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密云西台子至僧帽山及陈家峪附边长城穿越——圆形敌台在北京地区并非罕见(20210306)

  

  2021年3月6日,与萧艾、客舟听雨二位老兄,一起完成了密云西台子至僧帽山及陈家峪附边长城的穿越。为了能够顺利进村、上山,我依然在凌晨4时前从家出发,7时前已经顺利登墙。

我们此次穿越12千米,耗时11小时,共拜访城堡3座(密云34、35、36号)、敌台10座(密云401-409号、未编号墩台1座)、水关1座(密云21号水关)、附边1道(陈家峪附边)关门1道(学话沟关门)

穿越路线。

  

  一、本段看点

1.圆形敌台4座(密云403、405、408号敌台及1座未编号敌台)。

2.陈家峪附边(附边多在主线之内的重要防卫地段而设,为石砌、白灰灌浆,质量粗糙)。

3.乍儿峪城堡北京文保碑所立位置与史料记载不符。

二、本段思考

1.关于北京地区的圆形敌台数量问题。

在大多数墙迷眼中北京地区圆形敌台罕见,数量极少,在此之前我也有同感。但这次短短五六千米的墙体中竟有4座圆台之多,便引起了我的思考,这种“北京地区圆形敌台罕见”的观点还能站得住脚吗?随后我便查阅《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以下简称《考古报告》)第十卷,并对其第二十四章、二十五章所载古北口至小水峪段长城中的墩台(此处不包含空心敌台)的形状进行了统计:此段共有墩台68座,其中圆形26座,占比38.2%,方形42座,占比61.8%,结果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

故此我的结论是:北京地区圆形敌台应当是常见的,并非罕见,尤其是在空心敌台建筑之前的石台更是普遍。

 

2. 关于陈家峪附边问题。

这次行程能够发现陈家峪附边,真是一个巨大的、意外的惊喜。这道墙在中国长城遗产网上没有记载,网上也鲜有相关文章,故而在我的认知上此道墙即为零。回来后查阅很多资料,只在《考古报告》第十卷,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详述请见下文)

3.关于乍儿峪城堡在哪的问题。

乍儿峪城堡文保碑所立位置标有错,这个问题是在穿越前客舟听雨兄提出的,通过实地勘查及查阅资料,北京文保碑对乍儿峪城堡具体位置的确标错了,《密云县志》(1914年版)和《考古报告》第十卷,记载位置均与文保碑所立位置有出入。实际上乍儿峪城堡应东接吊马寨,西临陡道峪寨的水石浒村。客舟听雨从没有到过那里,但知其位置有误,可见其功课温习得很到位,在此由衷地佩服。(详述请见下文)

三、穿越纪实

(一)陈家峪城堡(密云35号城堡)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白马关在石塘岭东北四十里,东去潮河川九十里,有城,有水关。其东有陈家峪堡,亦曰陈家峪关。”

《考古报告》第十卷记载如下:

“陈家峪关城位于陈家峪口内,属密云半城子乡陈家峪村内。城址筑在西坨古季节河东岸较平缓的山坡上,城西为阳坡地,北为长城线。现城内为民居,但住户不多。

城址为南北向的斜长方形,全部用毛石、白灰砌成。抗战时期,南、北两门毁于战火,城内现住有居民。

城址平面长方形,城基用一至二层大块毛料石铺基,以上墙体内收到顶。墙基底阔3.7、上宽3.5米,最高处4.5、最低处3米。

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北垣不正。城四角皆砌有角楼,只东南角楼不存。角楼长6、宽4米,跨出墙体2.4、存高3米。

城内原有南北二门,北门已毁,存一大豁口, 现为人行道;南门从痕迹分析,为砖砌拱形,现已坍塌,存门道宽3、长4米。

东垣长100米,西垣长119米,南垣长64 米,北垣长 70米。

据《四镇三关志》载“陈家峪关,永乐年建,通步缓”,关、堡应建于同时。”

北京市文保碑记录如下:

“陈家峪城堡位于密云不老屯镇陈家峪村,属明代蓟镇西协石塘路管辖,与西坨古、北化岭、高庄子形成进能攻、退能守的防御体系。城堡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城堡坐北朝南,依地势而建,呈不规则形。墙体基座砌2-3层条石,墙身为大块毛石砌筑,碎石填缝,白灰勾缝,毛石混砌墙心。现东、北面墙体破坏严重,西、南墙体尚好。设南北两门。”

陈家峪关属蓟镇西协石塘路白马关下,《四镇三关志》记载:“陈家峪关,永乐年建,通步,缓”。  

  

  

  

  

  

  城堡全景。

  城堡远景(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陈家峪城堡平面图(图片来源《考古报告》第十卷)。

  城堡南墙外侧。

  城堡南墙与现代修缮的墙体相,总有些格格不入之感。

  城堡南墙内侧已经成为农家的院墙,古迹保护状况令人堪忧。

  城堡东墙内侧。

  

  城堡北门,远处山上墙体即为陈家峪附边。

  城堡北墙。

  城堡东北角台。

  城堡西北角台。

  城堡西墙。

  

   城堡西南角台。

  密云35号城堡。其他名称:陈家峪城堡;面积:15197平方米;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坐标:东经116°59,北纬 40°39′,高程:307米。

(二)乍儿峪城堡(密云36号城堡)

按照北京市文保碑标注的乍儿峪城堡位置应当在陈家峪城堡北200米,牤牛河(季节河)东岸。到达文保碑前却找不到城堡的影子。在即将离开时,发现在文保碑北侧山上发现了一段残墙,我们兴奋无比的登上墙后,也是不见有城堡的迹象。

回来后我查阅了《考古报告》第十卷,才知这道及对面的残墙是陈家峪附边。乍儿峪城堡肯定不在这个位置,文保碑的确是标注错误。中国长城遗产网标注乍儿峪城堡(密云36号城堡)也是在这个位置,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

查阅《考古报告》第十卷及《四镇三关志》、《密云县志》(1914年版)等材料,并结合我们的实地考察,乍儿峪城堡应当在水石浒村北,这个位置的确符合资料所述“吊马河口西”。

《密云县志》(1914年版)载:“古北口辖下------乍儿峪口,县东北一百里在吊马河口西有堡。”

  《四镇三关志》所载乍谷关位置。

  《考古报告》第十卷载:

“鲶鱼口(乍儿峪口)位于小城之北150米处,位于白马关台22号(密云391号敌台和白马关台23号密云393号敌台两山之间正沟的底部,口北沟为正沟,称为关门外大沟。现口门早年被冲刷掉,只在石墙上存一宽4米的墙豁口,门道长3米,除石墙外,痕迹皆无。

口南150米,名小城存鲶鱼口堡,鲶鱼口为当地俗名,真正名应叫乍儿峪口,《四镇三关志》无乍儿峪口名,可见其建口较晚。《密云县志》'乍儿峪口------在吊马河口西有堡’” 。

“乍儿峪堡俗称'小城’、'鲶鱼口堡’。

位于水石许村北侧,季节河东岸120米的山坡上,小城西季节河中间是乍儿峪口(今谓无名口)。小城即水石浒城,城址依山势而建。城东为棒锤山,西为三道沟,南为梁顶。城垣紧靠长城,南侧依山而筑,地势高,较为坚固。此城用较大的石块砌筑而成,平面长方形。石闻用白灰灌浆,外用白灰勾抹,墙内填以碎石、沙土。下阔上窄,因地势而就。

现城内外皆有农民住房。

城垣南北长160、东西宽85米,四垣平行,对称,底阔4.8、上宽4.3、存高4.6米。在城的四角设有角楼,平面方形,跨出墙体长7、宽4、存高4.6米。西垣保存完整。

在城的西垣上有二门,为下石上砖筑,形制相同,皆拱形。两门相距36米。门拱脚为石砌,上为两券两伏,拱门顶,门宽2、高2.4、 门道长3.5米。

小城西为鲶鱼口,故此城俗称鲶鱼口堡或小城。《四镇三关志》中无记载,依《密云县志》'乍儿峪口’在吊马河西,依此证其堡名为乍儿峪堡似无疑问。”

  密云36号城堡。其他名称:乍儿峪城堡;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坐标:东经116°59,北纬 40°39′,高程:403米。

(三)半城子城堡(密云34号城堡遗址)

半城子城堡遗址位于不老屯镇半城子村委会半城子村,因《四镇三关志》无半城子城堡的记载,密云文物部门认定为城堡建于此,属明代,北京市文保碑立于此,中国长城遗产网记载为密云34号城堡。经实地考察现遗址残存极少,仅存于当地上年纪村民的记忆中,故无法判断其地理位置是否正确。《考古报告》第十卷考古结果为半城子城堡并不在此,而位于大平口台七寨口,为潮河七寨。具体谁是谁非还待进一步考证。

  疑似残存堡墙。

  

  密云34号城堡遗址。其他名称:半城子城堡遗址;地点:不老屯镇半城子村委会半城子村;坐标:东经117°1,北纬 40°37′,高程:284米。

(四)陈家峪附边

此段墙体《考古报告》第十卷(称其为陈家峪附边)考察得最为详细,且最有权威。《中国长城遗产网》对此则无记录。

《考古报告》第十卷记载如下:

“陈家峪附边,从墩台5号(密云408号敌台)南偏西行,过陈家峪二寨沟出现石筑单边墙和战台多座,此为陈家峪附边。

------

北段主体长城上的附边,多在主线之内的重要防卫地段而设,为石砌、白灰灌浆,质量粗糙,且多倒塌

------

陈家峪附边位于陈家峪二道沟主体墙上,墩台5号南(密云408号敌台),附边从此向南分支,沿山梁折而西行,东为长峪沟,西边二寨沟。附边皆毛石、白灰砌,断断续续。墙宽0.8米、存高0.3米,皆为单边窄体墙。大部倒塌。

------

陈家峪附边从主体墙5号墩台,经附边上战台1号到战台9号与主体墙断续相接,全长3677米。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完全程,只是走了北段大约1000米多一点墙体,墙体均为毛石干砌、白灰灌浆,质量粗糙,倒塌成一石垄,途经2座战台(战台7、8号)1座关门(学话沟关门)。南段墙体及战台未曾涉及,下次补过。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考古报告》可以对陈家峪附边简单概括如下:

附边墙体长约3677米,有战台9座,关口1座(学话沟关门口)毛石墙体东接密云408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墩台5号),向西南分支,墙体至学话沟沟底约2400米,建有战台6座(战台1-6号);学话沟建有关门1座(学话沟关门口);随后墙体向西北山上蜿蜒而去,经战台3座(战台7-9号),约1200多米后,在密云412号(白马关台37号)与413号(白马关台38号)敌台之间与主体墙相交,形成了一道环形封闭的墙体。

陈家峪附边平面图(图片来源《考古报告》)。

  

  远眺陈家峪附边北段墙体。

  

  远眺陈家峪附边南段墙体。

  陈家峪城堡。

  北段墙体坍塌严重。

  

  

  战台7号,台体近方形,毛石干砌。东西宽6.8米、南北长7.4米、存高2.8米,已坍塌。

  

  过了战台7号,墙体依然向前延伸。

  

  

  回看南段墙体、学话沟关门及陈家峪城堡。

  

 

   战台8,台体近方形,毛石干砌,东西宽7米、南北长7.4米、存高2.6米,已坍塌。

  

  

  远眺主体长城敌台,图片左侧1/4处为陈家峪完美楼(密云413号敌台)。

  

  (五)关门水关遗址(密云21号水关)

关门水关(即陈家峪口)又称关门口,现已完全找不到遗迹,只有北京文保碑立于此。它坐落于两山之冲,西接密云410号敌台,东接409号敌台。据说,口门为砖砌、拱券形,平时可通步骑,雨季可排水泻出,显然一水门也。

《密云县志》(1914年版)载:“石塘路辖下------陈家峪口,县北一百里在左二关西北有堡。”

《考古报告》第十卷载:

“陈家峪口又称'关门口’。位于陈家峪东沟西台子村东200米,口子东为硫磺矿沟,口子西为老虎圈沟。口子北为大桥东沟和大桥西沟,口子位于谷底,由于季节河,口门早年冲毁。口东西两山接石边墙。传口门为砖砌,拱券形,平时可能步骑,雨季可排水泻出,可见是一水门。原门址宽仅1.5米左右,为干涸的河道。从陈家峪口上山北行,皆山险不筑墙。”

  

  

  

  410号敌台控制着整条山谷。

  密云21号水关。其他名称:密不关门水关遗址;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北(北山根处,南距该村1.28千米坐标:东经117°0′,北纬40°39′,高程:333米。

(六)主线长城

409号敌台远景,俗称关道楼。东西北三墙各三箭窗,南墙一门二箭窗。

  

  409号敌台西立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409号敌台南立面。

  409号敌台东立面。

  409号敌台顶部情况。

  

  409号敌台西南角已经损毁。

  密云409号敌台。其他名称:密不13号敌台;建筑尺寸:敌台基座东西9.50米,南北11.00米,通高7.11米。基座高度0.65米,砖砌墙身高6.46米。门残高1.80米,残宽1.11米,箭窗残高0.95米,残宽0.60米。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西南距该村1.45千米);坐标:东经117°0′,北纬40°39′,高程:442米;材料:砖、石、白灰。

远眺410号敌台,俗称“关门西头道楼”。

  远眺412号、413号------诸台。

  

    远眺21号水关。

  密云408号敌台,第一座圆形石台(中国长城遗产网记录圆形)。台体为毛石、白灰砌,上部基本坍塌,基座还能看出圆形。

  

  密云408号敌台。建筑尺寸:该台直径6.90米,残高1.87米-2.00米;其他名称:密不12号敌台;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西南距该村约1.65千米);坐标:东经117°0′,北纬40°39′,高程:547米;材料:毛石、白灰。

密云407号敌台远景,俗称“二道楼”。东西北三墙各三箭窗,南墙一门二箭窗。

  

  407号敌台南立面。

  密云407号敌台东立面。

  407号敌台东面侧面。

  407号敌台内部情况。

  

  

  

  敌台内部上城台阶均由条石铺就,豪华之极。

 密云407号敌台。其他名称:密不11号敌台;建筑尺寸:敌台东西8.85米,南北12.62米,基座高度1.32米,中层高7.00米,通高8.32米。中室净高3.90米,门残高2.30米,残宽1.06米,箭窗残高0.92米,残宽0.58米,券道高度4.18米,台阶高4.40米,宽0.65米;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南距该村1.9千米);坐标:东经117°1′,北纬40°39′,高程:541米;材料:砖、石、白灰。

密云406号敌台西南侧面,俗称“三道楼”。

  406号敌台坍塌严重,台芯已经暴露在外。

  406号敌台东南侧面及顶部情况。

  406号敌台顶部发现大量布纹瓦片。

  密云406号敌台。建筑尺寸:敌台东西11.15米,南北9.20米,基座残高0.62米-1.40米,中层残高1.60米-3.71米,通高5.10米。门和各面箭窗坍塌无存,尺寸不详。其他名称:密不10号敌台;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南距该村2.1千米;)坐标:东经117°1′,北纬40°39′,高程:571米;材料:砖、石、白灰。

密云405号敌台,毛石干砌,第二座圆形石台(中国长城遗产网未记录圆形)。

  

  

  

  

  

  密云405号敌台。建筑尺寸:敌台东西9.10米,南北9.10米,通高3.90米;其他名称:密不9号敌台;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西南距该村2.2千米);坐标:东经117°1′,北纬40°39′,高程:567米;材料:毛石、素土。

密云404号敌台,背景山峰即为僧帽山山体形状酷似僧人的帽子而得名。东墙设只一门无窗,南北西只设一箭窗,这种几近封闭的布局,在蓟镇敌台中少见。此台无楼道和天井,上下只有靠软梯从楼外侧上下。这种不齐全、容量小的敌台,建筑年代应当早于空心敌台。

  404号敌台西南侧面。

  404号敌台东北侧面。

  404号敌台西、北、南三面均有一道凹槽,中间有很多灌注灰浆或方或圆小孔,其中西墙凹槽小孔内还有未曾完全风化的木料。此凹槽有何用?据《考古报告》第十卷的分析,此槽功能是防湿。

  

  密云404号敌台。建筑尺寸:敌台东西9.50米,南北8.60米,基座高4.10米,墙身残高2.40米,通高6.50米,东门残宽0.72米,残高不详.箭窗残高0.95米,残宽0.56米,东西顶宽8.60米,南北8.60米。其他名称:密不8号敌台;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西南距该村2.7千米);坐标:东经117°1′,北纬40°39′,高程:632米;材料:砖、石、白灰。

密云403号敌台远景,毛石基建筑、碎石沙土填芯。第三座圆形石台(中国长城遗产网未记录圆形)。

  


    403号敌台灰浆勾缝。

  密云403号敌台。建筑尺寸:敌台东西6.50米,南北6.50米。通高4.80米;其他名称:密不7号敌台;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西南距该村2.9千米)坐标:东经117°1′,北纬40°39′,高程:567米;材料:石、土。

密云402号敌台西南侧面,俗称“土木沟东楼”,南西北三墙各三箭窗,东墙一门二箭窗。

  402号敌台东立面。

  402号敌台内部情况。

  

  

  

  402号敌台东侧有一巨石上凿有一圆形深坑,是明代士兵储水?还是------

  密云402号敌台。其他名称:密不6号敌台;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南距该村2.9千米);坐标:东经117°1′,北纬40°39′,高程:650米;材料:砖、石、白灰;总体情况:敌台东西12.80米,南北9.65米,基座高度0.64米---0.95米,中层平面墙身高7.19米,中室净高3.83米,阶梯券道高3.97米,宽0.66米,券道口上部0.65米。 东券门残高2.18米,残宽1.26米,箭窗残高0.86米,宽0.60米;顶宽东西11.60米,南北9.00米;建筑形式:该敌台为长方形空芯式;中室通道为三横三纵结构。

远眺龙潭沟方向敌台。

  

  

  未编号敌台(中国长城遗产网未曾标注),毛石干砌。第四座圆形石台,是四座圆台中体量最大的一座。

  

  

  密云401号敌台西南侧面,3*3规格。

  401号敌台南立面。

  401号敌台北立面。

  401号敌台北面出现一道大墙宽约七八米,长约六七十米,扼守山谷。

  

  密云401号敌台。其他名称:密不5号敌台;地点:不老屯镇陈家峪村(东北山顶上西南距该村3.1千米);坐标:东经117°0′,北纬40°39′,高程:722米;材料:砖、石、白灰;总体情况:敌台东西9.57米,南北10.50米,基座高度1.01米,通高9.03米-9.26米,中层平面墙身高8.10米,中室面积59 平方米,南门残宽1.20米,高坍塌不详;箭窗残高0.89米,残宽0.60米;建筑形式:该敌台为长方形,中室为空芯式,中室通道为三横三纵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休闲摄影:美丽的玉簪花
美丽红鹦鹉品种郁金香
红艳艳的圣诞花一品红(摄影音画)
煮米饭,必加这几样!全家惊艳,空口吃三碗!还能控三高、吃不胖,赶紧学
简单美食:豆腐虾仁儿
2023年立春之日去南京老门东看灯(8)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