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脑的底层原理:心智模式四大支柱

小提示:今天的文章可能没有那么容易读,但是如果你认真读完后,相信对于大脑运转的底层逻辑了解会更加深入。

很开心在当下遇到了公众号《L先生说》,公号主理人李睿秋的心理学+脑科学+优秀的写作能力深深吸引了我,在得知他要出书的第一时间,先给自己囤了 2 本,然后送了一些愿意读书的朋友。虽说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创作有深度的内容,但是我却很开心可以传递有价值的内容给到和我一样在路上的你。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正如我们的标题「大脑的底层原理:心智模式四大支柱」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心智?

如果说大脑是我们思考的硬件,那么心智就是思考的软件。怎么理解呢?它会把成长过程中所接收的一切信息、所作出的应对和获得的反馈整合起来,提炼出一系列信念和规律,构建起一套关于外部世界如何运转的认知框架。

那么,学习心智相关的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正如上面所讲,心智既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表征,也是我们一切思维模式的集合。它决定了人理解外界信息的方式,也决定了人按照什么样的信念和原则去行事

就像你对现在的自己不够满意,想养成一些好习惯,几次尝试后却最终作罢;我们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有时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却死不承认,还要维护自己错误的观点;为什么自己每次运动完之后都会感觉心情舒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都是大脑的底层原则在作祟

我们直接进入今天主题,心智模式四大支柱分别是:节能、稳定、预测、反馈。

节能

所有生命体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本能,那就是活下去,并且繁衍——这是写在基因里面的机制。为了达到活下去和繁衍的目的,大脑进化出了一套原则:趋利避害

趋利:学习和强化对生存有利的行为,比如食物、获得竞争的优势。

逼害:尽量规避无意义的、不必要的消耗,以便节省更多的资源,来应对更复杂的外界刺激和威胁。

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精打细算的管家」,每一份资源的支出都恨不得拿回十倍的回报,能用一分力做的事情绝不用两分,让它多一分支出比“杀”了它还难受。把它比作一个现实版的葛朗台,一点也不过分。

这样就带来了一个矛盾,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要思考,花费比较多的能量。但是大脑又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管家」,它希望用最少的力气干更多的活。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大脑非常灵活,已经进化出了两套工作机制:自动化加工、手动化加工。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动驾驶和手动驾驶,通过自动驾驶解决驾轻就熟的事情,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切换到手动驾驶来解决。我们来理解一下:

自动驾驶:不需要占用注意力的、由电脑按照惯常路径去操纵的行为

手动驾驶:那些需要占据我们注意力的、有意识地思考如何操作的行为

比如,在我们刚刚开始学车的时候,就是上面提到的“手动驾驶”,我们担惊受怕,手忙脚乱。等开了几千公里之后,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音乐,甚至和车里的其他人聊天,进入了“自动驾驶”的状态。

人们在很长的时间内都认为人类是理性的,后来赫伯特·西蒙提出人们并不是全然理性的。很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过于复杂,涉及太多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处理问题的原则并不是做出最好的选择,而是做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自动驾驶”诚然很好,但是在面对很多人生重要决策的时候,还是需要切换到“手动驾驶”。只有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知道如何灵活地去应用“自动驾驶和手动驾驶”这两把利剑,帮助我们过好这一生。

稳定

有这样一种现象: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很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一切都充满兴趣;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容易变得封闭、固执、对变化充满了恐惧,日复一日地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模式里打转。

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年轻的事情,我们的大脑忙着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它进行整合、构建,为这个外在的世界建模。这个阶段,一切新鲜刺激都可能成为我们心智模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会对它们充满兴趣。一旦建立起了某种心智模型的一部分,后面的工作就是修修补补。但是,当意外和变化来临的时候意味着之前构建的模型是不完善的,需要进行“大改”,这件事情又极其的耗能,所以大脑会下意识地排斥它。

接下来我们看看大脑在稳定方面的三个表现:确定性、一致性、一致性

确定性:大脑希望未来是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进行预测的,尽量减少模糊和不确定。

文中提到,本人在去年买房后,因为房贷的压力焦虑了 3 个月之久。那么,人为什么会焦虑?焦虑的本质是「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因为大脑最核心心智模式之一就是稳定,但是因为外界变化或者自己的选择打破了原有的确定性,所以产生了焦虑。

一致性:大脑希望接收的信息和内在的心智模式一致的,尽量减少矛盾和冲突。

有的小伙伴可能听过“认知失调”理论:我们总是追求和行为一致。如果认知和行为出现不一致,就会使我们的大脑感到困惑,它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种矛盾,因此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大脑有一种强烈的渴望:通过最省力的方式,去干涉这种认知和行为,使它们尽量保持一致。

例如,自己以前经常会进入到一个不良的循环之中。年初的时候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和锻炼计划,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完成的规划却少之又少,这时候就会对自己失望,经常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原因要么是对自己的期待过于完美,要么是自己的行动力或学习力不足,导致目标没办法达成,从而追求和行为不一致导致。

就像书中提到的内容。对大脑来说:承认“我错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要不是非常紧迫、无可辩驳的情况,大脑会尽一切努力避免这个结果。

适应性:大脑希望我们的生活模式是稳定不变的,一旦发生变化,它就想尽量恢复原状。

大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停留在“基线”上,不去改变,不去打破现状。什么是“基线”呢?就像晚上 11 点休息,早上 7 点起床,这就是我的作息基线。还清晰的记得自己在前天晚上 11:00 钟的时候陪妻子去楼下吃东西,走在路上自己不断在打哈欠,第二天起床也是明显的没精神就是因为破坏了自己的基线。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习惯往往很难改变。想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缓慢、日复一日地微调,去改变自己的基线,让大脑一步步适应新的模式,用它代替旧的常态。

预测

这是关于近十年来神经科学的重大发现,大脑是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只能通过眼睛、手、鼻子等感官去感受,然后把感受到的信息储存起来,呈现出来一个外部的虚拟世界。

这里有一个理论叫“预测加工理论”,它可以分为 2 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信息输入,不断微调大脑内部的心智模式,以便更好地符合和反映外部世界;第二部分是通过这个心智模式,对我们每天遭遇的情况、做出的反应和结果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和对比来检验心智模型的有效性。

例如,当我们打羽毛球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球飞在空中的轨迹,然后计算落点,再快速去接球吗?其实不是的,实际上,在我们把球打出去的时候,预测就开始了。我们的大脑会计算对手可能从什么角度接球,球以什么轨迹飞过来,这样我更容易接住。

所以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听着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

反馈

我们年初明明制定好的减肥计划,但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明明已经咬牙切齿告诉自己,再不改变就要面临生存的大问题,身体却诚实的刷起了手机。这就涉及到大脑的第四个非常重要的底层原理:多巴胺的学习和强化机制。

例如,我们恋爱促进多巴胺分泌,喝奶茶促进多巴胺分泌,刷段视频促进多巴胺分泌。多巴胺的作用是什么呢?为我们提供动力,刺激我们行动。按照文中之前提到大脑进化的原则:趋利避害,多巴胺属于趋利。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时候,获得某种对生存有利的回报时,大脑就会给这种行为一个奖励,告诉我们:这种行为有利于生存,可以更多去践行它。

既然我们大脑有这样的奖励机制,我们可以利用它,建立起来一个良好的成长机制。例如,在年度规划上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通过行动去完成它,获得奖励;然后再稍微提高目标,让自己付出更多的行动去攻克它......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获得成长。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只有对大脑运行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理解它,接纳它,甚至改变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掌握大脑底层原理!4个维度【打开心智,提升认知】
重构心智的底层逻辑,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掌握心智的底层逻辑原理,找回人生的主动权
手动驾驶实操
心智模式:决定你思维、情绪、行为的底层逻辑,解读世界的依据!
心智模式:决定思维、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底层系统(深度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