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三国演义看家庭教育

导读

1、曹操成功的家庭教育

2、刘禅的乐不思蜀

3、孙吴的传承

4、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从《三国演义》中看,曹魏、孙吴、刘蜀三国争霸,最终胜利者是曹魏,曹操作为三国曹魏的创始人,不但保证了自己团队的大获成功,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是最好的,曹操、曹植、曹丕在中国文学史上号称“三曹”也是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孙吴前两代还是很强的,从孙坚创业,到孙策、孙权两兄弟开创霸业,甚至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反观刘备自己前半生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创建基业,还毁在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手里,落下了“乐不思蜀”的笑话。

 

01

曹操成功的家庭教育

曹操自己一生戎马生涯,但是在对自己孩子教育方面,还是投入比较大精力,前面提到的曹丕、曹植都是文武双全,曹植留有七步诗,曹丕作为长子,有段时间一直跟随父亲,从5岁开始,曹操就教曹丕射箭,8岁就能骑射,从小就跟随曹操东征西讨,练得一身精湛的武艺,而且还长于弹琴,精于诗赋。曹植从小就博闻强记,十岁出头就诵读《诗经》、《论语》以及辞赋几十万字,而且下笔成文,倚马可待。曹操在铜雀台建成时,曾让儿子们做赋,曹植第一个交卷,而且水平极高,留有《铜雀台赋》。

次子曹彰,少善骑射,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一开始曹操对曹彰尚武而鲁莽的性格颇为忧虑。通过和儿子谈话,了解了儿子的志向及如何实现自己志向,曹彰的回答消除了曹操的疑虑,曹操亲自为儿子传授兵法,并请武将传授武艺。并给予曹彰表现的机会,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曹操令曹彰带兵五万讨之,曹彰在平反过程中,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势如破竹,很快平定北方,班师凯旋。回来后却并不居功,而把功劳归于部下将领,曹操也是十分高兴。

曹操的小儿子曹冲非常聪明,给我们留下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在故事中,当曹操向部下征询称象的办法时,曹冲作为五六岁的孩子,竟能直抒己见,毫不拘谨和畏惧,提出大船称象的好办法,曹操还听从并开始照办了。这不也从侧面反映出曹操对待孩子的态度及和孩子的关系,所以在教育中常收潜移默化之效,儿子们个个都学有所长,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自己亲自关注孩子的学习及成长,曹操还请手下名士教育自己的孩子,给曹丕请了“国之重宝”、“士之精藻”的邴原辅佐曹丕。曹植从小爱好文学,于是曹操请杨修、陈琳、钟繇、王朗等文臣作为曹植的老师,不仅教给他文学知识,而且还教以治国平天下的治政能力。曹彰爱好武艺,曹操便让武将传授给曹彰。

曹操不但对儿子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在品德上要求尤其严格。曹彰在出征乌桓时,曹操就告诫他:王法无私,犯了过错是不能指望依靠父子之情得到宽赦的。曹植因司马门时间而触犯了国家法律,下令轨了守门官吏。

曹操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同时他和妻子关系也比较好,为孩子成长提供了稳定的家庭环境。

02

刘禅的乐不思蜀

反观刘备前半生流离失所,疲于奔命,四十多岁才得此一子,极其钟爱,长坂坡一战,为了救刘禅,几乎断送赵云的性命。也留下了“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典故。后来孙夫人欲带阿斗回吴,又多亏赵云、张飞半路截下,才保留下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正因为保全这孩子极其不易,刘备对他便会特别怜惜、娇惯和溺爱了。

刘备的教育方式和曹操完全不同,属于老母鸡式育儿。刘备一直将儿子留在后方派人保护,自己冲到前方带兵打仗,从不让儿子到前线,上战场。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刘备一直把儿子阿斗当成一个不知事理的小孩养着,不让孩子经受风雨,即使在离世时,也已经为儿子安排好了人生,并为阿斗找到了依靠。这样做虽然初衷是疼爱孩子,但是却也让儿子刘禅成为了一个生活和思想上丧失独立性的人,作为君主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决断能力,不可能带好一个国家的。人们常说“一个狮子带领一群羊能打败一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就是领头人的作用,后面刘禅的投降及“乐不思蜀”也就不难理解了。

刘备和刘禅缺乏沟通和交流,刘备长期不在刘禅身边,也少了言传身教的机会,人才都是在历练中成长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不经历磨砺,怎么能成为国之重器。刘备剥夺了刘禅能力成长的机会。

刘备给刘禅的成长环境并不好,从小便有“摔孩子”的故事,让孩子从心灵上就受创伤,再就是从小失去母亲的教育,再缺少父亲的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不具备。刘备只是希望“树大自然直”,希望自己的基因能起到强大的作用,但是事实证明,后天的培养绝对重要。

刘备在临终之际留给刘禅的话是: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二,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两句话都很好,但是时机并不是很好,这时教育已经晚了。

刘备费尽毕生心血才分得三分之一的天下,却因为教育的失败而迅速让儿子将自己的事业葬送,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03

孙吴的传承

前面提到孙坚创业,孙策和孙权成就霸业,这三人是孙吴成功的奠基石,由孙权发扬光大,三分天下。孙权的优秀,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正是有了父母和兄长的谆谆教诲,才成就了后来的孙权,父亲孙坚从参军的那一天起,他便勇于进取,敢打敢拼,最终成了连董卓都畏惧三分的一路诸侯。可惜英雄不长命,孙坚在打击刘表的战争中,死于乱箭之下。父亲不在了,母亲站了出来,她鼎力支持长子孙策继承孙坚的事业。

为了给九岁的孙权和两个更小的孩子最安稳的成长环境,吴夫人带着孩子投奔了自己的弟弟吴景,尽可能远离权力斗争的中心。 孙权在这段时间里,闹中取静,得到了最好的教育,也养成了一副开阔的胸襟。十七岁的孙策没有了父母的庇护,独自一人征战沙场。小霸王孙策也非浪得虚名,每次战役都身先士卒,可以说,江东的基业大部分是孙策打下来的。孙策对孙权非常器重,曾经对孙权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病逝时把权力交接给了弟弟孙权。

父亲的眼界,母亲的胸襟,长兄的信任,加上孙权自己的努力,共同成就了江东孙氏的基业。

但是要想事业能够传下去,必须培养后人来继承。孙权作为权力交接负责人,当然有选择和培养后人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孙权在家庭教育和权力交接时都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不如刘备,刘禅虽然无能,但是至少还能尊重相父诸葛亮。做到善恶的区分,实现了权力的正常交接。

孙权在早年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孙权很早就重点培养长子孙登,请出了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的豪华阵容来辅佐,而孙登也不负厚望,仁政爱民,即使出游打猎,也“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间之地,不欲烦民。”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孙登33岁就早夭了,这就打乱了孙权的部署。
他开始培养其他5个儿子。从中选择接班人。他同样选择名师辅佐重点培养对象孙和。有名师指点的环境,孙和也不负众望,成就了皇子聪明仁孝的好名声。但是这时孙权又犯了很多人的老毛病嫌长爱幼,把一些子女娇惯不能样。随着女儿孙鲁班的挑拨,孙权渐渐疏远了孙和,开始关注鲁王孙霸,导致了太子和鲁王相争。孙权对子女的纵容,不仅使家庭不睦,还酿成了大臣分裂,太子党和鲁王党两派对立情绪严重的恶果。最终导致了吴国的内乱,国力逐渐衰弱。
04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要做好家庭教育,我们首先自己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其次我们要言传身教,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不能缺位,伟大的母亲也可以撑起孩子的一片天。孩子不能过度保护和溺爱,要经历风雨,要通过事情锻炼。
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和睦,为孩子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还经常将孩子带在身边,手把手教育孩子,为孩子请名师辅导。
刘备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溺爱孩子,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陪伴教育也很少,基本没继承父亲的优点。
孙权自己很强,继承了父兄的基业,成长环境也很好,但是在子女教育上同样是溺爱孩子,娇惯孩子,导致孩子无法无天,在经历背叛后,失去对孩子的信任,孩子的皇位之争,内部消耗导致了国力的衰弱,他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
一个家庭你再怎么富庶,一个人所取得成就再怎么高,但是子孙的培养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否则我们的未来就走不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丕还是不行呀,统一的好机会放在面前,白白浪费掉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勾践之奇:浅谈孙权之降
中国史|曹魏文帝与蜀汉昭烈帝
帝王说-44:孙权
曹操,孙权知道诸葛亮是大才会三顾茅庐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