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作鉴赏】让历史遗存照亮记忆丨丨陈德民

让历史遗存照亮记忆

陈德民


        翻开《遗珠拾粹一一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它以图文并重的形式再现了中国古代100个城镇、村落历史建筑的文化遗存。当我们在案头静静地翻看那一幢幢、一排排设计精美、风格各异的中国古代建筑时,眼前仿佛穿越到我们的先祖为建造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居而辛勤劳作的场景。古人独具匠心的智慧、生态环保的理念、择群而居的协作精神令我们对这些古代遗存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与敬畏之心。

       由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带领他的学术团队,历经十年,不辞艰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踏勘后,精心策划、编撰这部《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上下二卷本)学术成果。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深厚,全国各地的古城镇、古村落星罗棋布。但由于自然灾害、旧城改造、乡村城镇化的推行,以及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许多古建筑都在不断地被损毁,被拆迁,被蚕食。四川雅安地震牵动人心,在对人的救援结束之后,对当地文化遗存的关注也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遗珠拾粹》中就有地震源附近的古城古镇古村的介绍,如雅安的上里古镇、望鱼古镇和宝兴硗碛藏族古村。而对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四川广元昭化古城的灾后考察更是以第一手资料展现了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实效,也是“中国传统木构架的房屋能抵抗地震灾害”在昭化古城的生动验证。这些木构建筑不仅有优美的造型,而且千百年来给人们带来了安全感。这对认识如何抵御地震灾害和灾后历史建筑与环境的修复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遗珠拾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100个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古城(镇、村),展现其历史概况、街巷格局、建筑特色,并提出保护建议,其中有些村镇行将消逝。也因此,这套工程浩大的《遗珠拾粹》的考察、撰写与出版,用“功德无量”来形容可谓是恰如其分。

       我国古代众多的历史建筑有其独特的神韵,建筑毁了,神韵也就消失了。这不是再建几座假古董所能弥补的。所以保护历史建筑刻不容缓。这套书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就在于既坚持保护的理念,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所以说,《遗珠拾粹》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调查、测绘和材料收集,更重要的是出版后能够在地区间交流保护方法与经验,因地制宜地为各地方提出保护管理的建议措施,并促使有关部门长期关注这些地区的发展建设活动,防止多元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不经意间的损毁。

       古城古镇古村是个综合体,其地域精神、建筑艺术、人文传统与乡土情感占重大成分。如大运河沿线的许多被人们遗忘的小城镇,它们拥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址,特别是那些运河工程设施,凝结着古代科学的精华。再如那些拥有特别精彩的历史遗存或是有完整历史建筑群体的古镇,像福建省的培田古镇、浙江省的前童古镇;还有一些具有特殊职能的古镇,如陕西铜川的陈炉古镇是中国古代名窑耀川窑一脉单传的创造基地,江西的瑶里古镇是古代生产瓷器的中心,被认为是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这些城、镇、村是一个个历史的缩影。在鲜为人知的集镇和村落里,完好地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只有了解,才能热爱;无论是出版人、文化人,都应有责任和担当,也应积极呼唤文化自觉;更要促进全民参与保护。借助图书的推广和传播,希望加强政府决策层和民众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的自觉保护意识,让这些珍珠持久地发出璀璨的光芒。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陈德民    笔名陈柏年,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学者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华文化》杂志社总编辑,南京远东书局主编。著有长篇小说《红杉树下》《云台山传奇》《使命》《情归何处》《秦淮风云》、1280行七言古风体长诗《印象南京》、文学评论集《灯下夜读》《诗词鉴赏与解读》及散文集、诗歌集等个人专著十多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石家庄9处特色古村,感受京畿之地依然留存美好的旧时记忆
范义庄历史--兼谈苏州的文物保护
村镇历史建筑要保护,杭州要动真格!
建筑师金卫钧水彩画选——古城、古镇、古村
中国最美的100个古村古镇(31—40)
匠心营造|中国古建筑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