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方神效之秘---在药量

仲景服药法---个体化用药,最佳有效量

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尚书·说命篇上》

这句话前见于尚书,当是周时人的治病体会。喝了药后,如果不头晕目眩胸中愤闷,那么疾病就不会好转。 

最近笔者在读《汉方诊疗三十年》,是日本已故汉方学家大冢敬节先生的病案集。惊讶于日本人用汉方的量小,一般只有我们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量。一般以中长疗程取胜,如服一个月到一年。有人解释说日本的水比较软,有效成份容易煎出,还有就是日本人体质敏感吃东西都小碟的,所以少量的中药就能得到好的疗效。日本汉方家大多以伤寒杂病论里的方子为主,成方使用,鲜少加减,但用量已经远小于我们汉朝医圣张仲景的原量了。 

张仲景的原量一般以两计,多数为三四两许,按近年考古发现东汉的度量衡器具折算,一两相当于今天的15.625克。药量一般也在今天的30到60克。考虑到古人的药物切片可能做得不细,和药材晒得不干,应该相当于今天的20来克。而日本人用量极少却能取胜,跟切片极细有关,与金元时期煮散的做法相通,能大幅的节省药材的用量。日本中药大多从中韩进口,价格较高。 

那么今天中国的惯用配方用量(十克许)和日本人的汉方用量、张仲景的原书用量,是不是都能达到“药令人瞑眩,厥疾竟瘳”呢? 

中医最大的不科学就在于用量问题上打马虎眼。其实能不能治好病,最关键的并不是选什么药方,最重要的用到合适的足够的量。我们知道现代药理学研究注重药动学、药效学(PK/PD),象抗生素的量,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的不同特性,为了到达疗效,其使用的量和次数有严格的规定,一旦不符,疗效有时几乎完全没有。即中药同样存在着“有效剂量”和“中毒量”,而且其疗效应该跟剂量呈线性关系,越接近中毒量,疗效越好。而这个中毒量又因个体大小、解毒能力的体质差异,存在不同。个子小的柔弱的女生中毒量可能还是大块头男生的有效治疗量。 

中医界最大的笑话就是那本《中国药典》的中药部分,限定了四百多种中药的常用量和上限量。我不知道这两个量是怎么出来,做为中医生的用药依据,既无实验研究依据,也脱离临床专家取效的实际。应该明确标明的有效量和中毒量却没有标出。象临床上用附子很多时候用20克效果很好,中毒量也远高于药典规定的15克。所以这是一本极其荒唐的书。 

汉方效果好不好,就看用量。量有没有用到恰到好处。象姜春华治肝病黄疸,用茵陈蒿汤,大黄是君药,最少用量25克以上,治类风关和红斑狼疮,生地黄60克以上,量直追医圣当年。黄煌治外感发热,用柴胡25g黄芩15g甘草10g连翘30g。代刀散排脓用皂角刺30克以上,起效快速。李可老先生治危重病,附子起始量就是40克,相当于汉时两两二枚吧,应手而起。

中药用量是不传之秘。以前的中医方书,是写药不写量,以保家传绝学独尊。不象现在中医药大学教材常用量都是几克到十来克。这严重违背了科学的自然规律。“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者,中毒量的前兆、有效量的顶峰。几千年前的周人就明白了PK/PD的用法原理。现在的中医师却迷糊得很,看着临证指南医案里一克两克的用量,不起丝毫的疑惑,疗效不好,不质问一下自己是不是用量错了,一味被叶天士蒙骗。 

既然中国药典这样的权威不可靠,现代教材不可靠。有效量和中毒量的实验数据又没有。

试问为医用量何处下手。

 满地黄花寻遍,只有二个途径了。

一是他人经验,比如家学、师徒传承,看其诸方中必用之药,恒用之量,便是其多年临床实践的有效量。

二是张仲景老先生在两千年前教我们的方法,抓好几两的中药煎一大锅,两三个小时服一点,一直服到起汗见效或者瞑眩,再止后服,把剩下的药汁倒掉。瞑眩一般都是达到有效量,往中毒量走的路上了。为何瞑眩才是起效的药量呢,我们知道矫正必以过枉,不枉是不能矫正的。记得有一回一网友说了一堆阳虚症状表现,嘱其服右归丸,她害怕上火。上火怕什么,你本身是阳虚的,就是缺火啊,上点火才好得快一些啊。上火其实也是瞑眩的一种变异吧。瞑眩跟生病有时还有些象。 

古人的这种“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的经验是十分可靠,既达到了有效量,同时又能因个体差异而灵活掌握了用量。就是间断服药,起效瞑眩后止后服,就达到了你个体起效的最佳的量了。人有胖瘦壮弱,这个方法十分的好,药有千百种,全部解决掉了。李可老中医使用大剂量附子,采用的也是仲景先生这种流传千古,极具个体化特点的“大剂煎好,少量频服,见效或瞑眩即止后服”的妙法,达到了用药剂量的最佳个体化。 

笔者喜欢中成药,觉得中医药最大的进步就是中成药种类多,服用方便快捷。

但是很多人都不喜欢中成药,甚至中医师都认为中成药不能治病。

笔者却多用多效,无它,因为懂得中成药的有效量。

“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中成药厂家说明书上标的都是最小最安全的量,服了后大多数人都不会瞑眩没有不适感觉,所以服中成药跟吃饭似的,一点过枉矫正的效果都没有,当然厥疾费瘳了。厂家是本着最不负责的态度写说明书的,不把人吃坏是第一思想,有没有效果不是他们的出发点和责任。

比如双黄连口服液,是非常好的药,里面有金银花、黄苓、连翘在里面,治疗扁桃体肿大发炎,清肺热效果很好。但是平常人都遵说明书一次喝个一两支,跟蜻蜓点水似的,远没有达到合理的PK/PD。笔者的用法是一次喝上个三支,四五个小时喝一次,一天就不是三次了。喝到你真的胃寒出来再说。喝三支会中毒么?不会;四小时喝一次会麻烦么?病好得快才重要啊,半夜起来喝几支,何乐不为。起效才是王道,合理的有效量一定要用到。上感需要挂点滴么,才怪哩。

比如午时茶也是非常好的一个药,能祛风寒化食健脾燥湿。象最近这种阴雨绵绵的天气,寒湿为重的感冒,最适合服午时茶了,效果比专门治风寒的感冒清热颗粒要好很多。不过笔者一次要喝两三包,一天喝四到五次,有些是夜里喝的,喝到全身畅快微汗体内气机旋动为宜。20小袋才四元,没喝完感冒就好了,四元治感冒,谁说中药不能速效,用量只要达到了最佳PK/PD。一切都NO PROBLEM。笔者爱中成药,好东东,都被你们浪费了。还整天忍受着打针吃药花钱的。巨大浪费,斯诚为不懂哪。

在病房曾治一例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番泻叶灌肠无效,遂开了五剂大承气汤加减。方药如下:生大黄15g元明粉5g枳壳12g厚朴12g郁李仁20g柴胡 9g。保留灌肠一剂。余每1小时鼻饲服半剂,服后三小时未效再服一剂。5剂一天内服完,才见肠鸣音雷响,大便畅泻。计一日生大黄总量75g(折算为汉时5 两),厚朴60g(4两)、枳壳60g(4两)、元明粉25克(近2两)。仲景大承气汤原方量为:大黄四两,厚朴八两, 枳实五枚(6两)、芒硝三合 [60ml],〖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笔者现时用量用法与之不相上下。

“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古人老早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两千年前惜字如金的张仲景不厌其烦地写下啜服数回,如汗出,止后服。这多么和现代药理学PK/PD理论相通的巧方法,被我们忽视,全是祖国的不孝子孙,罪人哪。

大家集体去上国学课,读尚书。“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开汝心,以沃我心。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

附汉制度量衡与今制对照

汉 制        今    制

1斤        250.000 g

1两        15.625 g

1分        3.906 g

1铢        0.651 g

1合        20 ml

1升        200 ml

1斗        2000 ml

1斛        20000 ml

1寸        2.3 cm

1尺        23 cm

1丈        230 cm

粳米1升        180 g

半夏半升        50~60 g

五味子半升        30 g

厚朴1尺(中等厚,宽3.5厘米,长23厘米)        15 g

杏仁100枚        40 g

桃仁100枚        30 g

枳实1枚        18 g

附子1枚        10-25 g

大附子1枚        30 g

野生乌头1枚        5 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子药量都不对,怎会有疗效?国医大师朱良春亲传用量经验!
中药方剂里不可不知的秘密
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瞑眩瘳
44 谈“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瞑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