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苟不教,性乃迁。

上一次呢,讲“性相近,习相远”,我们讲了一种不同的“教育”——人格养成教育,就是在孩子情绪、智力、情商成形过程中,特别是零到三岁,父母怎么跟孩子接触、互动,怎么影响孩子。最后,还说了几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摇动另一片云,一颗心摇动另一颗心。

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是这样!因为有遗传的成份存在,每个孩子都有先天的气质,不同气质要用不同方式对待。这样,孩子的气质就会跟外部环境有一个互动,健康的人格就会慢慢养成。这就是“一颗心摇动另一颗心”,不仅仅是“教”,还要“养”,是父母对孩子一生最大的影响。

很多父母不懂这个道理。我们上一次讲,有的父母属于“强制型”:无论什么事,必须按照我说的来,我说怎么办,就得怎么办,我想把你塑造成什么样,就什么样。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听众笑)孩子成了自己“梦想”的延续,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似乎就是要实现父母的“梦想”。

我们说,孩子不是橡皮泥——想捏成什么形状,就能捏成什么形状。这种方式效果怎么样,孩子会按照父母的想法成熟?当然不是,要是能行的话,满大街都是圣人了!(听众笑)

实际上,孩子在和父母互动的时候,如果心里感觉舒服,他(她)会继续互动,如果觉着不舒服,他(她)会拒绝、会逃避。大一点的孩子,表面上似乎在响应父母,但是情感却是疏离的。这种情况下,孩子因为跟父母没有一个好的情感交流,在这方面也就没有一个健康的成长。

我们在社会上经常遇到有交往困难症的人——别人的表情、语气、动作都不能理解,一到社交场合,整个人就僵住、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就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没有适当练习,大脑的这项功能没有适当“开发”。

各位回想一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有没有主动跟孩子进行情感、情绪的交流、互动?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恰当回应?如果有,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的?语言(听众答)。有人说,语言。其实,中国人不是很习惯用语言表达情感。外国人见面经常说,“我爱你”。在座的各位有人经常这样说吗?对,张不开嘴。

其实,情感沟通不限于语言,特别是孩子小,不懂父母在说什么,那怎么沟通?通过眼神,通过表情,通过说话时候的语调和语气,通过肢体动作,这是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最能了解、最能明白的一种方式。

举个例子:老家一个侄女的孩子,一岁左右。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回去,发现那孩子只要一不高兴,身子就使劲往后挺,扯着嗓子“啊、啊”地喊,让人感觉极不舒服。侄女很苦恼,孩子还不会说话,讲道理又听不明白,简直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说,那就打他,打他,他能懂。但是我们刚才讲过,孩子情绪、人格正形成的时候,用打的方式对待,他就会往不正常的方向发展,长大以后跟人的交往会有非常大的问题。

那该怎么办?用孩子懂的方式和他交流。他能懂什么?懂你的眼神、你的表情、你的声音,可以用这些方式把你的情绪传达给他。(做出一个怒目而视的表情)就这样,嘴里有这样的声音,脸上是这样的表情,手也可以做出一种姿势,这些他能懂。

后来,我用这种方式跟孩子沟通,第一次他没太在意。然后,我就拍巴掌,引起他注意,又做了一次那种表情。这回他看见了,马上就平静下来。过了十几分钟,孩子又不高兴了,还是那样。我又用那种表情,他马上知道我不高兴,又平静下来。

有人可能会说,会不会把孩子吓着?其实,我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意思:有些事情允许做,有些事情不允许做。就好像红绿灯,绿灯的时候,这个行为是允许的,没有问题;黄灯的时候,必须提出警告:这是不可以的,要停止;红灯的时候,是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不只是停止,还要惩戒。刚才做的就是亮黄灯,提出警告,马上停止。这是一个立规矩、学习怎么跟人交往的过程,黄灯、红灯该亮的时候必须亮。当然,亮完还有后续动作,后边要讲。

那么,这种沟通方式效果怎么样?前两天,我爱人回老家,正好一个月,孩子原来那种发脾气的方式完全没有了,效果非常好。

刚才讲,亮黄灯以后还有后续动作。什么后续动作?处理“情绪”。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会有闹情绪的时候,没人例外(自闭症的孩子也许是个例外,那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情绪不是问题,我不高兴了,你说不允许不高兴,那能做到吗?我们又不是上帝,根本做不到!尤其对于孩子,生气了有情绪,就要处理情绪。像刚才说的那个孩子,要理解他的情绪,同情他,想办法缓解他的情绪。我知道你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因为想拿一个东西拿不到。那我尽量满足你,尽快给你拿。实际上,孩子不高兴的事大部分是这类事,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超出这个界限,属于黄灯行为、红灯行为,那就要分情况对待。

孩子情绪平复了,事儿还没有结束,下面还要处理“行为”。就是要让孩子知道,有情绪没有问题,不能说不允许生气、不允许不高兴,关键是用什么方式表达,是不是生气了,就必须用激烈的方式表达,能不能更温和的表达?总而言之,要让孩子明白,有的表达方式允许,有的表达方式不允许。

这样就把情绪和行为分开了。

我再讲一遍:孩子遇到不高兴的事,第一步要疏导情绪、要安抚,尽快让孩子平复下来。就像刚才说的,他想要什么东西,如果能给,先给他。不要说,因为你表现不好,就是不给。这是在制造问题。如果确实不能给,也要先对他的情绪表示“同情”——知道你因为这事不高兴,是不是给了就好了,但现在不能给,讲明白为什么不能给,再看看有没有替代方案?当然,要用孩子能懂的方式告诉他。等情绪平复了,就要说为什么这样做不对,下不为例;如果再犯,怎么处理,商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办法。

简单说,第一步安慰,第二步才讲理。

当然,如果孩子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属于红灯行为,那就必须马上制止,发脾气,个别情况打两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记住,不是为了打而打,而是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绝对禁止的行为,绝对不允许,以后再有这种情况,还是这种后果。

更重要的,发完脾气、打完,等情绪平复以后,一定要有一个沟通的过程,把事说清楚,让孩子明白批评他、发脾气甚至打他,都是因为爱他,不要让这些成为跟孩子沟通的障碍,更不能搁下仇。

讲了这么多,我想问一句:大家认为这些是“教育”吗?是(听众答)!如果这是教育,我们再看《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苟”就是“如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教育,孩子的本性就会变迁。按照这种说法,这里面的“教”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那种教育——在学校里,如果不教的话,学生们就学不会,是一种知识的教育。比方说,要教育孩子做好人、做淑女,就给他(她)一本书,或者说把相关知识讲给他(她)听,让他(她)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再按照这个去做。

如果把教育理解成这样,这两句话就应该这么解释。但是,如果把教育理解成刚才我讲的那些内容,有“不教育”这种事吗?没有(听众答)。是,根本不存在“不教育”,“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父母跟孩子没有正常的情感交流,不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漠视人格的养成,孩子大脑里管情绪的部分从小就没有得到很好开发,长大也就难怪有社交困难症。孩子一些应该禁止的行为没有禁止,负面情绪的表达方式不恰当,父母没有尽到责任,把孩子引导到正常方式上来。这种“不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还是一种坏的“教育”,一种盲目的“教育”。

也就是说,按我们的理解方式,没有“不教育”,只有教得好还是教得不好。

当然,这种教育还有很多方面。

我们都知道,孩子从小是通过模仿长大的,这同样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孩子模仿什么?只模仿父母身上好的那部分吗,不好的就不模仿?不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孩子也会模仿。

父母天天跟孩子发脾气,孩子无意中就学会了发脾气。以前讲过“镜像神经元”,孩子看父母发脾气,身体里跟发脾气有关的神经元也会兴奋,孩子的情绪也就跟着变坏了。父母发脾气,身体里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孩子的肾上腺素也增高。这种情况下讲理,永远也讲不明白。为什么?因为这种激素升高之后,对人的大脑有一种毒性作用。肾上腺素升高是人的一种应激反应,适合干什么?在大草原上捕食,跟别人战斗。人体里跟这种状态不匹配的功能,像冷静判断、理性思考就都关闭了,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我们经常说,愤怒的情况下智商是零,冲动是魔鬼,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情况下,沟通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夫妻之间也是这样,两个人情绪都不正常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沟通的。

不仅仅是父母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孩子会模仿,父母对待别人的方式孩子也会模仿。

我们知道,孩子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比方:两口子吵架、闹矛盾,知道孩子要放学,就商量不表现出来,不让孩子知道。但是,孩子一回家,小眼一瞅,就知道气氛不对,这个掩饰不住。因为两口子吵架以后,眼神、表情、语气、肢体动作都还带着那股劲,孩子一进来,就能感觉到。这些东西,孩子们不会模仿吗?照样会模仿。

我们带孩子上街,怎么对待遇到的人,孩子们无形中也会模仿。我们经常讲,言传身教,道理就在这里。

上一次我们讲:一颗心摇动另一颗心。怎么摇?不仅仅是有意识地“摇”,更主要的是无意识地“摇”。

从这样的角度看,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今天就讲到这儿。

附:

“教”和“育”

(2019年4月9日《国学100秒》第138期)

中国人,恐怕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

无论贫富,只要是父母,没有不舍得在教育孩子上花钱的;不分贵贱,只要是孩子,没有不被“分数”跟“课外班”困扰的。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名言: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种情况下,问 “什么是教育”,是不是有种怪怪的感觉?有人说,教育不就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吗?

是,这是现代人的教育观。但是直到近一百年前,“教育”在几千年时间里从来不是这个意思。

东汉的许慎编写了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它是这样解释“教育”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什么意思呢?

“教”,就是老师、父母、兄长,所有在上位的人,如果要教给学生、子弟一样东西,必须亲自把教的内容演示给被教的人,让他们去效仿。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身教”。

“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吃的、喝的、穿的、玩的,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更重要的是“使作善”,就是“做个好人”。

不用多说,这跟现代人的教育观根本是两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不一样!

中国古人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做人”教育,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哪一个都离不开“做人”,离不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这种“做人”的教育,说教没多大意义。古人讲,说食不饱。肚子饿了,讲得再天花乱坠,也比不上一个窝头。只有“做”了,“行”了,这样的教育才能成功。

现代人教育的目的,不外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说得好听是为了“适应社会”,说得不好听是为了“多挣钱”。

用更形象的话说,古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现代的教育是物的教育。

到了近代,一向以“天下之中、衣冠上国”自居的国人,遭遇到西方发达的物质经济文明,甚至被从来都是俯视的日本打败,极度的自尊一变成为极度的自卑:“人再好,有屁用”,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不过,当科技发展了,物质发达了,新问题出来了,我们才发现,我们付出了任何其他民族不曾付出的代价:传统没了,连带着教育也缺失了至少一半内容。

没有了传统,我们禁不住要问:我们是谁?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类孩子不能用打解决问题
【“撒谎式”育儿是一种“消耗”父母信誉的错误教育方式】
聪明的家长从来不和孩子讲道理!看了不后悔
父母缺少这四样,你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孩子有负面情绪,如何疏导?
父母学习这几点,你的孩子也可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