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拉达克 - 以西结书|最后一次行走(上)

犹如一个梦,你醒来时会轻蔑地一撇嘴唇,虽然你很希望再做一次,再经历一次这样的梦。但是,美梦是恍惚迷离的,只能希冀而不敢索求,只有允诺而没有给予。-- 斯特凡.茨维格《一颗心的沦亡》

9月11日 晴

Photo by Yeung S

今天是出发的日子,我们将离开赞斯卡进入10天徒步阶段。清晨在Guest House的院子里有一队老年的法国 女子的队伍,她们有些人在晾晒衣物,有些人在院子中踱步,还有一位年长的女子独自坐在花坛边哭泣,无论种族,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别。丹增的协作团队在帮我们将驮包和物资装车,我们吃好早饭,陆续上车。车子启动,迎着赞斯卡清晨的阳光向着Honya营地驶去。

车子在行驶1个小时后,停在了3500米的Honya营地,水袋灌了营地旁边顺着山留下来的泉水,将登山杖调整到合适的长度,脸上和身上喷上防晒指数70的喷雾,背上背包,系上背包腰间和胸前的助力按扣,打开步话机,将水袋吸管的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整理眼镜和帽子后,大家依次向着山坳的方向出发。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上升1015米,下降715米,15公里的路程是第一天需要完成的。沿着山谷上行,身边有低矮的植被和灌木丛,从山谷上延伸下来的河水已经干涸,只留下河床的痕迹。登山杖挑逗地面发出的声音陪伴着自己急促的呼吸声,让自己的身体尽快适应这样的强度,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路越来越陡,走起来也越发的吃力。植被渐隐,眼前剩下的只有碎石中隐现的蜿蜒小路。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4450米的Namstse La是第一天的垭口,到达时,队友们已经在垭口上休息了好一阵子。我开始担心这次自己的体能。马队经过我们,装载着我们的驮包和物资。在一处平坦的地段,我们开始吃中饭。中饭是协作团队清早做好的炒饭或着意面,配上2-3道菜品,装入保温桶,用马匹驮着。我们席地而坐,协作拿出保温瓶为我们每个人泡了热红茶,将盘子和叉子递给我们。

中饭完毕后,我们稍作休息继续前行。下山的路轻松了很多,碎石山路变成了沿河在灌木丛中穿行,地上干枯的树枝牵绊着前行的路。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河谷两侧绵延的山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土林,这是常年风化形成的景色。远远的看到在河谷的一个土坡上有几顶已经搭好的绿色帐篷,这就是今晚的营地,3800米的Pharkunsa。营地的土坡下面是一条清澈的河,河边是茂密的灌木丛,马队的马匹在河边吃草、喝水。厨师端来了用河水冲调的橙子口味的果珍,酸甜冰爽的口味让我回忆起了去年在K2的情景。

我:其实我很讨厌住帐篷,钻睡袋的日子,去年K2那几天,我一直觉得很不舒服,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以前去EBC或者ACT的时候,就算Guest House再简陋,但总算是有张床。我给自己下的定义中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纯粹的户外爱好者,只是恰巧我想看到的景色都是需要行走的。想一想生活就是这样,哪里有那么多让你全部满意的事情,在一件事的过程中,当附带着你不喜欢的东西的时候,自我权衡一下,再做取舍。

他:是的,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同理的。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权衡自己在这件事情中可以妥协多少、牺牲多少,如果认定了,就认真的对待,无论结果如何自己都要认下,怨不得任何人。当觉得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那就衡量这个事情是否值得你继续的牺牲和付出,值得就继续,不值得就放弃。这个决定难就难在这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我们无法评判是对,是错。但凡事都有一个底线,这个决定的底线就是不你的决定不要去伤害任何人。

9月12日 晴

这是相对轻松的一天,一早协作团队端来冒着热气的红茶和温热的洗脸水叫早,让一切的寒冷瞬间消散。吃过早饭出发前往13公里外,海拔4025的Tarti La下营地。这是一段没有垭口,没有高强度的爬升下降的路程。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日光 强烈,沿着河谷涉水过溪,爬升到狭窄陡峭的山腰上前行,虽然路况略险,但走起来比起第一天轻松了很多。低头看路、抬头看山、累了坐下喝水吸烟。从山腰回到山下,继续沿着河谷前行,下午1点多营地不经意的出现在眼前。从厨师那边拿了几听啤酒,放入营地下流动的冰凉的河水中冰镇,用石头砌了围栏,以免啤酒被水冲走。上到营地换了舒服的拖鞋,坐在树荫下的石头上等待马队的到来。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一个小时后去拿了冰好的啤酒,与闫哥对饮,啤酒浓爽清冽,气泡十足,倦意全消。马队到来后,吃过中饭,协作团队为我们支起了帐篷,拿来了驮包。大家各自摊开行李洗漱、休整。

Photo by Yeung S

9月13日 晴

清晨,从Tarti La下营地出发,需要爬升985米,越过Tarti La的垭口,再下降1405米到达一个叫Neraks的村子。当植被消失,山川再次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和俊俏的纹理,这是以前的很多路线中所没有看到过的。山势稍陡,海拔在不断的攀升,双腿感觉越发的沉重,需要大口呼吸才能支撑身体所需要的氧气。我已经明显感觉到体能已经与混迹 尼泊尔 那几年不能同日而语,但我没有退路。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在一个稍微平整的地势上停驻,抬头看远处的垭口,回头看身后的群山,山峰连绵没有尽头。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在垭口上休憩,在背风处简单的吃过中饭后是遥遥无期的石子铺满的下山路,四周的山峰的横切面呈现出诡异的紫色。下山时将护膝解下后递给孙姐,在共同面对自然困境的过程中相互支撑可以点燃彼此信念的火种。

Photo by Yeung S

遇见佛塔便有了人烟,Neraks,这个小村子坐落在群山之间的山腰上,正值秋收,金黄色的麦田如同蜜蜡般的镶嵌在山的指缝间。有壮年的男子、女子带着孩子在田地里收割,老人在帮忙晾晒。这是辛苦了一年的人们的收获。村落中的藏式民居上飘扬着经幡,夕阳斜照,一切归于沉静。

这一天是 中国 农历的中秋节。这是第二次的中秋节在旅途中度过了,第一次是2013年一个人在ACT的途中,那天正好路过ACT路线中最大的村子Manang。晚间,协作团队用吐司片裹着蛋液煎的法式吐司,当作月饼让大家庆祝,这份用心让每个人都开心。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营地扎在麦田的旁边,吃过晚饭,坐在田边吸烟看月亮。

他:你现在心里应该有着一个或者几个人的名字。

我笑了一下,弹了弹烟灰:是的。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

他:不想聊聊。

我:没什么好聊的,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能自我消化了,就算遇到不公、欺骗、背叛,好像也能自我化解。与别人倾诉,你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阐述很主观的片段,别人的判断会受你的很多影响,得不到客观的解读和忠告,耽误彼此的时间。

这几年,我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些事情,想着如果我是另外一个人,遇到某些情况我会怎么处理,当答案是可能我的做法跟对方没有什么区别,那我还有什么好怨的。如果答案是目前结果的一种对立,那我再去想化解的方式。人需要成长,就算当你拥有的一切碎了一地,也要坚强的自己扫起这些碎片,这是修行的一部分。我觉得我现在这种状态很好,我很喜欢。

9月14日 晴

今天的路程只有半天,从3610米的Neraks村上升755米下降400米到3965米的Yulchung村的10公里路程。

从村子一路下山,在河谷的底部从横跨赞斯卡河的铁桥上走过,河对岸的山上正在修路,九曲回肠。TATA的巨大卡车运送着土方,从身边驶过,扬起烟尘。接着是从小路往山顶爬升,在一处停着的卡车前,询问司机是否可以搭一段车,司机说只能载我们1公里。我跟领队上了车,坐在驾驶员旁边。车子晃晃悠悠的往山上开,领队与司机交谈甚欢。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在山腰上下了车,与司机道谢,站在路边看其他队友在努力的攀爬。汇合后,大家继续上行。穿过3970米的Chucho Khuri La垭口后,沿着平坦的修了一半的公路,轻松下行。直到看到佛塔,便到了今天扎营的村子。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山谷之中的一片草地,是今天的营地3900米的Yulchung,不远处山下的麦 田中 ,依旧是在忙着秋收的村民。协作团队支好了帐篷,搭起了移动的淋浴间。在淋浴间里用装着温水的水袋流出的水冲洗身体,换上干净清爽的衣物,感觉整个人焕然一新。

当天色暗下来,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感觉浑身发冷,套上羽绒服和抓绒裤,依旧止不住在餐桌前发抖,我想可能是下午洗澡后受了风寒,回到帐篷摸黑拿出了康泰克吃了一颗后,钻进了睡袋,仍然止不住浑身颤抖着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隐约中的感觉到杨姐过来我们帐篷看过我几次看,问我情况,只是药性让自己睁不开眼,应了几句又昏睡过去。

黑暗中,我仿佛听到有人在我耳边,轻声的读着: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直到凌晨被热醒,浑身是汗,感觉灵魂仿佛回到身体里,恢复了知觉,脱下厚的外衣,再次入睡。

Photo by Yeung S

第二天一早醒来,感觉身体已经没有大碍,只还是感到疲惫,穿上外套,收拾完驮包和背包,走出帐篷,看到有村中的妇人拿着羊毛织城的帽子在我们的帐篷边售卖。

9月15日 晴

Photo by Yeung S

从3965米的Yulchung营地继续上行,到达4455的Kiupa La,垭口白 塔下 的谷底是村庄,沿着山腰是正在修建的公路。领队说可以下到谷底再上行,比起沿着公路走的路途要缩短二分之一以上,但强度要大很多,随便我们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我选择了沿着公路前行,路途虽远,但路面平坦,基本没有大幅度的爬升和下降。登山杖插到包上,在公路上一个人慢慢的走,手机开着音乐,一首叫“毕生”的歌反复放着。其实很多时候人面对选择,选择的结果是跟自己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选择路好走路程长的人是保守的性格,希望生活平坦,自己可以从容面对。选择下到谷地难度较大的人,是不惧生活的挑战,对未知的世界有好奇心,有冒险精神的人,这个选择需要人具备一定的能力以及对自我客观的判定和衡量。这两种选择没有好坏,只有什么才是适合自己。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4420的Murgum La,在公路上方的一个山坡上。爬上山坡,因为前一天的身体问题,已经没有了太多的体力,领队把马让给了我。一个小时后,在一个下坡处可以俯瞰到面前的山谷中赞斯卡地区最大的村落Lingshed。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Photo by Yeung S

沿着陡坡,一路下行,在山下寺院的旁边是今天的Lingshed营地。营地 高台 上的一座建筑,是早几年前为了迎接一位格鲁派的尊者来到这里讲经而修建,殊胜无比。

他 :身体好一些了吗?

我 :好多了。在自然界面前,人类真的是不堪一击。昨天晚上昏昏沉沉的喘不上气的时候,如果真的一下子死去也就死去了,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这种结果给别人添了麻烦。

他 :当时你想到什么?

我 :我一直以为人在离去之前最难受的时候会想到很多。可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你会发现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想过去的人、过去的事了。大口的呼吸,得到更多的氧气在那个时候比什么都重要。这不说明那个时刻人是无情的,生理的本能反应让你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

他 :死亡对于生命而言都是未知的谜题,其实大家都是因为未知而恐惧,而非单纯的害怕死亡。

我 :是的,所以正确的面对生命的老去和消失也是需要学习的。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叫《 西藏 生死之书》,关于佛教对于生死、轮回的观点。

他 :你相信轮回?

我 :我说不清楚。佛教一直在教导人们只有相信了轮回,才能有敬畏心,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徒。我想就算没有轮回,因果也应该是存在的,起码有这样的概率。如果你做的事情的本源是有利他性,从自身而言心理上也会觉得舒服。或者人往生后,进入了更高纬度的空间,四维、五维,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轮回。

天色渐晚,大家各自安歇。



· 关于原识文化创意I.O.I ·

致力于艺术展示策划,提供独具⼀格的文化创意,为客户创造价值。擅⻓跨领域结合的风格创意,拥有丰富艺术家资源,最大限度展示和创造价值。

- 精选文章 -

拉达克 - 以西结书|赞斯卡·如去如来

拉达克 - 以西结书|列城·有生之年(下)

拉达克 - 以西结书|列城·有生之年(上)

拉达克 - 以西结书|又见德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息!完整还原“飞鱼”他念他翁遇难事件始末
西藏不只有八廓街,还有念青东
雪山盛宴,强驴的念青东“萨普线”重装探秘
徒步 | 风雨过后见彩虹-年保玉则穿越记【4】
去时雪满天山路-记2018夏季独行狼塔C V、乌孙、博格达 (1)
独自穿越天山狼塔,每天都要死几回是一种什么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