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秀丽典雅--- 无锡蠡园 (绝品收藏)
秀丽典雅--- 无锡蠡园  (绝品收藏)
蠡园,离无锡市区10公里,座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面积8.2公顷,水面占3.5公顷。园以湖名,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丽明媚。错落在绿树花影中的亭廊桥榭,散发出水乡园林的特有风姿。
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此建“青祁八景”。1927年,同村民族工商界人士王禹卿 “慨慕范大夫蠡之为人”而兴建蠡园。1930年,当地小陈巷人陈梅芳,在上海经营致富,紧靠蠡园建渔庄。1952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将两园合并,以蠡园为 名开放。1987年又建新区“层波叠影”。1996年,又以范蠡西施为题,布置了“吴越争霸、西施浣纱、小榭沉鱼、范蠡制陶”等小景。
蠡园大门,古朴端庄,保留了原来渔庄的风格,上立砖刻“蠡园”两字。内有面阔三间,进深九架的敞厅。从正门入室,进暗廊、月洞,穿过假山屏障,景色豁然开朗。
四季亭(夏荷)
四季亭
南堤春晓”的核心景点是“四季亭”。在一个四四方方的池子周围,南北相对,东西相向地造了四个式样颜色完全相同的四方亭子,它们建于1954年。四季亭 的周围,栽了不同的四季花木,春亭种梅花,夏亭种夹竹桃,秋亭种桂花,冬亭种腊梅。春季万紫千红,春亭挂“溢红”匾;夏季绿树成荫,夏亭挂“滴翠”匾;秋 季菊黄蟹肥,秋亭挂“醉黄”匾;冬季瑞雪兆丰年,所以各亭挂“吟白”匾。亭中的这些匠额,使四季亭平添了诗情画意。
南面湖边,长堤西头有个六角形、攒光顶的亭子,叫“龙风亭”。亭子里面,用斗拱承托 的12根楞木上,共雕有60只凤凰,而且每组5只凤凰又有一条飞龙率领,正中绘“双龙戏珠”图案,因而得名。又因为该亭濒临蠡湖,在月上柳梢时
色更美, 所以请元代无锡籍大画家倪云林的后裔倪小迂先生,题匾“月波平眺”,点明了这里的良辰美景。
渔庄从“四季亭”向东走过小桥,来到四面环水的小岛上,有一座高1.6米、宽1.8米的影壁,上面有砖刻的“渔庄”二字,原是“渔庄”的门额,1952年蠡园和渔庄合并时,移到了这里。岛上有座八角形的涵虚亭。这座亭子掩映在柳荫之中,非常美丽。
“蠡湖烟绿”匾额两侧的“门”字长联,有128字,是无锡园林迄今最长的楹联:“一湖春风秋月,多少事,专诸脍鱼,范蠡著书,千载艳说西施;又道张渤开 犊,朱衣复虞俊忠魂,遗王部草堂,高子水居;蓼莪辟青祁苑囿,卜筑历时七旬,蔚然今朝今朝规模。九天夏雨冬雪。几许情,莲叶听声,疏柳裹银,四季妙绘园 亭;却说掇石耸翠,南堤映天色,有长廊览胜,层波叠影,花木掩高阁低榭;擘划延地五里,灿于明日图画。”这副楹联的上联,讲述蠡湖的史迹传说;下联叙说蠡 园的景色风光。
相传当年吴王寿梦的长孙公子光宴请他的堂兄弟吴王僚,勇土专诸以厨师的身份,前来王僚食案前献上烤鱼。吴王僚看到这厨师身上没有任何夹带,就放心地俯身准备 吃鱼。突然,专诸从鱼腹中拔出预先藏在里面的青铜巴首“鱼肠剑”,力透吴王僚身上的三层坚甲,僚顿时被刺身亡。专诸被吴王僚的部属乱刀杀死;公子光指挥预 先埋伏的武土冲出密室,杀尽吴王僚的亲信部属,自立为王,他就是夫差的父亲吴王阖闾。相传专诸学习烤鱼技术的地方,就在这湖边的“渔庄”。同时,无锡城内 外还有“专诸塔”和“专诸墓”等古迹。京戏《鱼肠剑》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在无锡园林中,有两条著名的长堤,一条是鼋头渚长春桥头的樱堤,另一条就是蠡园的柳堤了,柳堤上还夹种十几个品种的花木,阳春三月,柳堤景色最具江南水乡的典型之美。
西施像
传说
范蠡,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范蠡早年与宛令文种一同赴越国,为大夫。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即位,即位后,由范蠡主持军事, 与主持政务的文种携手振兴越国。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经过10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勾践十五年,范蠡建议勾践发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 苏州),杀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越军在围吴都三年后破城,夫差自杀。越国终于吞并吴国。
勾践称霸后,范蠡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决计激流勇退,就辞官归至齐国。他善于经营,竟然治产至千万。齐人尊他为贤人,请他为齐相。任齐相不久,范蠡又弃官散财,移居定陶,在定陶经商又积财千万,成了大富翁,号陶朱公。
范蠡不是吴国人,但他在无锡却留下不少传说。相传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与西施隐居于此,泛舟湖上,故名蠡湖。蠡园因地处蠡湖之滨而得 名。在无锡还有好多地名与范蠡有关,如蠡河、蠡桥、蠡园、骂蠡港桥等。在太湖边上的老百姓口头中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谣:"种竹养鱼千倍利,感谢西施和 范蠡。"
千步长廊
千步长廊
临湖的千步廊前前后后建了三次:最早是1927年的老蠡园“百尺廊”;1952年为了把老蠡园和渔庄接通,又将廊子接长;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与“层波 叠影”新区相互沟通,又在廊子的中问接出“水旱廊”和复廊“数鱼槛”,使廊子的总长度达300米左右。在这条长廊中,有两座跨水廊桥,又在转角处设7个月 洞门,每个洞上都有恰当的题额,使长廊高低起伏、曲折多姿,深邃多变,层次丰富,又平添了诗情画意。廊于的墙壁上面,用瓦片叠成图案各不相同的花窗,现存 80个。在廊子的东头,还镶嵌着名人碑刻38方,有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等18方,宋代大书法家米带的书法10方,丹徒王文治临魏钟太傅的《宣示帖》和 明代王阳明等书法10方,有相当的欣赏价值。长廊的一根根廊柱,像一个个画框,剪裁蠡湖景色。长廊尽头,以栈桥伸入湖中的“晴红烟绿水树”和对面的“凝春 塔”更是点醒了一湖春水,勾勒出蠡湖边最美的轮廓线。
五、春秋阁
春秋阁是 蠢园极重要的“补笔”,它以重檐、二层、歇山顶的挺拔身姿,为蠡园创造了“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仰视景观,吸引游人登阁凭栏,俯视蠡园空灵秀美的清丽景 色。它得名于吴越春秋时,范蠡西施泛舟蠡湖的传说。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题写的“春秋阁”匾额,为春秋阁生色不少。安装在二楼墙壁上的大型漆艺壁画《西施的 传说》采用长卷形式,全长19.4米,高1.7米,连续而有重点地抓住重大事件,逐步展开西施多姿多彩的人生道路:从西施浣纱到心忧国难,从范蠡选美到泪 别赴吴,从卧薪尝胆到助越灭吴,从功成身退到泛舟蠡湖,揭示了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活动及其作用,多角度,有血有肉地塑造和讴歌了西施等人的艺术形象。
假山
蠡园的假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令人想起云雾中的高山和山中的谷道洞窟。所以假山群中 有不少用“云”字命名的景点,如云窝、云脚、穿云、朵云、盘云、留云等等,主峰就是高12米的“归云峰”。这里的假山,原来是老渔庄中的主景之一,当年渔 庄的园主,为了把园子造得超过蠡园,特意用太湖石堆叠了一个耳朵状的“洗耳泉”,中间的泉眼就像人的耳朵孔一样,以便洗耳恭明,博采众长,使渔庄成为别具 一格、名副其实的“赛蠡园”。除巧夺天工的假山外,这里的溪流、曲桥、亭舫也很有特色。桥边的一块块湖石,形态各异,细心分辨一下,原来像十二生肖。水池 旁建于1930年的船形建筑“莲舫”,小巧玲珑,舫中有副对联:“锦缆常系拎香薄,舡窗暂启雨声稀”。
长廊上的瓦花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锡蠡园游记》
【蠡园.春色不觉】---2013江南游记之无锡(下)
蠡湖烟绿
【转载】春光烂漫到无锡,层波叠影游蠡园
无锡__蠡园
游无锡最容易错过的景点,蠡园的春天就像一幅水墨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