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成瘾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中国证据
userphoto

2022.05.19 广东

关注
在过去十年中,成人和儿童的互联网用户数量都大幅增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20年中国未成年人上网情况报告》,2020年中国上网儿童人数达到1.83亿,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为94.9% ,高于全国70.4%的互联网普及率。82.9%的上网儿童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该报告还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尽管互联网在许多方面对我们有着积极影响,比如提升认知和幸福感。但网络成瘾问题的存在不容忽视。网络成瘾是指在网络活动上花费过多时间,导致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障碍和心理功能障碍。

但我们不能放任孩子们这样下去。我们听到或者亲眼看到过许多儿童彻夜在网吧上网不归家,许多孩子因父母不让玩游戏而走向歧途的真实案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有关,包括增加抑郁、焦虑和心理虐待的发生率,以及身体不适包括眼睛干涩、视力下降、颈椎疼痛、肥胖、背痛等。
上面这些影响只是随口说说,没有真凭实据吗?为了给出中国证据,沉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启了一项调查。

01

国家庭追踪调查


他们利用的是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CFPS 是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纵向社会调查,于 2010 年启动,由中国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ISSS)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查。它侧重于研究调查与教育成果、经济活动、移民、健康和家庭动态相关的一系列主题。该调查在三个层面收集数据:个人、家庭和社区层面。CFPS 在 25 个省(除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宁夏和海南外的所有省份)的抽样单位中对受访者进行了调查,持续对14960户家庭、42590位个人进行追踪调查。该抽样框架代表了 95% 的中国人口。
细致看看,这份数据里有3项足以支持研究的主要数据。一是儿童的自评测身体健康状况的数据,从 1 到 5,代表“不健康”到“非常健康”。二是儿童心理健康变化数据,让儿童选择自己过去一周内经历的各种情绪(比如开心、沮丧、焦虑等20个项目)的频率。三是儿童的上网网络时长,用于衡量网络成瘾的程度,研究人员将平均每日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2小时视为网络成瘾。除此之外,还有儿童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身高、体重、是否在校、是否寄宿、在线学习状况、是否为城市儿童等信息。

注意:由于使用互联网使用时间来衡量网络成瘾,用于学习目的的互联网使用差异可能会影响回归结果。因此研究人员在研究时已经控制“使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频率”这个变量来减少估计误差。也就是说,用平均每日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2小时这个标准来衡量网络成瘾已经减去了因在线学习而使用网络的时间。

有了这些信息,足以回答“网络成瘾与儿童身心健康是否有关”的问题。研究人员选取了 2016 年调查时 10-15 岁的儿童(选择该年龄段的儿童,因为他们已经足够大,可以自己填写调查表),并跟踪他们在 2018 年调查中的情况(当他们 12-17 岁时)。最终得到1709个有效样本。


02

网络成瘾有害健康


做一下简单的数据统计,就发现了一些相对客观的信息:

1.2018年儿童自测健康平均值为3.9,比2016年下降0.05,表明中国儿童自测健康呈下降趋势。

2.2018年中国儿童抑郁评分为10.40,比2016年提高0.33,表明中国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正在恶化。

3.2018年网络成瘾比例为19%,较2016年增加10个百分点,说明儿童网络成瘾现象日益普遍。

4.非网络成瘾组儿童的自评健康评分比网络成瘾组高0.11。

5.网络成瘾儿童的抑郁评分成瘾组比非网络成瘾组儿童高0.67。

6.网瘾儿童的年龄和受教育年限高于非网瘾儿童。

7.网络成瘾组的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明显低于非网络成瘾儿童。

但上述发现只是阐述客观现象,并未说明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网络成瘾而不是其他因素比如家庭关系引起的。因此研究人员用了2种名为DID 和 PSM-DID 的统计分析方法,来验证网络成瘾和儿童身心健康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这些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对我们这些外行人来说很难理解。但可以抽象理解为是为了防止其他各种因素(家庭、教育、经济条件等)的干扰,直接探索网络成瘾和儿童身心健康是否有直接影响或决定作用。
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经过多角度的评估,中国儿童网络成瘾与身体健康呈显着负相关,网络成瘾与中国儿童抑郁评分之间也存在显着正相关,即网络成瘾显着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不论这些儿童的高矮胖瘦、年龄大小、家庭状况,都存在这样的相关性。
为了测试结论的稳健性,研究人员把网络成瘾的标准从之前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及以上,提高到平均每天上网 4 小时及以上,发现结果仍然和上述结论一致。
好了,到此网络成瘾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说法算是有一些证据支持了。那如果进一步问:网络成瘾如何导致了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呢?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也统计了儿童的就寝时间和运动频率,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帮助。具体来说,如果儿童沉迷于互联网,他们的就寝时间平均晚 0.13 小时,他们的运动频率将降低 0.52 个单位。同时,睡眠时间和运动频率也与自评健康和抑郁评分密切相关。如果孩子晚睡 1 小时,他们的自评健康差异将减少 0.04 个单位,他们的抑郁评分将增加 0.76 分。运动频率每增加一个单位,自评健康改善将增加 0.02 个单位,抑郁评分将降低 0.03 分。
不好理解?抛开这些数字,可以感性的认为:网络成瘾,通过减少儿童的睡眠和锻炼时间来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更多的发现也被一股脑挖掘出来:网络成瘾对城市儿童的负面影响要强于农村儿童。此外,网络成瘾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着相关性,但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无关。

03

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成瘾制造者



当然这项分析也有局限,比如它只限于中国儿童,如果扩展到成人和其他地区不确定是否有相同结论。另外,关于身心健康和上网时长等数据大多依靠自测而不是客观监测的数据,可能会有存在些偏差。
但结合生活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结论。我们甚至不需要这些分析数据就已经有了网络成瘾有害的印象,不仅危害身心健康,还耽误学业和工作。
如果我们需要证据,上面的信息已经给出了参考。但我们更需要如何减少孩子上网时间的方法,是减少他们上网课,还是限制他们玩游戏的时间,还是限制他们看娱乐节目的时间?
其实根源并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吸引他们的内容的成瘾制造者身上。孩子的判断力和控制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很难看到自己的行为的长远影响。
好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有所觉醒,国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些类似游戏限制令和娱乐限制令的政策。在将来,政府公共部门更应该去监管那些不主要以儿童教育和健康为目的,而是纯粹以从孩子身上赚钱为目的的互联网内容,不论它是游戏、视频还是其他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
让互联网更多的为我们的下一代服务,而不是让我们的下一代为互联网服务。
文献地址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50327220045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科学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文明绿色上网
“网瘾”危害有多大?吓得硅谷巨头们对子女们做了一件事……
图说:手机成瘾与身心健康
什么是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如何界定?
如何让孩子安全触网?这5个阶段3大纪律8项注意家长一定要知道!
读书笔记:孩子如果沉溺于电子设备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