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 | 陷阱:“不要跟来访者抢饭吃”

到这个阶段,心理咨询师刚刚走上职业道路,掌握了一些专业技能,却还没有树立声望。他们最怕遇到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来访者质疑他们的专业性:“他万一不信任我,我怎么办?”

比如,来访者遇到一件犹豫不决的事,想让你帮他拿个主意。你知道专业的做法是拒绝:“这是你的选择,我不能替你做决定”,可是来访者怀疑地看着你,说:“是吗?心理咨询师都这样吗?”作为刚开始执业的咨询师,这句话很容易刺痛你。言下之意,是不是你不行,才这样啊?

有人会委屈,说:我做得没错,是来访者不懂行,他才觉得是我有问题。我该怎么让他相信:我就算刚起步,也是专业的!——这是做咨询师最难熬的阶段。

这时候,很多咨询师会落入一个陷阱,叫做“越自证,越可疑”。

自证,就是想方设法地论证:我是对的,你不需要怀疑我。为了自证,有的咨询师会搬救兵:别的咨询师也这么做,你不信去看。有的会向来访者强调自己的专业背景:别看我年轻,但我花了多少时间学习,我的老师是谁谁谁。还有的咨询师索性把咨询室变成了课堂,把来访者当成了学咨询的学生。你不是怀疑我吗?我就讲给你听:我这样做的依据在哪里?

可是,你越自证,来访者越觉得不对劲:光听你在这王婆卖瓜,我还是看不出你做得好不好,反而怀疑你心虚,他会挖掘你更多的破绽,你们就进入了对抗的关系。

我们讲过,工作同盟是咨询效果的保障,来访者的怀疑是同盟上的一条小裂纹,而咨询师越自证,可能让缝隙越变越大。

其实,自证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破坏咨询关系,而是它根本就与来访者咨询的目的无关。别忘了,咨询的服务价值在于促成来访者的改变,不在于你有多能证明自己。你在自证上耗费的时间越多,咨询的价值就越低。

我认识一位老师,他对此有一句形象的告诫:“不要跟来访者抢饭吃”,意思是在咨询中,把你的个人荣辱放一放,先满足来访者的需求。你的一切行动,要以促成来访者的目标为原则。牢牢记住这句话,你就能从自证的陷阱里跳出来。

你可能会说:“我并不想跟来访者抢饭吃!我是要服务他的目标,但他都在质疑我的专业了。如果不解决这一点,怎么开展后续的服务?”

其实,两件事并不冲突。这一讲我就教给你,遇到质疑,怎样把工作重心聚焦在来访者的目标实现,而不是落在自证的陷阱里。

我们先做一个区分,来访者的质疑,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级:

最初级的,来访者质疑你的某个操作、某句话,他有不同的见解;

难一点的,来访者质疑你这个人,担心你的能力经验见识,不足以帮助他;

最挑战的是,来访者质疑做咨询这件事,没有达到他期待的效果。

针对这三种情况,你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下面一个一个来说。

先说来访者质疑你的某个操作。

就像前面的例子,你对来访者说:“我不能替你做决定”,他说:“心理咨询师都这样吗?”这句话你听起来不是滋味,像是在针对你,其实来访者只是在就事论事地讨论这个操作,他可能还真没有针对你的意思。

应对这种就事论事的质疑,我教你四个字:我在帮你。

为什么说这四个字?如果按通常的习惯他问什么,你答什么,你就会说:“是的,咨询师都这样,这是咨询的专业原则。”这其实是在自证:我是专业的。但人家当真关心你专不专业吗?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谁能帮我拿这个主意?

所以这时候你说:“是的,我不能替你做决定,但可以跟你讨论这个决定。”这是在回应来访者本人的需要——他就是做出一个决定。你让他看到:这么操作,或许思路不同,但它确确实实是为了你的目标服务的。

它有没有体现我的专业性?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真的是在帮来访者。

有人说,万一来访者不听呢?我不管,我就要你替我做这个决定!

到这个份上,你有没有压力?肯定有。但我建议你要把个人的压力往后放一放,继续秉承“我在帮你“的态度,说:“看来这决定还真是难做。这样,你先说说你怎么想的,我看看困难在哪里。”你看,我还是不替他做决定,但我想的是,如何把咨询推进下去,能帮他一点儿是一点儿。

我每一句话都在为来访者打算,你想,他还会质疑我的工作吗?

再做一点提醒:既然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有些操作就可以变通。

比如来访者质疑你:“你干嘛跟我谈童年?”我虽然知道,谈童年经历有助于促成他的改变。但他没有准备好,那就不谈,看看别的方法是不是也能帮助他。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非要坚持原来的操作,那还是在跟来访者抢饭吃。

第二种情况,来访者质疑的是你这个人,怎么办?

还是刚才的例子,可能你解释完,来访者还是皱着眉头说:“你确定吗?我怎么听说有的咨询师是可以给建议的?是不是和经验有关啊?”他质疑的焦点,已经从单纯的操作转向了你这个人。

如果刚入行,你会有点受伤:你嫌我没经验?那你找别人呐!入行有些年头的,比如我,第一反应是想反驳:我怎么没经验了?但这还是在自证。

作为服务者,要看到来访者在意的,不是“咨询师”有没有经验,而是“他想更好地帮自己”。

这句话就是你要看到的:他想更好地帮自己。作为服务者,你不需要回应对你的质疑,只跟他讨论如何实现他想要的帮助,就可以了。

比如说,来访者怀疑我经验不够,我就会说:“哦,你担心咨询师经验不够。”注意,不是“我”,是“你的咨询师”经验不够,这是他的内心世界,无关我的现实。那之后我再问:“如果是有经验的咨询师,可以在哪些地方更好地帮你?”

他可能就打开了话匣子,说自己为什么想要一个更有经验的咨询师。他这是在质疑我吗?不是。他这是在教我,如何为他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他说完之后,我会说:“谢谢!这样我就更了解你需要什么了。”

你注意了吗?上面我问的是“在哪些地方能更好地帮你”,而不是“有经验的咨询师哪些地方做得好”。重点不是咨询师怎么样,而是来访者会得到什么。如果他说的是:“有经验的咨询师更接纳、更包容”,那我要再问:“你想在什么地方有更多接纳呢?”问到来访者要什么,才算是问到位了。

我们退一步讲,哪怕来访者质疑你,出发点也是为自己打算,不是对你有恶意。你对这件事情越接纳,他就越能和你开诚布公。有些来访者质疑你,又不好意思说,你甚至可以替他说出来。

我带过一个学生,长着一张娃娃脸。从业好多年,一些新来访者还会问她:“你多大了?”她其实可以正面回答年龄,但她知道,来访者真正在意的是:“咨询师年纪轻轻,能帮到我吗?”所以她干脆挑明了说:“你是不是担心我太年轻了?”很多来访者会松一口气,说:“是有点。”她再问:“如果是年长一些的咨询师,你期待他在什么地方更好地帮你?”这又回到了对来访者的服务。

最后,我们说第三层,来访者质疑咨询的效果。

他可能做了几次咨询,说:“我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变化。”这句话,所有的新手咨询师都会敏感。有的咨询师会想:“没变化怪我吗?我给的任务你都没好好完成。”有的能从积极角度看问题,说:“其实是有一点变化的,在我眼中,你比刚来的时候自信多了。”

但你发现了吗?这些说法都是自证,它们在从不同的角度说——我做得没错。

因为“没有变化”这个质疑太沉重了,它打击的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价值,所以激发出的咨询师的反应也最强烈。这时候你要提醒自己,“没有变化”对你的影响是第二位的;首当其冲影响的人,仍然是你的来访者,比起你的感受,你要先考虑他怎么看这件事。

我教你一个提问,叫做:你从这个过程里发现了什么?

不去证明咨询有变化,也不去解释没变化的原因,而是把主动权交给来访者,问来访者“发现了什么”。意思是我相信你做了一番尝试,即使不成功,但照样可以从暂时的失利中获得一些启发,也许对自己有新的认识,也许对目标有新的思考——不管是什么,每一个发现都在促成你更好的改变。

有的来访者回答很消极,他说:“我发现做什么都没用。”你只要顺着他接一句,说:“好,我们来看一看你做过哪些没用的事,将来就不在这些事上浪费时间了,我们做点别的。”这样就回到了改变的轨道上。

这一讲教了三句话:

来访者质疑你的操作,你告诉他:我在帮你;

质疑你这个人,你要看到:他想更好地帮自己;

质疑咨询的效果,你要问他:你从这个过程里发现了什么?

每一句话都以促成来访者的改变为主线,这样你不需要证明自己,来访者自然会意识到:你的服务是专业的。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提醒。

有的咨询师会说:来访者质疑我,可能是他的问题啊。比如精神分析流派会用“移情”来解释,来访者把对他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感受投射到了咨询师身上,他质疑的可能不是我,而是他爸爸。

这个说法可能有道理,但对于初学的咨询师,我不建议在咨询里轻易使用这种解释。做得不好,反而让你们陷入争论,却无助于咨询进展。下个模块,你有更丰富的经验之后,我再教你如何利用这种情感互动,来服务于来访者的目标。

思考题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越自证、越可疑”的陷阱?你是怎么摆脱这个陷阱的呢?想听到你的经验。

下一节课,我会给你一个初级阶段的提醒清单,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按照心理咨询的保密要求,课程中涉及到的案例,除公开发表的案例外,对来访者信息均已进行模糊化和置换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理咨询师的历练
痛苦是一种自我选择
5年心理咨询经验的我建议你:不要随意去乱考心理证书
这次我劝你别当心理咨询师 | 心灵捕手16
心理咨询师能帮你做什么?
合格心理咨询师的七个元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