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Y056:在父母心中,孩子就是一切,孩子就是目的。
大家好,我是老康。 一个有温度的精神心理科医生。 前段时间我们在Y037:每个年龄阶段人格发展的特点Y038 从婴儿的成长解读人格障碍的形成,分享了一个人人格发展及人格障碍的相关理论知识,有朋友很感兴趣,受益匪浅。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长大,但我们却很少有关注自己每个年龄段自己的行为表现和精神症状,这种状态直到我们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那刻改变。 孩子的一点儿变化和异常就让我们焦虑万分。 我的朋友小王就是这样,儿子只要有一点儿和其他孩子的不同,就会焦虑的团团转,生怕儿子有什么问题,就赶忙联系我们,询问是不是孩子有问题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精神心理科医生关注的那些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生命的第一年
这是运动和社会功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阶段。 出生后的第3周,婴儿看见别人面孔时出现微笑;6个月则仅选择性微笑;8个月开始害怕陌生人;随后出现和母亲的分离焦虑。 婴儿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依恋,尤其是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最为重要,重要的依恋也存在于与父亲或其他与婴儿密切接触的人中。 第一年末的儿童应当与母亲或其亲密的监护者形成一种密切和可靠的关系。 应当养成有序的睡眠和进食行为,通常已经完成断奶。 儿童开始知道自身以外的物体,了解一些简单的因果关系以及空间关系。 第一年末的儿童喜欢发出声音,会说“妈妈”,“爸爸”或1-2个其他的单词。
二、第二年
2岁同样是一个快速发育的时期。 儿童开始想要讨好父母或当他们未被接受时,会表现出焦虑。 孩子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 到2岁时,依恋行为已经稳固建立。 开始出现暴怒,特别是当他的探究性愿望被制止时,但暴怒不会持续很久,当孩子学会接受约束时会逐渐减少。 第二年末的儿童能够将2-3个单词连成简单的句子。
三、学龄前(2-5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智力的迅速增长,突出表现在语言的复杂性上。 随着儿童学习适应在家庭中生活,逐步开始发展社会化行为。 孩子开始认同父母并采用他们的是非标准。 在学习如何与兄弟姐妹、其他小孩以及成人交往时,儿童的社会生活迅速发展。 虽然暴怒仍继续存在,但在孩子开始上学之前会逐渐消失。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问很多问题。 2-5岁儿童的幻想生活丰富而生动。 幻想可以成为儿童现实生活暂时的替代,有助于儿童愿望的实现,而不考虑其现实性。 诸如绒毛熊或一块毛毯等特殊物品对孩子变得特别重要,这些物品主要用于对儿童的抚慰或再保证,有利于睡眠,被称作“过渡物品”。 儿童开始了解自己的性别。
他们逐渐认识到男性和女性在外表、衣着、行为和解剖上的区别。这个时期常常出现性游戏和性探究。 根据精神动力学理论,这一阶段心理防御机制开始发展,使个体能够应对为自身所不可接受的情绪所导致的焦虑。
这些防御机制在Y045:为什么说爱的愈深,恨的愈切---谈谈我们内心深处的防御机制已经描述,包括压抑、合理化、补偿以及置换等。 儿童早期的常见问题 从出生到5岁开始,儿童可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喂食和睡眠困难、缠着父母(分离焦虑)、暴怒、违抗行为以及轻度的攻击行为。
四、童年中期
到5岁以后,儿童应当了解他或她作为男孩或女孩的身份及其在家庭里的地位。 他学会适应学校生活,学习阅读、书写和掌握数字概念。 老师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这一阶段,孩子逐步了解自己所能和所不能。
心理防御机制、良心以及社会化行为标准进一步发展。 根据精神动力学理论,这一时期是性心理发育的静止期(潜伏期);但目前认为,对异性的兴趣和性活动在5-10岁儿童就已出现,尽管可能不为成人所察觉。 儿童中期常见的问题包括恐惧、梦魇、与同伴关系的轻度困难、不服从以及斗殴。
五、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成长阶段。 最显著的特点为青春期躯体的变化。 青春期的年龄界定并不固定,通常女孩为11岁到13岁之间,男孩为13岁到17岁之间,而性激素的产生则始于8-10岁之间,即在躯体变化之前就已产生。 青少年期是对自我及其性格的认识迅速增长的时期。 处于这一时期的年轻人开始关心自己到底是谁,自己生活的方向是什么。 他们能够着眼于未来,进行多种生活选择,能够感受到希望和失望。 这一时期的同龄人关系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女孩,亲密的友谊常常建立于这一时期。 小群活动很常见,这有助于青少年发展独立性。 
青少年期两性间的兴趣和性活动显著增加,起初,只是对异性非常小心地接近,以后两性间的接触逐渐变得更为直接和自信。 在青少年后期,逐渐发展了对异性的感情和性感觉。 性的表达方式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标准及家庭规则。 儿童后期及青少年早期的常见问题 12-16岁期间常见的问题包括情绪问题、焦虑、拒绝上学、同伴关系困难、违抗及反叛行为,包括逃学、试用违禁药物、斗殴以及偷窃。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对于孩子来说,有几个方面不同于成年人。 儿童很少自己主动去看医生,而是由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带着去看医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儿童在某些行为或发育方面存在异常。 因此,儿童就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或容忍程度,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儿童的行为。 健康的儿童可能会被过度焦虑的父母或老师带去看医生;而存在严重问题的儿童却可能被忽视。 原因之一是儿童的心理问题可能是其家庭中其他成员心理障碍的反映。 儿童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隐藏在其所在的家庭或学校中,当家庭或学校出现了另外一些问题而使其对儿童的应对能力降低时,则孩子可能会被带去就诊。 在决定其行为异常时必须注意患者的发育水平。 有些行为在年幼儿童被看作正常,而在年长儿童则是异常行为。
例如,反复尿床在3岁小孩可以视作正常,而在7岁儿童则是异常行为;此外,儿童对生活事件的反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同。
因此,与父母的分离焦虑对年幼者的影响可能大于年长儿童。 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其精神障碍的证据更多来自父母、老师或其他人的观察。 这些知情者通常提供不同的描述,部分原因是儿童的行为在不同的情景下表现不同,另一原因则是不同的知情者对异常的界定具有不同的标准。
因此,要向供史者询问问题的具体实例,要询问出现问题的情境。 对儿童患者的治疗较少采用药物。 对儿童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父母以及整个家庭,对儿童进行再保证和再教育,协调可能对儿童提供帮助的各方面关系,特别是学校。 因此,在儿童精神病学中,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比成人精神病学更为重要。
参考书目:牛津精神病学
谁的人生不流离,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灵魂不总是独行,在茫茫人海,总有颗相似的灵魂,不需太多的语言,也许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足矣。面对生活的苦难,我们并不孤单。
我是康医生,我在苏州,来自精神心理科,擅长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希望可以帮您解决一些学习、工作、恋爱、婚姻等方面的疑惑。
康医生个人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种精神疾病的起病竟然是青春期
让我们关爱孩子的心灵
有这些症状的孩子,更易患精神疾病
被忽视的儿童心理疾病 转载
世界精神卫生日: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 丨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
不要成为孩子精神世界里的陌生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