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禾不朽30年:香港电影最后的繁华


嘉禾,一个既令人感到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的是这个由4块金砖堆砌而成的片头LOGO,而嘉禾的创始人邹文怀则令很多人都感到陌生。


上世纪40年代末,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的邹文怀回到香港,在做了一段时间的记者和电台工作后,于1957年加入邵氏公司担任宣传经理,由于在任职期间的优异表现,邹文怀很快就得到了邵逸夫的器重,并深度参与了《独臂刀》等多个邵氏的重要项目。




1967年,邵逸夫在电影圈赚了个盆满钵满后,成立了日后声名大噪的TVB电视城,并大大削减了电影方面的投资。随着其夫人方逸华入驻邵氏管理层,再加上对邵逸夫吝啬的薪金制度的不满,邹文怀随即决定离职出走,并暗中拉拢同事兼好友何冠昌及梁风共同创办嘉禾电影公司。





李小龙这个名字,对于嘉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当时从美国返港的李小龙想要与邵氏合作,却因为提出1万港元的片酬、拍摄时间不得超过60天、剧本必须经过李小龙本人同意等条件,令邵逸夫最终选择放弃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此时,擅于广纳贤才的邹文怀主动派人到美国邀请李小龙,并最终以7500美元与李小龙签约。据说,邹老板为了防止李小龙被人挖走,不惜亲自贴身保护,连李小龙上厕所也要跟随。




1971年,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后共取得350万港元的本土票房,刷新了香港电影的票房记录。随后上映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更是票房全面飘红。然而好景不长,1973年李小龙突然去世,这个冉冉升起的巨星顷刻间陨落,令嘉禾公司遭遇了一次重大打击。



但很快,嘉禾又遇到了另一位旷世奇才——许冠文。1973年,许冠文拿着《鬼马双星》的剧本去找邵逸夫合作。许冠文提出与邵氏“五五分账”的条件,果然又惨遭邵逸夫的拒绝,许冠文随即转投嘉禾。在嘉禾的支持下,许氏兄弟制作出一系列卖座的经典喜剧电影,包括《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卖身契》等片,共五次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开启了粤语片的又一次繁荣时期。



1978年,嘉禾开始迎来“七小福”成员的加盟。1980年,邹文怀支持洪金宝成立了“宝禾电影公司”,拍出了《鬼打鬼》《败家仔》《富贵列车》《僵尸先生》等传世经典,“宝禾”也因此成为整个80年代为嘉禾提供最多卖座电影的卫星公司。




1980年,邹文怀以100万港元的巨额支票将成龙从罗维手中签下,并于1985年成立“威禾电影公司”,创业作就是《警察故事》。虽然“威禾”在产量及类型上远不如“宝禾”,却堪称嘉禾投资成本最高的卫星公司,如《龙兄虎弟》《奇迹》《飞鹰计划》等大制作,邹文怀的不吝资金,直接打开了成龙的国际知名度。




到了90年代,嘉禾又将另一位功夫巨星李连杰收入麾下,并开始与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展开深度合作,出品了《黄飞鸿》《粱祝》《刀》等众多风靡华人世界的影片。




90年代后期,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来袭,整个香港电影业日渐萧条,令嘉禾的电影投资之路愈发艰难。2003年上映的《行运超人》是嘉禾出品的最后一部电影。




2009年7月,橙天娱乐董事长伍克波收购了嘉禾89.06%的股份,正式更名为“橙天嘉禾娱乐有限公司”。从此,邹文怀彻底告别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嘉禾的英文名叫做:Golden Harvest,意为“金色的丰收”,这不仅仅是邹文怀和香港电影业的丰收,也是每个港片迷莫大的收获,在这些堪称经典的作品中,我们学会了善良、勇气和正义,就如同电影中的成龙大哥,无论跌倒多少次,都依然选择站起来一般,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小龙当初为什么回香港?
香江往事|邵氏与嘉禾的双雄渐变史
香港电影教父离去,带走一个时代
香港影视界“三巨头”的恩恩怨怨
邵氏,嘉禾,香江争霸往事
厂记 04: 香港黄金时代的半壁江山——嘉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