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家人“夹份儿”——“打包”习俗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富裕起来的家庭,餐桌上的菜肴日益丰富。特别是办喜事,为了方便,都在酒家、餐馆举行。办喜事的主家,为使宾客酒足饭饱,席面都很丰盛。由于菜肴多,往往都吃不完,吃不完的菜肴,倒了浪费,因此,酒家便将吃剩的菜肴分类,用食品袋(盒)包装好,送回给主家,名曰“打包”。
        其实,“打包”这一习俗,在客家地区早已存在,客家人称“夹菜”。据说,过去客家农村办喜事,也讲“体面”,有“三丸”:即猪肉丸、牛肉丸、鱼丸;“四大块”:即大块猪肉(又叫炖猪肉)、大块牛肉、大块鸡、鸭肉。加上炸鱼、炒肉丝、豆干片或酿豆腐等等。就坐桌而言,从前都是坐八仙桌,每桌坐八人。至于菜的碗数,一般都是十大碗,也有十二碗,现在多达二十大碗了。每碗的大鱼大肉都由厨师数过块数的,如鸡肉每碗为二十四块,每人三块。宾客坐桌时,男女客分开坐。就是外家、叔公头坐上座的,亦分男女。因为男客是不能“夹菜”的,菜肴都是供下酒饭的。菜不够吃,主家可再加菜。女客则不然,一开席,女客就好像分菜似的,每样菜三块三块地夹到自己的面前,女客只吃些杂菜、菜汤下饭。吃饱后,每人用事先准备好的袋子装好,带回家里给公公婆婆或小孩分享菜肴,这种习俗,叫“夹菜”,拿现在的话来说叫“打包”。
        “夹菜”这一习俗,客家地区好多地方都有,这一习俗体现出客家妇女爱家爱子女勤劳俭朴的精神。
        时下的生活已大大改善了,但这样的做法在农村还是存在的。而如今,市民在酒店吃饭,也会把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据说有的酒店还推行了“饭菜打包带走,就能获得打折优惠”的新举措。
        旧时是因为家里穷,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餐好的,遇到村里有人办喜事时,把菜打包回去是为了留给家人吃。而现在的“饭菜打包”是为了不浪费,有一些年纪大点的人,往往会在席后会提醒小辈,“是不是把桌上的打包啊?”只是这样的提醒和习惯,是一种个体的行为,没有形成特色社会风气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客家饮食
客家习俗
这些客家习俗,你一定爱D!
客家人习俗系列谈之八
客家九大碗,你吃过吗?
梅州盐焗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