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中是怎么布局的?

毛主席: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那里。

这是一个持久战战略里的布局战术,包含了三个原则。

1、两个侧面原则

持久战的两个侧面,

1)抗战

2)制止投降

只要把握住了这两个侧面,那么就能一直抗战下去,而不使抗战发生分化,走向投降的道路。

在刚丢的地方,存在着两股力量——抗战的倾向和投降的倾向,所以把八路军派到这里,一则可以助长抗战的倾向和力量,二则是以武力威慑投降的力量。

也就是说布局要围绕着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去布局。

2、薄弱处原则

在刚丢的地方,敌人的统治还不巩固,然后敌人的大军已经往前进了,相比敌人的后方,这个地方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处。

所以,把八路军派到这里,发展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这符合了在敌人薄弱处攻击的原则。

3、枢纽原则

枢纽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个位置可以攻、也可以退,同时可以以之为起点。

在刚丢的地方,建立起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就符合了枢纽原则,进可以往敌人更远的后方发展、退可以在非占区休整和获得一定的补充。

如果到敌人统治更久的后方去发展,那么这个效率是不够的。而以敌人刚丢的这块地方为起点,做伴着发展,则可以延伸到敌人更后的后方。

所以,这个根据地,就成了外线和内线、敌方和我方的一个枢纽地,可以说是得到了一个最优解。

毛主席: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北占东北,南下长江。

显然,围绕着“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那里”执行,同样,也就把我军的棋下活了。而在整个挑战中,也就形成了我党政军的能力集合。(假使蒋在抗战中也形成了这种能力,那么在解放战争中,就具有了持久的能力,而不是后期的一触即溃)

在这个布局战术下、就形成了战略展开,结合包围和反包围布局战术、以及“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策略,就形成了主要的《论持久战》的战略支撑。

所以,最终就得到了结论,

毛泽东约见王震时还对他说:“战争越扩大,革命越发展,战争越持久,革命越深入。我们要抓紧这一有利时机,到日本军队的后面去收复失地,发动群众,解放自己,推翻敌伪的残酷统治,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

战争越扩大,则布局点越多、发展种子越多;革命越发展,也即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战争越持久,也即积蓄的力量越多,就获得了革命的越深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游击战术中的“十六字诀”究竟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徐海东先后负伤9次,身上留有17个弹孔
毛主席的30个意志坚如铁
《栀子飘香》__井冈山之旅
毛主席这一思想,让敌人闻风丧胆,瑟瑟发抖【超级雷人】
1951年,毛主席正看晚会,后排一江西观众说:我给您带了两袋特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