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霞古道》读后

 《仙霞古道》(乡土记忆丛书),罗德胤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月第1版。

作者对仙霞古道的研究方法试图把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结合起来,不过只在部分地方——例如关于晚近的历史——使用了王国维发明的二重证据法,中古以前的历史只能通过文献法了,这恐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文献法得出的成果也很让人受启发。

关于黄巢开辟仙霞古道的存疑其实有一定的道理,起码可以激发研究者去寻找更多的历史证据,来与作者切磋。我们太相信《新唐书》了,作者对此书《逆臣传》中关于黄巢开凿古道的记载的可信性发生怀疑,可以在以后的读史过程中密切留意了。

作者根据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间的《浙江通志》,认定仙霞古道是南宋史浩所修,是一种比较保守但也算客观的说法。不过,也跟《新唐书》的证据性质几乎一样不够有力。那块残碑注明是福建路建宁府官吏资助修砌此路,确实,唐朝和北宋建宁称为建州,福建到北宋称为福建路,南宋时才有“福建路建宁府”的称呼,但是,这也无法推翻之前的黄巢开路的记述,因为后人可能只是再修再拓而已。这里还有个正史和地方志、早期史料和晚近史料,哪个可信度更高的问题,笔者个人的看法哪个更接近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应该采信哪个。

作者引光绪年间《续修浦城县志》,确定从浙江龙泉往福建浦城的古道,也很启发研究者:“仙霞未开以前,浙江入闽大路自处州龙泉逾柘岭,达登俊、官田以至于浦城。”

作者对由浙入闽的三条道路的主次的论述也很有道理:常山-玉山-铅山-武夷山为主道,仙霞古道为次道,海路为再次道。原因是海路受到政府海禁政策的影响。明清海禁政策史家论述很多,宋元海禁政策到底是怎样的,对当时和后世有多大影响,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浙闽仙霞古道的开辟,史家认为跟黄巢有关。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变军”领袖之一的王仙芝战死,领导权归于黄巢,“变军”由山东进河南,而后南下渡江突人江西并占虔(今赣州)、吉(今吉安)、饶(今波阳)、信(今上饶)诸州再转安徽,接着进浙江自衢州到闽北建州(今建瓯县)而攻占福州,而后沿闽东南沿海转广东并占广州。《新唐书·逆臣传下》:“巢兵在江西者,为镇海节度使高骈所破;寇新郑、郏、襄城、阳翟者,为崔安潜逐走;在浙西者,为节度使裴璩斩二长,死者甚众。巢大沮畏,乃诣天平军乞降,诏授巢右卫将军。巢度籓镇不一,未足制己,即叛去,转寇浙东,执观察使崔璆。于是高骈遣将张潾、梁缵攻贼,破之。贼收众逾江西,破虔、吉、饶、信等州,因刊山开道七百里,直趋建州。”“巢入闽,俘民绐称儒者,皆释,时六年三月也。”

 

图片来源于柏杨《资治通鉴61·黄巢民变》

虽然黄巢军由闽而粤的路线颇富争议,但由浙而闽的路线较少异议。由浙江的衢州到福建的建瓯正好就是700里左右的路程。黄巢领导的“变军”在安徽浙江一带吃了苦头,应该是被迫前往福建的。因为史料记载,唐朝末年福建人口并不多,经济也并不很繁荣。大军千辛万苦凿通仙霞岭,并费大力气筑好仙霞关,防止唐政府军的追击,自然不是到处游击转战的乌合之众的“变军”所希望的。

由于东南丘陵的地理原因,中原或江南入闽向来是经过赣闽驿道:由江西的铅山经过今天的武夷山进入福建的。之前黄巢已经攻下了江西的四州,为什么不回师江西,走通驿大道入闽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唐政府军已经收复了失地,并以逸待劳正严阵以待,黄巢被迫选择艰难的浙闽山路。

按照岑仲勉先生著《隋唐史》所说,(黄巢)“由浙东欲趋福建,以无舟船,乃开山洞700里,由陆路趋建州。”黄巢也考虑过由海路入闽这个方案?

还有一个问题,黄巢行军打仗,军事吃紧,那有闲工夫修桥补路呢?《资治通鉴》胡注也有怀疑,(浙闽大道)“此路岂黄巢始开之耶?” 岑仲勉先生著《隋唐史》回答得很中肯:“必非巢始开,特加工而已”。筚路蓝缕地开路,工程难度自然大,行军途中时间也是不允许的,扩宽填平更方便大军经过,这种说法更加符合当时情势。

史志只载黄巢从浙东进人闽东、闽北,并且在当地交战非常残酷,之后攻占了福州,然后沿闽东南沿海进入广东广州,闽西地区应该是没有到达的,所以,客家人中流传的在宁化石壁(闽西)葛藤坑避祸的故事,恐怕是嫁接了不同的时空,经过了典型化后的结果。

附件: 黄巢由何处入粤(文摘)

唐末黄巢事件,于客家先民迁移影响甚大。巢军自乾符五年(878)闽中失利之后,转战两粤,随后北上湘水,攻陷潭州,从此军威大振。由此可知,粤中阶段是巢军由蹶而振的转折点,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巢军入粤路线,却因史籍失载而异见纷纭。检讨各家观点,实有再加考证必要。

一、“由闽入粤说”和“由赣入粤说”

一种意见以为巢军攻下福州以后,沿海边经泉州、漳州、粤东韩江、东江流域下广东。北方的学者多持此见。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的《简明中国历史图册》第6册之“黄巢南下路线图”,张传玺、扬济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唐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等都持这种观点,将巢军南下路线由福州沿海边画到广州。

第二种观点为已故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徐俊鸣先生提出,以为前一说法是误解《福建通志》、《大清一统志》“巢走东粤”或“巢走粤东”所致。古代“粤东”或“东粤”并非指今日广东东部而指广东全省。他根据地方志及其他材料,提出黄巢“由闽北再转入赣省而由大庾岭入粤”的见解,由他主持绘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地图集》“唐时代的广东”及历史图组解说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他在历史图组解说中提出:“编者从各种地方志以及唐、宋、明、清各朝代的著作中,在北江流域有关黄巢起义军过境资料,见有仁化、乐昌、曲江、英德、清远及邻近粤北的湖南宜章等地十多处,而在东江方面编者现仅见有邻近广州的东莞、惠阳、博罗三处。在韩江流域尚未见到。而黄巢起义军在进入广东前,已先攻克了江西南部的虔州(今赣州)、吉州(今吉安等地),兵威直迫梅岭,为南下韶州做了准备(见《新唐书?黄巢传》),稍后,黄巢屯军广州之时,曾自号'义军百万都统兼韶广等处观察处置等使’(见《资治通鉴》《考异》转引唐人著作《续宝运录》)。同治年间修的《韶州府志》武备略中也说:'乾符六年黄巢破西衡州(今英德)!

这两种观点究竟如何呢?先看有关资料。

二、有关黄巢入粤路线的资料

有关文献的记载,在正史上相当笼统。

《资治通鉴》卷253僖宗乾符五年元月“黄巢引兵渡江,攻陷虔、吉、饶、信等州”。

 “秋七月……黄巢寇宣州;宣歙观察使王凝之拒之,败于南陵。巢攻宣州不克,乃行兵攻浙东,开山路七百里,攻剽福建诸州。”

 “十二月之甲戌,黄巢陷福州,观察使韦岫弃城走。”

 “六年春,正月……镇海节度使高骈遣其将张磷、梁缵分道击黄巢,屡破之,将其将秦彦、毕师铎、李罕之、许偷仁耍菜烊す隳稀!此后两个月,巢军的行踪不见明确记载。

《旧唐书?黄巢传》:“寻南陷湖湘,遂据交广。”

《新唐书?黄巢传》:“巢陷桂管,进寇广州。”

阮元《广东通志》卷183说:“(乾符)六年四月黄巢陷桂管,五月围广州。”

《资治通鉴》记载:是年五月间“黄巢与浙东观察使崔谬、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书,求天平节度使,二人为之奏闻,朝廷不许。巢复上表求广州节度使。”

由上述资料可知:

1.乾符五年初,巢军确曾迫近大庾岭,但并未挥师入粤,而扭转兵锋入闽。

2.巢军撤离闽中后,先攻陷桂管。

3.黄巢由桂管入粤,时间在乾符六年四五月间。

巢军入粤的具体路线虽然在正史中不见记载,但它在民间留下的遗迹却很清楚:

1.粤北乐昌县梅花葫芦村与秀水村交界处,有地名“黄巢石”,相传为黄巢率军由广州入湖南(一说由湖南下广州)时埋藏金银之处,有民谣说:“黄巢坳,黄巢坳,金银十八窖。”(见《韶关民间故事集成》上册,204页)

2.乐昌罗家渡附近有地名“铜锣丘”,相传巢军兵败下广州,败兵将铜锣埋于田,以免发出响声,此后初一、十五日都听到铜锣响。这个故事至今仍在乐昌梅辽四地广泛流传。

3.清同治《乐昌县志》卷3:“铜锣偏岭距县北三十里,高百余丈,俗传黄巢兵过岭下,埋一铜锣以为之镇,岭边居民尝闻有铜锣声,故名。”“铜锣偏隘,在县北三十里,路通湖广郴州,九峰司领之。”

4.阮元《广东通志》卷102,仁化“廉石山在县北二十里,山有石井,其泉清冽,又石罅中有枪竿。相传黄巢过此所投,至今不朽”。

5.《韶关地名志》522页载,万时山,在仁化与湖南汝城县交界处,“相传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在此屯兵扎寨,在主峰南面的险要处筑有古山寨,当时砌有九十九个灶煮饭。”

6.上文已引《续宝运录》,黄巢屯军广州时自号“义军百万都统兼韶广等处观察处置等使”,同治《韶州府志》也有记载:“乾符六年黄巢破西衡州,……是时韶境悉被其害。”

7.清康熙十二年《新修曲江县志》一卷、康熙二十六年《曲江县志》卷之一村落条,上礼都均有“黄巢庄村”。

8.光绪元年《曲江县志》卷4《舆地书二?山》:“黄巢嶂:城西南七十里,相传黄巢屯营于此。”

9.《曹溪通志》卷1有“迷军山”的记载:“昔黄巢破岭南,寇至寺,废大鉴左指一节,持去。至此山,忽黄雾四塞,军行失道,随送还寺,礼谢而去。指节后饰以银,为盗所窃,僧追至江,盗皆溺水死。”

(按:“迷军山”即南华山,光绪《曲江县志》载,“南华山,城南六十里,自庾岭分脉,蜿蜒磅礴,不远数百里,融结宝林,有香炉、钵盂、迷军、罗汉诸名。唐仪凤六年,六祖传黄梅衣钵,后于此建寺。寺门石坊题曰:第一山。”)

10.《曹溪通志》:“黄巢庄田八顷一十二亩有奇,粮二十六石三升有零。东至樊峒及龙所庵,西至金鸡峒及枫山头,此庄田地山俱系本寺僧行掌管,除纳粮外,余利尽为常住香烟。”注曰:“俗传黄巢所施,妄也。巢贼抄掠,风雨骤至,安得舍田,想因田居黄巢岭下,K名之耳。”(是则附近还有“黄巢岭”)

又,宋方信孺《南海百咏》咏黄巢矶诗附注也说:“南华有黄巢施金置田疏。”

以上为湘粤交界的乐昌、仁化到曲江的北江一线,往下则为翁源、英德,其地亦有巢军经过的遗迹。

11.《韶关民间故事集成》记翁源铁龙乡与英德沙口交界之处,有一陡峭山岭名“黄巢营”,民间传说黄巢途经此地,发现冒充“黄巢”的强盗残害百姓,于是发兵灭盗并宿营其地,次日才起程往广州,百姓为纪念黄巢,名其地为“黄巢营”云。

12.道光《英德县志》卷4:“轮石山在城北一百一十里,高一百丈,周七里,一名弹子矶,壁立江浒,壁半有窝,广圆数尺,俗称黄巢试弹于此。”

13.同治《韶州府志》卷19坛庙、英德,“西祠在县西十五里,即古寨将夫人庙,唐末徐志通建高于麻寨冈,祀虞氏夫人,因号焉。……后有掌痕石,相传巢贼在峭壁上用大石压下,夫人以右手拓之,掌痕深入石际云。”

阮《广东通志》卷147:“寨将夫人庙在英德府西十三里麻寨冈。夫人姓虞氏,银城乡人。故传唐末黄巢之乱,攻破西衡州。虞氏与兄弟谋捍御计,夫人躬披甲胄,率兄弟领乡兵御之,遇贼接战,亡于阵间。后乡人即麻寨冈立庙,号寨将夫人。”

又清范端昂《粤中见闻》记:英德又有“拖枪径”,民间传说虞夫人在此以拖枪计战胜黄巢。

英德西面浛洭为古西衡州,多处文献记载巢军攻破其地,按流域看,其地属连江,源在连州,都有巢军到达的记载。

14.清光绪十七年吨匦蘅录恰罚骸案俏潘轮巫P也,世传黄巢奔广州时,入寺叱僧曰:'惜寺乎?惜命乎?’僧曰:'惜寺。’遂杀之,无血,但见光喷顶上如莲花,殿柱有剑散形,巢乃舍去。”(见英德市《蛭氖纷柿稀罚

注意:这则材料的“奔”字,它与乐昌民间传说黄巢兵败经过其地是一致的。

15.《新唐书》卷186邓处讷传:“宿人鲁景仁从黄巢为盗,至广州。病不能去,以千骑留连州。众饥,从蔡洁求粮。与州戍将黄行存诱工商四五千人据连洲……”

按:连州一支,显为巢军北上时所遗,但也有可能在南下时即占有其地。粤北一带的巢军完全可能就近觅路北上桂阳会合,其中粤中一部可以由连州越临武,韶州的可溯武水、西京或仁化道抵桂阳,没有理由再绕道西江。笔者曾与广东社科院李默先生交换意见,他以为连州一线北上的可能是巢军主力。

16.清远有“黄巢矶”,在《读史方舆纪要》、《明一统志》、清《广东舆地详图》中均有记载。宋代方信孺《南海百咏?黄巢矶》小引曰:“在清远境上,波涛激湍,白石凿凿,相传黄巢覆身处也。”

三、形势与分析

上列黄巢经过的遗迹由湘粤交界的乐昌仁化、连县到靠近粤中的清远,遍布北江沿线,有力地证明了徐俊鸣先生的“北江说”。而相比之下“由闽入粤说”则有许多不利之证据:

1.主要依据“巢走东粤”,已由徐俊鸣先生指出是误解,“粤东”或“东粤”在唐宋时相当广南东路即今广东全境而不指今之“粤省东部”。

2.韩江流域不见巢军经过遗迹。东江流域仅见东莞、惠阳、博罗三处,徐先生已有考证,证明是粤中巢军拓展所致。

3.据《资治通鉴》卷253,乾符六年五月高骈奏:“请以……兵马留后王重任将兵八千于循潮二州邀遮。”如巢军由闽入粤,漳、潮、循三州此时不可能仍有如此规模的重兵。

由此可见,巢军由北江流域入粤,较之由闽入粤说要合理得多。但笔者同意徐先生的北江说,不等于同意他的“由赣入粤说”,理由如下:

1.乾符六年初巢军入闽之前迫近大庾岭,不能证明一年多以后巢军经此入粤。

2.北江自韶关市以上,分为两条水道,一是源于湘南宜章的武水,一是源于粤、赣交界之地大庾岭的浈水。上述资料并不支持徐先生的“由赣入粤”说,没有任何一处遗迹在浈水流域,而全部在武水流域。

3.不仅浈水流域的南雄、始兴迄今未发现巢军经过遗迹,而且大庾岭北的南安也如此;《南安府志》、《南雄州志》、《南雄县志》、《始兴县志》中都找不到巢军经过的记载,民间口传资料亦无此类遗存。

4.宋代南雄大庾道上的珠玑巷有大批移民进入粤中地区,现今珠江三角洲广府人的许多氏族都自认珠玑巷移民后裔。有关珠玑巷与广府民系的研究成果颇丰,已搜集、发掘了大量地方史志、姓氏族谱及其他地方文献材料,但迄今未发现有因黄巢兵乱南迁的个案。惟有花县平山村《江氏族谱》提到黄巢“乱东京湖浙而陷广东,人遭戮灭,土地荒芜”,此时珠玑巷民“计丁抽一”填充广州,如果这则记载属实的话,适足以证明黄巢军没有经过大庾岭。

5.乾符六年四五月间形势,巢军如走大庾岭入粤,是相当不合理的:

(1)巢军先陷桂管,再围广州。此时可选择的道路有:①经灵渠下西江水道;②由湘桂交界处越连州,下北江;③由湘南宜章下武水、西京道抵韶州,沿北江下粤中;④由湖南汝城入仁化抵韶州,下北江;⑤经赣南大庾岭下浈水入北江。这五条路,大庾道最远。

(2)乾符六年四月,宰相王铎自充荆南节度使、南面行营招讨都统,以重兵守潭州,此时巢军新陷桂管,以疲兵东进赣南,有拦腰被截之虞。

(3)巢军在闽省屡败于高骈军,将佐多降,不得已以百战久疲之身,转斗千里,西入湖湘、桂管、安南。此时情势,可谓“惊弓之鸟”。乾符六年五月高骈奏请“臣将万人自大庾岭趣广州击黄巢。巢闻臣往,必当遁逃,乞敷王铎以所部兵三万以梧、桂、昭、永四州守险”。说明高部尾追巢军此时位置已靠近大庾岭。若云巢军此时回师赣南,殊不合理。

相比起来,由湘入粤这条路线最具合理性:一是韶关以上的巢军经过遗迹都分布在武水流域;二是粤北沟通湘南的三条官道上都有痕迹遗留;三是这里有一条当时最为重要的南北交通干线,即西京道与泷口水道。

西京道筑自东汉建武年间,为粤北最早之驿道。《后汉书·循吏列传》:卫讽为桂阳太守,在曲江、浛洭、浈阳一带“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群。于是役者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这条道南至浛洭(古西衡州)经英德、曲江、乳源、乐昌入湖南宜章,再经骑田岭到郴州,因北上长安而得名。它一开通就取代了粤西灵渠水道的地位,成为沟通南北的最重要干线。北宋名臣余靖在他的《韶州新修望京楼》中谈到西京道的重要性,到宋代才让于大庾道:“汉唐之西都也,故武水最要;今天子都大梁,浮江淮而得大庾,故真水最便。”与西京道配合的正是武水,由于水流湍急,人们北上多行西京陆路,而南下则由武水泛舟。

西京道在湘粤交界处老坪石形成枢纽,北行陆路可以至宜章、桂阳,西去则到广西,东北至赣南不远。南下除武水外,另有两条陆路在武水两岸至乐昌,主道则经乳源到韶州曲江。上文列举的材料中,两个遗迹在老坪石附近西京道上,另一则铜锣偏岭在老坪石至乐昌的途中。如果巢军由老坪石分兵南下,则乐昌以下的遗迹分布十分合理。另外,由湖南汝城至仁化、万时山和廉石山是必由之路,两个遗迹亦有根据。由于志在南下,南雄、始兴不见痕迹也可以解释。

根据以上理由,笔者认为:黄巢军于乾符六年四五月间,由湘南入粤。此说正合《旧唐书?黄巢传》的记载:“寻南陷湖湘,遂据交广。”

四、地名传说的史料价值及利用

上文使用了16条21则资料。其中正史2则,方志10则,寺志2则,诗文3则,碑记1则,民间口传资料2则;其中16个地名,有7个直接以黄巢命名,所有地名都有关于黄巢的传说。

应当说,这现象是很特别的。一个地方集中存在如此之多的以同一人命名的地名及传说,而且这个人是外来人,滞留时间至多只有数月之久。从历史的记载看,黄巢军占领过粤北是不成问题的。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早至唐末,如英德的寨将夫人庙即建于其时;还有方信孺的诗文也写于宋代,吻合于正史的记载。而且这些地名与传说又恰好分布在沟通湘粤的三条要道和北江路线。同时,从大空间的分布看,黄巢军在粤中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有关的地名或传说。而粤东北及闽南等没有正史记载巢军到达的地区,恰好没有这种地名和传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一类地名及传说蕴藏着的实在性!尽管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传说中充满了夸张、虚幻以致荒诞的色彩,但它并非全然子虚乌有。为什么不能把它理解为一种民间的历史记叙方式呢?应当说还不仅仅是民间,古人就是这样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我们从上文所引的不少地名传说被郑重其事地载入官修的方志,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这种貌似荒诞的文本中,掩藏着历史的影子――不仅仅是民众的观念史,而且有历史的真实。

同时必须指出,地名及地名传说还有一定的凝固性。历史人物的名字一旦变成地名,就有了长久传承、不易变异的特性。同样,有关的地名传说,也伴随地名具有这种凝固性。除非发生了住民的整体更替,否则,它就会继续传承而不致发生大的变化。

于是,这一类地名及传说,就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

从本质上说,口传资料与文字资料的史料价值同样值得重视。许多原始部族的历史就经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保留下来,例如中国的彝族和非洲的许多原始部落。但地名传说毕竟有其虚幻和扭曲的一面,因而在应用上有许多限制,有必要加以探讨。

笔者以为使用这一类地名传说的主要方法有:

1.较大空间的分布研究。与正史的文字材料相比,口传资料显然有其不利的因素,尤其是蒙上一层荒诞色彩,因此正史一条文字记载可以解决的问题,使用口传或已经载入了方志的地名传说,则需要批量,需要在较大空间上找到其分布,以互相引证。首先是“有”的分布研究,在地图上标定其位置,再根据地方交通线路,探究各点的地名传说之间的可能联系;其次是“有”与“无”之研究,从各自的分布和对比中,考虑“有”之原因与真实、可能程度。

2.与正史和其他方面材料的研究配合。在有必要使用地名传说的地方,正史的记载往往十分简略或间接,但即使如此,一些简略、模糊、间接的材料也可以提供旁证。至于诗文、碑记和地方的其他文字记载的配合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种类、形式的材料配合,往往能多角度地说明问题,有利于揭露历史的真相。

总的来说,地名传说在历史考证中一般只能起配合的作用,它通常不担任主角;然而,不能忽视蕴含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在正史记载不到处。以上,是笔者的一次尝试,希望方家不吝指教。

参考资料:

①徐俊鸣:《有关黄巢进军岭南的一些资料》,载《光明日报》,1961.10.25(4版)。

②徐俊鸣:《广东的客家多集于梅县地区与黄巢起义军入粤路线的关系》,载《广东史志》,1987(1)。

③王永兴:《试谈黄巢进军岭南的路线》,载《光明日报》,1962.6.6。

④陈伟民:《唐五代岭南道交通路线述略》,载《学术研究》,1987(1)。

⑤沈之兴、吴仲明:《论古代粤北交通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载《广东社会科学》,1991(6)。

⑥广东省地图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地图集》,1966。

⑦《广东历史地图集》,广东地图出版社,1995。

⑧乳源瑶族自治县档案局、档案馆合编:《乳源大事记》,1993.10。

⑨韶关市档案馆编:《韶关大事记》,1994.10。

⑩同治《韶州府志》、光绪乙亥《韶州府志》。

(11)光绪《曲江县志》。

(12)道光《曹溪通志》。

(13)康熙《乳源县志》。

(14)新编《南雄县志》、《乐昌县志》。

(15)阮元《广东通志》。

(16)《资治通鉴》。

(17)《后汉书》。

(18)韶关市地区委员会、韶关市国土局编:《韶关地名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苦乐诗书路丨寻访苏东坡贬赴惠州的南粤旅途
南雄旅游官方网
韶关韶州大桥,长1027米,远眺犹如一条蛟龙盘旋于北江之上
蔚岭关
许檀:清代中叶广东的太平关及其商品流通
历史的缝隙:想不到你们竟是这般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