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守虎 | 小说《青山儿女》连载①:下雨
userphoto

2022.12.01 山东

关注
   编者按:张守虎是五莲籍著名作家,多年来,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他撰写的小说《青山儿女》笔触细腻、情感丰富,主题宏大、引人入胜。从本期开始,五莲文艺公众号开始陆续连载,今天编发连载第一篇:下雨。敬请浏览!

一九七五年一个平平常常的夏天,一个普通的日子,六月的天真是说变就变,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黑压压的堆了上来,不一会,就下起了雨。

“这可咋办啊?”,屋里的女主人徐大娘抬头瞅着屋顶,这是一座草房子,屋顶上面都是用干草铺的,只有屋脊上零零散散的瓦着几片可怜的黑瓦片,眼瞅着就要漏雨了。

男主人叫董田,一位老实本分的男人,生性善良,还有一点木纳憨厚。此刻他正在村里生产队出工。没想到突然下雨了,雨点刷刷刷地落下来,又快又急。活是干不成了,董大爷跟队里的几十口男人们一样,眼巴巴的看向队长,就等着队长喊一声“解散”,好快点回家,家里那座老旧房子,肯定一会儿就要漏雨了。

女主人徐大娘是山前村里嫁过来的,她当时除了相中了这个老实憨厚的董大爷,还特别喜欢这个草房子,虽说有点破,可山前山后几个村里不都这样的房子吗,都一样穷的叮当响。只要俩人真心过日子,总有一天会好的。

重要的是,这房子依山而建,东面临山,西面路口附近有一个水井,房子后面不远,还有一口甘甜的山泉,这用起水来,洗衣服,做饭都很方便的。

徐大娘嫁过来,一口气给老董家生了六个孩子,前四个都是闺女,生老大的时候,正值花开,就叫“花”吧;生老二的时候,正是冬天,叫她“梅”;老三出生就叫“红”,希望她政治上有出息;老四出生,希望她是山里的凤凰,叫她“凤”。

只是徐大娘没有想到,十几年后,这个叫凤的姑娘,虽然没成为金凤凰,倒是终究没有留在这个偏远的穷乡僻壤,飞跃了几百里路,到了远方一个城市,落地生根,不仅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还带领了老家的兄弟姐妹们吃苦耐劳,发家致富了,这自然是后话。
第五个孩子是男孩,可把董大爷,徐大娘乐坏了,心里喜出望外,把孩子宝贝的很,叫他“宝”。

第六个孩子又是女孩,瘦瘦高高的,叫她“苗”吧。

当然,这些名字都是精明能干的徐大娘给起的,董大爷是个粗人,没有文化,可不会这个。这些孩子,是一个比一个优秀,多年以后都过上了虽然普通却很幸福的日子。

话说徐大娘,从嫁到这个山村里,嫁给老董家,多年连续的生育子女,缺吃少喝的贫困生活,还有长期的营养不良,致使徐大娘的身子是越来越弱,才四十几岁的年纪,就已经疾病缠身,干不了重活了。

吧唧,一个豆大的雨滴落在徐大娘的脸上,一丝冰凉,一阵心慌。可不能再等了,徐大娘连忙几个小碎步,走出屋来,就想搬起墙角的木梯,好搭在墙上,爬上屋顶修一下房子,却是没有搬动,果然是身体不行了,徐大娘一声长长地叹息。

“你做啥呢?”,随着喊声,从生产队散工回来的董大爷快步走进院子里,朝徐大娘焦急地喊道:“快回屋里,就你那身子,别再受了凉气”。

徐大娘闻声看去,是当家的回来了,这下心里踏实了:“你回来就好,你回来就好,屋里漏雨了”。

“老二”,董大爷却是不再和大娘言语,转身朝大门外喊去。

“来了”,只见一个年轻的俊俏姑娘,也就十八九岁的年龄,白皙的脸庞,大大的眼睛,一条乌黑的辫子搭在肩旁,随着步子甩来甩去,此人正是老二梅儿,只见她身子轻盈地转身进了院子,飞快地放下手中的农具,转身就去抱那些放在院墙根的一堆稻草。

董大爷爬上木梯,上到屋顶,接过老二递过来的稻草,均匀的铺在屋顶漏雨的地方,接着喊道:“弄点泥巴”。
“知道了,爹,你小心一点”,老二早就在院外用黄土和起了泥巴,站起身子,探过那一圈低矮的石头围墙,仰头冲着屋顶的父亲喊道。

这会趁着下雨,泥巴里倒是不用加水了,和起来,速度快了很多。老二用木盆装满了泥巴,咬着牙端着,一溜烟的小碎步,进了院子,虽说手里只是一盆泥巴,可老二还是很吃力,深憋着一口气不敢换气,俊俏的小脸憋得红通通的,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失了力气,再把木盆跌碎了,家里可就这一个木盆,而且她毕竟不是男人,而是一位姑娘。

一步一步,姑娘稳稳地爬上了木梯,将盛着泥巴的木盆递给父亲。急促的雨水淋在爷俩的身上,顺着衣服,雨水像线一样流淌着。父亲轻轻俯下身子,双脚努力地,牢牢地踩着屋顶上已经被雨水打湿的茅草上,把泥巴和稻草混合抹匀,仔细地铺在房顶上,嗯,这下就不会漏雨了,用手使劲拍了拍,结实得很。

做完手中活的董大爷顺着木梯,慢慢下了屋顶,心想这下终于好了,董大爷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看着正在院子里洗手的老二姑娘,满心的欢喜,多亏老二了,此时家里大闺女今年春天刚刚出嫁,老婆子身体不好,其他的孩子们都还小,能搭把手的,家里只有老二了,虽说是闺女,可是能干,干起活来,不比一般小伙子差。只是天天带着她去生产队出工,倒是难为她了,家里也是没有办法,缺少劳动力。

“可惜是闺女,这眼看也长成了大姑娘,怕是村里快会有人来上门提亲了,帮不了自己几年了”,董大爷心里默默地想着,也是一声叹息“唉”。

一家人简单地吃过晚饭,确定屋顶不再漏雨后,黑灯瞎火的也没什么事情做,就算有事情做,那盏小小的油灯里,早没有灯油了。于是早早的就休息了。

董大爷本想这回可以睡的安稳了,可是不曾想半夜却被惊醒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守虎,五莲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胶东散文》《远方文学》《都市头条》《黄河文艺》《王蒙文学》等书刊、公众号、网络文学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雷雨天,20岁的孙子担心奶奶房子漏雨,爬到屋顶修补,见奶奶躺在地上,他急忙破门而入
房子买在顶楼的,担心漏雨,小伙教你让屋顶30年不会漏水!
这才是大年初一,谁这么有才,总结的太到位啦!
木匠出师
新诗快递142期:我崇尚的一身之白无法企及
四合院里的“临清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