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 《越中览古》 赏析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名《越中览古》,“越中”:【晋唐宋时的“越州”,今浙江绍兴。】“览古”:【游览古迹。】本诗为李白在“绍兴”游览古迹所作,那么李白在绍兴游览到什么古迹了吗?我们来感受李白《越中览古》原诗: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字词典故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槜zui4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494年),被吴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li2”、“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fu1差chai1”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为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促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今山东青岛市胶南区夏河城),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战士”:【士兵,参加 作战的人。《尉缭子·武议》:“武王 伐 纣,师渡 盟津,左旄右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还家尽锦衣”:【即“衣锦还乡”,唐 李延寿 《南史·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赏析  李白说,越王勾践大破吴国,得胜归来,随行的战士回家时,身上尽皆穿着锦衣。

    关于“战士”,我们根据的是《唐诗鉴赏辞典》,而网上很多地方包括百度百科都是写“义士”。“义士”的解释一般都是:【恪守大义、笃行不苟的人;或者侠义之士。】这似乎不太适合用来描述行军打仗的士兵,所以还是选择用“战士”。

    李白一开篇就聊起了历史,并没有讲到自己究竟看到什么古迹。说到绍兴的历史,最著名的莫过于“越王勾践”。只是人家一般都讲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可是李白这里只字不提。他讲的是勾践大破吴国得胜归来的场景。可以想象,当时的越国必然是举国欢庆,战士们尽皆穿着锦衣,荣归故里,而民众们都来夹道欢迎。

    关于“还家尽锦衣”,有“衣锦还乡”的意味。唐“李延寿”《南史·刘之遴传》中有【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这样的说法主要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一段话:【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意思是,如果富贵了不归故乡的话,那就像穿着华丽的衣裳,却在夜里行走,谁会知道?说白了,项羽要的就是那份虚荣。于是就有人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有人就说这楚国人是猕猴戴帽子,果然如此。项羽就把说这话的人给烹杀了。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字词典故  “只今”:【如今,现在。】“惟有”:【同“唯有”,只有。】“鹧鸪”:【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在《禽经》中称为“越雉”。】

赏析  李白说,王宫之内,宫女们就如花朵般布满了春色的宫殿。可如今,我能看到的只有几只鹧鸪在这里飞舞着。

    战士是锦衣还乡了,那么勾践自己呢?宫殿里满是如花的宫女,可以想象,从吴国后宫里掳回来不少。关于“春殿”的“春”字,应是寻欢作乐的意思。

    敢情这李白说半天,什么古迹都没看到。他只是带着历史书上对越王勾践的记忆走到这里,勾践破吴的荣耀,穿着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们,早就烟消云散了。这里哪里还有什么春殿?我就看到有几只鹧鸪在这里飞舞着,如果它们也能算是宫女的话。

    勾践死后,越国又历经了五代,为楚国所灭。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教材解读︱李白 :越中览古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一天一首古诗词 | 高中古诗词,李白《越中览古》
一首诗,两幅画,李白勾勒出千年历史兴亡
《唐诗鉴赏辞典》第二百四十七首《越中览古》(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