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八 赏析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五 杜甫

其五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来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原诗: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字词典故  “南使”:【往南去的使者。】“由来”:【历来。】“万匹”:【唐 刘希夷 《从军行》“秋天风飒飒,群胡马行疾。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天子庙堂拜,将军凶门出。纷纷伊洛道,戎马几万匹。。。”】

赏析  杜甫说,去往南方的信使适宜骑着天马去。在南面的川蜀,历来都有戎马万匹的强大军队。

    网上有些诗评把“南使”写成“西使”,可能是认为杜甫在想西域,而且因为天马。然而我们在前一首诗的最后看到,杜甫说“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到处都是战鼓号角声,我接下去的道路究竟应该往哪里去呢。这里杜甫就给出答案了,应该是南方。我们也知道,杜甫后来就入川了。所以我认为这里应该还是“南使”,杜甫的心已经向往那里了。要知道他的好朋友“高适”当时就在川蜀。【759年五月,高适出任“彭州”刺史。760年,高适改任“蜀州”刺史,直到763年初。】还有“严武”先后也去了川蜀任职。【758年,严武出任“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不久调回京,任“侍御史”,“京兆尹”。761年12月,被任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而杜甫此时是759年的秋天,所以有可能是给“高适”写信。这里的“南使”可能是去往南方的“信使”。而且川蜀一向是兵强马壮的,在当时也是相对安定的地方。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字词典故  “连阵”:【军阵相连呼应。】

赏析  杜甫说,你看那南方天空上的浮云不就是天上的战马吗?他们连起来的军阵把天都给淹没了。下面是那秋天的肥草,漫山遍野地生长(足够马儿吃的)。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字词典故  “骕su4骦shuang1”:【良马的名字。】“真龙种”:【典出 《后汉书 马融传》:“乘舆乃以吉月之阳朔。登于疏镂之金路。六骕骦之玄龙。”】也就是说,拉车的马是六匹“骕骦”马,骕骦马是黑色的龙。

赏析  杜甫说,听说世间还有一些真正的龙种马,仍然残存着一些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字词典故  “迥立”:【屹立。】

赏析  杜甫说,它们哀鸣着思念着战斗,屹立在那里,面向着苍茫的大地。

    杜甫这里有些自喻的感觉,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味道。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五 杜甫

其五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六  杜甫

其六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来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在本诗中,杜甫让士兵来诉说自己的遭遇。好,来看原诗: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字词典故  “汉节”:【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

赏析  士兵们说,城上的胡笳在吹奏着,大山边上,我们汉人的符节回来了。

    这里颇有些讽刺意味,城被胡人占了,而我们的士兵却躲在山里头了。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字词典故  “防河”:【黄河的军事防御。】“金微”:【金微,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赏析  士兵们说,我们曾经在黄河边上防守过,也曾开赴到沧海。后来又奉诏进发到了金微山。

    沧海在东边,而金微山在蒙古西北部,也叫金山。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字词典故  “形骸”:【身体,容貌。】

赏析  士兵们说,我们这些士兵很苦啊,您瞧这一个个,脸啊身体啊都是黑瘦黑瘦的。旌旗疏散,驻扎在这连鸟兽都稀少的地方。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字词典故  “那闻”:【哪里听说。】

赏析  士兵们说,哪有听说往前是戍守,回来也是戍守的。最恨的就是那次要去解放邺城的包围。

     这里的“邺城围”就是指“邺城之战”,唐军六十万被打得七零八落。杜甫应该是在秦州那里遇到一些士兵了,和他们进行了一番交谈。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六  杜甫

其六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七  杜甫

其七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何归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来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原诗: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赏析  杜甫说,这里莽莽苍苍,四周是万重的山。秦州就是山谷间的一座孤城。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赏析  杜甫说,没有风的时候,云都可以飘出边塞。不到入夜的时候,月亮已经升临城关。

     低空无风,但高空有风,虽然万山重重,但地势开阔,所以月亮早早可以看到。

“属国何归晚?楼兰斩未还。”

字词典故  “属国”:【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族而设的行政区划。】“楼兰”:【《汉书 西域传》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赏析  杜甫说,我们那些属国为什么这么晚还不回归?去“楼兰”斩杀敌枭的军队迟迟未能回来。

     当时“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被调走不少精兵,结果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于是这两个都护府都被截断,与朝廷失去联系。不过那里的士兵据说坚守了半个世纪。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字词典故  “烟尘”:【战场上的烽烟和飞扬的尘土。】“长望”:【南朝 梁 萧统《饮马长城窟行》:“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衰”:【萧瑟。】“飒sa4”:【风声。】

赏析  杜甫说,那遥远的烽烟,和远去的跑马扬尘,只要望上一眼,就能够感到那萧瑟的飒飒秋风,正摧折着人们不断老去的容颜。

    太遥远了,远到让人无望,远到岁月老去。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七  杜甫

其七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何归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八  杜甫

其八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来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原诗: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字词典故  “寻源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等出使西域 ,寻黄河源头,后人称之为寻源使。】

赏析  杜甫说,听人家说,当年汉武帝派去寻找黄河源头的使者,从天上回来的时候,就是经过这条路的。

    李白不是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嘛,寻找黄河的源头,自然要到天上了。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字词典故  “牵牛”:【应该指牵着牛的牛郎(去银河找织女的)。】“几许”:【多少。这里应该是多久的意思。】“宛yuan1马”:【西域大宛yuan1产的名马。】

赏析  杜甫说,那个去银河寻找织女的牛郎,牵着牛去,慢吞吞的要走多久啊?如今这些使者回来了,敢情骑的是大宛马吧。

    大宛马跑得快。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字词典故  “幽燕yan4”:【古称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名。】“郡国”:【一般的郡和诸侯王的封国统称为郡国。】

赏析  杜甫说,再回头看看,那一眼就可以望见的幽燕却为黄河所阻隔,那里的郡国什么时候才能被打开呢?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赏析  杜甫说,东征的健儿都快死光了,羌笛声还在暮色中吹奏着悲哀。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七  杜甫

其八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阅读比较鉴赏题之“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读记
杜甫《秦州杂诗·其七》
《唐诗鉴赏辞典》第三百四十七首《秦州杂诗(其七)》(杜甫)
唐诗赏析 秦州杂诗 七
2020高考语文专题突破练19古代诗歌阅读(综合选择与比较鉴赏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