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沁色的形成及包浆盘玉的道理
作者:古玩 | 来自:古玩
古玉的自然沁象特征:
玉器受沁虽说需经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于入土之后所处壤质有别,时间长短不同,玉质不同,受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南方地湿,玉器易受沁变质;北方较干燥,受沁较浅,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但无论如何,都是有证可验的:
一、 受沁时,玉器表面会遭破坏,浅者为蚀斑——起伏不平者为“桔皮纹”,深入玉中者为蚀孔——“土咬”,局部受侵蚀严重,朽烂如枯骨、膏泥者——“唐烂斑”(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见,故有此称);其不可人为作伪者有三:
(1) 蛀蚀孔呈外小内大的不规则状,孔内有如纤维网;
(2) 蛀孔周围有一白化过渡层;
(3) 蚀孔或裂绺内或有砂粒(质硬未风化者),或有均质胶固体;
二、 凡玉质较脆弱的纹路或裂绺处更易受沁,形成沁纹——颜色较深,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且沁纹多呈凹陷现象。古玩界,对不同沁纹现象分别有不同称谓:
(1) 牛毛纹:沁纹呈同向排列,状如牛毛般细密;
(2) 乱柴纹:沁纹如树枝状结构延伸;
(3) 蚂蚁脚:沁纹呈不规则网状,细如蚁迹;
(以上沁处,抚之无痕,在20倍放大镜下,均可见凹陷现象;而人为火烧纹,纹路生硬,大多如放射状)
(4) 钉金沁:受沁处呈点状凹陷,铁锈般的黄褐沁色沉积,有如钉状,是高古玉的独有表征之一
三、 凡部分受沁者,其沁色自然由深及浅,很有层次感——扩散沁色现象,尤其是在受沁与不受沁处之间、表里之间、此一沁色与彼一沁色之间,更易分别(唯一例外的是,水银沁有呈块状,而与周围沁色截然分明者),至于比较好的玉质,从“开窗见地”处往里看,沁层更有立体感;
四、 如果是“彩沁”,沁纹与蚀斑处通常更为明显,呈色深浅层次有很自然;两种以上沁色,常会发生颜色取代与覆盖现象,比如黑色覆盖红色、红色取代土沁色、水沁覆盖糖沁色等;
五、 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不会因刻痕而中断,否则即有“老玉新工”之嫌;
六、 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其中的刻痕或孔内也当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积较深而色稍重;而不受沁处的刻痕或孔隙内,则多有粉状白化,或呈原玉色;
七、 有沁色或质变处,透光性通常会比原玉质开窗处要差很多,甚至不透光;
八、 一般来说,刻工比较繁复的地方,比打磨光滑的平面更容易受沁、变质,沁色也会比较深,但与周围沁色之间还是会有所过渡与交待(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内俱呈深色,则为染色作旧);
3、巧色与沁色之别:
自宋代以降,仿古(作伪)风气日盛,再加之留皮、巧色工艺在玉作当中越来越多,近现代作伪者更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给人们在古玉沁色认别上增加了许多难处。但若认真加以审视,除了综合加工工艺、刻痕特征、形制纹饰因素外,在巧色与沁色之间,也还是可以找到其中差别的:
一、 边料、原生色与土沁色:前者有单色与多色两种,是在玉石成矿时形成,性质非常稳定,无沁门;而后者是入土后的次生变化,有沁门,且在沁色与原玉色间多有明显的过渡扩散晕现象;
二、 留皮、带糖与沁色、糖沁:留皮多在器物雕刻表现的突出点上,原玉带糖部分也与雕刻所要表现的主题有关;而沁色、糖沁系入土后自然形成,分布不依刻工意志为转移,不仅在突出点上受沁,且入沁过渡现象
一个清代烟壶,白玉红沁,普品。
和田玉的化学结构是:Ca2Mg5(Si4011)2 (OH)2。决定其稳定性的关键是两个羟基:(OH)2。也就是我们说的结构水。
这个结构水在通常情况下是非常稳定的,在传统化学理论里,这个结构水永远也不会失去。也就是所有的岩石都不会被风化,这个明显是不成立的。所以需要用量子理论来理解。量子化学认为,分子的动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当某一瞬间,动能忽然增大,超过阈值的时候,结构水逸出,体系能量降低,就会从周围环境吸取能量。由此往复。大概是Tunnel effect(隧道效应)。
大概的意思是:每个透闪石分子内的水分都会在特定的环境内(比如墓葬,比如火烧等)逃逸,结构水逃逸,是一个往外的力量,结构水逃逸后,由于透闪石分子需要补充能量,就会产生一个向内的能量。
【这个过程就是所有玉身发生任何变化的根源所在】。我们所说的沁、绺、土门、皮色等等变化都基于这个过程。
【图3】就是基于这个过程的简化图示,结构水逃逸后,水从固体变成气体,体积急剧增大(水变成蒸汽体积增大的道理想象人人都懂滴),就会增大内应力,这个内应力的累积,就会找到通道甚至打开通道。而当结构水完成逃逸后,分子空隙造成的应力又会吸收能量进行填补。这时候,外部的有机物就有机会填充近来。
那么,这个通道去哪里找呢?所以就有了【图4】,气化的结构水会自主的朝着玉质较为疏松、或者存在绺裂的地方聚集,直至打开通道,喷涌而出。这个过程完成后,出口同时也变成了入口,外部的物质同样会从这个入口处进入。其中的显色物质就会形成我们视觉上的沁色。
所谓的N种沁道理都是一样。当然,鸡骨白、灰皮、水沁这类白色的沁色并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白色不是颜色,只是光学效果。
皮色的原理也完全基于此,疏松的地方结构水逃逸,给了显色物质进入的机会。这个就是为什么“好皮无好肉”、“撒金皮下出好肉”的道理,越是疏松,越容易积累颜色,越是紧密,越不容易出现色彩。有一种谣言是绺有颜色的皮色就不对,你若是知道了这个原理,就知道这个纯属一派胡言。绺有颜色,甚至入色很深的绺,不代表皮色一定加强。之所以有这个偏见,只是因为籽料环境是流水状态,很多极其疏松的部分已经被带走了。
——————————————————
可以运用这一理论的实践之处多得难以想象,这里举几个最普通的例子:
一、我们常说玻璃光玉器,大家都明白玻璃光主要是抛光的学问。我们没有办法确切知道抛光的器材是什么,但是传说中的兽皮、丝绸,都是有机分子颗粒较小的物质。我我专门画了图5,兽皮的有机分子填补了透闪石分子中的缝隙,形成一层类似膜的东西,所以内部的水分子就较难从这个抛光面上逃逸。这就是玻璃光玉器极少见到沙坑的原因。比如见到沙坑之类的玻璃光,加一万个小心不会有错。
二、那些所谓的老行家通常会说什么沁色“入骨”、“不入骨”的鬼话,如果你明白了这个过程,就会明白,入骨与否取决于在颜色进入前对于玉质的破坏程度,只要破坏程度够高,呈色分子的颗粒足够细,照样有可能仿制出出“入骨”的沁色。
三、所谓的老行家还喜欢神秘的告诉别人盘玉的不二法门——丝绸。这里的科学道理也完全同理,丝绸的蛋白分子细小而且会呈现油性。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蛋白分子过快的填充,会在表面形成一层类似膜的东西,更深处的空隙就会无从填补。基本属于拔苗助长、杀鸡取卵之类。其实最好的填充物就是汗蒸汽中的有机分子。放着、时不时戴一下就是最好的盘玉方式。这世间哪里有什么捷径呢?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前面说过“这个过程就是所有玉身发生任何变化的根源所在”绝非虚言。要抵御国宝帮、要想玩个明白,理解(起码是感性的理解)这个过程还真是有必要的。
沁色的呈色因子:最常见的红沁,越盘越红的那种~~~~
这个是因为土壤中存在大量的Fe3+离子沁入~~~~~
少量的Fe3+是黄色的,随着量的增长可以直到俗称“铁锈红”的沁色~~~~~
我们在现代籽料中,常说的黄沁、红沁什么的,道理和上述一模一样~~~~~~
我们常说的水银沁,其实和水银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以前考虑过是否朱砂的问题,后来发现也是扯淡~~~~~
其实就是铁离子极度聚集的结果,比如Fe2+和Fe3+~~~~~
水银沁:
所谓老提油(这个说法有问题的,暂且借用)~~~~
老提油出来的沁色也是黑色,但是和水银沁的成因大不相同~~~~~
老提油是用油的分子填充空隙,油本来是没什么颜色的,但是这里的油经过了高温~~~~
我们说煎糊了东西是黑的,这里就是这个道理~~~~~
【有机质碳化】,这个道理挺好懂的~~~~~
现代黑皮籽,和上面水银沁的呈色道理是一回事~~~~~~
铜沁的成因也是一样,只不过换成了Cu2+过渡离子~~~~~~
自然界中的元素,不单会在土里埋的~~~~~
河里的也会有,带绿的籽料,成因也是相同的~~~~~~
带绿的籽料,很多人认为是原生的,其实成因和黄沁分别不大,并非自来绿,仍然是白底~~~~~
下图比较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沁色,道理也差不多~~~~
比如寿衣沁~~~~
寿衣沁基本是在火烧之后的附着,火烧鸡骨白的事情以后再说,但是原理一样~~~~~
火烧鸡骨白内部严重脱水,大量的分子空隙需要填充,所以随葬的红色、紫色原料就随之进入了~~~~~
所谓沙坑什么的,道理也一样~~~~~
只不过是分子内应力的释放,释放点比较多,并且随机分布而已~~~~~~
蚀孔~~~~
蚀孔,不过也是释放分子内应力的地点而已~~~~~
那些蚀孔外头大,还是里头大的P话,麻烦听到了就啐一口,狠狠的一口~~~~~
既然是内应力释放,那么是自然环境造成的长期释放,还是人为的短期释放,出来的蚀孔都是“外小内大”的~~~~
只有凿出来的蚀孔才是“内小外大”的~~~~
拿着找出来的低级做旧样本,来证明仿制得较高级的仿品是对的,是不是该啐上一口?
63.2 X 29.8 X 16.8MM。重50克。黑漆古”(亦或“水银沁”)老仿提油老货。可玩但价不高
这种沁色古称“黑漆古”(亦或“水银沁”)。首先这枚蝉,选用的是“带礓带花带枣红皮”的籽料所为。作仿者利用原籽中的“礓”(未被玉化的白云石)令其烤蚀呈“鸡骨白”之色,严格意义上,若真是较起了针儿,这种白沁在古玩行里被叫做“苍水潭”。看这白沁,似乎略带点粉、似乎又隐现芝麻点。这样的“沁色”便不能用如今“不学有术、得过且过”跟着瞎混的见白便道的“鸡骨白”。
皮色,是天然的氧化,是某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对玉石表皮的一种氧化。红色的氧化,在轻度时叫做“三氧化二铁”,颜色是红色调为主,而当铁元素深层次的氧化后,便形成了“四氧化三铁”,颜色自然而然呈现出黑色调。
之所以要讲到“铁元素”的氧化及氧化物。是因为,让大家都能看到,中华民族古代先人们(这中间可能就有您的祖先)的聪慧与智博。即便是要去做“伪皮”或“伪沁”,也是依据着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而行的,绝对的不象今人做伪那样随心所欲!
过去作伪,同样是慢工出细活。烤色提油也非一日之功,反复多次,日久见功力。尽管有“凹陷”、有“洞臼”、有“沧桑”,但绝对没有“龟裂”。而新做伪,一趟活儿下来,无法忍受寂寞煎熬,快是工艺制作的法宝,就一定有“龟裂”。
老仿提油老货。可玩但价不高。
明清两代仿古件一般都做沁色,民国前所做沁色现在都称之为老提油,从前三图看沁色表面有光泽,所以不应该为现代做旧,从图片看开窗处玉质稍呈玻璃光,且显得较硬朗。白点如果不是杂质,就是豆花沁。以上特征都符合明代仿古玉特征。但是价格不应该太高。
包浆和盘玉
【Ⅰ层包浆】,也就是我们说的玉器表面之外的附着层。这一层附着物看着是和玉器本身连为一体,但是实际上达到一定的限定条件,这层包浆是可以脱落的。
这层包浆,其实古人的称呼非常贴切——皮壳。皮、壳是什么?一提起开心果大家就明白了。开心果白色部分为壳,绿色部分为皮。只要有足够的条件,皮和壳都是可以脱落的。
还有一个简单的比喻,像是理想状态下,使用长久的玻璃上面的污垢层,这层污垢并没有和玻璃产生实质性的关系,但是它的表现是透明且和玻璃一体的。
【Ⅱ层包浆】,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到的“包浆”了,这个其实是一层在玉器表面层(而非表面外)形成的一层膜。这层膜的原理看过前几篇的朋友应该会很容易理解。由于外部细小分子的沁入,在表面形成的膜状层。
这一层古人称为包浆完全是切如其分的。如同我们炸东西经常需要上浆上糊(HU4),浆和糊(HU4)实际是和食物表层融为一体的。而这个结合并非全面的,只是食物表层,事物内部仍然是食物原材的部分。
【Ⅲ层包浆】,这一层是否能够称为包浆是一定会有争议的,俺说的其实是超越Ⅱ层,超越表面,完全进入玉身内部的外部细小分子进行的填充。既然是同一个过程,也产生一样的结果,那么称为包浆应该说是科学的。
这里简单的比喻就有点类似我们蒸鱼之前要腌一下,让酒精和盐进入鱼身的内部。
三层包浆在鉴定的一点小运用说一说:
1) Ⅰ层包浆相对而言是较难仿制的,因为Ⅰ层包浆在微距下,呈现的是随机的凸起斑块状。我们现在的主要的仿制手法是胶类物质的涂抹,并且在胶质上再进行抛光;
2) 但是Ⅰ层包浆并非必须存在的,它跟使用的关系特别大,在越高档的玉器中就越少,在高古[/url]的葬器中甚至可以完全不出现,在玻璃光玉器中较难形成。Ⅰ层包浆的少见甚至缺失,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3) 上面这点涉及的还有“宝光”的问题,“宝光”的形成,是一个集合效应,但是最关键的是Ⅰ层包浆凸起斑块造成的光学效果差异。所以2)提到的情况,真老的东西宝光也完全可以不明显甚至缺失。
4) Ⅱ层包浆是最复杂也最可怕的一个点。因为Ⅱ层包浆和某些抛光过程几乎是一个原理。至今仍然没有看到关于抛光很全面的科学解释,因为分子受热是否改变排序结构还是有争议的。但是假设排除掉这个问题,那么使用兽皮这类物质抛光的原理,和盘玉的原理完全相同——同样是分子填充空隙,同样是快速减少内外沟通的一层膜。
5) 这无疑是最骗人的地方,玉版每天都能看到诸多油光滑亮的简单仿品,喊好的朋友还很多,俺把这类东西称为“甜腻”,如果抛光的材料不好,分子填充密度不足,就会产生灰蒙蒙的感觉。
6) 做得好的抛光仿品,实际是基本无法与天然形成的包浆区别的,毕竟原理基本一模一样,所以俺极其反感通过Ⅱ层包浆看新老的做法,但是这层包浆恰恰是诸多朋友喜欢的一个鉴定点。
7) Ⅲ层包浆我们听到不少朋友称为“玉熟”,这个说法起码是不科学的。这个说法最大的弊病,是会让“盘玉”这件事,和温度产生过于密切的正相关,也就会产生夏天盘玉效果大好等等谣言。温度确实会让玉的分子结构趋于活跃,相对更好的填充,但是“熟”和“不熟”的效果,其实是源于填充密度引起的光学效应,由于分子空隙被填充了,漫射程度降低了,所以玉就透了。
8) 那么Ⅲ层包浆是不可模仿的么?答案还是否定的。
人们形容包浆的时候,喜欢用“清亮”这个词,因为“清亮”代表的是Ⅱ、Ⅲ层包浆的填充足够充分,这就意味着填充这个过程需要更加缓慢,也就更加接近于真品的状态,但这个也并非绝对的~~~~~
————————————————————
说到“清亮”,终于绕回我们要说的盘玉了,盘玉的最高境界通常被形容成【【清光大来】】(民国,刘大同,《古玉辨》),也就是要把三层包浆做到充分的填充,尽可能让三层包浆都达到通透的情况。
Ⅰ层包浆的凹凸效果了~~~~~
低仿品的Ⅱ层包浆~~~~
单单看包浆,和真品明清件形成的包浆并没有实质性的差距~~~~~
傻开门的春秋真品~~~~
盘玉的最高境界通常被形容成【清光大来】(民国,刘大同,《古玉辨》),所谓清光,大概的意思就是有光泽的透明感。要追求透明感,鸡骨白那篇已经说过,透明是源于分子之间的疏密。空隙越密,东西就越透明,空隙越疏,透明感就越差。
那么很明显的是,我们盘玩玉器,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的填充分子空隙。
填充分子空隙这一过程分成了Ⅰ、Ⅱ、Ⅲ层,盘玉的理论程序就很容易得出了。仍然是画了图,为了便于理解,把盘玉的理论状态比喻成建房子:
Ⅲ层包浆的填充就是砌砖;
Ⅱ层包浆的填充就是封顶;
Ⅰ层包浆的填充就是在顶上盖瓦、铺油毡什么的。
————————————————
我们就沿着这个线索,反思一下古籍中的文盘、武盘、意盘这三种宏观的盘玉方法。
【文盘】,大概的意思就是佩戴,没事就拿来把玩。文盘和其余两种盘玩方法主要的区别是让古玉有一个恒温的过程,并且能够持续的接触人气。
文盘一向是最受人推崇的盘玉方法,这个绝对是有道理的,这个过程的时间拖得比较长,所以玉器有机会完成Ⅲ-Ⅱ-Ⅰ这个逐层填充的过程。
但最为关键的是,人的汗液蒸汽(是汗液蒸汽,而不是汗液)中含有极微量的有机分子,这些有机分子的体量非常小,正好适合(通过所谓土门)进入极细小的玉分子内部。
为什么说夏天盘玉好过冬天呢?道理就在这里,因为夏天更容易出汗。冬天若是裹着大棉被盘玉,效果其实也是和夏天差不多的~~~~
【武盘】,武盘的方法有非常多,下面再从操作层面上慢慢分析。但是武盘的核心是不变的,就是在较短时间内,让玉器保持长期受热的状态,使用各种物质持续摩擦玉器表面,产生一种类似抛光的过程。
现在的玩玉者,多浮躁,各种各样的盘玉秘籍,基本都是属于武盘这个范围的。但是,武盘也是最容易盘坏的。并不是说玉受到了什么损坏,而是快速的外部分子(比如丝绸、猪毛等)填充,目的就变成了快速填充Ⅱ层包浆。填充之后形成的膜有可能会阻碍Ⅲ层包浆的形成。使玉身的空隙没有机会填充,盘出来的玉,就容易出现表面很亮,但是玉料内部泛着一种“乌”感或者“混沌”感。
如果玉身比较坚挺,受沁程度较低的古玉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碰到沁得较重的古玉,就很可能是永久的遗憾~~~~
【意盘】,这个通常被形容成神话故事的过程,大概就是放着,有事瞄两眼,没事摸两下。脑子里再想点伪君子的假大空,玉就盘好了。
但是事实上,这个过程刨除了玉德、沉思云云,还是颇有道理的。玉器从墓葬中变化到我们日常的环境,压力状况大大不同,就会产生过自然的结构水逃逸和向内吸收微小分子的过程。如果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湿度,那么水分子中极微小的有机质同样有机会对Ⅲ层包浆起到极好的填充作用,而且由于意盘的时间拉得很长,所以这个填充就会比其他方法都更为充分。
古玩圈有把这个过程称为“醒”的,就是类似“醒面”,过程不尽相同,但是很形象。这一点玩老腊老珀的朋友可能更有体会。因为琥珀蜜蜡一类经过时间摧残,失水的情况会比玉明显得多,直接盘玩内部就会混沌,在潮湿的情况下放一段时间,再盘情况就会好得多~~~~
——————————————————
说完了宏观,俺也不妨把坊间流传的各种方法也捎带一下:
1)【泡】,这是一类玩玉者喜欢的盘玩方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吐纳也好,水分子内部有机质填充也好,都对Ⅲ层包浆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个过程同样需要较长时间,填充不是一两天就能迅速完成的。我们看到很多泡了就通透,其实是沾水之后光学效果的改变,就如同有些卖家会在翡翠要干不干的时候拍照是一个道理。这一点其实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这里还要提到水质的问题,古人对泡玉的水很讲究,具体的我就不摘抄了,百度一下就好。我们现在城市用的自来水会不会产生水垢?那么合不合算还是需要斟酌的。
2)【吐浆】,说到水泡就一定要把吐浆这个过程单独拎出来说一下,吐浆,吐的是什么?只是过去古玉缝隙中填充的有机质而已,基本就不会是玉料本身。这个需不需要吐,完全取决于过去的有机质填充得好不好。如果足够紧密了,何必折腾呢?如果不够紧密,吐出来了之余,还要请掂量一下重新填充的有机质是不是能够比原来的好呢?
我们总有朋友喜欢根据吐浆与否,来判断是否真古玉。那真是荒谬之极的伪科学,或者是骗人无数的*半仙,难道作伪的玉器缝隙里就没有有机质么?实践的经验是有可能更多,因为经过做旧,尤其是那些甜腻无比的所谓古玉。
3)【丝绸】【猪鬃刷】【羊毛毡】等等这是一类盘法,其实道理都是因为丝绸、猪鬃中的有机分子较小,较为容易的填充到玉分子的空隙中去,这个做法并没有错,但是可能出现时机错了的问题。
需要鉴别的是玉器处在什么阶段,Ⅱ层Ⅰ层的包浆是否有可能产生膜,影响Ⅲ层包浆的情况。
4)【麻包布】【棕刷】这些属于一类, 太硬,太硬,太硬了。这类东西很容易出现光,但是光浮于表面,它会完全的封住土门,完全不可取。
我们每天都能在华夏看到的油光滑亮的仿古玉器,多数就是先用棕刷这类硬物刷出来,然后再辅以丝绸之类的第二次盘玩。比例相当大的藏友一看这个就觉得“包浆厚重”了,殊不知那就如同脸上城墙厚的粉底罢了,真要是美女又何须粉底呢?
5)【金相砂纸】。这类东西现在用的人少了,但是变向的东西还是不少,比如现在市场有一种类似磨指甲那样的片状东西均为此类。我们知道金相砂纸,其实就是纸上的金刚砂,金刚砂什么硬度?玉什么硬度?Ⅰ层包浆的硬度更是脆弱,那只能是“伤不起”鸟~~~~
6)【泡油】泡的东西五花八门了,皆为此类。泡油其实并不会伤玉,但是也不会养玉,因为油的分子比玉的大很多,你怎么能指望猫能钻到老鼠洞里捏?
7)【鼻油】男的是不是都喜欢这么盘玉捏?吃完羊肉串那个又热又油的鼻子,玉往上一抹,油光镫亮的。这个过程虽然有点不雅,但是对于Ⅰ层包浆的形成确实是速成之法。但是,这个是建立在Ⅱ、Ⅲ层包浆已经完成填充的情况下的,要不一定是一种阻隔。
对于一件古玉,第一件事情是考虑Ⅲ层包浆的填充,这一点常常被我们忽视,或者被我们搞砸。而Ⅰ、Ⅱ层包浆只要心不要太急,通常倒是较容易盘好的~~~~~
拿到一块古玉,不妨先放放,别着急,如果是北方干燥在古玉旁边来杯水。放上一段时间再下手。一方面“醒”一“醒”,另一方面给自己一个选择盘或不盘的时间和机会。
若要下手,请放下您浮躁的心吧,这个和玉德无关,只和科学有关。一般的就直接戴着不需要专门盘玩,白的就不妨做个棉布袋子,挂在身上,安心的戴上6个月,您就可以施展各种独门秘籍了~~~~
若是实在太着急,那么就做个袋子,放点荞麦皮、粽子叶、茶叶之类植物碎末(还有放豆子的)在里头,隔着袋子玩命摩挲呗,只要足够碎,那么效果还是蛮明显滴,虽然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不断的洗、不断的盘两个过程的循环,这样能够让依附在表层的东西不断被洗掉,而保留下内部的Ⅲ层包浆。
包浆这种玩意儿对于鉴定古玉的作用实在是有限得很,而其实这件东西仅仅比辅弼老了一二百年。真正的老东西可以看着很新,也可以看着很旧。可以很油,也可以很干。
——————————————————
最后再重复一句,仿品照样是可以包浆厚重的,仿品照样是可以盘变的,仿品也照样是可以晶莹剔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解】玉石文玩的包浆和盘玉
汉代玉器玻璃光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西周玉器你不能不知道这些!
详解古玉包浆及作伪
为什么有些和田玉越带越润,有些则越带越乌?
浅析古玉皮壳之变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