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国春秋--吴越篇38

在钱镠的率领下,吴越国的二十万民工在长达数百里的施工工地上热火朝天、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居然又一次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仅仅用了钱塘江潮退潮的三天时间,便把整个堤塘的基础工程全部施工完成。

三天完成数百里的堤塘基础工程,比起前面神话传奇般的射箭退潮,这个工程更称得上是真正的奇迹。

但奇迹不仅仅在于三天内完成基础工程,钱镠忧心于钱塘江潮的随时侵袭光顾,所以急力催促现场民工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疯狂赶工期,终于再次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钱镠所创造的巨大奇迹吧!

开运四年(公元910年)十月,经过两个月的施工、二十万民工的共同努力,一条长达数百里的防潮堤塘终于完美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两个月时间,修筑完成一条数百里长的堤塘,而且是在汹涌澎湃的钱塘江畔修筑而成,这无论如何都应该算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吧。

这要是放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无可争议算得上是一个水利工程行业的伟大壮举!

而正是钱镠率领吴越国的百姓们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奇迹和壮举!

这条防潮堤塘从六和塔至艮山门,全长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丈,共花费十万玖仟肆佰肆拾缗,史称“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

同年,钱镠又设置龙山、浙江两闸,遏制江潮入河!

钱氏石塘的修筑完成,有效地遏制住了常年祸害杭州城的钱塘江潮,保护了杭州城,并使之能够向东南地区进行城区的扩张。

由于江潮被有效得遏制,杭州城内的河渠终于摆脱了潮汐的干扰和影响,杭州城的百姓们从此摆脱了“盐卤之苦”,生命得以保障,农业生产得以恢复!

钱氏石塘的修筑完成,吴越王钱镠居功至伟,正如后来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论五代史书武肃王事》中写道:筑塘射潮,非止一时之保安,实有千年之功德,洵堪百世之模楷!对钱镠极具赞美之词!

钱氏石塘,钱镠一生之千秋功德、万世功绩!

随着钱氏捍海塘的修筑,在整个吴越国范围内,在钱镠的积极支持和主导下,开始兴起一股兴修水利工程的热潮!

吴越国的整个势力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全省、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地区,是著名的“渔米之乡”和“人间天堂”。

但在钱镠那个时代,吴越虽然号称富庶,但似乎还未完全获得“渔米之乡”和“人间天堂”的美称,一切美称都要靠钱镠和吴越国百姓们的努力工作来获取。

吴越国是名符其实的江南水乡泽国,境内河流湖泊星罗棋布,北边有长江、吴淞江、太湖、淀山湖、嘉兴南湖,中部有钱塘江、新安江、杭州西湖、越州镜湖,南部有永嘉江、临海江、东阳江、丽水,东临茫茫大海,水利工程的大规模修建对于促进吴越的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钱镠出身于杭州的农家,从小就和平民百姓们接触生活,自然能够较多地理解平民百姓们的真实需要,要想保持和巩固自己在吴越国的统治,那么就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善待平民百姓,而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便是善待平民百姓的一种方式,兴修水利工程又是能够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一种方式,所以兴修水利势在必行。

除了钱氏石塘之外,钱镠在吴越国兴修过的著名水利工程还有治理太湖水系工程、撩浅西湖镜湖工程、置堰制水工程。

梁贞明元年(公元915年),钱镠为了治理太湖水系,特地在太湖流域设置专负责管理水利工程的都水营田使,都水营田使可以招募士兵作为部属,并命令为“撩浅军”或“撩清军”。

高峰时期,太湖流域曾配置四支“撩浅军”,人数约七、八千人,这些“撩浅军”专门负责从事水利工程,平时的工作就是治湖筑堤、通浚河渠、防涝防旱。

太湖之水一路流入吴淞江入海,另一路由急水港进淀山湖入海,当遭遇旱灾时,“撩浅军”的工作便是运水入田,而遭遇涝灾时,“撩浅军”的工作便是引水出田。

在治理太湖水系的过程中,“撩浅军”和那些农民组成的“撩浅夫”们还根据平时的实践经验发明创造了“圩田”治水法。

何为圩田?即沿河修筑堤岸,内以围田,外以隔水,每方圆数十里,如小城状,沿堤岸又设置许多闸门,旱则开闸引河水入田,以灌溉农田,涝则关闭闸门,以避免遭受河水泛滥之灾。

除圩田法外,钱镠又命令按照水利水势,多开河道、支流、小径,以防河水积聚外溢成患。

太湖经过有效的治理,自嘉兴松江沿海而东,至于太仓、常熟、江阴,凡一湖一浦,皆有堰闸,使蓄泄以时,旱涝无患,而田自利。

整个太湖水利工程,把桐乡、嘉兴、吴兴、嘉善、松江等地的河流湖泊联络贯通,每七里有一纵浦,每十里一横浦,把太湖流域的河渠组成一个纵横交错、阡陌相连的农田水利网。

真正做到了防旱防涝、抗灾抗害、保障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农业收入!

“钱氏百年间,岁多丰稔”,“其时,岁丰人乐,米一石钱五十文”,“故百年间,岁多丰稔,仓廩有十年之积也”。

这些都是后人对钱镠时代太湖流域农业生产繁荣兴旺的真实写照,太湖流域由此开始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杭州西湖是中国闻名遐迩的著名旅游胜地,但在唐朝末年五代初期的那段乱世时期,西湖完全没有现代西湖的旖旎秀丽风光。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担任过杭州刺史,而那个时代的西湖由于长期得不到治理,导致西湖严重淤塞,居民饮水和农田灌溉得不到有效解决。

白居易曾经亲自带领杭州城的百姓们增筑湖堤蓄湖水,解决了为患一时的旱情。

但不是所有官员都具备白居易那样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品质,自从白居易离开杭州后,西湖就如同一个弃婴般再也无人理睬、无人关注。

百年之后,当钱镠成为吴越国的主人时,西湖已经变得完全面目全非,葑草蔓合、淤塞严重、湖面锐减、蓄水下降、湖水变质,成为一个脏、乱、差的西湖!

因此就有好事者决定放弃这个脏、乱、差的西湖,使之彻底成为陆地。

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钱镠打算扩建杭州内城,有一位好事而且愚蠢的方士主动向钱镠出谋画策:把西湖填平,那么就可以在填平的西湖上多盖些府衙,岂不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西湖悠久历史
古色古香钱王祠
人生的禅机是忘却愁肠
【邮戳】西湖十景风景戳(图文)
《百城赋》之杭州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五十六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