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季用方因时制宜


今年,全国各地普遍高温,苦夏难熬,夏季饮品,少不了绿豆汤,清热解暑最为相宜。

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相隔数千里,但无论身处何地,总有不少人是绿豆汤的粉丝,各种千奇百怪的饮料喝得多了,回过头来返璞归真,在这夏季仍旧是好这一口绿豆汤。

估计和我有差不多口味的人有不少,最近一个月,很多患者看完诊,都要最后问一句:“陆医生,绿豆可以吃伐?”

想必是舍不得那一碗清心怡神的绿豆汤,我连忙说可以吃可以吃,我没有特别关照要忌口的都可以吃。

今天门诊照例不出意外,又有患者问我了,绿豆可以吃吗?

我看了看病例,指给他看说道:“哝!你自己看,给你开的方子里,我还用了绿豆衣嘞!哪里不好吃啦,放心吃,不要紧的。”

到了夏季,绿豆百合汤我往往都直接开到处方里了,很多老百姓不知道,其实大多数中药房都有绿豆衣、百合这两味药,妥妥的算是药食两用品,有些药房还有西瓜翠衣,当然是干品。

不过夏天吃西瓜通常是少不了的,作为消耗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几西瓜的民族,家里还拿不出个西瓜嘛!

需要用到西瓜翠衣入药,在这么应季的季节,用鲜品多爽气啊!没机会用鲜生地、鲜芦根,用点鲜西瓜翠衣过过瘾,还是有机会的嘛!直接关照患者,一小囊西瓜皮用刨刀将表皮青色含有蜡质的青皮层刨下,然后切碎,直接入汤剂。

在这个季节,消暑化湿用扁豆衣,清暑利尿用滑石,宣暑透湿用荷叶、藿香、香薷。

在这个季节,同样的立法处方,却把药物换个遍,价格可以便宜一半,疗效反而可以提高几成。

一张处方能看出季节,除了在晚清名家的医案中能欣赏些许,近代医家中印象也只有在岭南名家何炎燊老先生这里最有共鸣了。

几年前听刘英锋老师讲他年轻时给女儿治疗咳嗽的案例,开了好几次处方,效果都不太理想,女儿每天用“咳咳咳”来给刘老师反馈疗效,搞的刘老师实在没招了,就去请教姚荷生老先生,这个咳嗽怎么治法?

姚老听了病症,也不直接回答,只说你呀瞧病要注意季节,然后就不言语了。

这特定的季节,某些应季的发病类型就非常需要值得留心,因为出现概率会高很多。

平时口口声声讲三因制宜,从我现在的眼光看,其实在理论功底及辨证论治素养不纯熟的基础上,是非常容易忽略这些要点的。

很多中医的诊疗原则,我们烂熟于心,可惜在实际运用中,从来不曾想起,因为没有切身的体认,从而根本没有内化成本能认知。

当年如你我一样年轻的刘老师,反复思忖了姚老说的话,突然霍然开朗,当时正值暑季,就和今天一样,一个暑湿咳嗽,就硬生生给看漏眼了,回头再开了张杏仁汤,吃了两包女儿的咳嗽就好了。

杏仁汤是刘老师非常有心得的处方,在很多讲座中都有谈到这张处方,想必是因为这些印象极为深刻的治疗经历,从而对这些处方会有特别深入的体认。

杏仁汤本身是《温病条辨》中一张不起眼的处方,但在现实临床中,其实适用此方的适应症患者却非常多。

对于湿热病,暑病没有深入学习,很容易忽略很多临床常见病的有效治法,形成知识体系上的重大盲区。

2018年,有位资深中医爱好者参加了我们小圈里的很多中医学习,起初就是她女儿有哮喘,来我门诊治疗,看了几次就治愈了,到如今也很多年了,再也没有发过病。

当时我用的就是杏仁汤给治疗的,这处方看似轻描淡写,但足以担当四两拨千斤之任,舍去如此精妙的杏仁汤,试问太阴湿热形成的哮喘,当如何措手?

昨天门诊,一位患者开口声音嘶哑,我说你平时声音也是如此嘶哑吗?

她很诧异,因为她自己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嗓音,但继续说几句话,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随后郑重的和我说,就最近这一两周才这样,平常声音没问题。

初听她说话,感觉声音沉闷,似乎有点发不出声的感觉。

她主要来看的问题是最近一两个月,人觉得疲劳,头晕,一出门就觉得身软无力。

我问她你以往有这种情况吗?

她说以前到了夏季也会有类似情况。

我为了澄清主诉,特意问她:“以往春秋冬季都没有这种情况,就只有夏季有是吗?”

她回答得很肯定,说是的。

我上下里外问了些问题,一边写病史一边思考,大约四五分钟吧,再听她说话,她的声音不太嘶哑了哦!

那种沉闷感也不太明显了,声音响亮多了,也透亮多了。

我说:“诶,你声音不太哑了哦!”

好像说说话就好多了哦!

这位患者就是气血不足不耐暑湿,暑湿着于苗窍肌表的关系,治疗就着眼于在补气血改善体质的基础上,解暑透湿。

前两年的夏季,有一个医学生来找我看病,也是类似的情况稍有差异,是阴血不足不耐暑湿。这位医学生问我为什么用荷叶、青蒿、香薷、藿香、绿豆衣、滑石这些药?

我说解暑啊!

她说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解暑这种治法?

我想了想也是,好像学校确实没怎么讲暑病,特别是本身在有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各种受暑。

这样的话,一个夏季,很多疾病关键的治疗步骤就会出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很有可能就意味着这个患者身上的疾病最后是要无功而返的。

再说一例今天遇到的一位患者,近二个月不来月经了。

我就着主诉问她,以前有没有这种情况?

她说有,前两年也是在夏季月经就不来了。

我回想一下,这种类似的患者我碰到过好多例,春秋冬季都没问题,夏季了大姨妈就迟到,这是多么有特征的主诉。

倘若不是内有湿热,能在暑季加重吗?

同理可知,会疰夏的患者,大多有特定的体质背景吧?

否则别人怎么不疰夏呢?

同理,夏季容易腹泻的人最有可能是什么体质?什么病因呢?

还会动不动就补脾补气吗?

因时制宜最后体现在我们的处方上会是如何一种身姿?

有时候一张处方就能看到一个季节,一本医案可以看到四季变化,才是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医者。

如何挑选优秀的医案著作,你学会了吗?

四季处方,妙趣横生,我觉得才是对中医整体辨证逻辑稍有认知的一种体现。

中医的魅力也正在此处,每一个人的思维,言语,习惯种种细节,都是这个人一切经历所留下痕迹的体现。

我们观察观察再观察,慢慢就真的可以洞彻很多身心背后的原理。

疾病如何编织它的故事,每种疾病各有其风格逻辑,我们能否改写故事的结尾呢?

要看我们是否能够理清故事的头绪。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医案 | 续命汤的临床治疗应用与体会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鲍艳举医案】治疗顽固性胸闷心慌的冠心病患者,痰热与痰饮的临床鉴别
熊继柏医案
室性早搏胸闷气短心慌,仅三味药取得良效
哮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