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孟津的马渚、淘渚、盟津在今天的什么位置

        马渚,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河南三》;“马渚在县西,近故洛城北,亦黄河渡处也……陶渚,在县北,大河中渚也。河流经此,有三渚之名。晋永嘉末,刘聪子粲攻晋故司徒傅祗于三渚,即此。”                                                             按词典网,马渚,在今河南孟津县西,近洛阳城北,为黄河津渡处。《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尔朱荣奉魏主南讨元颢,相持于河上,北军无船可渡,“荣命车骑将军尔朱兆与大都督贺拔胜缚材为筏,自马渚西硖石夜渡,袭击颢子领军将军冠受,擒之”,即此。                硖石津,在原王良乡河清村东,因在邙山硖石峰下得名。清嘉庆《孟津县志》称:“即今之河清渡”。                                        《明史·地理志》载,孟津县城“西北有大河。又西有硖石津,……又有高渚、马渚、陶渚,皆大河津济处。东北有孟津巡检司。”                                                                     马渚即今孟津区白鹤镇河清村东的马粪滩。位于隋唐洛阳城正北,硖石津在马渚西,就是古代以来的千年古渡河清渡。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与南北官道渡口。                                                                                         陶渚,《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河南四》;“黄河在县(故河阳县,即今孟州)西南三十里,南渡即河南孟津县,河广二里。亦曰富平津,亦曰陶渚,自古设险之所。太子贤曰:’孟津在河阳县南门外。’胡氏曰:’河内北有太行之险,南据河津之要。光武初,拜冯异为孟津将军,统魏郡、河内兵于河上,以拒洛阳,是也。又有万艘潭,在旧县治南,潭水深平,为舟楫辏泊之所。’”                                        淘渚,又作陶渚。今河南孟县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畿 “受诏作御楼船,于陶河试船,遇风没”。《水经·河水注》: 孟津 “亦曰盟津,《尚书》 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又曰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又谓之曰陶河”。

       淘渚名词解释:古津渡名。又称淘河、淘渚。即孟津,又作盟津、武济、富平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 那么陶渚在清代孟县城西南三十里,即今距离孟州城西南三十五里,也就是富平津、盟津之所在,古代河阳县城就在黄河岸边。河阳县南门外就是孟津渡口。

        据孟州学者张志龙考证,就在1976年建成的孟州洛阳黄河大桥穿越黄河那个位置,曾经有个古代名称叫“淘渚”,淘渚属于河阳三城的一部分,曹魏时,杜畿试楼船于淘渚,在这里翻船。

       淘渚北面的河岸,称作“遮马堤”。黄河北岸就是古遮马堤。黄河在那里分流出来的河道,其中一条北河道,就叫做淘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淘渚水域面积很大,要比今天还要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二》:“陶渚在河阴西北三里,南北长堤之西。”“河南河阳县西南十三里有古遮马堤,即其处也。”

        古河阳城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建在水边的城市。淘渚应该就是古代河阳南的这一大片沙洲水域。

        明代人作诗“郝经墓古声名大,潘岳花残岁月多。遮马堤边重回首,紫金山色郁嵯峨。”所说的“遮马堤”就是这里。郝经墓在孟州市许村。紫金山在西虢镇北韩庄附近的高台上。潘岳十里桃花,让孟州成为桃花县的地方,就在晋朝的遮马堤黄河北岸,也就是西虢镇南部到吉利区南部这片黄河滩区。                                                          按以上考证:盟津即为今吉利黄河大桥南、蒋庙村北位置,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纪念公园附近。盟津由于水势复杂,难以航渡,在其西历代建有河桥,也称河阳三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渚考
白鹤渡口纵横谈
黄河与河南地名
《水经.河水注》卷五河阳县、临平亭、孟津等考略
评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第八十六
孟州.孟津.河阳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