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 《登太白峰》 赏析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诗名《登太白峰》,“太白峰”:【即“太白山”,太白山乃秦岭山脉的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夏。】【原“太白山”与“鳌ao2山”(古称“武功山”)东西对峙,又有东、西太白山之称。】【西周初年,“周武王”攻灭“殷商”建立了“西周”,分封诸侯。感“泰伯”禅让之恩,将秦岭主峰命名为“太白”(泰伯)山;为纪念其文治武功,将太白山西边的山峰(今称“鳌山”,古称“垂山”)命名为“武功山”。】查清资料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诗意。本诗涉及两个山名:“太白峰”和“武功山”。从资料中显示,“太白峰”属于“东太白”,“武功山”属于“西太白”,并非同一座山峰。它们的关系是两山对峙,且武功山在太白峰的西面。另外,“太白山”的名字来历是因为“泰伯”,而诗中“太白与我语”的“太白”是“太白星”。关于“太白星”:【“金星”在中国古代称为“太白”、“明星”或“大嚣”,早晨出现于东方称“启明”,晚上出现于西方称“长庚”】这里明确了,太白星晚上是出现在西方的。好,我们来感受李白《登太白峰》原诗: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字词典故  “穷”:【穷尽,完结。“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登攀”:【攀援登高。】

赏析  李白说,朝西登上了“太白峰”,夕阳照着我们一路攀登,直到顶峰才隐没。

    我们之前赏析李白的其他诗时就讲过,李白很喜欢用方位词,这样显得非常的大气,像“西下峨眉峰”、“西辞黄鹤楼”。这里是“西上太白峰”,给太白峰一个大背景,让它有独当一面的感觉。

    再来说这个“穷”字,我们感觉李白这个字用得实在太好!这个字既修饰了“夕阳”,也修饰了“登攀”。夕阳是慢慢隐没的,它不是一下子就没了,怎么用一个字来形容慢慢隐没呢?“穷”,夕阳穷了。那么什么是“穷登攀”呢,因为攀登到了最顶峰,结束了,也可以用“穷”,穷登攀。如此一字两用,既修饰前面,又修饰后面。而且我们知道,在攀登的过程中,夕阳会不断被看到,一直到顶峰,没法再高了,穷顶了,这个时候,夕阳才会真正从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

    朝西面,登上太白峰,夕阳隐没了,这个时候的李白还能看到什么: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字词典故  “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天关”:【犹天门。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雍乐》:“回日辔pei4,动天关。”】

赏析  李白说,太白星与我窃窃私语,为我打开了通天的门。

    夕阳隐没,天色渐暗,星星亮起,此时西方的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太白星”了。这个时候,李白又开始自我神化了。他说太白星和他说话了,事关天机嘛,这个话恐怕是旁人,凡夫俗子们听不到的,所以我们解释为太白星是在与他窃窃私语。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接着太白星为他打开了通往天上的门。当然这个门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看见的了,那么李白是怎么上天的呢?: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字词典故  “泠ling2风”:【“泠”:清凉。“泠风”:小风,和风。《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成玄英 疏:“泠,小风也。”】

赏析  李白说,我愿随着那通往天堂的微风而去,直到出现在漂浮的白云间。

    李白又过了一回飞天的瘾。似乎一写到爬山的事,李白经常是在顶峰上作着神仙梦。在李白的《古风》其十九中可以看到,他也是“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然后作神仙飘飞,把“华山”的西、北、南、东峰快速地游历了一遍。当然,这次李白不是在游山了,而是上天了。那么在天上的浮云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赏析  李白说,站在这里,举起手可靠近月亮。往前飞行,似乎再也看不到山了。

    月亮也亮起来了,站在天上云间的李白感觉自己举起手来,几乎可以摸得到月亮。继续往西飞行,在云端之上,似乎再也看不到山了。于是李白回头往下看了一眼,看到什么呢?:

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字词典故  “武功”:【武功山。】

赏析  李白说,一旦告别这底下的“武功山”而去,哪里还会有再回还的时候?

    前面的资料准备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效果了。整个太白山在西方,而其中的太白峰是东太白,武功山是西太白,李白往西飞行了一段,回头望下看,自然是看到武功山了,别了武功山,之前再没有什么人间之山的感觉了。

    关于“何时复更还?”,很多赏析都解释成: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认为李白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的留恋。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误解释。这句话原形应是“何时复还?”这确实是个疑问句:什么时候回还呢?问题是,中间插了一个“更”字,这个句子就变成反问句了。“更”是一种强调,其实“复”就是回的意思了,“还”也是回,加上“更”以后,变成问我何时“复”,更是何时“还”?大家觉得李白究竟是渴望成仙呢,还是渴望回到人间?很显然是前者。所以这句的意思应该是,不要问何时“复”,更不要问何时“还”了。我李白成了仙就脱离尘世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因为对这句诗的曲解,于是又有很多赏析说李白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纠结了,更是把本诗的背景解释成: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真不知这诗中哪句哪字看到李白惆怅了?好好的在夕阳中爬个山,在山顶作了个神仙梦,哪有郁闷的成分在里头?要是有,就会像李商隐那样写“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是真有不适,而李白这里其实完全没有。

    我们一直在讲,《唐诗鉴赏辞典》是出版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离文革太近了,不少前辈还是带着文革的思想在解读诗歌。动不动就把诗歌作为批判旧时代的工具,而后续的人们又将其奉为经典,一再地重复这样的论调。于是,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诗人只有痛苦的时候才能写出诗来。于是诗歌也就成了痛苦时自我安慰的代名词了?这实在是对中国古诗的重大曲解,对诗人思想的重大歪曲。其结果就是抹杀了国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堵塞了国人情感抒发与人性表达的途径。反观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很多人都会写“俳句”,一种古典短诗。不管什么行业的人,只要有些文化的都可能会写,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怀。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日本的音乐和动漫远远领先于中国,诺贝尔奖的得主也远远多余中国。顺带评论。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登太白峰》李白唐诗鉴赏
【古诗词赏析】…《登太白峰》(33)
登太白峰——唐·李白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李白-登太白山
描写山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李白登山太白山写下一首诗,全文无一“高”字,却句句显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