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蒯光典:借了严复三千大洋的他为何创办译书处?

他是李鸿章的侄婿,与张之洞、李鸿藻等重臣交往甚密,严复王国维的不少译著也由他的出版社刊行,他就是晚清学者(kuǎi)光典

蒯光典(1857-1911)自号金粟道人,自幼有神童之誉。他精研中学,讲求西学,在京为官十余年。

蒯光典积极投身维新运动,完成两件求新求变的大事:一是提倡政治改革,建立英国式议员政府;二是开办金粟斋译书处,翻译社会科学新书。  

英国议员政府

晚清时代漩涡中的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忘钻研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蒯光典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因「学博而识精,议论奇伟」而成「谈士之魁」,还就任欧洲留学生监督,携全家赴伦敦就职。

由于这番经历,蒯光典形成了二元君主立宪、议会君主立宪的政治理念。同时,他还努力在西方的政治理念和中国的儒教道统之间取得平衡

蒯光典相信,英国议会民主是世界潮流大趋势,而且符合中国古代治国之道的精髓。他认为英国议员政府的要义和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

不过,他虽然极力主张建立议员政府,却要求保留君主。这也体现出传统知识分子思想的局限性。

金粟斋译书处

蒯光典开办金粟斋译书处和严复有不小关系。

据说,在严复仕途不顺之时,蒯光典曾借给他三千大洋。无力偿还的严复只能以译稿抵债。蒯光典由此想到,出版刊行译稿也是个挣钱的路子,便有了开办译书处的念头。

严复译稿手迹

不过,蒯光典办译书机构可不仅是为了挣回严复的欠款,还有更深层的考量。

长期的维新活动使蒯光典认识到,旧知识阶层「营逐于科举,博取功名,死守儒教,只知四书五经,而不只尚有许多学说」。

于是,为传播西学、推广宪政、普及教育,蒯光典于1901年在上海开办了翻译出版机构「金粟斋译书处」,简称「金粟斋」。

在当时的中国,上海是全国出版中心。清末小说家包天笑晚年在回忆录《钏影楼回忆录》中说到,「要买新书,非到上海去不可」。

金粟斋的选址也方便其快速提高名气和影响力。它与广智书局、商务印书馆等译书机构并称一时,得到了新派人士的广泛认可。

在开办的短短两年间内,金粟斋先后翻译出版了《日本宪法义解》《西洋史要》《法学通论》《泰西教育史》等颇受好评的逻辑学、史地学、法学译述

在20世纪初期大量质量低劣的译书充塞市场的环境里,金粟斋出版了一批相当优质的译本。

同时,金粟斋也积极出版晚清翻译家的译著。金粟斋刊行的译本出自严复、王国维、叶翰等著名译者,其中又以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最为著名。

此外,金粟斋也被严复选为举办「名学讲演会」的场所,讲演会在当时掀起了清末中国人学习逻辑学的热潮。  

《穆勒名学》书影

在蒯光典的求新之路上,议员政府的倡议最终未果,金粟斋译书处的开办也匆忙收场。但正是无数像蒯光典这样的知识分子的不懈探索和积极反思,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文化进步才得以实现。

今天的小百科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其他想要了解的翻译小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下周五的「翻译小百科」推文中给大家安排上!

文案:李显婧

排版:肖烜 李泽慧

审定:张鑫悦 马欣悦 朱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资讯
钱锺书笔记中的晚清诗人掌故
振聋发聩的清末奇书——《天演论》
《天演论》,
吴汝纶与《天演论》
严复1914年作 草书姚鼐论书绝句 四屏 绢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