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教育理念”为何频被误读
《中国青年报》昨刊文指出,一直以来,西方教育是我们对中国教育进行批判的依据,但我们对国外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误读。比如最近广为流传的“德国宪法禁学前教育”,便是不求甚解导致的误读。
在“入园难”“入园贵”以及“学前教育小学化”被广为诟病的背景下,所谓“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传闻,颇令一些人感到解气甚而振奋——你看,人家德国如此强盛,德国人素质如此之高,就是因为没有学前教育。而事实是,德国所禁止的,是指为继续进入中学深造所设的收费的3年制小学校,而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小学前的学前班。恰恰相反,德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只不过更着重于礼貌举止、社会公德、生活常识等的培养。
因对现实教育体制的不满,而想当然地以为西方的先进理念该如何如何,这是导致误读的重要原因。另一个经典例子是,去年某专家展示了两道中英两国数学考题:英国大一学生考的是勾股定理,而我国高考几何题则需添加多条辅助线。这被解读为英国中小学的数学太简单了,而中国太难了。而实际上,英国中学的数学并没那么简单,高中课程已包括了微积分、统计等知识,远比中国学生学得要广。
一种相反的误读则是,我们总认为日本的教育特别重视“磨砺”,而中国孩子太过娇气,并上纲上线到“我们已输在起跑线上”。一个总提的例子就是日本孩子都穿短裤。但前不久,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国妈妈写了篇文章,称日本孩子冬天确实穿得不多,但最主要原因是不冷,公共场所四季恒温。在这里,则体现出,一种庸俗的成功学思维渗透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中。
2014年,是中国的教改之年。上述种种误读提示我们,在正视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还应当认识到教育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不能为各种纷乱的声音所左右。    本报评论员 王子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的教育是真正的道法自然!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世界各国国民教育的启示
德国人获得的诺贝尔奖占所有获奖总数的一半,谈为何德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幼教工作者必看的100本书,你看了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