤薏苡、茯苓、车前、桑白皮、人参同用,始有功耳。

7.《本草害利》

〔害〕性与槟榔相似,病患稍涉虚者,概不可用。

〔利〕辛微温,泄脾下气,宽胸行水,通大小肠,治水肿、香港脚、痞胀、痰膈、瘴疟。

〔修治〕去子洗净,如绒,用其子,近今肆中,伪充槟榔入药。孙思邈曰∶“鸩鸟多栖槟榔树上,凡用槟榔大腹子皮,宜先以酒洗,以大豆汁再洗过,晒干入灰火烧煨,切用。

8.《本草撮要》

味辛温.入足阳明太阴经.功专泄肺和脾.下气行水.通大小肠.主治水肿香港脚.痞胀痰膈.瘴疟霍乱.气虚者忌用.

9.《本草从新》

辛泄肺.温和脾.下气宽胸.行水通大小肠.治水肿香港脚.痞胀痰膈.瘴疟霍乱.稍涉虚者勿用.取皮.酒洗.黑豆汤再洗.(鸩鸟多栖其树、故宜洗净.)煨用.子、辛涩温.与槟榔同功.而力稍缓.形亦与槟榔相似.腹大而扁.(故又名大腹槟榔.)

10.《本草便读》

宣胸腹之邪氛.行脾达胃.散肺肠之气滞.逐水宽中.辛苦而温.轻疏有毒.(大腹皮即槟榔树皮也.其皮有毒.当洗净用之.性味主治与槟榔相同.但无槟榔之降气.而有行皮宣发之功.故凡治皮水肤肿.以及温疟伏邪等证.皆可用之.)

11.《本草备要》

泻,下气,通,行水。辛泄肺、温和脾。下气行水,通大、小肠。治水肿香港脚,痞胀痰膈,瘴疟霍乱。气虚者忌用。

子,似槟榔,腹大形扁(故与槟榔同功)。取皮,酒洗,黑豆汤再洗。煨用(鸠鸟多栖其树,故宜洗净)。

●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 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 腹 皮(《日华子本草》)
大腹皮(历代本草汇解)
大腹皮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解表
本草从新 卷十果部 五果 山果 夷果 味类 大腹皮
理气药之大腹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