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及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对学习会失去兴趣,发展滞后,成为“学困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里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因素。抓好对“学困生”的教育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我校虽是清泉区中心小学,但学生都来自农村,很多家长经常进城打工,这些学生大部分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照顾,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影响了学习,甚至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使教师头疼,学校为难。学困生是一种普遍现象,转化学困生,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因此,我校依据实际情况,拟定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课题的界定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意见,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我们所说的学困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其二、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三、“学困生”指的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对学校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表现是学习兴趣淡薄,听课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经常不完成作业或以抄作业来应付老师检查,旧的基础知识不牢,新的知识更加听不懂学不会,从而导致成绩下降,兴趣更加不高。如果再加上引导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恶性循环,越读信心越少,长期拖下来,就演化成学困生了。
三、研究课题的依据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体化。教育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因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兴趣不强烈而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学困生。而学困生的落后是暂时性的,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通过提问、讨论、面批等形式,提高学困生参与程度和进取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心理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困生学会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沟通情感,取长补短,使每位学困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优化其学习方式,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校摸索出一条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培养学困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新路子,探索学困生学习方式优化的新方法、新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思想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换,真正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仔细、认真观察问题,摸清问题存在的原因,也就是对学生现状做周密的了解。
2.因材施教原则:由于学困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针对每个“学困生”的薄弱环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
3.激励引导原则:激发、勉励学生去努力,促使学生和自己的过去作比较,发现进步的一面,相信自己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困生”的转化提高是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进步,往往进步缓慢或有反复现象,教师要多鼓励,少训斥,增强其上进心。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校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三个研究重点,并具体分解为以下研究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因素。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困生学习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
3、根据个性差异,构建适合不同学困生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个案的研究。
4、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5、学困生学习方式转变前后学习效果比较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2、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情况。
3、个案分析法:把转化过程中成功的事例形成个案,总结经验。
4、行动研究法:全体参与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成绩。
5、测试法:通过学习成绩检测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6、资料和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结构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负责人:刘书栋
组员:赵英华 代桂芹 白洋 杨延玲 董伟 程双芝 郭贵云 姚莉萍
2.课题研究对象:
我校全体教师、家长和学生
九、预设策略:
1.学科教学中注重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注重学法指导,让他们喜欢该学科,热爱学习,并学习有法。
2.课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最终目的要让“学困生”完成教学的基本目标。
3.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既有个别辅导,也包括集体辅导,对学困生采取倾斜对策,让学困生吃“偏食”,赋予他们更大的学习优先权——从行动上帮助学困生解困,要给“学困生”补旧帐,不让“学困生”欠新帐。
4.走下讲台,亲近“学困生”,走进家庭,联系学困生,向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让学困生感受到爱,体验到爱,相信爱,被爱感动。
5.在教学中为“学困生”创设机会,对“学困生”采取跟进对策,切中时机,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品尝成功的喜悦,走出困境。
6.“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十、课题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5——2011.6
制订研究方案,成立课题小组,完成课题方案的论证。
2、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7——2013.3
实施课题研究,分期举办各类调查和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3、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3.4——2013.6
根据实验目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查、测试、分析、撰写论文、结题报告。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领导保障:学校成立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及主要成员大部分都是高级职称、年富力强,部分同志参加过县市级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2、行政支持和财力保障:校长刘书栋领导并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将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给予课题研究的经费保证,并严格课题研究经费的预、决算,充分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3、教学保障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3、技术保障
4、技术保障
本课题是国家级课题,有专家组的指导。同时,学校也将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组织教师加强相关学习资料学习。
清泉第一小学课题组
2011年5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教研课题申报
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
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