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稹 《离思五首》 其四~五 赏析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的其四是名诗了,出名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因这四句诗而在唐代爱情诗坛占有一席之地。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能为心爱的女人留下不朽诗篇的诗人,如果不是绝无仅有,也一定是凤毛麟角。】从这个意义上说,身为元稹的女人,韦丛是幸福的。

      那么元稹是怎么写出这样的名句的呢?“离思”的前面三首诗,我们看到,第一首是写他的爱妻韦丛起床化妆,第二首是写他们住的地方,他坐在床上看韦丛梳头。第三首写韦丛穿衣。那么第四首他应该还是坐在床头,手里还拿着那本道书,或者是在向韦丛表衷心了。正所谓“海誓山盟”,好,我们就来看其四原诗,看元稹是怎么海誓山盟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字词典故   “曾经沧海难为水”:出处【孟子 《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除却巫山不是云”:出处【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云彩,其他所有的云都称不上是云了。

赏析    元稹说,曾经见过茫茫沧海,其他的水流就很难再看成什么水了。除去巫山上的云彩,其他的云也就不再是什么云了。

    元稹的言下之意是,韦丛君,自从见到你以后,其他的女子就不再是女的了。这是他的“海誓”。那么“山盟”呢?事实,所谓的“巫山云雨”,其实是巫山出现云雨的时候,巫山女神就会来和楚王幽会过夜。所以元稹的言下之意是,除了你这位女神,我不会再与其他的女子云雨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此含蓄的海誓山盟,感动了古今多少女子。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字词典故   “取次”:应该是按次序,按顺序的意思。(北齐 斛律羡 《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回顾”:回头看。“缘”:因为。

赏析   元稹说,我在花丛中行走,一路次序地看过去,从来都懒得回头再去看过去的花。能够做到这样,一半是因为我在修道,一般是因为韦丛君你啊。

    看来“取次”这个词还真的很特别。我们来看元稹以前的那段恋情资料:【贞元十五年(799年):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初仕于河中府。此时,正当驻军骚乱,蒲州不宁。元稹借助友人之力保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乱定,与其家少女相爱。不久,元稹牵于功名,西归京城应制科试。】元稹因为这段感情,后来还写出了传奇小说《莺莺传》,亦称《会真记》。元稹的这部爱情小说,事实上就是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的前身,《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所以说,元稹之前的这个事情啊,恐怕韦丛是知道的。或者他自己也向韦丛坦白过。所以什么叫“取次”,元稹说自己按着次序在花丛中行走,从来都懒得回去看过去的花了。很明显就是说,自己不可能再去回顾过去的恋情了。那么他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他自己解释到,是因为一方面我在修道,另一方面是因为韦丛君你啊。因为有了你,从此以后那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这几首诗都是连接的,关于修道,他在其二中就写到:“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那么接下去,元稹还会写什么呢?到了第五首,他就解释这么多花,为什么他见了韦丛以后,就再也懒回顾了呢?韦丛有什么好的呢?第五首的赏析见。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其五  元稹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我们在其四的时候讲到,为什么那么多花,元稹见了韦丛以后,就再也懒回顾了呢?韦丛有什么好呢?元稹在其五,事实作了相应的解释。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整组诗的一些背景:

      有不少学者们猜测元稹这几首诗写于东川之行的时间段。因为在元稹《使东川》组诗中的《望驿台》写到: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本来他是阳春三月要回去和妻子会合的,结果回不去。所以他们推测元稹此时在东川写这组《离思五首》。我们先来看其五原诗: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字词典故与分析    “寻常”:因为是阳春三月,本该是百花齐放的时候,如果按照与妻子的约定,元稹本该回到洛阳去与韦丛一起赏花的。“白人”:皮肤很白的人。

赏析    元稹说,我本该回去和你团聚的,平常在这样的阳春三月,正是百种花卉一齐开放的时候。可是你知道吗?如果要我摘朵什么花送给你,我偏偏会摘梨花送给你,因为你是皮肤那么白的一位美人。

    为什么元稹会送梨花给韦丛呢?因为梨花是白的,而韦丛的皮肤更白。元稹的言下之意是,我就是偏偏要摘梨花来和你比白,让梨花羞愧。元稹认为他的爱妻韦丛白得足以羞梨花。可如今呢?: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赏析   元稹说,可是今日,我却独自站在这里,望着江边的两三棵树,既没有花,也没有你,只有可怜的我和树叶一起度过这个残存的春天。

    元稹这里只是一种失落感,并没有什么悲伤的意味,所以说《离思五首》是悼亡诗,恐怕是不正确的。《离思五首》在思维上是比较连贯的,前三首回忆新婚蜜月的生活,第四首海誓山盟,表衷心。这样的海誓山盟也可能在当时就有,那么第五首呢,从逻辑上,前两句还是衔接的,就是最后两句,跳回到了眼前。究竟是不是在东川?这似乎还有得探讨。因为东川之时与他们新婚之间还隔着好几年,而这些年里,元稹又很窘迫,韦丛又年年生小孩。要元稹隔这么去描述新婚的情形,似乎不太合理。而如果不是新婚之时,韦丛似乎也不可能穿得那么新潮。所以就这组诗写于何地,还有得探究。

《离思五首》其五  元稹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经沧海难为水”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之作
转: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郦波解读元稹的《离思》
元稹这首爱情诗有两个典故一个成语,首联两句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