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你看我哪里虚(修改稿)

很多患者来看病,我连病史都没写完,望闻问切都没完成,就会问我:

“医生你看我哪里虚?”

还有人这么问:

“医生我是阴虚?还是阳虚?”

呵呵,有共鸣吧?你是不是也这样问过呢?

我经常这样回答:“你不虚。”

他就很惊讶:“不虚,我怎么到处不舒服呢?”

针对这个问题,询问比例太高,所以,我打算科普一下下。

中医学认识生命现象,特别是生命的病理现象,确实大框架是分“虚实”的。作为中国老百姓,能知道询问自己虚不虚,还是很不错的,说明传统观点没有全扔光,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优秀且独特的中华传统知识啊!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分虚实,那么“虚”可以生病,你就要知道“实”也可以生病。那什么是“实”呢?

深入的理论我就不谈了,讲的浅显点。你身上该有的基础物质或能量缺少了、不够用了,这种就是“虚”,而不该有的,该及时排出体外,或者散出体外的物质或者能量过多,导致身体不舒服,那就是“实”。

简单讲。该有的没有是虚,不该有的有了是实。

那么开头患者的问题就可以回答了,你不虚但你不舒服,因为你的病,在我们中医辩证中属于实证,或者是虚实夹杂证,而且以实证为主。

那常见的实证有哪些呢?

比如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全都是血液里面不该多的物质多出来了,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嘌呤,肾病代谢障碍,感冒,咳嗽等等,大部分是实证,不是百分百哦,有些也可能是虚证的,也有可能虚实夹杂。所以我讲一般情况哈!特殊的情况也有的。不要钻牛角尖。

我想说的是,得病不仅仅是因为“虚”。你能理解这个观点,就是我目的达到了,科普的目标完成了。

如果你的疾病,诊断为以“实”为主的,那么你就要知道,你并不是缺少营养为主,也就不要平时去乱补了,什么枸杞泡茶啊!枫斗泡茶啊!吃阿胶啊!吃虫草啊!吃人参啊!吃海参啊!等等,说不定你的病就是补出来的。

花钱买病的事情,咱不干好么?

确实不排除有些患者体质是虚的,但单纯虚损的患者在门诊比例相对小,现在是虚实夹杂类的患者最多,我们中医治疗是有大原则的,比较术语哈!能理解您就看看,叫做“先治其实,后治其虚”(指一般情况,特例除外)。这种情况乱补,会加重疾病,而且乱补是不知不觉的加重疾病,患者本人完全可以没什么感觉的。

所以哈!膏方别乱吃,补品别乱吃,要服用,一定要请靠谱中医师看看再决定。

现在你懂了么?

不是得病都是“虚”哦!

是有“实”,有“虚”,也有“虚实夹杂”。比如表虚里实,里虚表实,有上实下虚,有上虚下实,等等,化开来很复杂的。

疾病不是蛮补就有用的,一般只会越补越病。

有句话,叫做祛实容易,补虚难。当然有点片面,其实都挺难。

中医很复杂,不是简单思维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里的“补”与“泻”
万病从根治32——虚证、实证如何区别
青城山游学记(三)——热结旁流案一则
在中医鬼才倪海厦的眼中,八纲辨证都能用来做什么?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真“实”假“虚”,与真“虚”假“实” 20190901-4
明师课堂 | 都说中医虚实辨证太难?今天让你轻松辨虚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