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天地||下大湖,摸蛤歪|赵建业

下大湖,摸蛤歪 

赵建业

 “大湖蛤歪,清亮肥硕。小火漫煨,汤鲜味美!”虽说在洪泽湖边长大,以前还真没这个口福。

暑期,星期天下午3点,在家乡洪泽三河小镇度夏的儿子,跟她姐姐一起坐的网约车,回到南京才5点。女儿右手提塑料袋,进家门,看见我,举的老高,说:“这是冷冻的洪泽湖蛤歪肉。”从苏北到江南,几斤蛤歪肉,经长途跋涉,还没化冻。我伸手接过,放进冰箱冷冻室。嘿嘿,身在南京,同样也能分享到家乡洪泽湖鲜。故乡的美食哪敢辜负!

蛤歪,学名叫河蚌,洪泽乡下的庄邻一直这么叫,沟渠河塘随处可见。小时候,我喜欢逮鱼摸蛤。提回家,生剖蛤歪肉,葱姜爆香,烧汤,汤汁乳白鲜香;鲜蛤歪炖咸肉,那真是咸鲜叫绝;蛤歪肉煮小青菜,或者与冬瓜瓠子烧个家常菜,汤鲜汁浓,馋人呢!我在洪泽湖畔的家乡生活20年,大湖的鱼虾蟹常吃,而肥美的湖鲜蛤歪肉,还真没吃过。

“干旱,洪泽湖见底,赶快去摸蛤歪咯……

炎炎夏日,江淮之间北部降雨量偏少,庄稼地里几个月没下过一次透犁雨,豆子、玉米,山芋等旱作物,叶子皱巴巴的;曾经翠绿的稻苗,渐渐面黄肌瘦,稻田裂开的口子能放下手指。再加淮河上游没有客水过境。一向水波浩渺的洪泽湖,干旱的令人揪心,沿岸裸露的湖床裂开嗷嗷待哺的嘴巴。湖面水洼,上万只白鹭盘旋翱翔觅食。

放眼湖岸,古堰林木蜿蜒苍翠,宛如绿色飘带;石工墙傲然挺立裸露墨黑的肌肤,沿岸护坡石头嶙峋,以前一直是淹没在湖水里,此时只有水泽的一道道泛黄的干涩记忆。浅滩裸露,湖水清浅,正是摸蛤歪的大好时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人家深谙大湖的脾气,哪会放过摸蛤歪大好机会呢。村邻招呼:“湖水,望见底咯!” “一起去湖里摸蛤歪啊!”

下大湖,摸蛤歪,男女老少齐上阵。穿过古堰湖堤,从洪泽船塘到蒋霸三河闸,绵延50里的大湖里,一拨拨摸蛤歪的人群忙的是不亦乐乎。家离大湖附近的,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提水桶的、顶澡盆的,再怀揣几个大蛇皮口袋,靸着拖鞋,穿着大裤衩,直奔湖湾而去。赤脚、挽裤、撸袖,行走在绵软的淤泥,不小心,脚下就踩着一个比巴掌大的蛤歪。肥美硕大的蛤歪清辉铮亮,一道道凹凸的年轮,弯月一样清晰。蛤歪在大湖里休养生息十多年,终于在今年的干旱季节,开始回馈大湖的子孙。去的早的,几大袋“战利品”蛤歪,已经拖上了岸。

老庄上的邻居,在湖里摸蛤歪回家,特地跑几里路送几个大蛤歪到三河街镇上,给儿子外公、外婆尝鲜解馋。生剖蛤(ge)歪,洗干净,与咸肉煨汤,汤汁乳白鲜香,难得美味。这一尝不要紧。已经年过古稀的孩子外公,实在按捺不住性子,约街镇上的街坊,骑上电瓶车,直奔五里外的洪泽湖而去。几位老人到了五里牌,车子架在洪泽湖大堤上,说说笑笑沿着石坡岸下湖,摸蛤歪,半天功夫,老人互相帮扶,每人摸了两大袋蛤歪,放在电瓶车上,一路驮回家。“洪泽湖干旱啦,赶快到湖里摸蛤歪啊!”沿路见到村邻,互相打招呼,总离不开这句话。

蛤歪到家,打清水,养一盆;大灶架火,“哈”一锅;握菜刀,沿着蛤歪的嘴,劈开,白润新鲜的蛤肉软滑流淌出来,放进盆中,清洗干净,装进一个个塑料袋,放进冰箱的冷冻室,便于随时吃随时取。

家住洪泽县城的的朋友在微信群里一再撩拨说,洪泽湖干旱啦,现在每天下湖摸蛤歪的人歹怪多呢!赶快回来,一起去湖里摸蛤歪啊!一阵阵煽风点火。大蛤歪,盆满桶溢,清幽贼亮,每天在微信里“晒一晒”,这是在晒洪泽人的小幸福呢。

适逢洪泽湖干旱,硕大鲜美的蛤歪,纷纷自大湖爬上城乡居民的餐桌。苦夏,洪泽城乡居民多了一道湖鲜佳肴。蛤歪常有,洪泽湖干旱是十年一遇。要品尝洪泽湖正宗蛤歪,得有口福。夏夜辗转,电闪雷鸣,江南暴雨,江淮家乡的旱情,也该缓解一些了吧。

回想起五年前的旱季,记忆忧心。但愿家乡的旱季不再有...... 虽说,故乡和美食不可辜负。洪泽湖十年禁捕,鱼虾蟹蚌休养生息。蛤歪湖鲜,不吃也罢!       

.....

赵建业    男、江苏洪泽人,淮安市洪泽区作协会员,南京市作协会员,现定居南京。作品散见《扬子晚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淮海晚报》《淮安文艺》等10多家报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游记  “水长城”观光
大湖之邀|董明祥
家乡的成子湖
【千川独行】赵恺传•日出大湖(一)
家乡的翠鸣湖400字
三河闸今年首次开闸泄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