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编写《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 这些都足以见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目前,许多学校已着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且初步确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紧接着就需要制定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的整体规划和工作依据,是学校校本课程管理方面的一般性规定,是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一般包括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开发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和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
二、为什么要编写“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大而全,使校本课程特色缺失;再如校本课程的实施缺乏活动性,使学生主体个性失落;还如地域资源和人力物力资源等课程资源重复开发,使课程资源无序浪费。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统一认识、辩证评估、规范程序、科学管理、有效落实、避免重复开发、浪费资源,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本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的有关精神,学校需要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三、怎样编写“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
(二)校本课程开发评估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
校本课程开发评估需要,即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要进行一系列基础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分析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各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学校和社区的公共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教师的需求和建议。②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③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的状况;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④学校的优势。⑤家长、社会人士对学校开发课程的愿望和建议等方面。
例1:石厦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评估需要
1.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
学校以“笃行、博学、质朴、方正”为校训,着力培养“团结、求实、竞争、创新”的校风,“严、精、实、研、新”的教风。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每年举行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为每个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变成学生渴求知识、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德育管理和活动,将学校的德育要求和各项制度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设计的起点是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兴趣。我们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学生问卷及与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大规模访谈等方式进行。问卷及访谈都涉及如下内容:你希望有什么兴趣爱好?希望提高哪方面的能力?你希望学校开设什么课程培养这些能力?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需要重建学校文化,使学校焕发生机与活力;学校所在社区,同样需要创建一种新的社区文化,来提升社区的品位,促进社区的发展。学生是社区文化的一种代言人,所以,社区的管理者积极主动地提供适合学生实践、体验的场地,给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并经常与学校一起组织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很有必要。校本课程开发,给社区创造了机会。
4.评估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并非一定要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它所需要的是对现有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校现存课程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同时学校所在社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及丰富的资源。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可行,而且还能独具特色。
附:校本课程开发评估表
项目
优势
不足
学校规模
适中,便于组织、管理
教师配课多,工作量大
行政班子
团结务实,敢于创新,有奉献精神
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
师资
科艺体教师:10人学科拓展教师:16人技能教师:5人
缺少新课程的理论素养,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学生
热情高,求知欲强
自信心待加强,交往、动手能力待提高,创新意识欠缺
家长
热心,支持学校工作
旧观念难转变,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学校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9428平方米,拥有20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篮球场各二个,藏书10万余册。语音室、电脑、音乐、美术、自然、电教等功能室基本齐全。
有的设施利用率不高
社区资源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气旺盛
社区缺乏与学校紧密的联系
例2:姚店中学《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中《渔洋文化》的开发依据
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资源、姚店乡的地理条件、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
1、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为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培养必须的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姚店乡的区域特点:三江交汇(长江、清江、渔洋河)、渔洋绕境。境内的风土人情、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开发校本课程最有力的依据。
(三)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各校应该在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制定本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可以从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办学目标和特色、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课程建设等方面去制定。
例如:郁达夫中学《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中的开发目标是这样制定的:
通过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
1、形成既有理论价值又有操作性很强的实践价值的校本课程;
2、使郁达夫人文资源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即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起到显性和隐性的强大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3、使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在学校中的教育更有序、更自觉、更稳固、更深入的发展;
4、使郁达夫中学的办学更有特色、更有活力。充分显示人文见长,全面育人”的教育宗旨
例2:(一)总体目标:
:  通过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和学生相关的学习活动方式,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经验、能力、情感体验和价值目标要求,密切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发展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整体性、规律性和独特性的认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加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思想方法以及关注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
(二)具体目标: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必须突出其研究性和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研究的能力,具体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1〉明确什么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理解科学态度在学习、工作中的作用。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价值。
〈2〉学习掌握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学习方法。
〈3〉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小课题研究之中。
3、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l〉了解规范的研究程序。
(2)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4、培育良好的学习品质
(1)增强质疑问难的勇气。
(2)培育有自己主见的主体精神。
(3)养成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四)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遵循的哪些原则,可以从教育思想、领导策略、教师参与、学生主体、管理方法、过程进展、区域资源、校内外结合等方面去考虑。
例1:富阳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课时比例要控制在课时总量的10%-25%,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性。
2、权力与职责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要坚持校本课程实施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的过程,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
3、地域资源与校本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地域资源与校本特色的有机结合,促使资源开发与校本特色同步发展,学校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同区域的学校要积极配合,走合作公关之路,避免学校与学校之间重复开发的弊端。
4、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
要对学校里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例2: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开发和利用课程;
基础性原则——要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发展性原则——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全面性原则——要服务于人的主动的、全面的发展;
人本性原则——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健康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可行性原则——校本课程应具有可操作性;
活动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
整合性原则——完善补充、优化现行教材;
创造性原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的创造因素,创造性的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创造性的实施学校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例3:
1、“分段推进、反复强化、逐步深入”"的原则。
2、参与、合作、民主和多样性原则。
3、本校与其他学校和机构的互动原则。
4、专家、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开发建设的原则。
5、时代性原则,要体现21世纪鲜明的时代特色,真正体现新、活、实的特点。
6、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改变以往学生单纯以教师布置的书本作业,为开放的、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
7、创新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面广,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体现出个性化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在需要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大致框架。
例如新城子小学:
1、确定内容:
以本地资源为主要内容,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传说、先进人物等各个方面,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学科类校本课程,题目为“我爱我的家乡”。
2、设计框架:课题组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课程的开发要与学校办学思想中“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立足校本、瞄准特色,做到开放性、趣味性、教育性、生活化、综合化。将校本课程的结构框架确定为:
我爱我的家乡(名称)
概况篇        传说篇       创业篇       名胜篇     巍巍雾灵  古迹特色篇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过去一些学校在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可以说是为校本课程开发观念的生长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然而许多“拍脑袋决定”或者说没有学生需要决定的课外活动、活动课、选修课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建立领导机构
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其职能是: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
第二、进行需要评估
需要评估是整个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形式调查和分析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及社区发展需要等,并且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阶段性的调查,以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
第三、确定内容、目标及大体框架
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内容和大体框架。
第四、组织与实施
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教材必不可少,但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课改"的创新之举,目前就全国来说,还无系统经验之举,更缺少现成教材供选用,因此,希望学校引导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参与编写教材,学校择优选用
a、搜集素材:搜集素材的工作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发小组充发动全体教师和学生。学校以“我爱家乡”为主题开展了全校性的素材征集活动,学生们积极参加,上交稿件上百篇。二是深入到镇政府、各村及群众中去,搜集相关素材。小组主要成员历时一个暑假,走遍了全镇各村,访问古稀老人、探访知名人士、寻找古迹奇观、踏遍了著名景区,同时进行网络搜寻,搜集现有材料、撰写新鲜材料,共得到素材上百份,拍摄照片300余张。
b、整理素材。
(1)经过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课程的六大部分共有材料百余篇,共八万余字,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各部分内容
篇数
特点
教学对象
概况篇
15
文字少、图片多、直观。
二年级
传说篇
30
图文并茂、传奇性、引人入胜。
三、四年级
创业篇
18
图文并茂、感动人、激励人。
四、五年级
名胜篇
25
图文并茂、内涵丰富。
四、五年级
巍巍雾灵
25
图文并茂、文字精美、内涵丰富。
五、六年级
古迹特色篇
20
图文并茂、内涵丰富
五、六年级
(2)征求有关部门对已有素材的意见,从下面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①本地是革命老区,加入有关本地抗日战争事迹的文章、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②文章内容经过改进,要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受他们的喜爱。
③内容要全面,能够反映本地区的总体风貌,代表先进的文化。
c、编辑教材。
从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结束,课题组开始进行教材的编辑印制工作。
(1)争取资金,印制教材。
(2)发挥网络优势,编辑电子教材,做成了网站。
例:荆西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程序:
1、资源评估:调查学生需求和学校及社区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九月份)
2、需求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学生的兴趣、教师方面的专长、社区可开发资源。(十月上旬)
3、确定目标: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及课程开设内容、项目等(十月上旬)。
4、组织开发:(十月下旬——十一月中旬)
(1)人员分工收集有关资料;
(2)组织人员进行审核、编写校本课程。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制度,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一个充分体现学校、教师首创精神的过程,也是要求学校、教师增强自我责任意识的过程。
1、组织管理。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同时要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2、课程实施管理。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3、教材管理。校本课程领域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原则上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
4、课程评价管理。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必须审定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要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5、人员管理。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要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各校要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纳入评优、评先等考核中。
(八)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一般还有)
精神的、物质的领导、教师、学生、资金校外人士等.
《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渔洋文化》的开发依据
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资源、姚店乡的地理条件、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
1、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为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培养必须的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姚店乡的区域特点:三江交汇(长江、清江、渔洋河)、渔洋绕境。境内的风土人情、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开发校本课程最有力的依据。
二、《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编写出《渔洋文化》的校本教材。
三、《渔洋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框架
1、渔洋农具。《家乡农具超市》,开发者:胡志新
2、渔洋曲艺。《姚店乡民间音乐》,开发者:谭平
《姚店乡民间工艺》,开发者:高丹
3、渔洋故事:《姚店乡民间故事集》,开发者:姚一林、谢传河
4、渔洋传说:《姚店乡地名探究》,开发者:朱代梅
5、三江诗文:《在宜都留下足迹的诗文名家及作品》 开发者:刘云舟
6、渔洋风俗:《姚店乡风俗大观》,开发者:万继林
7、渔洋人物:《宜都历史名人》,开发者:刘德春
8、渔洋风景:《姚店乡旅游现状及对策》,开发者:向常森
《家乡居室装饰》,开发者:王晓芹
《渔民洋服饰研究》,开发者:陈华
《姚店乡绿化研究》,开发者:高登秀
《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开发者:邓玉华
9、渔洋人文:《我为姚中校歌填词》,开发者:谭平
《校园园林艺术》,开发者:叶献明、李红
《动物大观园》,开发者:胡志新
《生活中的数学》,开发者:胡志红,赵昌会
《英语交际》,开发者:晏学知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发者:吴忠亮
《姚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开发者:张海燕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开发者:周德益
10、渔洋新歌:时事开讲,介绍家乡建设及发展的状况。开发者:黎孔新
注:以上课程分年级分阶段开设。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教师正式开题,学生自主选择。
开课之初,教师给15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六、校本课程实施。
教导室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七、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导室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 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十、成立姚店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主 任:何方金
副主任:潘洪进
委 员:辛祖煜、刘云舟、谭 平 、胡志红、刘德春、赵昌会
晏学知、吴忠亮、高登秀、周德益、胡志新
学生委员:杨海蓉、潘满堂、刘姝姝、邓士锐、余梦颖、晏冰
附:示例:具体授课内容的编写形式。如:《家乡农具超市》
例一:
同学们,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先民们开创了这片土地,他们是用什么工具开创的呢?让我们乘上探究之旅的列车,一道去探索农具的奥秘吧。
访一访:家乡有什么农具?
看一看:(农具图片)什么农具?
议一议:什么用途?
写一写:说明农具的文字。
评一评:观农具有哪些收获呢?
例二:
同学们,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先民们开创了这片土地,他们是用什么工具开创的呢?让我们乘上探究之旅的列车,一道去探索农具的奥秘吧。
收集:家乡的农具及图片。
展示:农具图片。
探究:农具的用途。
结果:制作农具图库。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江阴高级中学)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休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
一、涵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究、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实现课程的根本宗旨,表现为六个方面。
1、完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国家新课程计划的特点之一就是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
2、教育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推广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3、实施素质教育
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校本课程与德育目标的事例,有利于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机理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日臻完善。
4、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第一,校本课程给学生留下空间。第二,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第三,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
5、教师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
首先有利于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拓宽了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其次,有利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获得。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再次,有利于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
6、学校特色建设
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江阴高中的校风是“纯朴、求实、爱国、进取”,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然鲜明地带有学校的特色。
三、开发依据 (一)国家课程改革纲要
1、课程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与教师处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据国家课程改革纲要。
2、制定校本课程标准,应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素质;要结合各个领域课程的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
(二)学校的发展要求
特色教育是学校的发展之路。
(三)学生的发展需求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有益,学生普遍喜欢亲身实践、讨论交流、试验探究等教学方式,目前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缺乏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制度,学生普遍认为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其发展状况。
(四)教师的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需要一批骨干教师,需要青年教师的成长。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育教学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四、开发目标
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并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一项娱乐技能,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
五、课程结构
我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结构:语言与艺术、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将校本课程分解为符合学生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具体类别、课程目标、涉及主要学科及课程方向如下:
(一)、语言与艺术 课程目标:
1、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
2、结合英语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常识,提高分析和认识西方文明的能力。
3、能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人生的作用,提高艺术素养。
涉及学科:汉语、英语、哲学、历史、、音乐、美术、影像、社会学等。
拟开课程:古诗文名作鉴赏,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传略,英文表达,现代西方文明介绍,演讲,文学创作、绘画,书法,,器乐,声乐,合唱队与乐队,摄影与摄像,古典音乐欣赏等。
(二)、数学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力。
2、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涉及学科:数学 拟开课程:数学史话,数学家介绍,数学思维,趣味数学,生活与数学,竞赛数学。
(三)、人文与社会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的是否判断能力。
3、作好把握机遇、挑战危机的准备,掌握预测能力、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涉及学科:法律、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礼仪学等。
拟开课程:人际关系,成功人士创业史话,法律常识,礼仪规范。
(四)、科学与技术 课程目标:
1、了解科学发展史,认识科学发展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3、善于认识自己的特长,着力发展特长。
4、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及学科: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科学启示录,最新科技成果介绍,中西方科学史,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学科竞赛等。
(五)、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
1、了解不良心理、不良行为的形成机理,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理解自我,确定努力方向,激发奋斗的精神。
3、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习惯和一定的体育技能。
涉及学科:心理、体育与健康等。
拟开课程:心里健康咨询,健身技能,家政,健美、体育竞赛,球类选修等。
(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
1、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和思考人类生存的意识。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及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人类与环境,航模制作,生物培植,网络制作等。
六、运行与管理
校本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整套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配合,他们既是校本课程改革的保障系统,又是校本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本课程运行管理事教师队伍的建设
1、校本课程的教师队伍由学校全校教师、外聘高校教授、校外学术委员、社区教师等构成;
2、全校教师都要积极关注课程改革,了解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信息,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理论、实践、发展的热点问题,研究、开发相关课程;
3、学校鼓励教师开设既符合校本课程目标又表现教师特长的校本课程,学校鼓励教师开设不同门类的校本课程;
4、学校负责开设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参观。
(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
2、教科室主任负责日常“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的工作。“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3、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
(三)、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小组;
2、教导处主任负责日常“校本课程实施小组”的工作。“校本课程实施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工作;
3、组织校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工作。
(四)、校本课程管理
1、管理机构名称——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
2、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成员
校长室、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等负责同志组成。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
3、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职责
①负责校本课程教材研究和开发;
②负责校本课程的申报、审批;
③负责校本课程的评价;
④负责规划校本课程的实施;
⑤负责指导教师开设校本课程并组织培训;
⑥负责指导学生选择校本课程;
⑦负责校本课程安排、考核、评价及调整。
4、校本课程申报审议制度
校本课程采取申报审批制度。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及结构,针对我校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实践经验与思考,申报个人或教师小组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的开设,先由教师个人根据校本课程目标和结构要求申报课程,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申报时间为每年5、6两个月。
申报课程由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批准。
申报校本课程的教师(学生,下同)必须提交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评价方法、课时讲稿提纲等相关资料。
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考核评价开设课程和教师。教导处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更贴近现代生活和我校学生实际。
校本课程由教导处负责实施。每两周安排两课时。为确保校本课程开设的质量,避免选择过于集中,学生在同一时段中需选择第一、第二两个志愿,以便调整。课程和学生全部确定后由教导处编排授课或活动地点。
5、校本课程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刻划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毕业应获得的总学分。
①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两学年为一周期;
②每一个课时为0.5学分,修满15学分为合格。
(五)、校本课程运行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运行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2、建立学生选课登记制度;
3、建立校本课程专用课表;
4、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
七、评价和奖励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⑴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⑵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由“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与教导处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
课程内容评价以“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实效性”为依据。
教学过程的评价由“管理委员会“进行课堂调研,分析其设计是否精心,教法是否得当。
学习效果的评价根据学生所写的小论文、作品、制作、活动、测试、竞赛等成绩。
(一)、对学生的考评
1、修满2课时有资格取得1学分;
2、考核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和形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3、考核形式以作业、学习体会(收获)、论文、调查报告、答辩等形式呈现,由任课教师决定考核形式;
4、考核由任课教师负责,最终结果反馈至教导处与班主任处,并报校ABC考核领导小组。
(二)、对教师的考核与奖励
1、考核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2、考核形式由学生欢迎和受益程度问卷、授课教师自评和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综合评价为主;
3、考核采用阶段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4、校本课程的所有授课资料都是考核内容;
5、校本课程的考核与学校ABC考核挂钩,作为考核加分项目;
6、平时的课时按课时津贴计算。 附件:申报表;登记表;考评表。
郑州七中校本课程
教师在偏写教材前,首先要撰写课程纲要,这是课程实施的依据。 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特色。
“校长不要只做自己得心应手、立竿见影的事情,而要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日前,面对记者的采访,郑州七中校长袁新民毫不含糊地说,“我们正在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七中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现在,七中开发出的27门校本课程,主要分为语言、科学、鉴赏、生活、健体和益智等5大类,它们符合学校的特色,能够发展学生的特长。”
为了七中的长远发展和构建有七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该校全体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从2003年暑假开始;教师们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重要意义,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特长,确定选题,然后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翻阅书籍、浏览刊物、搜索网络,编写出了若干课时的校本课程教案。在新学期开学时,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收到了左崇宁等116位教师设计的《美文赏析》等119门校本课程的教案和讲义。
27门校本课程的开发
袁校长说:“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拿到教师的校本课程教案和讲义后,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整理统计,并以学科组为单位选出了44门优秀课程。接着,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又跨学科组进行了第二轮评选,小组评委对这44门课程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逐一展开讨论,最后推出了《美文赏析》等27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27门校本课程推出后,学校又出台了《郑州七中校本课程实施征求意见》,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实施原则,讨论了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方法。最后,组员们达成共识:以年级为团体,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主选择1~2门课程,分中考前后两个阶段进行。由于目前条件所限,学校这样做只能满足绝大数学生的需要。不过,随着新校区的落成,七中会按照较为理想的模式开设校本课程。据袁校长介绍,这种理想模式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按照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1-2门校本课程,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上课。这样,学校就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怎样编撰教材
“教师在编写教材前,首先要撰写课程纲要,这是课程实施的依据。”袁校长说。
七中目前的校本课程大致有两种形式:改编已有的课程和开发全新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虽然不像开发国家课程那样耗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也是一项需要有较多投入的工作。七中有的教师把已有的课程改编成自己的校本课程;也有的教师把多门已有的课程改编成一门校本课程;更多的教师则是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开发出全新的校本课程。总之,教师们或改编或开发出了合适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使这些课程内容成为有七中特色的校本课程。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素材,编撰教材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袁校长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绝不能把编撰教材看做“复印——裁剪——粘贴”的.简单劳动,而应该把它看做一项创造性的艰苦劳动。在开发校本课程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向设计课程的教师提出了两项具体要求:一是注意教材的基本结构,二是编撰教材时要采用横向顺序和纵向顺序两种方法,坚持科学、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
记者发现刘会霞老师设计的《野外生存》非常具有代表性。刘老师说:“我主要是想通过此书向同学们介绍一些野外求生的常识和经验,希望通过这些经验的学习,他们能够终身受益。”《野外生存》的前言这样写道:“如果我们像鲁滨逊一样被扔在孤岛上,又有谁能像他一样在那个环境中活下去呢?你能应付突发事件、解救自己于危难吗?看过《人猿泰山》的学生都应该记得泰山和大自然的融合。人是大自然的儿女,离不开大自然的怀抱,然而大自然偏爱的,是那些智慧、勇敢的人。”
校本课程带给学生什么
七中的校本课程于2004年2月试行开课,全校师生皆大欢喜,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学生。
初一(7)班的学生在谈到《中学生人际交往》课程时说:“我们认为人际交往是十分重要的,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在学校里、家庭中和社会上如何与他人交往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了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应该做什么、说什么。老师在讲课时经常给我们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这些例子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并且趣味性很强。我们同学都喜欢这门课程,并且愿意继续学下去。”
初二(1)班的学生很喜欢《美文赏析》这门课程,他们在谈到授课教师左崇宁时说:“左老师准备得非常充分,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文章可以欣赏,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们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美文的标准,懂得了如何欣赏美文。”
“把英语和日语结合起来,既复习了英语,又学习了一门新的语言,我们觉得很新奇。这是全班58个同学一致通过的一门课程。每个星期,我们都盼望这节课的到来。课堂上,黄老师用英语教日语知识,我们的学习兴致很高,希望这门课长久地开设下去。”高一(8)班的一位学生就黄利军老师的《英日双语一起学》如是说。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繁重的学业负担,适当调剂了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学生的评价有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也有利于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袁校长对记者说,“由于目前学校受条件的限制,学生暂时以班级为单位选修校本课程,学生成绩暂不计入档案,只在学期结束时给他们一个综合评价,计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类。学校待时机成熟后,将根据每个学生的意愿,允许他们跨班级、跨年级选修1-2门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并将它计入毕业成绩。”
目前,郑州七中推出的《美文赏析》、等27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已经成为该校课程建设的首批财富。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该校的校本课程不仅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能激活刻板的教学模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
编后:校本课程是最能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也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在没有既定模式可以参考的情况下,郑州七中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和指导思想,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构建出了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这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勇于落实课改理念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郑州七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比如:开发校本课程是不是一定要编写教材?怎样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特长?等等。希望郑州七中的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也希望更多的学校积极行动起来。
学习知识与获得智慧
在学校听课时,我发现两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动物”一词时,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位教师先问学生什么是动物,学生回答说,猫、狗、鸡是动物,然后,教师就总结说,大家记住:像猫、狗、鸡、鸭等能自己活动的生物都是动物。第二位教师问学生什么是动物,学生回答说,鸡、鸭、狗是动物,然后教师问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它们会叫唤。教师又问,蚯蚓不会叫,它是不是动物?学生说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都是动物。教师又进一步问,直和鸟都不会爬,它们是不是动物?学生回答说,它们会游和飞,能活动的都是动物。教师最后问,飞机和汽车都会活动,它们是不是动物?学生说不是,因为它们是人开动的,不是自己动的。最后,学生们自己得出结论: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是动物。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个教例中,学生得到的是现成的知识;而在第二个教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动物,而且对动物的内涵和外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将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转变为重视他们智慧的获得。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适应时代的举措。
(车治俊)                   (《教育时报》2006/4/12)
仙客来的启示
前段时间,我到外地出差。在出差的半个月里,我一直惦念着办公桌上的那盆仙客来。平时,我天天为它浇水,还在有阳光的日子里把它端到外面晒太阳,但它还是长得不精神。这十几天来没有了我的呵护,它该成什么样子了?我走进办公室后,却看见了一小片绚丽的红!走近细看,这盆仙客来竟看不出丝毫颓废的样子:它的叶子那么油亮、青嫩,茎还是挺拔的,花朵也愈发娇艳了。多么有生命力的花啊!我上网一查,才知道仙客来是喜湿不喜涝的花卉,浇水时水量不需大,只要湿润即可,不然根会烂掉。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小的身体依靠了先前的水分,竟足足支撑了这么多天,且仍旧可以维持下去。
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想起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时,学生做错了事,我怕他们受不了批评,就用虚假的话语来鼓励;有时,学生完不成任务,我就亲自上阵;有时,学生受到了挫折,我只是一味地安慰……我以为这就是爱的教育。
其实,爱的表达有多种方式:有时是呵护,有时是历练……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合理的爱的表达方式,寻求合适的表达时机和教育环境。为了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我们不要过分地呵护他们,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在实践中,,教师过分呵护就会剥夺学生独自面对困难的机会,最终使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教师应该放手时就放手,不断让学生认识自己、磨炼自己—二这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成长的自然法则。
(曹帏)
(《教育时报》2006/4/12)
《沙滩排球》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还有比它穿得更少、更自然的运动?走在海滩边,便是走在了性感的边缘。  你来看美女,还是看比赛?为什么要这么问?两者并不矛盾!  有这样一种比赛,有的是最性感的参赛者、最自然的场地、最放松的观众、最随意的气氛和最火辣的服装,它就是沙滩排球.
有这样一种比赛,有的是最性感的参赛者、最自然的场地、最放松的观众、最随意的气氛和最火辣的服装,它就是沙滩排球。
为了满足广大排球爱好者的需要,利用洋浦的地理条件,更好的培养广大师生的兴趣,以及从课余训练中发现体育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田地,让学校真正变成孩子们的乐园,更好的使其在这里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为此,我们开设了排球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排球技术,并在比赛过程中灵活运用。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沙滩排球的历史,中国沙滩排球的发展以及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3.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促及其全面发展。
三、课的内容:
沙滩排球的基本站位,准备姿势,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以及初级战术配合、裁判知识
四、课的安排:
内容                                     课时
基本站位,准备姿势                         1
发球、垫球                                 2
传球                                       3
扣球、拦网                                 2
战术配合                                   4
裁判知识                                   1
教学比赛                                   5
五、课的实施
⑴方法: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组,两人一组,进行教学
⑵课时计划:每周一课时。
⑶场地与设备:以学校排球场为主要场地,辅以沙滩的教学,并进行三次左右的沙滩排球比赛。
⑷课程对象与人数:课程对象以有一定的排球基础并有交通工具的学生为主。班级人数以20~30人为宜。
六、课程评价建议
校本课程的评价以教学过程中的表现(50%),教学比赛的结果(20%)和个人技战术水平(30%)。具体措施如下:
⑴、建立完整的考勤制度。
⑵、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记载,保证科目的修习时限。
⑶、积极探索学生互评、自评的功能与策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民主化
《书法艺术》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电脑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为字写不好找到理由,殊不知书写是人们必不可缺的交流方式,书法又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一手好字既可为阅读者提供美的享受,也可展示书写者良好的文化素养。我校《书法艺术》校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使青少年在进行汉字的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和学习习惯。
二、课程价值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以汉字表现对象,具有实用和艺术两重性,它不仅起着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作用,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情操。
三、课程类型
文化修养类
四、课程总目标
了解、熟悉汉字的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了解在书法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通过体验、讲述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逐步培养热爱书法艺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习惯。
五、学段目标
七年级
1、了解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
2、了解硬笔书法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3、楷书技书的学习。
八年级:学习硬笔行书技法。
九年级:学习毛笔楷书和行书技法。
六、课程内容及具体安排
七年级
学期    具  体  内  容            课时
上学期 1、中国书法作品欣赏                2
2、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              2
3、硬笔书法的材料选择和运用        2
4、临帖——硬笔书法学习的基本思路  1
5、临帖练习                        4
6、第一阶段成果检查                1
下学期  1、庞中华楷书技法                  2
2、临帖——《庞中华楷书》          2
3、顾中安楷书技法                  2
4、临帖——《顾中安楷书》          3
5、第二阶段成果检查                1
八年级
学期    具  体  内  容            课时
上学期  1、行书技法                       2
2、行书临帖练习                   3
下学期  1、顾中安行书欣赏                 1
2、顾中安行书技法                 2
3、临帖——《顾中安行书》         2
九年级
学期      具  体  内  容            课时
上学期   1、古代名家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1
2、毛笔楷书技法                   2
3、欧体基本笔画特点分析与练习     1
4、柳体基本笔画特点分析与练习     1
下学期  1、赵体基本笔画特点分析与练习     1
2、毛笔行书技法                   1
3、王羲之行书作品赏析与练习       1
4、苏轼行书作品赏析与练习         1
5、毛笔书法作品创作               1
七、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⑴通过书法欣赏课检验学生书法欣赏水平提高的状况。
⑵临帖练习后,进行作品创作,以班为单位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
⑶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作品展览,激发学生进一步热爱书法 的兴趣。
2、对教师的评价
⑴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各年级在学期结束时,由《书法艺术》课执教者写一份反思小结,以总结在该教学过程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
⑵学校教学检查评价:重点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和资料收集与整理情况,
学校领导深入课堂检查《书法艺术》课的教学情况。
八、授课安排
七年级每期安排10课时,课外活动时间应多安排学生进行书法练习。
八年级、九年级每期安排5课时。
《书法艺术》课程应在课表上明确反应出来,保证具体学习内容落实,学生书写训练落实。
各个阶段应由专职教师任教。
九、课程开发者、实施者
1、开发者:大堰中心学校
2、实施者:校全体语文教师和全体学生。
《关注宜都名人》校本课程纲要
主讲教师:潘素容
教学材料:创编教材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
授课对象:五年级
一、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开展,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宜都名人、走近宜都名人,心中装有更多的宜都名人奋斗的故事、宜都名人成功的经验等。让学生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激发灵感、增强斗志,心智得以健康的成长,正确认识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同时,通过收集、制作、调查、访问、表演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拥有健康的情感倾向,具有高尚的人格,锻炼了分析利用资料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合作精神,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通过活动中的体验进行反思,唤醒自我,培养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具体有如下目标:
认知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参观、访问、实验等多形式了解宜都名人,从而正确的认识追星现象。
2、初步掌握拟订调查问卷、实地采访、搜集各种信息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围绕关注宜都名人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生活,进行自我塑造的情感。
2、通过小组和作探究的方式,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产生对自己成果研究的喜悦、自豪感。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如何查找、收集信息,并将之整理成资料。
2、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具体、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
3、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更好的合作、交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讲:绪言
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开设的目的内容与探究过程,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
第二讲:启发引导,明确校本课程主题。
课程设想: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宜都名人这个话题。然后学生分组制定计划,共性的活动以集体的方式开展,其他活动以自由组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
组织形式:利用课堂时间以谈话、讨论的方式进行。
第三讲:“关注宜都名人” 探索实践交流阶段
课程设想:
教师适时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做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鼓励学生组与组互相交流。在每周的校本课程时间进行阶段性的小结与阶段性的成果展示,以便下一步的活动更积极有效地开展。
1、 开展“宜都名人知多少”社会调查。让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的时间深入宜都的大街小巷,广泛收集、了解、走访他们心目中的宜都名人的相关资料。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校内、校外开展调查、访问,通过采访、记录、编辑等方式记录活动的体验与收获。学生通过活动初步学会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2、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制作宜都名人档案卡,并在班级中展出,学生参观交流制作档案的心得体会,然后全班选出编辑委员会成员,拟订出一本同学们自己收集整理的《宜都名人档案》一书。
3、 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做协助者与点评者,举办一次全班宜都名人故事会、挑战名人演讲赛。畅谈自己心中的宜都名人对自己的启迪,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世界,畅谈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进一步走近宜都名人,感受到宜都名人身上的那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
4、 结合郊游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名人遗址——杨守敬的故居,访问当地名人或社会人士对“名人”的认识及对小学生的期望,对学生进行现场的社会教育。下发问卷调查表,了解社会人士对宜都名人的关注。
问卷调查表
性别     年龄    职业    学历
(1)、您知道哪些宜都名人?心中最崇敬的宜都名人是谁?
(2)、您认为青少年应学习名人的哪些东西?
(3)、您对“追星族”有什么看法?
(4)、您认为21世纪的小学生应是怎样的?
6、开展一次题为“宜都名人给我的启示”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师生共同总结这次活动中小组的活动安排、组员分工、计划实施方法措施等方面的收获与教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评选出活动的优秀小组与积极分子等,力争挖掘每个人的闪光点,个个得到表扬与鼓励,以激励学生下一次更积极、更科学地参与实践活动。同时,在活动中通过作品展示、再现活动情景等方式浓缩这次活动的剪影。
组织形式:学生实践活动为主
三、课程实施
1、实施方法
课堂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课堂上注重交流与指导,课外分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班级规模
根据本班实际,设计为8人一组,小组相对稳定,以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小组团结协作精神。
四、课程评价
1、根据各个环节学生活动的情况及各阶目标设计如下评价要素:
活动过程            评价指标
自主选择主题   1、能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有问题意识;
2、能从众多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提炼出活动主题。
制定活动计划   1、积极参与计划的制定并能提出活动方案;
2、主动选择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设计活动步骤。
开展研究活动   1、主动按计划开展实践活动,积极热情;
2、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社会交流能力,能综
合运用各科知识进行调查、了解、实验等活动;
3、自觉克服活动中的困难,想办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能与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成果交流展示  1、调整、归纳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2、自己决定结果呈现形式,组内成员配合融洽;
3、能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2、多元评价
附:综合评价表
评价
主体
评 价 内 容
描述性
评 价
等级
评定
1、你的孩子是否同你们讨论过他的活动选题
2、你的孩子对他所参与的活动是否非常感兴趣
3、你的孩子为从事这项活动在课外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程度
4、你对你孩子的成果有什么看法
5、从你的孩子参与这项活动开始起,你发现他有没有什么变化
1、你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专题是否一直感兴趣
2、你收集资料、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3、你与其他小组成员合作的是否愉快
4、在活动开展中,当遇到困难时,你是这样克服的
5、你对你的研究成果满意不满意
6、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你的研究
1、学生对所选活动专题的兴趣是否持久
2、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否具有多样性和合用性
3、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工
4、学生主动请教指导教师的次数
5、活动成果是否体现出预定的活动目标
6、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否有独创性的表现
五、课时安排
第一讲:一课时
第二讲:两课时
第三讲:十二课时
《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一般情况
1、主讲教师    沈洁
2、课程类型   校本课程
3、授课时间   每周四下午一课时
4、授课对象   304班全体学生
(二)课程资源(改编、创编、选编)
选编常见的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名人名言等语言形式。
(三)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
继承才能创新。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等语言形式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他们生动、精练、幽默、深刻……通过学习,使学生丰富自己的表达,增加文学底蕴;进一步积累,并自然的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四)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从易到难,设计选择什么样的内容)。
1、学习积累运用成语。
2、学习积累运用歇后语。
3、学习积累运用谚语。
4、学习积累运用俗语。
(五)课程计划
时间(周)
内容
学习材料
教学形式
第 1周
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创编
讲故事
第2周
区分各种语言形式,大致了解其特点和表达的作用。
分类创编
授课
第3、4周
播放成语故事flash,提高兴趣。
网络资源
网络教学
4、5周
搜集成语和成语故事并推荐。
学生自带
合作学习
6、7、8周
讲成语故事,了解成语意思
学生自带
讲故事比赛
9、10周
成语分类(数字成语、动物成语、表心情成语等)
学生自带
合作学习
第11周
成语接龙比赛
小组比赛
12、13周
连成语编故事
小组合作学习
第14周
播放谚语flash,提高兴趣。
网络资源
网络教学
第15周
搜集谚语,并推荐,了解意思
学生自带
合作学习
第16周
谚语分类(气象谚语、农业谚语等)
合作学习
第17周
播放歇后语flash,提高兴趣。
网络资源
网络教学
第18周
搜集歇后语并推荐,了解意思。
学生自带
合作学习
第19周
猜歇后语比赛
比赛活动
第20周
用歇后语编故事
小组合作
(六)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以网络教学提高学生兴趣,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单位,组织各类比赛活动,在合作活动中学习积累语言净化。
(七)课程评价建议:指明评价方式、建议采用多元评价(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
生物校本课程纲要----《疾病预防与营养科学》
课程价值:
本课程包括传染病的预防和营养科学的知识,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一般疾病的预防方法,了解营养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与疾病预防和营养科学相关的生物技术知识,学会对传染病的观察、分析、预防,对食物中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营养成分的配比、与营养失调有关疾病的成因。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艰苦历程,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课程目标:
1、运用分析、观察、比较的方法,学习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传染途径、预防与治疗方法等知识及研究传染病的相关生物技术知识,养成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传染病的关注。
2、运用分析、实验的方法,学习营养科学的知识,了解营养膳食的科学方法,食物营养配比的知识,认识由于营养失衡所引发的疾病,关注营养,关注健康。
3、认识人类与疾病进行斗争的历史,生命科学的每进一步人类付出的巨大代价,培养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健康的身体是有意义人生的基础,关注健康,珍惜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课程内容:
1、《认识传染病,让我们从认识SARS开始》
以SARS为例,学习传染病的知识,学会正确认识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学习医疗战线工作者与疾病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科学的正确人生观。
2、《牛奶:完美的食品》
认识牛奶的营养价值,正确饮用牛奶的方法,以促进青春期发育时期身体的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认识维生素》
了解维生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学会正确利用维生素维持身体健康,养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4、《学生午餐营养供给量标准》
了解发育时期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均衡需求,学会均衡饮食,纠正不良的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5、《食物与营养》
认识常见食物成分的营养价值,了解因某种食物缺乏可能引起的疾病,根据自身的需要摄取必需的营养成分的科学方法,关注身体健康,保证未来发展所需的良好身体素质。
课程实施过程及建议
本课程可在初三及高中各年级中实施。目前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建议在高一年级中进行实施,以后条件成熟后再在各年级中展开。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除了以授新课的方式开展教学外,还要安排一定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因此建议用15课时进行理论传授,3课时进行实验和实践、1节评价。两个教学环节可穿插进行,也可分开进行。
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师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程安排
本课程由18课时完成,每周1课时,修完后获得1学分。由于安排实验和实践活动,班级人数要控制在50人左右,不宜太多。所用场所以生物实验室为主,还可安排学生进入学生食堂、校医室参加实践活动。
课程评价
对教师和本课程的评价:以学生问卷(权重2)、家长问卷(权重2)、学习效果调查(权重3)和教师自评(权重3)的方式对本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学生自评(权重2)、学生互评(权重1)、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权重2)、学习态度(权重2)、学习效果(设试题)(权重3)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合格者按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记录学分。
课程名称:《家纺、布艺、环境》
课程名称界定:
《家纺、布艺、环境》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校长、教师、学生,根据本校实际设置的以“本地区家纺行业的发展史、装饰零碎布料的再利用以及周边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等内容为中心,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并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及文化学科等有效整合的综合活动课程。
选择课程开发的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面向此目的教育所涉及的学科、内容较少。为了改变目前小学教育的封闭性、单一性和滞后性,为未来培养具有高素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及新型劳动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选择设置此项课程。
课程标准和目标:
1、丰富学生环境科学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起学生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2、使学生了解家乡(家纺产业的发展史及家乡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初步理解家纺、环境、生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在校本课程教育中增强对学生人文精神诸项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际能力(与他人交往、共同合作的能力)、信息能力(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系统能力(理解复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综合能力(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段的能力)、再创造的能力(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个性品质(有责任感,自尊,有社交能力,能自我管理)。
课程内容:
专题一:走进家纺
1、许村家纺的发展史
(1)、回眸许村家纺;(2)、喜看今日家乡。
2、家纺与生活
(1)、家纺产品的用处;(2)、布置我的小房间。
3、家纺与环境
(1)、家纺城的地理位置及交通;(2)、家纺城的环境卫生调查与对策;(3)、家纺城服务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调查。
4、我与家纺
(1)、我的“金点子”;(2)、“小小广告人”;(3)、我心目中的家纺城。
专题二:我与“布艺”
1、花样(图案)设计;
2、布贴画制作;
3、布的其它妙用。
实施方案 :
(一)课时安排:  每周设1节  一学期18节左右
(二)师资配备:
1、课题组成员:
徐惠勇 茅建锋   冯达海 沈浩革   沈铭年   汤雪祥   万兴旺  2、实施指导教师:
三年级:冯达洋
四年级:沈浩革
五年级:汤雪祥
六年级:万兴旺
(三)组织教育形式:
上课、访谈、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网页浏览、专家报告、纪录片观摩、实地考察、举办展览等。
(四)实施注意事项:
(1)教师关于校本课程实施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不足,因此,必须通过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的有关素养。
(2)该校本课程的内容是跨学科教育内容。开设该课程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的知识和能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与其他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特征。所以,校本课程教育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向学生开设不同的教育内容。
(4)整个课程的开发,应是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实践参与实现的,是一门探究型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一改普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要体现他们的逐步探究能力。学校则从中探索该项课程的新的实施规律,实现新的校本师资培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增强教师独立开发新的课程的能力,形成开发课程的观念,促进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理念的更新及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学生教育、社会效益形成等各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程评价与考核:
(1)依据校本课程实施目标制订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科学评价、动态评价、全面评价。
(2)评价采用四个结合:一是与任课教师结合;二是与学生家长结合;三是与学生本人结合;四是与集体相结合。
(3)评价选用"四种方法":一是口头考核;二是问卷法(判断、选择、填空等)形式考查;三是观察法,即观察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四是评定法,即小组或班集体评议。
附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等级及其标准
A
B
C
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准确、熟练
准确
不准确
书面表达能力
正确、流利
正确
不正确
动手能力
在老师指导下,做小制作的能力
正确、熟练
正确
不正确
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实验的能力
正确、熟练
正确
不正确
在老师指导下,使用学具的能力
正确、熟练
正确
不正确
积极性
上课时答问的积极性
经常举手
有时举手
不举手
讨论的积极性
经常发言
有时发言
不发言
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有时主动
不主动
合作性
帮助别人
有时能
不能
接受他人帮助
有时能
不能
创造性
独立见解
经常
有时
知识
技能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要求
注:整个考核过程注重对学生施行多元化的评价,不仅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需考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的投入、态度的端正、学习方式的改进及合作能力的提高等,不单追求结果,更需注重过程的评价。
“玩中学”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包括:(1)科学知识;(2)剪纸。
2、来源:(1)网上下载;(2)选自教材;(3)自编。
3、性质:(1)预存性;(2)生成性。
三、教学计划:
(一)教学主题:科学知识
教者:周春花
教学安排:
课时
内容
学习材料
教学形式
一课时
《吹泡泡》
小瓶、管子、肥皂水等。
动手做
一课时
《盐和水》
盐、水、玻璃棒等
动手做
一课时
《让热水快点变冷》
热水、扇子、玻璃杯等
动手做
一课时
《怎样让纸跑得更远》
白纸等。
动手做
(二)教学主题:科学知识
教者:钱虹
课时
内容
学习材料
教学形式
一课时
《怎样取出枯井中的足球》
可乐瓶、乒乓球、线、透明胶等。
动手做
一课时
《怎样使物体落得慢一些》
乒乓球等
动手做
一课时
《观察鱼》
鱼、放大镜等
动手做
一课时
《观察鱼》
鱼、放大镜等。
动手做
教学安排:
(三)教学主题:剪纸
教者:李堰
教学安排:
课时
内容
学习材料
教学形式
一课时
1、剪纸历史、种类、工具、材料的介绍;
2、剪纸作品欣赏。
剪纸历史、种类、工具、材料的相关资料。
讲解、欣赏。
一课时
指导学生完成简单的剪纸作品。
美工刀、蜡光纸。
动手做
一课时
学生作品上色,并以故事的形式展览。
水彩笔、颜料。
动手做、欣赏
一课时
学生自己设计完成一幅作品。
美工刀、蜡光纸
动手做
四、课程评价:
1、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2、重视过程评价,激励学生人人参与。
3、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我们的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我们要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更要关注孩子是否积极投入、尊重事实、有独到的见解、能设法解决问题、能接纳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合作和交流。
五、课程建议:
1、根据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及学生研究的持续性,对本课程中的“科学知识”一块教学时间应达到一小时左右。
2、学校应给予设备、材料上的支持,基本能做到“有求必应”。
3、参与“玩中学”课程学习的学生不易过多,一般在20人左右(一个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培训讲稿
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究
仙居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实践现状调查
教育微思考: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