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洪宇教授与阳光教育理论
(2009-02-16 )
标签: 灰色教育
阳光教育
合育
意商
教育
分类: 精彩文摘
周洪宇: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阳光教育”倡导者。
记者:您提出的“阳光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在湖北、广东和山东等地的一些学校开展了“阳光教育”的实验。那么,您最初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现实关怀呢?
周洪宇:“阳光教育”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弊端的,同时也是适应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教育改革的,特别是课程改革和教学实验。
作为一种比喻和意象,当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称为“灰色教育症”:它既不是无可诘责的纯白色、亮色,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纯黑色、暗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灰色”,利弊兼存,瑕瑜互见。
基于这种认识和判断,我提出了“阳光教育”。并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就叫做《我的“阳光教育”论》。
记者:对于当前的教育,有人认为是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有些人认为是最应受指责的一个时期。您的这种抽象提炼,是不是一个折衷的说法?
周洪宇:应该看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到今天,已有数百年时间,积淀下来许多有价值的形式、原则与方法。这些至今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它的弊端也在慢慢积淀和显现。主要表现在:对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不力,教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偏、难、窄、怪,教学形式与方法相对陈旧,师生关系不够和谐等。这些弊端给受教育者带来了不好的后果:感觉钝化、疾病增多、人格扭曲、能力不强。阳光教育,能够扫除这些灰色的东西。
记者:那么,“阳光教育”的内涵指什么?
周洪宇:阳光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整个过程的教育;是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和家长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孩子,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合群合作合享的一代新人。
这三点要求,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即平等性、公平性)、全面性(即整体性)、发展性(即实践性),符合教育的本质属性;它强调要使自己阳光、给他人阳光、大家共同阳光,体现了教育的关爱性,符合教育的内在要求;它有助于独生子女克服孤僻、自私、自傲、冷漠、脆弱等不足,体现了教育的针对性,符合教育的现实需要。
记者:在您的一篇阐述阳光教育的文章中,您用了“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大领域、四个特征、五大法则、六大实践、七大目标”这样一个简明而通俗的方式,概括了“阳光教育”的具体内容。
周洪宇:确实,这是一种简明的方式,这也是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修正的结果。
我应邀到学校给老师们讲阳光教育的理念和做法,这时就需要运用一种简明的形式,以使讲的人和听的人都能够思路清晰。
记者:所谓三大领域,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领域的阳光教育。有专家称,这是借鉴了开展阳光教育实验的武汉市第25中学阳光少年申报评比的经验。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周洪宇:评选“阳光少年”是25中尝试的一项实验,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但是,它仅仅是众多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中的一个。就阳光教育的评价体系来说,它至少包括学生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家长评价制度等,有“阳光少年”“阳光教师”“阳光家长”等。
我也注意到了《考核标准(草案)》中的变化。我认为,这是对旧的三好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而不是要取消或者代替评选三好的制度。
记者:您讲要实施五种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外的“合育”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请您稍微详细地讲一讲它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
周洪宇: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哲学思想中,有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以及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说法。这些是我提出“合育”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思想和理论渊源。
同时,合育的提出,还是基于对我国教育现状的基本认识和判断。独生子女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国受教育者的主体,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将是我国教育要长期面对的重大问题。
合育的提出,也是基于对当前世界教育发展大势的关注与顺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和报告,如《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反复强调各国应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这仍然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潮流。
最后,合育的提出,还吸收了西方当代合作教育的新理念。如苏联的合作教育学、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斯莱文的合作学习理论、德国的交往教学等理论的合理成分。
具体地说,合育是以和合、中和理念为指导,对年轻一代实施和谐、合群、合作、协作等方面的教育。它包含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记者:在您的阳光教育理论中,还有一个新概念“意商”。它又指的什么?
周洪宇:“智商”这个概念广为人知,“情商”也日渐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与此二者相仿,就是“意商”。这是一个用来反映人的意志品质及其发展水平的一个概念,它包括意志的自控性、果断性、坚毅性、持久性等。它与人的意志过程相关联,描述人在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比如克服干扰、知难而上、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等。
尽管挫折教育已在理论界提倡多年,但在实际中,并没有被放在应有的位置。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是一些除了会读书、能应考就别无所长的“专才”,是一批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奇才”,是一群一有挫折就“缩头”、偶遇困难就“袖手”的“怪才”,造成一代精神上的“缺钙者”,那将是教育的最大的失败和悲哀。要在教育中确立新的观念,把培养学生的意商放在与智商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安排,落到实处;并加强评价与督导,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必备内容。这样,就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自理、自立、自制、自强的一代新人。
要说明一点,与“情商”一样,“意商”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心理学概念,可能会引起心理学专家的批评,对此我有清醒地认识。提出这个概念,也并非想对心理学有什么原创性的贡献,只是要引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孩子意志品质培养的进一步重视。如此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课程、说课、听课、评课
教师招考每日一练(3.13)
多元智能理论
增值评价
[原创]浅谈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
高效课堂之 “教学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