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上的一棵树

树,本是普通的,四处可见;但,树也是特殊的,每一棵树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故事,承载着只属于它的独特记忆。

在哪里住的时间长久了,便自然与那里的一切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生乡村,童幼年都在那度过,也就与乡村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潜移默化的,是或明显或隐现的,是一种不自知而自带的精神慰藉。自然以客观的形式向我们馈赠,我们以主观的情感以回应,由此而形成一种双向的互动。

因为村庄离山很近,所以我们只要寒暑假,上山是必须的,而且山也是我们频繁光顾的地方,因为在上面可以获得太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童幼时期,上山更多是一种玩娱的态度,恣意徜徉的心灵追求,抚阅天地间;而现在,每逢节假时候也会曲径而登山,更多的却是一种对过往的回忆,在身心困境时的一种释怀体验,感怀世事情。山还是那座山,而人经过千淘锤炼,却不再似乎不再是那个人。

山,可以说和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有着亲密的关系。我暂且将我们那里的山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其实都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山山之间又都以沟谷、田地为界限,所以各个被分割的山体又被命名为不同的名称。每一块,我们都曾去过,并且每一处都会找寻一个经典性的地方,作为这里的标记,以形成这一地方的代表性符号,这其实就是一种约定、一种默契的符号化呈现。它有时候会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如路口或者沟渠;有时候就可能是一个具体物,如那山头上的那一棵树。

山头上的一棵树,是一棵随意而长成的榆树,一棵孤独而傲立在山顶之上,任风吹、肆雨打的普通树木,但,其又不仅仅是一颗简简单单的树木。这棵树就生长在我所说的三部分山的中间部分的某一处山头上。它生长的地方,地势较高,所以站在树下,可以清晰看到远处村子的轮廓。而在山下的空旷地带,它又有一点显眼,能隐约看到这一棵树的大致模样。

(此为 山上的“一棵树” 摄于2017.08.06)

关于一棵树的命名,其实是出自我们之口。我们,便指的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几位朋友,我们自小一起玩耍长大,有的和我一样,一直生长在村里,我们算是“土著居民”(其实也并不准确,因为后来我们也并不是一直都住在村里);有的则是后来随父母搬到别处,而成为“异乡人”,但是毕竟根还是在这里,所以他们寒暑假也还是会回到村里,回到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家,所以我们也还会有短暂的寒暑假的相处时间。在这期间,上山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们登山到达顶上,这里地势高凸,视野开阔。这里没有秀丽的风景,没有怡人的景色,不似南方群山缠绵,苍山郁郁、细水潺潺,而是土塬重叠,层层镶嵌,沟壑纵横,处处相接,无苍郁树丛,仅杂草遍地,但仍旧不失其美妙、不缺其风姿。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两个村庄的大致景象,没错这里便是两村的临界,山的那一头是他村,而这边就是我村,在这里不禁豁然开朗,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抒情怀远、排忧解闷的好地方。而那棵榆树就生长在这里,光秃秃的山顶上兀自存在,想必是曾经随风而来的榆树籽,在这片贫瘠的地方顽强扎根、挣扎生存的有效证明。

一颗飘零的种子,随着风的浪潮款款而至,它或者是渴望脱离家庭的叛逆者;或者是乞求独立的拼搏者;或者是已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诸如此种皆不曾详知。摆在它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适应环境,显示生命的伟大;要么随遇而安,走向生命的末路。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做过这样的纠结与挣扎,而事实是,它很好地适应了这里的干旱、这里的贫瘠,最终枝干茁壮、树叶繁茂,极尽生命的姿态与活力。在这片杂草丛生的地方,看到这棵生命力顽强的榆树,不禁让人佩服、喜爱。于是我们中的一位好友便为这里取名为一棵树,这棵树也便成了这里的象征与标志,成了我们的约定与默契。

(摄于2017.08.06  “一棵树”树冠下)

时间长了,当我们相聚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想起到这一棵树的地方,在这里恣意漫谈,或诉说不如意,或舒展心中抱负。慢慢地,一棵树已经化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凝聚。光秃秃的山上,并没有足以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时间久了,我们仍旧还会相约一起前往,其实是寻求一种情感的寄托、美好的回忆。树,已经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我们之间的情感凝固剂。树,生长于困境中,旺盛于悬崖上,恣意于寒来暑往,游戏于阴晴圆缺,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是对人生的启迪。

现实的故乡,多年以后可能难以正真回归,但精神的故乡,却会与之越来越产生联系。树,终有一日会消陨,而树身上所承载的精神情感,却是永恒而弥坚。多年以后,山头上的一棵树,你是否还记忆犹新?

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稿选粹】 韩剑锋|​村里的三棵树
美文赏析:刘亮程《树的命运》
徐安然:站成相思树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散文 | 无名树
麦扬【暑假笔记】人啊人,你难道比树还愚蠢吗
那棵树依旧【张铭航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