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黄汤能治什么病?




麻黄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发汗解表第一方。而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出现的疾病即是表病,故《内经》明言:“善治者治皮毛”。由此推之,麻黄汤应该是临床最为常用的一首解表祛邪的高效药方。

从组方来看,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4味药物组成,正好完全符合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方以麻黄为君,既能发汗以散风寒,又能宣肺气而治气喘;臣以桂枝辛温通阳,可助麻黄解肌发汗,又可温通血脉以解疼痛;佐以杏仁宣降肺气,协助麻黄止咳平喘;炙甘草为使,能调和诸药,守中养正。

麻黄汤多用于治疗风寒郁滞腠理所导致的经络不通和肺气失宣等外感疾病。清代大医柯韵伯谓之“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若能对证用方,取效往往甚为迅捷。

仲景论述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条可为麻黄汤方证的切入点。从此条文可将麻黄汤的病症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

其一,发热、恶寒,源于寒邪侵袭而卫气凝闭;其二,疼痛诸症,包括身痛、腰痛、头痛、骨头疼痛等等,为营气凝闭,气血不和,不通则痛;其三,无汗而喘,为邪气入肺,导致肺气郁闭而宣肃失司。

从以上分析可见,麻黄汤主要有两大病机:一是营卫凝闭;二是肺气郁闭。只要是寒邪自外而袭,就容易出现营卫凝闭或肺气郁闭的病机。从临床所见,这也是外感诸病常用麻黄汤的原因所在。

另外,内伤亦可出现营卫凝闭或肺气郁闭病机,当然也可以应用麻黄汤。总之,麻黄汤所治疗的正是这一病机。只要合乎病机,用麻黄汤即是对证用方,且必有良效。

有学者分析了历代文献报道中麻黄汤的应用,发现麻黄汤所能治疗的疾病达45种之多,其中以肺系疾病为多。我的思考是,一方面肺主皮毛,而寒邪外袭,必先在皮毛,而与肺相关。另一方面肺主气,司呼吸,寒邪伤肺,就容易导致肺失宣降而诱发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麻黄汤的君药是麻黄。关于麻黄的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疼,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瘕积聚”。

从这段条文来分析,麻黄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其一,能发散风寒;其二,能宣肺平喘;其三,能调畅气机而散结。大体说来,麻黄不仅是发汗解表药,亦是治喘的圣药。

后世医家不断开发出麻黄的其他功效,包括可祛除风湿以治风湿性关节疼痛;可宣散表邪而治疗各类皮肤病;可催生等等。比如,当代大医刘渡舟在《伤寒论十四讲》中提到:“据医案记载,本方还有催生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冬季寒冷之时,产妇受寒,气血收缩而致分娩困难。若投以麻黄汤则寒散气和,血脉流通,而达到治疗目的。”显然,这还是通过发汗解表来产生催生效果的。

综上所述,麻黄为肺经专药,凡用麻黄的药方多可用于治疗肺系相关病证。比如仲景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主治肺热壅盛证;又如,见于《和剂局方》的三拗汤,为麻黄汤去桂枝,主治风寒咳嗽,气促痰多;再如,见于华盖散,为麻黄汤去桂枝,加苏子、桑白皮、陈皮、茯苓,主治风寒咳喘痰涎。

历代医家在治疗肺之寒热虚实时,多用麻黄加入辨证方中,并适当加减。比如,偏于寒者,加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等;偏于热者,加石膏、黄芩、桑白皮等;痰多者,加陈皮、半夏、生姜等;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人参、大枣等。

我临床常用麻黄,甚至每天都会开出多次含麻黄的药方。我的观点是,麻黄是一味好药,虽然其性烈,发汗力强,但只要配伍得当,即能治疗很多疾病。

比如,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麻黄配杏仁,宣肺降逆、止咳平喘;麻黄配石膏辛凉宣泄;麻黄配薏苡仁,透散风湿;麻黄配白术,除表里湿;麻黄配射干,主咳逆上气;麻黄配石膏、清半夏,宣肺化痰清热;麻黄配附子温经解表;麻黄配清热解毒药,苦辛寒清宣解毒;麻黄配化饮药,解表化饮;麻黄配补益药,扶正达邪等等。

关于麻黄的用量,仲景在麻黄汤中的用量是三两。按一两等于15.625克来计算,麻黄用至45克以上。当然,仲景的服法也非常讲究,煮出二升半,约500毫升,每次服160毫升。大约相当于三分之一的煎出量。由此说,若按今时我的煎药和服药方法,麻黄似可用至一两。

有学者用蜜制麻黄平喘,最大量用到30克,平喘效果倍增。我自己临床亦曾用麻黄至30克,治疗外感风寒的感冒咳嗽,服半剂而愈。

有人认为,麻黄只能用于北方,南方人不能用麻黄。比如,清代大医陆九芝谓:“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我常年在南宁工作,南宁属于南方,按说应该绝少麻黄汤证。但我在临床观察到,南宁并不少用麻黄的机会。当地固然气候偏于湿热,但亦不少外感风寒者。

我的观点是,用麻黄不必拘泥于南方北方,亦不必害怕麻黄剂量过大则有大发汗的弊端。只要有其证,即可用其药。方与证相应,必然有良效。

我自己临床体会,在南宁治疗外感风寒诸病时,小儿可用麻黄6克至10克,成年人可用10克至20克。如此用量既有速效之功,且不伤正气。



如何应用麻黄汤呢?

从功效来说,麻黄汤主要用于治疗肺系疾病,包括咳嗽、哮喘、各种皮肤病等等。麻黄汤的功效是解表祛邪,虽然说是太阳病的发汗重剂,但其实为发散肺经火郁及寒郁的药方。表寒得散,肺气宣通,诸症自然缓解。由此说,此方非温、非润、非补、非泄,而在于恢复肺气之宣降。

从生理功能来看,肺主气,司呼吸。在病理状态下,无论寒热虚实、有痰无痰,均需宣降肺气,而麻黄汤即是对证治疗之方。由此说,麻黄汤对于咳逆上气具有较好的疗效。

麻黄汤证主要病机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肺气不宣。这是麻黄汤的方证,也是临床应用麻黄汤的关键。

明了麻黄汤的方证,自然也就知道此方的辨证要点:身痛、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这三条症状中只要有一条,再兼风寒外感的病因,或浮紧的脉象,即可应用麻黄汤。

有学者分析了历代医家应用麻黄汤的99篇文献,共计152例医案,发现麻黄汤最常用于治疗的疾病有:感冒、咳嗽、遗尿、鼻衄、呃逆。且麻黄汤应用指征为无汗、咳喘、恶寒发热、头身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我在临床工作中常用麻黄汤治疗以下一些病症,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炎(亦包括新冠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冠心病、高血压、急性肾炎、神经性头痛、肩周炎、痛经、过敏性皮炎、急性结膜炎、荨麻疹、银屑病等。

我的观点是,应用麻黄汤时不必拘泥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诸科,只要有外寒侵袭,导致营卫凝闭或肺气郁闭的病机,即可放心应用麻黄汤。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汤具有解热、发汗、抗病毒、抗炎、止咳平喘、抗过敏及免疫调节等作用。显然,这也有助于我们在临床上重视并应用麻黄。

进一步说,麻黄汤证存在季节的差异,冬春季应用较多,估计与冬春季节容易出现风寒邪所相关。再者,在夏天若滥用空调,亦容易出现麻黄汤证,或葛根汤证。

再者,有学者发现,“精神倦怠”为临床应用麻黄汤的重要指征。这一条值得重视。我的思考是,风寒邪气侵袭肌表,阳气奋起抵抗,导致风寒表实证。此时寒邪束表,而寒性收引,易致心阳不宣,心神即失于和畅而见各种精神萎靡症状。麻黄汤能散寒解表,寒邪退去,心阳得宣,精神自然恢复正常。



若病因病机简单,可单独应用麻黄汤,使方证相应,取效自然迅捷。但有时亦可随证加减,或用合方,从而治疗病机更为复杂的疾病。

关于麻黄汤的减味变化,主要表现为桂枝和杏仁的取舍上。若外有表寒时当用桂枝,兼咳喘时当用杏仁。而麻黄是不可稍缺的,麻黄汤若去掉麻黄,即不能算是麻黄汤的加减方。

麻黄汤亦可随证加味,比如,兼湿者加白术,阳虚者加附子,里热者加生石膏等等。由此说来,麻黄汤是非常灵活的,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不可加减化裁的方子。由此说,只要麻黄汤适当加减化裁,随着方药的变化,其功效亦有变化,既可治寒湿在表,风湿在表,水气在表,亦可治阳虚外感、肺热咳喘等证。比如,仲景用麻黄汤化裁出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越婢汤诸方,即是示人以规矩。

比如,有学者用麻黄汤合四物汤治疗月经后期,用麻黄汤合枳术汤治疗慢性便秘,用麻黄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麻黄汤合五苓散治前列腺炎等等。

关于麻黄汤的合方,有几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指将有与麻黄汤相同或相类功效的方剂相合,比如,桂枝汤与麻黄汤合用,即构成桂麻合方,二方皆有解表之功。第二种是将与麻黄汤功效不相同的方剂相合,比如麻黄四物汤,将发汗解表之麻黄汤与补血调血、养血调经的四物汤相合而成。

我的思考是,若病人既有风寒表邪,亦有脏腑失调诸病时,即可考虑用麻黄汤联合其他药方,或经方,或时方,既可兼顾多个病机而取得满意的疗效,又可大大拓宽麻黄汤的应用范围。比如,可用麻黄汤合活血调经、导滞通腑、祛痰降浊、利湿通淋诸方,历代医家在这方面颇有一些经验。以下抄录历代医家应用麻黄汤的一些加减方,有助于我们学习临床应用麻黄的思路。

其一,发汗解表兼清热

知母麻黄汤(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麻黄、桂心、甘草、知母、黄芩、芍药

主治:伤寒病后,经久精神不守,言语错缪,或潮热颊赤,昏沉不愈。

均气八仙汤(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组成:麻黄、杏仁、石膏、桔梗、黄芩、贝母、甘草、知母

主治:痰热内盛,肺气不宣,哮喘气急,呼吸困难。

麻黄白虎汤(清·钱旺鈖《治疹全书》)

组成:麻黄、杏仁、葛根、苏叶、防风、石膏、知母、黄芩

主治:疹已出,阳毒热甚,烦躁口渴,齿槁出血,唇焦舌刺,不吐不泻,壮热无汗,鼻孔燥黑,喘急气闷,鼻煽痰嘶等。

其二,发汗解表兼止咳化痰

加味麻黄汤(清·林佩琴《类证治裁》)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半夏、橘红、苏叶、生姜、大枣

主治:伤寒咳嗽,恶寒无汗,脉紧者。

其三,发汗解表兼祛风胜湿

麻黄苍术汤(金·李杲《兰室秘藏》)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苍术、茯苓、泽泻、猪苓、草豆蔻、半夏、神曲、橘皮

主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胃脘痛,面色萎黄。

排风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肉桂、白藓皮、白术、芍药、当归、防风、茯苓

主治:男子妇人风虚湿冷,邪气入脏,狂言乱语,精神错乱,恍惚多忘。

防风汤(宋·政府主持编撰《圣济总录》)

组成:麻黄、杏仁、桂枝、甘草、防风、黄芩、秦艽、赤茯苓、葛根、当归

主治:行痹,行走不定。

其四,发汗解表兼祛风止痉

全蝎散(宋·阎孝忠《阎氏小儿方论》)

组成:麻黄、桂枝、甘草、全蝎、僵蚕、天麻、天南星、赤芍、川芎

主治:小儿惊风、中风,手足偏废不举。

其五,发汗解表兼活血化瘀

麻桂温经汤(清·钱文彦《伤科补要》)

组成:麻黄、桂枝、红花、桃仁、赤芍、细辛、白芷、甘草

主治:伤风着寒,陈伤而有风湿兼证。

麻黄桂枝汤(清·陈复正《幼幼集成》)

组成:麻黄、桂枝、桃仁、生地黄、红花、甘草、黄芩、葱白

主治:夜疟,血分有邪。

其六,发汗解表兼益气养血

麻黄人参芍药汤(金·李杲《脾胃论》)

组成:麻黄、桂枝、甘草、人参、麦门冬、当归、白芍、黄芪、五味子

主治:久患吐血,愈后复发,吐血外感寒邪,内虚蕴热。

麻黄四物汤(清·吴谦《医宗金鉴》)

组成:麻黄汤加四物汤

主治:妇人寒伤太阳荣分,发热无汗。

其七,发汗解表兼通腑泄热

水解散(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麻黄、桂枝、大黄、甘草

主治:头痛壮热一二日等。

麻黄大黄散(宋·政府主持编撰《圣济总录》)

组成:麻黄、桂枝、大黄、黄芩、甘草、芍药、干姜

主治:时气三日内,头痛壮热。

以上诸方皆不离麻黄,或者说,都是麻黄汤的加减方。我的思考是,临床应用麻黄汤时,不妨以六经辨证为主体,参考仲景的条文方证,并在临床上灵活应用。

之所以要用到麻黄汤,自然是因为病人有麻黄汤的方证。从临床来观察,麻黄汤的方证颇为多见,显然麻黄汤的应用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要想学习麻黄汤的加减法,不妨先学习仲景对麻黄汤的衍化,即仲景的各个麻黄汤类方,包括麻黄加术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麻附细,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各半汤,射干麻黄汤,越婢汤,甘草麻黄汤等等。这些类方都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化裁出来的。通过对这些经方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仲景组方的规律。把这个规律应用于临床,即有助于提升临床应用麻黄汤的疗效。收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治疗各类感冒简易图表
麻黄汤的主治功效及方解
咳嗽。麻黄汤 。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6g) 炙甘草(3g)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常用方剂歌诀
发汗解表·麻黄的功效及麻黄汤*星星论道
中医经典方剂1(对症抓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