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学(道学、新儒家)的兴起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唐)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唐朝之后,是五代——梁、唐、晋、汉、周,五代十国;后面宋朝统一中国,宋、辽、金先后并存;最后是元朝,又统一中国。

这段时期,传统文化又发生一次巨变,这次变化跟社会结构的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

我们前面讲过,唐朝——特别是前期——是一个贵族社会。相对来说,贵族社会的特点是心胸比较开阔、能容人,有一种贵族气质(当然,不要涉及帝位继承!)。在西方,他们讲究骑士精神。什么是骑士精神?也就是贵族精神。我们到莫高窟,看看那些唐朝留下的壁画,还有藏经洞发现的一些画,或者唐朝墓壁上一些画,会发现那里面确实有一种精神气质,跟以后的社会不一样。但是,这种社会后来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怎么发生的呢?

从唐朝中期,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藩镇割据。什么是藩镇割据?说白了,有点像后来的军阀,当兵的掌握权力,控制一块地方,跟独立小王国似的。从这个基础上,慢慢演化出后来的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一共持续五十年多一点。这五十年当中,那些兵痞皇帝们像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又登场。这些人大多是社会底层出身,文化素质低,靠拳头吃饭,所以才有人叫他们兵痞。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唯利是图,有奶就是娘。我是你的手下,跟着你打仗。打着、打着发达起来,兵强马壮。我就总想着:哪天我能取代你?等真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把你杀掉,由我来做首领。我做了首领,手下还是这么一帮人。这帮人跟我一样,也是我以前的想法。所以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又会被手下人杀掉,或者赶跑。

五十年时间,主宰中国的就是这样一批人。不停地战乱,不停地纷争,像绞肉机一样,把大家族全部绞杀、抹平。到赵匡胤上台,中国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赵匡胤同样是社会底层出身,但是他接受的文化知识相对多一些,也更有眼光。大家想一想,作为一个有谋略、有战略眼光的皇帝,赵匡胤面对这种状况,最应该做什么?或者说他最害怕什么?手底下那帮带兵的人!他自己就是这么上来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着后周老柴家孤儿寡母把天下禅让给他。所以,赵匡胤取得天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释兵权——把兵权从手下将领那里拿回来,给你们房子、给你们地、给你们荣华富贵,你们可以花天酒地,可以享清福,但不能有兵权。这样,宋朝的天下才稳定下来。

这时候的社会已经跟唐朝不一样,贵族没了,基本是一个平民社会。甚至可以说,跟唐朝比起来,宋朝更接近现代社会。所以有学者说,宋朝是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分水岭,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社会走进现代。

宋朝社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军人社会地位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我们都知道林冲——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如果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应该是很高的!但是在宋朝,高俅的儿子高衙内居然敢调戏林冲的妻子!可以想象在那个社会军人是什么地位。而且,宋朝的军队也很奇怪,大多数是流民和罪犯。那时候有一个词,叫“充军发配”。犯了罪的处罚之一,就是去当兵。这样的职业怎么会让人尊重!

为什么要把军人贬低到这种程度?这跟五代十国的乱局和赵匡胤的经历有关。可以说,赵匡胤心里有阴影,军人一强起来,他就害怕、就想到五代十国,所以他对军人始终怀有戒心,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军人,时时刻刻防备着。我们知道,无论是对辽、金,还是对元,宋朝在军事上都很弱,原因就在这里。

跟轻视军人相对,宋朝特别重视文官。重视到什么程度?据说赵匡胤临死立过一个碑放在祖庙,只有继皇帝位的人才有资格进去看。后来,有所谓靖康耻,宋高宗南渡建立南宋。据说那段时间有人看到过这个碑,碑上写了三条:第一条,后周老柴家的人不许杀、不许判刑,连坐也不行。因为江山是从老柴家接过来的,名义上是禅让,实际是硬抢,而且还沾亲戚。我们看后边的历史,确实是这样。小旋风柴进造反上了水泊梁山,但因为他是老柴家的人,所以无论怎么样也不会被杀头。第二条:不许杀文官。就是说,除非造反威胁到大宋江山,文官是不许杀的,特别是那些犯言直谏的文官更不能杀。看看两宋历史,确实是这样,没有文官因为政事被杀头。第三条:除了皇帝,别人不许看。谁看了,就要砍头!

这里面反映出宋朝政治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文人治国。

前面讲过,隋唐开始兴科举。但那时候是贵族社会,科举每年也就取十几至多几十个人,基本上是点缀。到宋朝,贵族没有了,再加上文人治国,官员只能从文人里出。那又怎么从文人里选呢?只能是科举。可以说,科举制度到宋朝才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有了科举这个指控棒,社会后备力量不断拥入。到北宋中期,全国各级官学学生就有近二十万。刚开始,这些人基本上都能当官。但是随着人数增加,科举考试每年录取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录取所有人!

这种情况下,这些没有录取的怎么办,总要有事做?儒家特别是宋儒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人先要修身,修好身,再齐家,齐好家,再治国、平天下。现在这么多人考科举,最后能录取、当官的又是少数,其他人只能做后备队。没有后备队,上面的人怎么选?后备队又有这么多人通不过科举,怎么让他们治国、平天下?所以传统文化又发生一次重大转变,也就是理学、道学的出现。

理学、道学主要讲什么?修身!唐朝以前是贵族社会,治理国家基本靠贵族。这些人的家庭大多是大家族,本身就有传承,治国经验、技巧在家族内部就能学到,基本上不依赖外部培养。但是到宋朝,治理国家主要依靠平民出身的文人,这些人不太可能从家庭学习到怎么治理国家。那怎么办?有人说,从经典里学呀,古代的经典——五经、十三经里有古圣先贤的治国理念!确实,经典里有治国的成份,宋朝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实际上都是一些抽象理念,真正的政治经验、技巧还是要从“干中学”。刚才我们讲过,能有机会治国、平天下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剩下的人做什么?总要有事干?治国、平天下指望不上,只能修身、齐家,特别是修身。这样就有了“内圣外王”的说法。“外王”的机会暂时看不到,只能向内转,强调修身——修身以成“内圣”。

当然,儒家这种转向也有实际意义,就是把修身从书本转向实践、转向日用伦常。仅凭这一点,理学、道学也是非凡的,因为文化向下扩展有了“抓手”!

在宋朝,人们一直在经典里寻找和修身相近的内容。什么最接近呢?《论语》!大家一直在读《论语》,知道《论语》里个人修身内容很多。再一个是《大学》。《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后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之前都是讲修身。再有《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也是讲修身。还有《孟子》。《孟子》讲“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经过培养、发展就是仁义礼智,这也是讲修身。

到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经典里单独列出来,叫四书。后来,南宋还把朱熹对四书的注释当作科举考试的标准。

这是讲儒学在宋朝发生的转变:更加平民化,更加面向基层。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面:更加哲学化!

人们经常把宋朝儒学称做“理学”或者“道学”,为什么这么叫呢?这里面有个曲折。

最初,人们管它叫道学。不过,不是正面叫法,而是讽刺。因为从“二程”开始,这一派喜欢把“道”挂在嘴边,拿它批评人。但是,一些“二程”的追随者却“眼高手低”,标榜得挺高,做起来是另一回事。所以批评者就叫他们 “道学”,也就是“道貌岸然”的意思。后来,国家禁止程朱学派时用的名称也是“道学”。再后来平反了,他们不愿意用这个名,就叫“理学”。

为什么叫“理学”呢?因为他们讲哲学、形而上学的那部分是从《周易》发展来的,从陈抟、周敦颐、邵雍、“二程”最后到朱熹,这部分内容他们叫“理”,讲无极、太极、阴阳、两仪、四象什么的。举个例子,《大学》里讲“天命之谓性”,就是说老天爷赋予人一种品性,通过修养最终就能达到“理”,也就是成圣成贤。这就是“理”的体现,无处不在,充满天地,遍及宇宙,所以又叫“天理”。当然,也有来自《老子》的成份,所以他们也爱讲“道”。

我以前讲过,中国人从孔子开始就不喜欢讲抽象的东西,讲究“不离事言理”,甚至宋学在《周易》里发现的“理”也是隐隐约约的,必须经过“再创造”,才能明确。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这种“理”或者说这种“再创造”又是从哪里来的?

实际上,这一点和佛教特别是禅宗有非常大的关系。上一次我们讲,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有个前提,就是每个人都有佛性。好比一盏灯,因为灯罩脏了,所以发不出光,佛性也就显现不出来。所以要经常“磨”,灯罩干净了,光就慢慢透出来,佛性也就显现出来,这样就能成佛——见性成佛嘛!这跟刚才讲的“天命之谓性”有相似的地方。其实,“理学”就是在和禅宗争思想领袖地位的过程中形成,但是争的过程难免相互影响。“理学”是后起的,所以受禅宗影响更大一些。

讲得有点远,也太抽象,不讲了。

我们只要知道,因为社会平民化倾向,传统文化到宋朝发生巨大转变,产生理学、道学。一方面发展出很多针对普通人修养身心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向内转,追求“理”和“道”这些抽象的东西。

这当中,前一部分对我们现代社会更有意义。现在的社会为什么会出这么多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把这些扔掉了!有人说,现在是“向钱看”,有了钱、有了物质,还要这些干什么?其实,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它存在,你似乎感觉不到它有多重要,但是没有它,社会出现大混乱,才发现它的重要性!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今天讲得又有点长。谢谢大家!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黄香暖席,孔融让梨(让孩子知道爱别人、懂得分享!)

孝悌与见闻,孰先孰后?

“才”、“纲”、五行、七情、十义杂论

孔子与《论语》(上)

孔子与《论语》(中)

孔子与《论语》(下)

孟子与《孟子》

《大学》、《中庸》要义

“孝”之原理和“六经”要义(上)

“六经”要义(下)

“五子”要义

中国人的历史观念及三皇五帝的“真相”

三代——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偏差

太太、天命和周朝兴盛八百载的原因

齐桓公、管仲和修、齐、治、平

秦始皇性格中的家庭背景因素

汉武帝对后世的影响和“独尊儒术” 的原因

传统文化的转型——儒家的衰落、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

传统文化的定型——儒、释、道三家的完备与相互影响

文明的巅峰——大唐帝国的文化

大唐帝国文化的另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代十国,文人为何如此崇尚物质、人情放荡的生活?
方旭东《新儒学义理要诠》| 荐书
【关学故事】理学崛起功在宋太祖赵匡胤
历史纵贯线
8.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思考投资
《中国哲学史》读后观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