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解读】解读诗经《秦风 · 蒹葭》的建构艺术丨丨陈德民

    秦风 · 蒹葭

   ——录自《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读:

这是《诗经·国风·秦风》中的一首诗。大约是2500年前产生在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首民谣。关于此诗的内容,古往今来学界一直意见不一,难有定论。一谓“刺襄”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分析道:“'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礼制,如果逆周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了,意思是治国就有希望了”。二谓“招贤”说。也有说这是一首招贤诗。姚永恒《诗经通论》中认为“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曰“征求伊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谓“爱情”说。今人高亨、藩树云、兰菊勋均认为《蒹葭》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使人陷入烦恼的情绪之中,说河水阻隔,始终不得,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蒹葭》的本意无从考证,诗中的“伊人”所指也众说纷纭,故以上三种观点均难作最终定论。至今仍可认为是诗界的悬案。

而诗中所展示的艺术特色,可谓是运笔独到,意象纷呈。有鉴于此,本文仅对《蒹葭》一诗的建构艺术进行浅显的解读。

重章叠句,层层推进,使作品更具艺术渲染效果。

《蒹葭》一共三章,每章开头都以蒹葭起兴,将场景的大幕渐次拉开,让读者宛如观赏一幅江水暮秋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晚秋时节,晨曦微露,秋水渺渺,芦苇潺潺,露水盈盈,晶莹如霜。这境界,是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的色彩,因而对抒情主人公心中那可望难即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的作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两句展示了本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也可以是他为之奋斗的理想或目标。但因为“在水一方”,造成隔绝。意喻着追求的艰难,营造了一种只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缥缈不定,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充满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惘的悲苦。“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描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意味着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究不得。至此,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又充分的展现。

《蒹葭》的三个章节,每章只换了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在河边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域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凸现主人公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作品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可望难即,百折不挠,创造了“在水一方”的艺术哲理。

如果把作品中的“伊人”理解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旅历程,精神可贵,感情真挚,付出了艰辛。但结果渺茫,处境可悲。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哲理。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涵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雷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抒情主人公——河水——伊人。由于“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一切因受阻碍而难以达到目标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恋人,贤才,朋友;可以是学业、职业、前途;也可以是金钱、财产、实业;可以是美妙的仙境、人间的福地;也可以是无边的海洋,高耸的山峰;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在水一方”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理解为劝人遵循礼教、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都具有一定的道理。不可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在水一方”的哲理意义就在于此。我们在欣赏《蒹葭》这首诗时,当人生遭受类似于“在水一方”这样的处境时,应当借鉴它锐意进取的精神,而不是它悲观失望的态度。

事实虚化,意象空灵,使作品的艺术造诣达到高峰。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之所以成为千古传唱的歌谣,与这篇作品中所呈现的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的艺术特点是分不开的。

事实的虚化。一般情况下,抒情诗的创作是作者对具体事物所赋予的情感,因而在其意境中,都会看到一些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的场景,但在《蒹葭》一诗中,我们看不到这样场景的出现。作者将其中的人、事、物都巧妙地进行了虚化。留给读者的则是一串串的问号:追寻者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追寻?“伊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如此难以得到?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局?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以至于他们是男是女我们也无法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全无,行踪飘忽不定,完全是一个虚化的幻象,让抒情主人公苦苦追寻而终不可得。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实、追寻内容都显得虚幻朦胧。也正因为这样的表达,让作品的意境才越发显得空灵而更富有象征意味。

意象的空灵。阅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章,我们都会陶醉于诗中所描述的景象,但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们会发现,这些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铭刻于胸的心象;也非曾经经历过的某件事例的回放,而是由数不清的相似事件、相似感受所凝聚、融合、虚化成的某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显著特点就是空灵多蕴,不依不附,犹如天马行空。诗中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充满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让追寻者可望难即,都是这种空灵心境的艺术体现。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描写,作品中那些看起来似真的景物:河水、道路、逆流、顺流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等场景,也都变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因而对待这些景物,都没有必要当作何山何水、何时何地去深究,否则,伊人一会儿在上游,一会儿在下游就显得自相矛盾,甚至连两个人为什么不渡过河去约会都会成为无聊的话题了。

《蒹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就在于抒情主人公能准确地抓住读着的心象,为读者创造出若有若无、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完美性和整体性象征。

意境的整体象征。《蒹葭》这首诗充满许多象征意义,但这种象征不是诗中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修辞手法,而是贯穿全诗的意境的整体象征。漫长的人生征途上,我们会经常遇到“在水一方”、可望难即的境遇,体验着“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人生困境。我们时常会经受着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败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遭受逆流奋战多痛苦和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跌宕。读着这首诗,你可以联想到追求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顺着这种意识流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等人生际遇和多方面的人生经历。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这首诗真正具有了回味无穷、浮想联翩的人生哲理意蕴。

虚化、空灵、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意境的整体象征,大致上就是《蒹葭》这首诗意境的建构过程。也是这首诗成为一个具有无限象征意蕴的艺术世界。

(本文原载陈德民《诗词鉴赏与解读》一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陈德民,生于江苏东海,1998年定居南京。大学学历,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学者协会主席团成员、朱自清研究会会长、《中华文化》杂志总编辑、南京远东书局主编。著有长篇小说《红杉树下》《云台山传奇》《使命》《情归何处》《秦淮风云》、1280行七言古风体长诗《印象南京》及文学评论、散文、诗歌等个人专著十多部。在《文艺报》《文学报》《中国作家》《博览群书》《散文选刊》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50多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画欣赏】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中国最美的诗作
在水一方
抱悃解读《诗经》.秦风.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述园讲义诗经(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