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采风|丨又见黄河故道 ||陈德民
               又见黄河故道

陈德民



一阵清新的海风迎面吹来,苏北地区的时令仿佛突然间就进入了初夏。此时,坐在依海而建的盐城市滨海县月亮湾大酒店的飘窗前,极目远眺黄河故道遗留下来的起伏不平的沙砾、滩涂、水塘以及断断续续忽深忽浅的河道,再看看这片东方湿地上一望无际的梨树林、苹果园,一片片被塑料大棚覆盖着的生态农业产业园,一座座厂房掩映的现代化工业生产企业,几天来的采风让我对滨海这座从废黄河上崛起的城市又增添了新的感悟和认知。

在当代人的印象中,大都不太可能将地处苏北地区南端这片碧绿的滨海大地与现时的黄河联系在一起。就如你不会在想像中把长江和山东相提并论一样。可是,黄河与长江不同,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素以桀骜不驯、汹涌澎湃而著称,毛泽东主席当年途经黄河时,面对滔滔东去的河水曾有感而发地说:“你可以藐视一切,但你决不能藐视黄河,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像征啊!”正因如此,一辈子喜欢游泳的毛主席,一生游过中华大地无数的江河。在湖南,他游过湘江;在广东,他游过珠江;在南昌,他游过赣江;在武汉,他甚至在风急浪高的长江里都能“胜似闲庭信步”,但他却一次都没有在黄河里游过泳。这不得不让人对奔腾不息的黄河心生几多敬畏。

坐在飘窗前回望黄河故道,那蜿蜒的废黄河远古时与江苏这片土地并无直接关联。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咔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流经中国九个省区,经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冬天,冰封万里;夏天,浊浪排天,以一泻千里之势,一路狂飙。其“九曲黄河天上来”的气势,为其赢得了“四渎之宗”之美称。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它给沿河两岸的民众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却又因其河道的决溢泛滥和改道迁徙,让下游平原地区的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二千多年里深受其害!有史料记载的黄河泛滥竟达一千五百多次,仅改道就达二十六次之多。尤其令人恐惧的是,这些泛滥、改道产生了多次“黄河夺淮”事件,使本该从山东流入渤海的黄水,从河南省转头经过安徽泗水,然后像脱缰的野马,通过苏北地区的淮河水道肆意狂泻,倾盆般地从滨海县境内倒入黄海!在《史记·封禅书》一文中,就清晰地告诉人们,早在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便发生“今河溢通泗”的水患灾害。尤其是1194年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和苏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灾区。决堤的洪水漫入淮北的泗河流入江苏的里下河地区,窄窄的淮河水道,怎能容得下浊浪滔天的黄河洪水?从此,苏北平原屡遭猛兽般水患的肆虐,万顷良田一夜之间便成为白茫茫的几米深的湖泊,房屋倾倒,人畜共难,颗粒无收的土地上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由于历朝统治者治黄不力,黄河夺淮的七百多年,就是淮河下游滨海人民流离失所,度日如年的七百多年。它所记载的全是一部滨海人民灾难深重的血泪史。直到1855年,也即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再度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此后黄河大致以山东济水河道为干流从山东垦利县入海,才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历史,当年苏北地区的黄河流域就此形成了今日的废黄河。但由于淮河水道沉积大量的黄河泥沙,沿河两岸的人民仍然没有摆脱来自上游淮河带来的洪涝侵袭。

1990年,我从连云港前往南通参加江苏省文联举行的青年作家座谈会,长途大巴途径盐城滨海县。彼时,“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歌声正通过电视荧屏的放送响彻全国,还有那巧夺天工的篆河两岸的柳制品、香醇的五醍浆美酒,让我对盐城这个沿海城市充满了好奇。这是我第一次在盐阜大地上穿行,那时的滨海县,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稳步向前。与今日高楼林立不同的是,彼时的滩途原野一线横穿南北,稀稀落落地散布着一些崭新的江南民居造型的瓦房,可见这里的人们对生活审美的追求。那时的废黄河通过淮河疏浚工程的建设,在毛主席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动员下,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百万水利大军多年的艰苦奋战,已经治理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纵横水利网络,使水患变成了真正的水利,淮河水四季安澜,人民安居乐业……当时的滨海,依靠废黄河留下的沃土,一举跃升为全国的产粮农业大县。231省道两旁,田里的庄稼一畦畦青,一片片绿,满地都是蟠青丛翠,郁郁葱葱,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一眼望去,整个滨海仿佛尽收眼底,没有山丘,没有高层建筑,整个县域,似一片亟待开恳的处女地,在广袤的黄河故道上,等待着建设者描绘更为现代化的宏美蓝图……
癸卯年的春夏之交,跟随《中国作家》杂志社组织的采风团,我再次在滨海大地上感受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强健步伐在滨海激起的腾腾的足音。三十年弹指一挥,这里已然换了人间!那天,我们乘坐的中巴车刚刚进入“梨花语农业产业园”的大门,打开的车窗内已能闻到一阵阵淡淡的幽香,犹如纯真的香水揉合了氧吧,清心爽目,旅途中的困意顿觉一扫而光。一望无际的滨海梨树,苍翠欲滴,虽然刚刚过了开花时令,但我的眼前仍能感受到一片片白云降落林间,构成一幅幅壮美的田园画卷!站在梨园一座二层小楼向外看去,园中的梨树成片相连,它们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组合在一起,任绿色向着无垠的远处延伸。真是风光这边独好!这里有树龄逾六十年的老梨树,它们是万亩梨园中的元老级物种;也有近年移植进来的新树种。看吧!这些嫩嫩的梨叶刚刚被春风染绿,梨花凋谢的枝头上已经挂满了鲜活如鹌鹑蛋大小的一串串雏梨,在阳光下簇拥着,傲立着,煞是可爱。据滨海县委宣传部部长龚春红女士介绍:“近些年来,当地政府本着造福人民的初心,坚持以发展为导向,以产业为引领,用工业化思维抓现代农业发展,用系统化思维抓黄河故道片区打造,用链条化思维抓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引,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系统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我们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新时代急速变迁的气息和魅力。


且不说滨海的现代化工业是如何引领时代潮流,走在苏北地区的前列,仅仅是他们绿岛智能公司的三D打印项目,便正在为国内数十家工业企业提供工艺繁杂且精密的现代化机械模型的制作;我们也不说滨海的工业年产值已经达到320亿元,占全县总产值五成以上。只说滨海人对黄河故道传统农业的开发与创新吧!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勤劳的滨海人民为夯实稳粮保供的“米袋子”,着力培强优质稻米生产片区,充分利用渠南四镇的土壤条件,发挥射阳河、篆河等水网优势,打造三十万亩优质稻麦种植基地;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二百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不被其它产业占用,使全县八十二万人的粮食综合产能稳定在一百万吨左右。

黄河故道土质肥沃,抓起一把泥土,好像都能挤出油来。从这片土地上长出的农产品别具风味。滨海人为加快推进黄河故道优势农业的综合开发,常年坚持打造特色农业走廊、绿色生态走廊和旅游观光走廊。环境变了,产量上去了,种植的品种也更加多元化。但滨海人深深地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于是,在一座展示大厅里,一幅巨大的屏幕映入眼帘,我们从中欣赏到当代“互联网+”对滨海农产品出村进城所发挥的巨大潜能,各个销售平台上建构的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营销模式,正在全网打响“滨海大米”、“滨海花生”、“滨海水果”等品牌。我几经周折,电话连线当地知名的界牌镇条河小花生合作社,理事长盛斯延向我介绍说,“黄河故道地区生产的小花生以皮薄、仁满、出油率高而出名。现如今,我们重点推广适宜本地生长的花生品种,通过网络平台营销,既有效降低农民种植特经作物的风险,还遵循市场价格规律,实现了与网络平台的互利共赢。”


走出生机盎然的靠现代科技种植的小蕃茄大棚种植基地,我们一行前来采风的作家都被这里先进的种植技术感叹着。滨海县农旅集团董事长吕海军如数家珍地说:“目前,滨海县排出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重点实施项目54个,其中特经产业发展项目21个,对已流转地块尚未确定种植项目,由县里根据规划统一落实种植内容和品种,全力构建“一区三带一基地”黄河故道片区特经发展新格局。”我欣喜地看到,在黄河故道农业园区,一片片瓜果飘香的果园、菜地,渐已形成生态旅游项目,令纷至沓来的游客目不暇接;在海港大道,滨海人重点实施的特粮特经、省道327设施农业、滨淮高速四青果蔬等“三条产业带”构成的壮美风景,像一条条美丽的彩练,在古老的东方湿地上延伸……

苏北大地素以盛产美酒而闻名遐迩,这里的“三沟一河” (汤沟、双沟、高沟、洋河)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其中的洋河系列名酒“梦之蓝”当今更是饮誉天下。有人夸张地说,从苏北飞出的一只小鸟,都能饮二两酒。清新典雅的“酒文化”基地,让地处其间的“五醍浆大曲”不遑多让,当我们走进滨海八滩的“五醍浆”生产基地,品尝几口清醇幽香的三十年窖藏曲酒,我们这次采风的领队、中国作协副主席徐贵祥先生兴奋地赞美道:“好酒!不愧是传统工艺酿造出来的!”在酿酒车间,大家惊叹于五谷杂粮被转化为美酒的制作过程,对五醍浆大曲的赞美声不绝于耳!那氤氲馥郁的藏酒窖、传统的酿造工艺生产线以及宽敞明亮的展示厅、紧跟时代潮流的宣传片,让人越发感慨五醍浆酒文化的厚重以及工艺传承的永恒魅力。


走过滨海大地,这里无不让你有漫步在城市公园的错觉。无论是宽敞的机动车路,还是逼仄的羊肠小道,路面清洁平整,路两边植被丰厚,花团锦簇,都会让我们这些从远处赶来的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尤其在月亮湾旅游度假区、翻身河渔港、海洋牧场、农场大田景观、白首乌产业园等旅游基地,我们随处可见融合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民俗、健康养老等新业态的产生,给当地百姓创业、就业、务工提供了大量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宽阔平台。由此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滨海人正以全新的精神风貌,行进在对美好新生活追求的征程中,一个更加时尚、更富姿容的新滨海已然崛起在这片黄河故道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浪滔天,始具王者风范。在黄海岸边,在黄河古道,在滨海大地,我对滨海人的印象尤其如此。滨海人能将不毛之地的废黄河滩涂、寸草不生的沿海碱地改造成五谷丰登的粮仓,科技创新的工业园,不正是“心事浩渺连广宇”的心境写照吗?在这里,我见到了滨海人飞扬的灵魂和心地凝聚的无穷力量……

----一一一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河没有入海口,它的水最终注入了哪里?
真实历史永远比电视剧精彩xxxxxxxxxxxxxxxxx倍
章文美 | 说走就走的旅行
黄河泥沙堵住淮河出海口,淮河怎么入海?
黄河回归江苏省,注入黄海,是否可行?
滨海印象/申卫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