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与《论语》(下)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前两次讲了孔子的家族、家世和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今天简单介绍一下孔子的一生。

孔子小时候,家里孤儿寡母,生活很困难。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大家看我背后的孔子像,这边写着“学而不厌”,那边是“诲人不倦”,这是孔子一生从事的最主要两件事。

因为好学,孔子到二、三十岁已经是鲁国非常有名的礼学专家。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靠什么立?立于礼!这是孔子自己说的,也就是靠知礼、礼学专家出道。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孔子还做过很多低贱的事。《史记》里说,孔子做过委吏。“委”是堆积的意思,也就是仓库。就是说,孔子给人家管过仓库、记过账。孔子还做过乘(cheng)田。有人说,应该念乘(sheng)。不是!乘(sheng)跟车有关。乘(cheng)田,就是管牲畜。这些都是下层人干的事。但是孔子爱学习,又肯吃苦,慢慢有了学问,开始往上层社会走。

后来,孔子也做过官,最高做到司寇,类似于现在的公安部长。但是,做官过程中,孔子因为一些想法和当时的社会有冲突,时间很短就不做了。

孔子做不下去,也跟当时鲁国上层权力斗争有关系。那时候,鲁国最有权势的是卿——季氏、孟氏和叔孙氏三家。孔子当司寇是靠孟氏的支持,孟氏两个儿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孔子上来以后,提出隳三都。当时是“陪臣执国命”,三家虽然都是卿,但是主要权力和都城都掌握在陪臣手里,他们也想把权力从陪臣手里夺回来,所以一开始都同意。所谓隳三都,就是三家各自都城大小、城墙高度都超过规制,所以要把城墙毁掉。城墙毁了,城市防卫能力就没了。因为三家联合,中间虽然有波折,季氏和叔孙氏的都城城墙很快就毁了。最后到孟氏,孟氏手底下人造反,无论如何也毁不掉。这样问题就来了,提出隳三都的是孔子,孔子又是孟氏支持的人,现在那两家毁了,孟氏却毁不了,到底怎么回事?问题复杂了!这样就牵扯到孔子,孔子没法在鲁国呆下去了,开始周游列国。也就是说,孔子周游列国其实是被逼无奈。十几年之后,鲁国换了掌权的人,孔子才又回到鲁国。

孔子周游列国受了很多苦,什么“厄于陈、蔡”,几天没粮食吃,被乱兵冲散,这样的事很多。最惨的一次,孔子和弟子被乱兵冲散,非常狼狈。子贡后来找到孔子说:刚才我找您,向人打听,一个人说,那边有个老头“惶惶如丧家之狗”,是不是你要找的人。我找过来,果然是您!孔子说:唉!太形象了,真是如“丧家之狗”!北大李零教授写了一本关于孔子的书,名字就叫“丧家狗”。有人骂李零,说他污蔑圣人。其实,“丧家之狗”是老夫子自己认可的,形容当时的惨状,没有不尊敬的意思。

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孔子时刻不忘传播他的思想。甚至可以说,没有被迫流亡,孔子的思想可能传播不了那么快、那么远。

《老子》讲,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有时候,确实是祸福相生。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眼下的状况,将来怎么发展往往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没法预见。所以很多时候,看一件事不要太绝对、太悲观,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力”,至于“听天命”,就不是我们能把握的了!

孔子除了做这些,最主要的就是“诲人不倦”。孔子教了一辈子学生,从三十几岁到最后去世,一直在教。孔子的弟子也出了很多有名人物,特别是早期弟子,很多人又能干又靠谱,深受诸侯、卿大夫欢迎。就像现在名牌大学毕业生,好找工作、好就业。因为这种影响,更多人来给孔子当学生,到最后是“弟子三千”。

当然,孔子早期学生跟后期学生有很大差别。刚才说,早期很多人做官,后期就以研究学问为主,方向改了。但是,这两批学生对孔子思想的传播都很重要。没有前面那批学生,后面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拜孔子为师。没有后面这批学生,孔子的思想可能就传不下来。

孔子去世,这些学生给孔子守孝三年。三年之后,他们聚集在一起,回忆孔子当年的言行。回忆的内容编成一本书,就是《论语》。

《论语》这本书编好以后,传承过程中内容变化不是很大。汉朝以前,《论语》分齐论、鲁论,但是差别不大,主要是后几编有一些差别,前面十几编只是个别字不一样。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是齐论和鲁论的综合。前些年,出土过汉朝《论语》残简,基本上印证了这一点。

实际上,宋朝以前人们对《论语》并没有那么重视。在汉朝,人们讲究六经,也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当时,《论语》不是正经,只能算是五经辅翼,叫小经,或者传。宋朝以后,《论语》的地位才越来越高。什么原因呢?经典这个东西,传得年代越久跟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远,人们越来越感觉意义不大。我们看《论语》,现在读要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读不太懂。但是,跟《尚书》、《仪礼》比起来,《论语》跟现实生活还算离得近。而且宋朝人跟我们不一样,文言文还是读书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读《论语》不像我们这样费劲。因为这些原因,朱熹把四书从以前的经典里抽出来,单独成列。

刚才我们说,因为是文言文《论语》不好读。不过,还有其他原因。我们每次上课都要读《论语》,大家越往后读,越会发现《论语》牵扯的人特别多。有人统计过,大概有一百几十个。不用说其他,单是把这些人物关系理清楚就挺费劲。

《论语》不好读,还有一点,就是经常有一些没头没尾的话。我到外面讲课,经常举一个例子,叫“闻斯行诸”,意思是:听到了就要去做吗?这话在说什么?什么叫“听到了就去做?”,前面没头,后边没尾,直接冒出这么一句。但是,越是没头没尾的话表现力也越强,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印象,造成不同的理解。《论语》里类似的话还很多。

还有一点,古人说话简略,经常省略一些内容。省略的是什么,怎么把省略的内容补上,经常会有争议。

比方说,“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不知什么?这里边就能补充不同的内容。好比我这个人挺有学问,或者说挺有钱,是富二代,或者是个什么大官,走到哪儿都想让人知道:我可不是普通老百姓,我有学问、有钱、有权。别人要是不知道、小看我,我会很生气。当然,也可能相反,人家不知道我是谁,我却不生气,无所谓嘛,我本来就是个普通人。这就叫“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很高的修养。这是一种解释方法。当然,这句话还可以这样理解:“人不知”里的“人”指谁?按前面那种理解方式,是指跟你打交道的人。现在,“人”也可以理解成学生。“人不知”,也就成了“学生不知”。学生不知什么?当然是学习的内容!学生太笨,老师教什么都不会,作为老师却不生气。这也是一种解释方法。有人可能会问:还能这样解释?能!这不是我编的,古书里有。但是比较少见,通常不这么解释。

《论语》里这样的内容很多,随便一翻,就能翻出一个。(拿起《论语》,随意翻开)为政第二、第六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讲“孝”,很有意思,也能理解出几个意思!我们都知道,父母一般都疼爱子女,经常担心子女会发生什么意外。如果我们生病,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句话的标准解释就是: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一点,照管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担心,这就是孝。这种理解方式把“其”解释成子女。那么,能不能解释成“父母”?当然可以!古人也有这样理解的:人生病不生病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作为子女,把父母其他方面照顾好,自己唯一掌控不了的就是父母生不生病,这就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当然,这句话还能理解出其他意思,我们不是讲《论语》,就不多讲了。

《论语》不好读,大致就是这几个原因,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反复强调过,《论语》到底在讲什么?是我们现在说的“知识”吗?如果我们把《论语》当“知识”对待,像学校里学文言文,是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那《论语》也就变成“死”的。以这样的目的读《论语》,《论语》就成了累赘,当然不好读。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论语》看成“活”的!从这样的角度,《论语》在讲什么?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怎么做人,怎么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怎么把这些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是说,它传递的是人生经验、人生智慧,是要在人伦日用中贯彻、落实的东西,按照这些人生经验、人生智慧去做,我们的人生也就成了智慧人生。从这样的角度,我们没必要急着把《论语》全弄明白,只要把能理解的落实到生活里,《论语》也就“活”了。所以古人说:读《论语》要“学一句、受用一句”。有时候,一句可能也要反复“学而时习之”。我经常说,读《论语》,读一遍有一遍的益处,每一次跟上一次可能会不一样。无论读多少遍,它都在变化,理解在不断加深。不仅仅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有经验和体味在里面。这样读《论语》,《论语》才能成为“活”的,国学才能成为“活”的!

孔子和《论语》讲了三次,今天算是讲完了。下一次讲孟子。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黄香暖席,孔融让梨(让孩子知道爱别人、懂得分享!)

孝悌与见闻,孰先孰后?

“才”、“纲”、五行、七情、十义杂论

孔子与《论语》(上)

孔子与《论语》(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的酷评
学霸都在学|5.孔子:我不姓孔,我姓子
“丧家狗”孔子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33部书籍:4 仁爱修身定乾坤——《论语》
#每日学论语#11.17【2017-4-14】
论语连载(268)《先进篇》第1章,“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