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桓公、管仲和修、齐、治、平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上一次讲了西周,下面是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逞干戈”嘛!都是刀枪攻伐,你打我,我打你,互相兼并。不过,这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也就是“尚游说”,结果出现诸子百家。从这样的角度讲,春秋战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致定型的时期。讲西周的时候,我们说西周是传统文化确定大方向的年代。那么,春秋战国就是在这个大方向下确定细节和具体模样的年代。

春秋战国可讲的内容很多,前面讲诸子已经讲了一些,时间有限,就按《三字经》说的“五霸强,七雄出”,简单介绍一下。不过,还是以跟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为主。

所谓“五霸”,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五个霸主。为什么会有霸主呢?因为周天子衰落,不能主持大局,压不住场面。这种情况下,诸侯之间你打我,我打你,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五霸”。

“霸”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说,恶霸地主、南霸天,是不是这个意思?不是!那个年代还没有这种意思。那时候,“霸”就是“伯”,公、侯、伯、子、男那个“伯”。这两个字古代是相通的,一方霸主,也就是方伯。方伯,是一方秩序的维持者。诸侯国之间有什么争端,要找方伯,让他仲裁,维持一方的稳定。最早,方伯是周天子任命,有威信,又有兵,能征伐别人,所以地方秩序要靠他维持。周天子失位,就更要靠他了。当然,这时候的“霸主”地位是打出来的,依靠实力,周天子再事后确认。

我们经常说春秋五霸,但五霸是谁,不同书上说法不太一样。前面三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没什么争议。后面两位,有人说是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有人说是吴王夫差,还有人说是宋襄公、秦穆公,等等。

这段历史、这些人可讲的内容也很多,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讲一讲第一霸——齐桓公。为什么选齐桓公呢?一方面,这个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儿子,开始是他哥哥齐襄公当政,他只是 “公子”之一,人们叫他“公子小白”,小白是他的名。那会儿齐国很乱,公子小白和其他公子都逃出齐国。后来,齐襄公被杀,他又回到齐国,做了齐国国君。

齐桓公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自己评价自己说:我这个人身上毛病挺多,最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好打猎。打起猎来,没完没了,经常误事;第二,是好喝酒,经常喝醉;第三,是好女色。好到什么程度?不要说后宫有多少嫔妃,本族有点姿色的女子——平辈甚至姑姑辈,他都会染指。

这样一个人,身上有这么多毛病,可以说“五毒俱全”,为什么能登上国君位置,最后还成为一代霸主?全凭运气吗?肯定不是,这个人最大的长处就是有度量。

举个例子。齐桓公成就霸业主要靠谁?管仲。但是,管仲最开始不是他的人,而是公子纠的手下。刚才我们讲,公子小白逃出齐国,后来齐襄公被杀,那时候他最大竞争对手就是公子纠,管仲正是公子纠的人。当初,管仲跟一个叫鲍叔牙的人关系特别好,鲍叔牙一直是齐桓公的手下。双方因为争齐国国君,打了起来。有一次,管仲在后面追公子小白,用箭射他,射到玉带钩上,差一点要他的命。后来,齐桓公依靠齐国贵族和其他诸侯支持先回到齐国,当上国君。这时候,公子纠还在鲁国。因为齐国比鲁国强大,齐桓公让鲁国国君把公子纠杀掉。鲁国惹不起齐国,只好把公子纠杀掉。公子纠被杀以后,管仲想,我用箭射过他,差一点要他的命,落到他手里,非把我剐了不可!后来,齐桓公派鲍叔牙到鲁国。临走之前,齐桓公对鲍叔牙说:管仲不能杀,必须活着带回来!管仲以为,这是弄回去亲手杀掉。回来以后,齐桓公不仅没杀管仲,还让他做了相国。原来,鲍叔牙一直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管仲这个人比我能干得多,用他的话,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任用了管仲。最后,凭借管仲的才能,齐桓公成就了一番霸业。

齐桓公、管仲在那个年代确实非常了不起,连孔子都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我们现在还要被蛮夷统治,一身蛮夷装束——披头散发,衣襟往左边捻。

当然,管仲也像齐桓公一样,一身毛病。我们读《论语》,看到孔子评价管仲,说他不“知礼”,“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什么是“塞门”?中国人的院子大门一般不直接对外,要有影壁,有的放在门外,有的放在门内,这里面有不同的讲究。“塞门”就类似于影壁。不过,级别不同“塞门”级别也不一样。管仲有了权,内心也膨胀,做了很多违礼的事。除了树塞门,还有什么三归、反坫。前面讲《论语》的时候讲过,就不多讲了。

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当时确实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管仲这样的人都违礼。第二,孔老夫子评价人相当客观,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庸之道”——既不因噎废食,也不因人废言。

说得有点远,我们回来说管仲。

不管道德上怎么样,管仲是历史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有一本书叫《管子》,传说是管仲写的。我们现在知道,书里好多内容是假托管仲,实际是后人的思想。但假托归假托,至少这些内容跟管仲的思想有接近的地方。这本书呢,有人归到道家,有人归到法家。依我看,总体上要归法家,因为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讲治理国家。不管这本书有多少内容是管仲本人的,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肯定有一套治国方略,并不是像我们刚才讲的那么简单。

通过刚才讲齐桓公、管仲,还有他们达成的事业,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传统文化里经常讲一句话,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大家翻开《大学》第三段:……,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什么意思呢?《大学》把它们的顺序排好了,先修好身,再齐家,齐好家,再治国,治好国,再平天下,一环套一环。是不是这样?我们看看齐桓公,修身、齐家哪一个做好了?只不过是大度,会用人、敢用人。除了管仲,其他人他也敢用,我只是举了管仲。用人是他的强项,他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现代人管这叫领导能力。从这样的角度看,齐桓公成就霸业和他修身、齐家有什么联系?我曾经写过一期《国学100秒》,讲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紧密,甚至某种程度上是断裂的。不仅仅是历史上,现在的社会不也是这样嘛!好多人做生意、做官,靠什么成功?非要说先得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成事,那是书呆子!根本不是那么一种逻辑关系,不是那么一回事!

当然,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吗?也不是那么回事!

到晚年,齐桓公开始变得昏庸。人老了,心态都会有一定变化。一般说,人老以后会有什么毛病?一是贪财,二是怕死。这么说,好像不尊重老年人。其实不然,这是人性,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这样,齐桓公也不例外。了解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怎样和老年人相处,而且我们年老的时候也就知道要避免什么。说了几句题外话。

后来,管仲病重。齐桓公去探望,问管仲:谁可以做相国?管仲说:您的臣下,您最了解!齐桓公说:易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您说不知道人肉什么味,易牙就把自己的孩子杀了给您吃,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任用!齐桓公又问开方,管仲说:他背弃自己的亲人讨好您,也不能亲近。齐桓公又问竖刁,管仲说:他为了讨好您,把自己阉割,这样的人更要不得!

后来,管仲去世,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劝告,重用这三个人。结果,不到一年就出了大乱子。

这三个人上来以后,拉帮结伙,还跟齐桓公的几个儿子相互勾连,你争我斗。齐桓公病重,还没死,五个儿子就开始争位,当年那一幕又重现。齐桓公去世以后,这些人你打我,我打你,尸身放在床上六十七天没人管,尸虫爬得到处都是。这就是一代霸主的下场!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涉及到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实际上,打天下可能跟修身、齐家没有那么紧密的关系,有时候甚至完全没有关系,但守天下却不是这样。我们经常说,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打天下和治天下其实是两门学问。就拿齐桓公来说,前面讲了他对家族、对后宫怎么处理,可以说完全是一种混乱,没有规矩、没有秩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几乎全部是由着性子来。也就是说,他的家庭完全没有处理好,到最后家庭成员为了权力,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这无可置疑地昭示了修身、齐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创业可能并不需要修身、齐家,但守业必须有。没有的话,事业也就到头了。

我们看一看现在有钱、有势的人。有的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去世以后,家庭还是很和睦。有的刚一去世,家里就闹得五马翻天!这种事太多了,我亲眼见过好几个。也不要说有权有势的人,就是普通家庭又有多少为了一点点遗产反目成仇?这样的家族能指望着发扬光大吗?!

这就是修身、齐家的意义所在。不要因为我们说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之间有断裂,联系没那么紧密,就认为修身、齐家没有意义。不是那个意思,大家不要往那个方面想。

我们多说几句,这其实涉及到了知识的分工。时代越古,知识越是一体的,知识体系越简单,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全才,一通百通。知识体系越复杂,一个人越不可能通晓所有知识。而且人各有所长,你可能天生智商高,学数学、物理不费力气,我可能天生情商高,处理人际关系得心应手。当然,几百、上千年以前根本没有数学、物理,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知识,那肯定是我更能适应社会。但是,现在的社会,特别是眼下的社会,“分”是学生的命根,肯定是你更吃香。这就是知识分工和社会演变。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不能总是满脑子什么圣王、贤臣。而且圣贤的成就有很多外部原因,有个人机遇,也有其他原因,比如,刚才讲到的“度”。历史上真正做成大事的人,像刘邦、李世民,有几个肚量窄的?做最高领导,肚量窄,心眼小,肯定成不了事。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肚量再大,没有其他条件,也做不成圣贤。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恰当的认识:它能给我们什么,不能给我们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讲“内圣外王”。实际上“内圣”、“外王”根本是两回事,外边做事有外边做事的规矩,天天看圣贤书就能成功?我们经常讲“仁、义、礼、智、信”,其实也分两个方面:仁、义、礼、信是一方面,智是另一方面。(大致啊!不是绝对。)这两方面就是知识的分工。当然,两方面也有联系,相辅相成,但绝对不是“一通百通”。也有人说,“外王”不是要做圣王贤相,出去做事就是“外王”,做生意、仕途升迁都是“外王”。你可以这么讲。但是从这个意义上,“内圣”跟“外王”也不是那么一种逻辑关系,至多是一种促进作用,绝对不是从一个“开出”另一个!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做人——处理好自己跟身边人的关系,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只有从这样的角度,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活”起来,在现实生活里真正发挥作用。也只有这样的传统文化才不是书本上的知识,才能传承下去。

今天讲齐桓公,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问题。

本来还想讲一讲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没时间了,下一次再讲。就到这里!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黄香暖席,孔融让梨(让孩子知道爱别人、懂得分享!)

孝悌与见闻,孰先孰后?

“才”、“纲”、五行、七情、十义杂论

孔子与《论语》(上)

孔子与《论语》(中)

孔子与《论语》(下)

孟子与《孟子》

《大学》、《中庸》要义

“孝”之原理和“六经”要义(上)

“六经”要义(下)

“五子”要义

中国人的历史观念及三皇五帝的“真相”

三代——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偏差

太太、天命和周朝兴盛八百载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仲射齐桓公一箭,齐桓公命管仲为相,还将齐国治理成霸主地位
古代第一例成功的人才炒作--鲍叔牙之炒作管仲 作者:潇水
管仲告诉我们:为什么说交友应如鲍叔牙?
神童故事
[上下五千年]囚车里的人才
历史千人册(51-6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