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赶鸭子的人

穆兰芳

在平望,有个在稻田里放鸭子的人,在苏州“三农”界小有名气。

他五十多岁,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不善言辞,甚至有些腼腆,但脸上始终挂着憨厚的笑容,让人觉得踏实。他叫胥爱礼,熟悉的人更习惯称他为“胥老三”,或者更简单一点,直接叫“老三”。

老三来吴江种田,快三十年了。听说,他以前是个包工头,在上海盖房子,辉煌的时候,有几十号人跟着他讨生活。后来一次被骗后,心灰意冷,就来吴江种地了。问他为什么要种地,用他的话说,和庄稼打交道,比人简单多了。

的确,地不欺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老三种了两千多亩地,稻麦轮作,冬天也种点油菜,是个十足的规模经营大户。这样的规模大户,吴江有近七百个,干得风生水起的不多,他算其中之一。老三不仅自己种粮养鸭、加工稻谷、销售大米,还收购粮食、销售麦种,也种桃种梨种琵琶,还为其他农户提供整地、插秧、打药、收割以及烘干加工服务,也帮村里完成难啃的抛荒地复垦任务,等等。只要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他都想去尝试,也愿意帮助别人。因此,他人缘还不错。

让老三名声大噪的是,2020年年央视在苏州举办的“超级新农人”挑战赛,他和他的鸭子“兵团”好好地风光了一把。绿油油的稻田间,成千上万只鸭子,被他使唤得服服帖帖,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让人觉得神奇。其他人也想尝试,就是行不通,鸭子只听他的。挑战赛是成功的,他也获得了“鸭司令”的美名。但没有进入现场总决赛,一直让他有些遗憾。我们开导他说,难道要6000只鸭子,和你一起去央视演播厅,那又是怎样的一个热闹场面?不可能的吗!

媒体的宣传报道,让他名气越来越大,传得也越来越玄乎,好像他真开了天眼,能听懂鸭语似的。

其实不然,他没有所谓的超能力。他就是个普通的种田人。鸭子能乖乖听话,靠的是从小日复一日的训练。六月开始,稚嫩的秧苗活棵没几天,他就领着刚孵出来的雏鸭,一块一块地巡田。只要有空,早晚各一次,少有间断。这样坚持一段时间,鸭子熟悉了环境,和他自然也就熟了。他还有一个秘诀,每天只喂鸭子七八分饱,到了第二天清晨,成群的鸭子,好似饿虎出笼,见虫就吃,见草就除,效果杠杠的。鸭子饿了的时候,也是他提个塑料桶,装满了稻谷,那是鸭子的口粮。只要他往田里一站,把稻谷往田里一撒,饿了的鸭子自然就跟了过来。长此以往,鸭子就形成了记忆,养成了习惯——跟着他有吃的。有奶就是娘,鸭子也是通人性的。

老三的主要收益,并不是鸭子,而是卖鸭稻米。稻田养鸭,好处多多,可以少用农药、少施肥料,因此稻米品质好,更受市场欢迎。为了推广鸭稻米,他需要经常参加各类评比活动。

苏州市好农种好米评选,要求用PPT介绍。这可难为他了。他在台上结结巴巴、憨态可掬的模样,每每会引发评委和观众哈哈大笑。这笑声没有任何的恶意,只有满满的鼓励。和那些训练有素、能说会道的后辈们相比,自然也就拿不到好名次。虽然他私下练过无数次,但这确实不是他的强项。不过,他并不气馁,屡败屡战,不仅继续参加“苏州大米”评选,还参加各级各类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积极性反而更加高涨了。苍天不负有心人,今年他的老三家庭农场终获“苏州大米”品牌十强企业,创业创新大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老三的本领很多,绝不仅是种田养鸭。他能潜到一两米深的水下,排除抽水机故障,也能把各种农业机械开得麻溜麻溜;他能顶住老婆唠叨,把买房子的钱,用来盖了个三千多平方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他能没日没夜地干活,把加工的鸭稻米,卖到苏州各地,走进小区和超市;他能说服刚毕业的大学生,放弃工厂里的工作,跟着他一起在田里捯饬,收获希望……他好似一台永动机,不知疲惫。

出名以后,很多人慕名而来学习,这时他的表现就有些让人生气了。大家正襟危坐,请他介绍经验,他却嘻嘻哈哈,东拉西扯,只知道讲他的鸭子,一点儿系统性都没有。很显然,他还是不适应这样的场合。

我们并不会真的生气,反而都有些佩服他。

(2022年12月24日 吴江日报·垂虹副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水稻地图
这种五常大米竟是跟鸭子和木耳一起长大,香甜好吃停不下来!
水稻+鸭子=致富
宝清稻田养鸭鼓起农民钱袋子
记火山岩稻米之乡——柳河
粮食文化 | 水稻之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