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维 《归嵩山作》 赏析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诗名《归嵩山作》,“嵩山”:【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诗名就是:王维回归“嵩山”途中所作的诗。

    据说这是王维比较早期的一首归隐诗,我们来看看王维对应的时间表:【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725年,唐玄宗泰山封禅大赦,王维有了辞去这个小官的理由。王维在离开“济州”的时候,写过一首诗,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济州”:【古地名,大概在今山东“菏泽”与“济宁”一带。】“济川”:【即“济水”。古代四渎之一。】 “闾阎”:【平民百姓。】“河润”:【沿河湿润之地;河流沿岸。】“井邑”:【城镇,乡村。】

     这首诗诗名的意思是,刚刚走出济州,告别城中的故人。诗中讲道,我在京城的时候官职卑微,容易得罪人,所以被贬谪到“济川”的南边来(山北水南为“阴”,估计这济州城在济川的南面。)。我在这里的执政还是比较方正的,秉持法度,圣明的君主可以照得见我的这颗忠心。告别济州时,送我的百姓们站在那湿润的河岸上;当济州城渐渐远去的时候,它隐没在水云的深处。乡亲们啊,纵使将来我有归来的一天,恐怕也是我们各愁年老霜雪侵鬓的时候了。王维这首诗写得确实情深意切,可见他为人正直,秉公执法,造福了一方,得到济州老百姓们的认可,所以有不少人来送他。

    那么《归嵩山作》是作于济州到嵩山的途中呢,还是在嵩山脚下,我们反复研读,认为还是在嵩山脚下。只是有一种说法,说王维是从长安回归嵩山的。难道王维先从济州回到长安,再折回嵩山吗?不太清楚,我们正常理解是从济州直接回到了嵩山。而且王维所谓的归隐,其实并不是真的归隐,因为嵩山离洛阳很近,而唐玄宗这个时候正好住在洛阳(唐玄宗时期,经常在长安与洛阳两地,交替主政,迁来迁去。)。王维其实是来这里潜伏的,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并非要放弃仕途而去归隐。好,我们来感受王维《归嵩山作》原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字词典故  “清川”:【清清的河水。】“长薄”:【绵延的草木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楚辞·招魂》“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去”:【前往。】“闲闲”:【悠闲的样子,从容自得貌。《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朱熹 集传:“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赏析  王维说,清清的河水如一条长长的带子,两岸编织着绵延的草木。我们的车马就这样悠悠闲闲地向前行走着。

    既然认定王维作于嵩山脚下,那么眼前这条“清川”就是“伊水”了。“伊水”是从洛阳流过来的,流经嵩山脚下的“嵩县”。王维的车马也许就是顺着这流水的方向,一起走向嵩县的。“去闲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行走时悠闲的样子,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走向悠闲,毕竟王维之前是在济州忙碌的,这会儿辞官了,一时清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字词典故  “如”:【像。】“暮禽”:【日暮的归鸟。】“相与”:【共同,一道。】

赏析  王维说,那绵绵的流水好像很有情意,那暮色中的归鸟与我一道回还。

    这个“如”字也是让人颇费脑的,究竟是“如果”的意思呢,还是“好像”?我们曾设想王维是在描写离开济州时的情形,但王维明显不可能把济州当作归宿。他在离开的诗中说了:“纵有归来日”,也就是基本不会再去了。所以还是认为这里的流水,是流向嵩县的伊水。如此,王维就是与河水同向,所以理解为“好像”,流水好像是有意的。而且不仅是流水有意,连暮色的归鸟都与我一道回还。这里又有一个疑问,王维为什么用一个“还”字?难道嵩山对他来说是一种“还”,这恐怕暗示了他以前就在嵩山呆过。王维老家山西运城,离洛阳不远,洛阳再过来就是嵩山了,所以王维很可能年少时就在嵩山生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描写“嵩县”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赏析  王维说,荒凉的旧城正对着古老的渡头,落日的余晖洒满了秋天的嵩山。

    这么读下来还真是有那种味道,也就是说,王维年少时在这里居住过。年少时的他曾在此勤修苦练,刻苦学习,以期将来有所作为。后来去长安考中了状元,做了京官,又被贬到山东的济州去,做了两三年地方官,如今辞职回到这里。所以当他再次回到这里时,望着沿途的流水,似乎那流水也有了情意,连沿途的暮禽都是在陪伴他回还的。可是当他看到嵩县县城时,却不免有些荒凉之感,古老的渡口依旧在这里守候。不过,这里的夕阳依然壮丽,余晖洒满了秋天的嵩山。这样的场景,王维在豪情万丈的少年时期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字词典故  “迢递”:【遥远貌。三国 魏 嵇康《琴赋》“指 苍梧 之迢递,临回江之威夷。”】“嵩高”:【即“嵩山”。《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闭关”:【关闭用心,不被外缘内缘带走,只做觉知。意思有闭塞关口,比喻不跟外界往来。】

赏析  王维说,千里迢迢,我回到了这里,回到了高高的嵩山脚下。这次归来,就让我姑且地闭关自省吧。

    王维是从济州回来的,可谓千里迢迢,如果还去了长安再绕过来,那就更远了。而事实,这里的“迢递”或许不只是这趟的回归路,在王维心中,或者还有年少时离开后所经历的所有人生路。所以我们在欣赏王维描写的“落日满秋山”时,认为他依然是雄心壮志的。人在挫折或低谷的时候,有时会选择去重走少年路,去探问自己的人生初衷,感受年少时的激情。因此我们说,王维这里的所谓“归隐”其实是一种蛰伏,诗句中的“且”字也不过是一时的姑且,暂且罢了。潜伏在离洛阳很近,离唐玄宗很近的嵩山,真的不算是什么归隐。对于王维,有归,没有隐。他的“闭关”,应该只是一时的自省罢了。就好像他在离开济州时也在自省,认为自己是“微官易得罪”才有了“谪去济川阴。”或者也因为有了这样的自省,王维日后的仕途才走得比别人更顺畅得多。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他的人生,他做主,王维《归嵩山作》
唐诗三百首125:王维《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古诗词日历 |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归嵩山作》赏析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归嵩山作》王维唐诗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