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 试卷

(课程代码 0046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派纳

2.作为学术中心课程的最基本特征,也是课程现代化最基本特征的是

  A.结构性       B.实践性        C.专门性       D.学术性

3.实践性课程开发所采用的方法是

  A. 活动分析      B.工作分析       C.审议          D.折中的艺术

4.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A.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B.泰勒原理

  C.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D.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6.反映了学科领域专家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的是

  A. 横向组织      B.纵向组织       C.逻辑组织        D.心理组织

7.“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

  A.普遍性目标   B. 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8.认为课程与教学目标实际上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的学者是

  A.泰勒         B.梅杰          C.布卢姆         D.博比特

9.“你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功用?你这门学科

  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这是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在哪一维度上应考虑

  的问题?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科的发展                       D.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0.“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目的,而是通

  过批评实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斯腾豪斯提出了一个命题,即

  A.生成性目标    B.过程模式      C.程序原则       D.教师作为研究者

11.表现性目标在本质上追求的是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效率取向

12.当课程以满足当代社会生活需求、以维持或改造社会生活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课程开

  发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

  就是

  A.儿童本位课程   B.社会本位课程   C.学科本位课程   D. 混合取向的课程

13.下列关于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来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

  B.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一个典范

  C.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运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

  D.学生的“自我活动性”、“自主性”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

14.在1859年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著名命题的是

  A.苏格拉底     B.杜威         C.斯宾塞       D.苏霍姆林斯基

15.下列不属于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的是

  A.学科知识                       B.教师的二次教材开发

  C.学习者的经验                   D.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16.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是直接影响理科课程开发的一个基本问题。20世纪中叶以后,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表现为     

  A.主导与依附    B.对等与融合    C.对立与排斥    D.前者包含后者

17。下列关于杜威教育思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应是“经验课程”

  B.倡导“主动作业”,即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加以提炼概括,用于学校

  C.教育即生活本身,而不是成人生活的准备

  D.强调儿童中心主义

1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示范等提示活动来教授课程内容,这种类型的教学方法是

  A. 提示型教学方法               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C.传授型教学方法               D.自主型教学方法

19.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问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

  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课程组织的

  A.连续性       B.顺序性     C.整合性     D.逻辑性

20.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裴斯泰洛齐    B.杜威        C.卢梭        D.罗杰斯

21.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D. 综合课程

22.以开发、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的课程

  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23.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

  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这是

  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24.下列课程中不属于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是

  A.“STS”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轮形课程                    D.持久生活情境课程

25.在“自由原则”与“合作原则”基础上确立起来的,通过“作业安排”等措施而成功地将班级授课组织变革为个别化教学组织、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革为以学生自学

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是

  A.道尔顿计划                    B.文纳特卡计划

  C. 凯勒计划                      D.帕克赫斯特计划

26.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下列哪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本质

  A.目标取向的评价                B.过程取向的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评价                D.效果取向的评价

27.下列不属于衡量一个完整的评价模式的指标的是

  A.方法的经验性                 B. 价值的可估性

  C.资料的可靠性                  D.用途的目的性

28.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运动中,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要求在课程改革中体现

  A.多元主义价值观                B.教育民主化的理念

  C.主体教育观                    D.教育公平的理念

29.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

这种教学模式是   

  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随机访问教学                  D.协作教学

30.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构成的四要素是

  A.情境、模拟、会话、意义建构   B.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C.情境、协作、会话、主动建构   D.情景、模拟、会话、主动建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1.简述杜威关于“反省思维”或“问题解决”的步骤。

32.简述艾斯纳的课程目标观和斯腾豪斯的课程目标观的异同。

33. 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四个基本环节。

34.简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

35.简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6.试论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37.什么是支架式教学?请结合教学实例说明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6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8.请阅读下面一段论述:

    “课程”不仅包括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或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具体内容,而且还包

括学校和社区中各种情境因素所构成的谱系,这些情境因素会对课程变革方案作出改变。

    “课程实施”决不是教育计划或技术在课程实践中的简单“装配”,它应当包括变革

  方案在目标和方法上的调整,参与者在需要、兴趣和技能方面的变化,以及组织的适应。

    以上论述体现了课程实施的哪一种基本取向?这一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有什么

  特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论述这一课程实施取向的现实意义。

2016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  试卷

(课程代码00467)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持这种课程开发方法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卢梭           D.施瓦布

2.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A.实践性课程           B.学科结构            C.自然教育       D.泰勒原理

3.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塔巴           D.杜威

4.“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持该观点的是

  A.洛克                 B.斯金纳              C.加涅           D.卢梭

5.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的是

  A.罗杰斯               B.施滕策尔            C.裴斯泰洛齐     D.斯宾塞

6.将有意义学习划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是

  A.维果茨基             B.奥苏伯尔            C.赞可夫         D.普莱西

7.“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是以下哪种影响学习成就的动机?

  A.好奇心               B.认知驱力            C.自我提高驱力   D.附属驱力

8.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倡导的教学模式是

  A.范例教学模式                                B.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C.程序教学模式                               D.发现学习

9.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氛围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至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这样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发现学习

10.以下哪条教学原则属于赞可夫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原则

  A.综合贯通原则                               B.小步子原则

  C.积极反应原则                               D.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11.“解释《失乐园》的意义”体现出的是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2.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是

  A.实践理性           B.解放理性         C.技术理性         D.科学理性

13.博比特和查斯特的课程理论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超越论           D.交叉论

14.以下哪项是教学对话的范型?

  A.模仿学习说         B.有意义学习       C.精神助产术       D.发现学习

15.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这称为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必修课程

16.古希腊、古罗马的学校中主要的教学科目是所谓的“七艺”,“七艺”属于学科课程中的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17.布拉梅尔德提出的“轮形课程”属于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B.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C.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D.分科课程

18.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A.广域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融合课程         D.经验课程

191968年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课程概念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20.“课程实施”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焦点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直接起因源于反思

  A.自然教育论         B.学科结构运动     C.经验主义         D.课程创生

21.对课程变革的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具体方案的制定,都称为

  A.课程计划           B. 课程实施          C. 课程采用         D.课程开发

22.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二阶段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采用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23.“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体现的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技术理性取向

24.布卢姆的评价体系属于

  A.量的评价           B.质的评价          C.目标本位评价    D.目标游离评价

25.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第一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

  A.描述               B.测验或测量        C.价值判断        D.协商

26. 本质上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种评价属于以下课程与教学评价哪种基本取向

  A.学科取向           B.目标取向          C.过程取向        D.主体取向

27.以下属于典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A.程序教学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28.体现“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特征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           B.情境教学          C.随机访问教学    D.支架式教学

29.教育要回归社会生活,不只是适应着社会生活,更根本的是对社会生活进行持续批判与超越,这反映的是

  A.多元主义价值观                          B.教育民主化

  C.主体教育观                             D.唯科学主义

30.课程变成了一种“文本”,对这种“文本”不同角度的解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话语”,这反映的是

  A.课程开发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组织范式      D.课程实施范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70)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31.筒答“教育性教学”思想。

32.简答忠实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

33.简答布卢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局限性。

34.简答课程与教学评价中第二代评价的基本特点。

35.简答范例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

36.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组织课堂讨论应当注意的事项。

37.举例说明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

38   德国教育家克雷因(HKlein)提出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班级的所

有学生参与共同学习过程的课时,这被称为“核心教学”(kemunterricht),另一部分是差等生所用的课时,这被称为“分组教学”(kursunterricht)。当对差等生进行补充性教学的时候,优等生可以自由地进行形形色色的“专门教育”(spezialbildung),这些“专门教育”超出了大纲的规定,包括参与各种兴趣小组,追加新的学

科,组织研究小组、研究课及研究团体等等。

 请运用教学组织的相关理论,对以上材料展开分析。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00467)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弼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怎样编制课程》     D.《儿童与课程》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3.“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观察    B.审议    C.实践    D.规定

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

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6.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学记》

8.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儿童,通过学习“菱形”这一概念,知道了“菱形是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结学习

9.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随着后天经验的增长,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

10.下列属于行为控制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A.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D.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11.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实物强化”    D.“奖励强化”

12.“学生将通过陈述而证明已掌握了五个逗号规则的知识,并能在逗号被删除的句子中正确插入逗号。”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属于

  A.行为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3.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A.儿童中心课程    B.学科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知识中心课程

14.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是

  A.墨示    B.示范    C.展示    D。疆述

15.在现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依然将其作为课程主要内容的是

  A.儿童经验    B.学科知识    C.社会经验    D。儿童生活

16.以下不属于课程要素的是

  A.概念    B.目标    C.方法    D.价值观

17.主张从,JL童的乡土周围生活及其直观范围里去寻求知识的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18.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桂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D。罗杰斯

18.学生们可以从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和历史的角度探讨英国与欧盟关系的问题,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19.“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被称为

  A.主学习    B.副学习    C.附带学习    D.相关学习

20.源于同步学习又回归同步学习的是

  A.能力分组    B.提示教学    C.分组学习    D.个别学习

21.当教师按原先的计划来执行课程变革的时候,课程实施是成功的。这种取向被视为

  A.忠实取向    B.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学生本位取向

22.下列关于帕里斯的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课程变革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组织程序

  B.教师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其对特殊情境的知觉而发生变化

  C.教学是对所有人都共同的静态的真理

  D.教师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

23.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教育过程。此处的“教育”指的是

  A.知识教育    B.体育教育    C.道德教育    D.劳动教育

24.在课程创生取向的视野中,教学设计的主体是

  A.专家    B.教师    C.学生    D.教师和学生

25.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是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内部人员评价     D.外部人员评价

26.以“判断”作为评价本质的是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27.本质上受“解放理性”支配的课程评价取向是

  A.目标取向的评价   B.过程取向的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评价    D.行为取向的评价

28.课程研究的方法论的未来走势是

  A.量的研究占主导           B.质的研究占主导

  C.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   D.理论研究占主导

29.下列关于中国课程教材改革走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国正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

  B.我国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

  C.课程改革就是改教材

  D.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

30·情境教学中,各种事件或闻题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通过学生和教师对这些事件或问题的探究,建构出每一个主体对自己的意义。这种教学被称为

  A.随机访问教学    B.认知弹性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抛锚式教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2.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33.简述综合课程的涵义及开发策略。

34.简述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35.简述古巴和林肯提出的“第二代评价”的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36.结合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试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

37.请结合实例说明随机访闻教学的基本环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l6分)

38.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是罗杰斯先生他自已造就了这样一种无组织的自由气氛——如同人们允许彼此为所欲为那般自由。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大约25人)一起围着一张欠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炳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1)材料体现的是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2)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尝试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评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十六套)
反思我的三个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的有效性--晓娜的博客
2016高考答题注意事项要牢记
山东省泰安市2013年中考英语试题(WORD版_含答案)
2014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07——08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