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事要准备,但是不要过度准备
导读:
1、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结果
3、凡事要准备,但是不要过度准备
 
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这些都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盲目做,要有准备。
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做事犹豫不决,你问他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他们会告诉你正在准备呢,过了几个月,你再问他,他还在准备中。最后这事慢慢就黄了。
 
01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罗曼.罗兰说:“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机会这个东西很神奇,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只有那些智者、有准备的人才能发现它、利用它走向成功;而那些头脑死板的人往往不能发现它,也有的能发现它,但是因为自己没有准备,而错失良机。
我们经常羡慕别人的机遇好,羡慕命运对他人的青睐、羡慕别人的成功,而没有看到别人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我们的外交部长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二十五岁,才考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那时的王毅,深知求学路不易,因而格外珍惜利用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刻苦钻研学识。
他在夜深人静时,阅读文史书籍;在天微微亮时,早起举书学习;在他人打牌游戏时,苦记英语单词,他私下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默默背诵英语单词、恶补英语知识。
他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早年的积极准备。
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关键是我们要提前准备,才能在机会来临时,及时发现它,并抓住它。准备包括了许多方面,比如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心态的调整等等。
共享单车的成功也离不开创业者的准备。在共享单车前,已经有地市实行车辆共享,但是那时都是骑车需要到指定地方去取存、非常不方便,共享单车就是通过随借随还,方便支付的特点打败了以前政府主导的共享自行车。创始人戴维2014年与4名合伙人创立ofo共享单车,提出了“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理念,创立了国内首家以平台共享方式运营校园自行车业务的新型互联网科技公司。
在共享单车出现后,很多人也表示自己曾想到过这个模式。但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准备和行动,就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滴滴的商业模式也比较简单,很多人就曾和我聊过,他们也曾想过这个商业模式,但是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结果机会就这么溜走了。
02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结果
往往不是我们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而是我们的决策和行动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结果。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
马云曾说:大多数人都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老路。因为可以自由地想,不浪费太多资源,而真正要做就需要付出真实的努力和自己的资源。人们畅想时往往都想的事好的一面,面对现实时,往往困难重重,人们畏难而退缩了。
从人性上讲,人们害怕失去的痛苦远胜于获得的快乐。比如你戴了十年的一块手表被孩子给弄丢了,这让你很沮丧,哪怕后来你妻子给你买了一块更好的手表补偿你,也没能让你高兴起来。再比如你买彩票挣了100元,结果回来路上丢了50元钱,你仍然很懊悔、丧气,明明结果是自己多了50元,但是自己就是高兴不起来。这就是人们相较于“得到”,更讨厌“失去”。
人们要开始新的项目或者新的工作,往往是先付出,再获得,甚至像做生意可能亏本。所以人们不太敢轻易尝试新事物。
正因为很多人不敢开始,万事开头难,所以很多事情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成功,只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开始。
很多事情不能细想,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想的越多,积攒的困难越大,越容易放弃。
李敖曾说:“前进的理由只有一个,后退的理由有一百个,每个人都会用一百个理由证明自己不是懦夫,却不用一个理由证明自己是个勇士。”
作为职场人,不做不错,但是不做也就没有成就。俗话说,“草鞋没样,越编越像”,很多事情是越做越好,因为孰能生巧,每次做都比上次改进一点,就会让事情越来越好。但是如果你不起步,那么就不可能有进步的可能。“不做”的背后,是犹豫不决,是反复纠结,结果时间都用在了自我损耗上。而做的结果即使不对,也证明了这一条路不适合自己。爱迪生在找电灯灯丝的时候,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失败让助手都很有挫败感,爱迪生却说,我们每一次失败也是证明了这种材料不合适,排除了一种材料。他知道每一次失败就是向成功又走近了一步!最后,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行动起来,往往会产生“配套效应”。马云刚开始做淘宝时,也不知道交易过程中需要有担保,也是在运营的过程中,了解到担保的重要性,才想到要推出支付宝。网站随着用户量的增加,系统的架构不能支持业务的发展,他们不断增加硬件,改进架构,进而发展出了“阿里云”、微服务等架构,引领了网站架构、甚至信息系统架构的。华为成立的时候,也没想到要做手机,要做鸿蒙系统,而是因为做了通讯设备、通讯网络,往外延展就是手机、因为外部技术封锁,手机的外延就是手机和互联网的操作系统。
大部分事情不是一开始就考虑清楚了,而是随着行动的推进,逐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升级打怪,最终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事业越做越大。
想的结果是空,行动是成功的基础。想都是问题,干就对了。
03
凡事要准备,但是不要过度准备
       前面我们也提到,做事情要敢想敢干才行。但是这里的干的基础也是有要有准备的,不是蛮干,机会都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凡事要有度,准备工作也是如此,做事要有准备,但是不要过度准备,很多事情因为过度准备,要么是错过机会,要么是最后放弃。
       我们中学时学过清代彭淑端先生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其中提到: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准备越充分越可行,而是要有做这件事的决心,要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先做起来,遇到困难,克服困难就是了。如果一直处在准备状态,可能就会像上文提到的富僧一样,永远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
       为什么不如你经验丰富的人,却能做到你希望能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因为你对待事情,存在过度准备的问题。过度准备者失败的原因是他们追求确定性,害怕不确定性。但是生活中最确定的东西往往是我们为自己建设的牢笼。
       在过度准备方面,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完美主义者,他们老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很多事情如果不能做到完美,宁可不做,这样他们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他们往往选择风险低,容易做的、短时间就能做好的任务,而不是从事对自己发展重要的事情、为实现自己梦想的事情。实现梦想的事情和重要的事情,往往有困难,比较难做到完美。
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如前文提到的阿里的发展,最开始就是建立个销售平台,让商户更容易做生意,但是随着商户和用户的增加,系统需要扩容,升级架构、平台需要担保,也带来了支付宝、阿里云这样的机会。
所以平时我们做好准备,看好机会,不要太多犹豫,先行动起来,不要过度准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慢慢就会发现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没准还能带来很多新机会。只想不做,只能让梦想停留在脑子里,变不成现实。
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胜过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透人生的50个哲学!
正能量故事《太棒了》
享受工作,乃自然之大道!
陈安之经典语录之人生励志(凡事要求品质)
布在方策,谨慎谋划
陈安之100句金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