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说地理|不可不知的地发学说

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是中国传统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载体,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实际上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科学和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有言:“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中医对中国古代地学有重要贡献,中医基础理论中蕴含有丰富的地学思想。其中阐释的地发学说,是一个关于大地构造演化的理论体系,也是存世最早的太阳系行星演化理论,足以成为研习现代科学者的借鉴。


地发,也就是大地的膨胀隆升。《老子》三十九章:“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意思是说,宇宙运动不息,恐怕将会爆炸开裂;大地运行不止,恐怕将会膨胀发散。西汉时期的河上公注:“言地当有高下刚柔,节气五行,不可但欲安静无已时,将恐发泄不为地。”意思是说,大地有高下刚柔之别(如高山、大海、岩石、空气之类),气候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不能指望大地一直保持安静不变,大地的膨胀发散将会深刻改变大地的面貌。其中明确指出了地球演化的动力来自于太阳。节气五行,气候有规律的运行。节气,指气候中的二十四节气,由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衍发而来。发,膨胀,发散,发泄。五行,有规律的运行。


地发学说,产生于先秦,至东汉发展成熟,是中国传统的地学思想。地发的原因,古人认为来自于幽隐的地气。地气,也就是大地的能量活动,是地气导致了地球形态的多样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生形”,“阳化气,阴成形”, 明代张景岳《类经》解释为:“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这些理论叙述,指出了物质与能量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最早的科学表述。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但是,中国古代对这一科学规律的表述形式上与现代西方有很大的不同: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要有一个“形化”的中间过程,也就是气、形、质之间的转换。中国传统科学有“气生形”的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能量生体积”。地球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太阳的能量,按照中国古代“能量生体积”的法则,地球不会越来越热,只会越来越大。随着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年深日久,地球的整体结构会逐渐由致密变得疏松。源源不断的太阳能供给,最终会被地球以“体积能”的形式消耗掉。这是古代中国整体论的地球观。


古人认为,地气来源于风气,也就是太阳的能量活动。中医讲的“气生形”,也就是“能量生体积”,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太阳能的持续供应导致了地球体积的增加,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地无以宁将恐发”(地发)。地球体积的增加,导致了地球形态的多样变化,大陆漂移,板块构造,海底扩张,造山运动,火山,地震,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等,都是地球能量代谢的反映。

一个人不能节制饮食,摄入过多的能量物质,失去了能量代谢的均衡,就会导致体型的增大、肥胖,由此会诱发产生多种疾病。与人体一样,地球也是一个存在能量代谢的系统,有着非常复杂的能量活动。亿万年来,太阳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地球,也包括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这中间经历了无数次能量的转化,但最终都会以“体积能”的形式消耗,行星的体积因此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越来越热。这就是中医基础理论“气生形”所要传达的奥义。

为什么有人病了换个地方就不治自愈了?为什么有人旅游时会出现水土不服?为什么同样的病在不同的地方中医用不同方法治疗呢?《素问 · 异法方宜论》有一个最为简明的回答:“地势使然也”,与地理因素有关啊!

《史记·鹊仓公列传》记载:“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 ,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妇科医);过雒阳 ,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 ,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故中医知识面要广,熟悉临床各科,还要因地制宜。我国地理辽阔,东南西北中,环境各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差异,比如湖南人爱吃辣椒、上海人爱吃甜食,因此,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疾病。

1、中原:欲定五方,先定中央。中原五行属土,黄龙之地,古称中土、中州或中央。是指洛阳至开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现在的河南省一带。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古人视为天下中心。异法方宜论》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推拿按摩),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

2、东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东方五行属木,青龙之地。异法方宜论》说 :“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最早的外科工具)。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3、西方: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西方五行属金,北虎之地。异法方宜论》说:“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各种内服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

4、北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五行属水,玄武之地。东北寒而偏湿,西北冷而偏燥。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艾灸疗法)。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

5、南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国南方是低山丘陵地形。南方五行属火,朱雀之地,雨水偏多,湿热较重,东南地势偏低,西南偏高。异法方宜论》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陽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

小结:五方应五行,五岳在其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昏。中国地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由此看来中医也讲风水?实际上中医与风水同源而异流,是相对独立的。中医主要研讨防病治病问题。五方应五行,疾病也不同,故治疗需辨证论治、因地制宜。治疗方法很多,古代就有中药、砭石、九针、灸疗、按摩、导引等等。异法方宜论》说:“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足反射疗法
谭木地理课堂——高中地理基本概念(第八期)
大九州与小九州(四)
磁场决定你的健康
中医中的五行
谁都能看懂的五运六气(一)——什么是“五运六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