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中无股,是做好投资的基本功
userphoto

2022.05.17 湖北

关注

文/王冠亚

第106篇推文,全文2912字,阅读时长约7分钟

1

昨天是元宵节。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正月十五过后,这个年就算是正式过完了,我们的计时方式也要从农历重新切换到公历。今年是狗年,要努力啃下更多的“硬骨头”。

这周我观察到3个微不足道的现象:一是有2位朋友找我借书,《穷查理宝典》和《财富自由之路》;二是有2位朋友的微信签名分别改成了“长期同步”和“有态度有温度”;三是有5位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希望我多分享一下投资方面的知识。

虽说微不足道,但我逐步意识到——自己正在对身边的人产生影响。哪怕这个影响力还非常弱,但我依然认为,长期坚持传播正能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其对于社会、对于他人的价值。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跟我们一起成长。

投资跟其他任何一项事业一样,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进步。巴菲特从10岁开始买第一只股票,一直到20岁都没有赚到什么钱。直到他遇到格雷厄姆,才逐步走上投资的正途。可见,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我们普通人和投资大师比起来,究竟差了哪里呢?就我的理解而言,首先就是投资的基本功没有打牢。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区别:

第一,看什么:股票or公司?

业余投资者做投资,看得最多的就是K线图。因为k线图非常容易上手,看3分钟就明白了。但容易上手的事物,往往没有成长空间。你看3个月的k线图,跟看3分钟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由于k线图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以k线图作为投资依据,那就必须实时盯盘。我有个朋友的叔叔就是这样的,40多岁头发都掉了一半,他自己解释说:

“炒股太操心了。我现在每天都要上班,只能利用空闲的时间盯盘。中午基本上不休息,因为我要时时去捕捉机会。有时候闪崩就是几分钟的事情,那我就必须得一直关注它的走向,发现苗头就赶紧卖出。”

为什么要实时盯盘?说到底,还是对自己持有的股票没有信心。如果你的孩子做功课,需要你时时盯着;如果你的老公在外出差,需要你时时盯着;说白了,还是不放心嘛。

巴菲特的办公室没有电脑,也从来不看股票行情,他看得最多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年报。正如他自己所说:

“你必须了解财务报告,它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语言,一种完美无瑕的语言。只有你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它,学习如何分析它,你才能够独立地选择投资目标。你在股市赚钱的多少,跟你对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多读财报,不一定就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但如果不读财报,一定做不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我很认同唐朝的一个观点:财报是用来证伪的。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基本的财务指标都不符合你的选股原则,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往下看了。

2

第二,想什么:价格or价值?

业余投资者因为不懂股票估值,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股票价格的涨跌之上。由此衍生出一门股票研究方法——技术分析。技术分析试图从股票过去的表现,推测出未来的价格走势。

技术分析不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交易博弈的角度去看待市场。信奉技术分析的人通常是这样想的:即使我买得贵,也没有关系。只要它能继续上涨,我就有机会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他们的内心OS往往是三个字——赚价差。

那么,依靠技术分析去预测市场是否继续上涨,科学吗?我们不妨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拥有预测市场的能力,你是会站在屋顶高声谈论它,还是会默默开个账户闷声发大财?”

如果技术分析管用,你哪怕每天只赚1%,365天也能翻37.8倍,这可能吗?如果技术分析管用,那些“股评大师”何必在电视和网络媒体上把赚钱的方式告诉你呢?谨记一点:一个知道如何把铅变成黄金的人,是不会为每年100美元的报酬而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

喜欢打球的朋友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是否能赢球的关键,不在于记分牌上的比分,而在于场上选手的实力。当我们观赛时,很少有人把眼睛盯在记分牌上,而是更多地看选手如何表现。

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价格只是一种基于短期市场情绪和长期内在价值的综合表现形式。短期市场情绪是非常难以捕捉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长期内在价值。

对于经营稳定的公司来说,不管短期股价如何涨跌,长期都必将和价值同步。抓住了价值锚,也就抓住了中长期影响股价涨跌的“牛鼻子”。如何去评估价值呢,巴菲特给出了他的财务准则:

1. 重视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2. 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3. 寻找高利润率的企业;

4.企业每留存一美元,必须至少产生一美元的市值。

1973年,巴菲特计划投资华盛顿邮报,他的估值路径是这样的:

1973年公司股东盈余1040万美元,除以美国政府长期国债利率6.81%,价值约1.5亿美元;如果资本性支出最终和折旧摊销持平,按照1330万美元净利润计算,价值约1.96亿美元;如果公司有能力再提价3%,那么公司的估值将接近3.5亿美元;如果公司税前利润率从10%上升至历史平均的15%,那公司价值将再增加1.35亿美元,达到4.85亿美元。

而当时华盛顿邮报的市值是8000万美元。1984年,巴菲特回忆这笔投资的时候说:

“实际上,如果你买进的是一组这样的股票,而且你对企业估值略知一二的话,以8000万美元买进价值4亿美元的东西,基本上是没有风险的。”

假如华盛顿邮报从8000万美元继续下跌到4000万美元呢?那简直太好了!可以以更低的筹码捡到更多的便宜货。如果你了解一家企业的真实价值,就根本不会去犯追涨杀跌的错误。

3

第三,做什么:赚钱or保本?

汇添富首席投资理财师刘建位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亿万富翁,想要招聘一名司机。重赏之下,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最后,有3个人成功地进入到最后的面试环节。亿万富翁问了3个人一个问题:你可以把车开到离悬崖多近的距离,还能保证车上的人员安全?

第1个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可以把车开到离悬崖只有10公分的距离。

第2个人不甘示弱:我可以把车开到离悬崖只有1公分的距离。

唯有第3个人稍稍沉吟,对富翁说:我确实不知道我能把车开到离悬崖多近的距离,但我知道悬崖边上非常危险,我会离悬崖越远越好。

毫无疑问,第3个人被录取了。因为亿万富翁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名司机,最重要的永远不是能把车开多快,不是能挑战多么高难度的动作,而是能100%保证车上人员的安全。

我们身边,一年赚100%的人并不少见,这只不过是偶尔的运气罢了。盈亏同源,依靠错误的方法快速赚到的钱,只要你还没有离开赌桌,迟早会还给市场。

南老师也举过一个例子:10年10%的净值是2.5937,9年20%、1年损失50%的净值是2.5799,这也再次验证了巴菲特说的那句话:

“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是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进入股市最开始要学习的一点就是如何保本,而不是如何赚钱。每做一笔投资,先不要做赚多少钱的美梦,而是考虑本金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性。只要你不发生大的亏损,凭借着复利的威力,即使每年的收益回报不是很高,长期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回报。

最后总结一下,投资的基本功就是先做到心中无股,不看股票看公司,不看k线看财报,不想价格想价值,不做博弈看成长,不求速度求安全。用更简单的话讲,其实就是价值投资的三个方面:1.股票是企业的所有权;2.市场先生;3.安全边际。

金融思维和商业思维对一家公司的估值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股神巴菲特,其实是不炒股的,他只是一名股权投资家。当我们回归常识,用正常的商业思维思考投资的时候,离事物的本源和真相也就更近一些。

王冠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历史文章:

价值投资,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财商网---陈理专访
对投资人生的思考——写在创业板千点之际
为什么“价值”大咖们很少提及格雷厄姆
估值不确定性
这份金融书单大全(从入门到进阶)建议收藏!
所谓的价值投资都是骗人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