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文化里的“智”(下)

编者按:《国学与智慧父母》(又称《<父母规>讲记》)是根据李向东老师于2021年暑期在弘德义塾国学讲座(共八讲)所讲内容整理而成,目前已印制成书。现将部分内容在公众号内予以分享。

第五讲  传统文化里的“

2021822

让孩子理解,世界不以他(她)为中心,困难和挫折都是生活的必然,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都有利有弊,必须学会感恩,学会等待,学会选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欢乐和痛苦,批评和表扬,我的爱都与他(她)同在。

(接上期)还有最后一段:“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欢乐和痛苦,批评和表扬,我的爱都与他(她)同在。”其实,这(一段)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

一开始,我就给大家讲了,《父母宣言》其实应该叫《父母规》,只不过改了个现代的名,才叫《父母宣言》。我们编它的目的什么?就是要总结: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用心陪伴”——不能把教育孩子当成一场“买卖”,因为“买卖”解决不了问题。现在“课外班”没有了,但是“特长班”还有。你把孩子交给人家,给人家钱,人家教给孩子的只是一点点技巧,这就是一种“买卖”。孩子学到的那点技巧,对于人生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作用只是那么一点点。指望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成才,恐怕是异想天开。想让孩子成才,最基础的工作应该是我们做父母的亲自去做,需要用心投入。大家不要认为,有钱就能把孩子教育好,不是那样!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不会有李某一、吴亦凡这样的人。我刚才说,钱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腐蚀人的一面。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要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真正用心。就好比孩子在那屋写作业,你在这屋打麻将——稀里哗啦——孩子能安下心来吗?或者你在这里追电视剧、玩手机,孩子怎么能好好学?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

实际上,我们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没有多少年!大家放心,孩子十三、四岁之后,很快就不像小时候,去哪儿都跟在你屁股后边,死黏着你。孩子青春期以后,都会远离父母,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么算起来,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也就是十年左右。这十来年,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做什么?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这些。这些做到位之后,培养出来的就会是个好孩子。当然,我们不知道孩子将来会有什么特殊的机遇,能成多么大的事业,谁也不知道!我一直在讲,孩子将来能发展成什么样:是当国家主席、当省长、当科学家、成什么大明星,还是贩夫走卒,哪里是我们决定的?那是“老天爷”决定的,跟我们没多大关系,我们不要跟“老天爷”较劲。“老天爷”定的事,我们总认为我们能做到。我们做不到!我们是人!有这么想,就是自寻烦恼。“老天爷”的事,要交给“老天爷”;我们自己的事,要交给我们自己。这是需要我们自己做的事,也是我们能做的事,更是做父母最基本的责任。做到这些,我们就完成了我们的任务,就是合格的父母,我们的孩子也会是一个生活快乐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孩子。能做到这些,还不够吗? 

还有最后一句,也是最重要的——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欢乐和痛苦,批评和表扬,我的爱都与他(她)同在。”这个意思其实前面已经讲过了。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好事,不仅仅是欢乐,孩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讲过的我不再重复。简单说,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该立的规矩要立,就像小树长歪了,“不好”的枝儿要砍掉,但是“伤口”一定要处理——打一巴掌,要给个“糖豆”。不处理,就结下“仇”了。也就是说,对于孩子,如果我们真正用心陪伴的话,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这种用心——我批评你也好,表扬你也好,都是为了你好!

我把《父母宣言》简单给大家“串”了一遍。一个外国人说过这么几句话:“教育孩子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摇动另一片云,一颗心摇动另一颗心。”一棵树怎么去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怎么去摇动另一片云?一颗心怎么去摇动另一颗心?都在我们的《父母宣言》里。

今天我要讲的就到这里,可能比较散、比较乱。下面还有半个多小时,大家可以针对今天的内容再讨论一下。哪一位先说一说?

听众2:李老师,您讲的那个10岁孩子的“心智年龄”,我不太理解?

李老师:这个确实有点专业,是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就是说,人长到10岁左右,对世界会形成一种“非黑即白”的看法——就像我举的那个例子:两个孩子好的时候,好得“要命”,整天搂着脖子,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变成一个人;一会儿,为了一件什么事翻了脸,恨不得马上把对方踩死。这种对世界的看法是极端的——不是好,就是坏,好与坏之间水火不容。也就是说,这种年龄的孩子会用这样一种眼光、这样一种心智去看待世界。这是从人心理发展的角度讲的,也是发展心理学里的一个(名)词。人到这个年龄的时候,就会是这样的表现。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我们只能跟他(她)说:大灰狼是坏的,喜羊羊是好的。只有用这种简化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孩子才能理解和接受。因为他(她)只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再深一步、复杂一些,他(她)们就理解不了了。你跟他(她)说,大灰狼也有好的地方,他(她)不会明白——“大灰狼本来是坏的,怎么会有好地方?”等到孩子十几岁的时候,特别到了青春期,心智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再跟孩子讲:大灰狼也有好的地方,喜羊羊也有不好的地方,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好与坏之间分得没有那么清楚,他(她)就能理解了。《读者文摘》不是讲过这么个故事嘛!有一个村子,村民都是养羊的,村子周边原来狼特别多,总来吃村民的羊,村民就把狼都猎杀了,结果发现羊群越来越弱。为什么?因为狼群的存在,把不适合生存的羊给淘汰掉了,羊群的品种反倒好了,这就是狼对羊群的意义。这样的故事,给10岁以前的孩子讲,是讲不明白的,但是给青春期的孩子讲,就能讲明白。

还有,我们经常讲“善”跟“恶”。特别是一些学佛的人,有时讲一种极端的“善”。其实,极端的“善”是不存在的,想把“恶”完全消灭掉,是不可能的。我讲一句话——这个场合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就是“'恶’是'善的'脚手架’!”。如果想把“善”这个墙砌起来,要有一个“脚手架”,这个“脚手架”就是“恶”。也就是说,善与恶是相互依赖的,只有有“恶”的存在,“善”才能克服“恶”,才能成长。如果把“恶”完全去掉,“善”也就没有了。

这是人的心智成长的一个过程,要从一个阶段跨越到另一个阶段,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所以,孩子10岁的时候有这种表现,我们不要感觉奇怪,这是这个阶段应该有的表现,我们只要适当引导就行。当然,成年人的心智如果还停留在这个阶段(10岁孩子)会是什么样?看看网上的留言就知道了,不用我讲了!

听众3:我看咱们的《父母宣言》上,有好多父母和孩子怎么进行沟通(的内容)。但是,按照传统的国学教育,小一辈儿(的人)就得听父母的,父亲、母亲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跟孩子之间不能太平等。你再看西方的文化,他们就特别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一块不知道有没有冲突?按中国传统,就是父母可能不对,也要听父母的,要顺从父母,这叫孝顺。过后,可以再给父母解释为什么不对。就是说,在跟孩子沟通过程中,我们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是要尊重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她)自己去表达?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引导孩子!

李老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是一个好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以前在这个地方也讲过。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不仅仅有优秀的成分,某些方面也有不合适的地方。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去看“原始儒家”的一些说法,对父母、子女双方都有约束,比如:父要慈、子要孝。这种双方责任,后来发展成那种“三纲五常”——父为子纲:孩子必须孝,就算我(父)说错了,你也要听我的。这种讲法实际上不符合“原始儒家”的思想,它变形了。怎么变来的?实际上是把“法家”的内容加入到“儒家”。在汉朝“独尊儒术”的时候,董仲舒、公孙弘他们把“法家”的一部分内容拿到了儒家,这改变了“原始儒家”的内容,这里面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大家看《孟子》讲君臣之间的关系——我(臣)拿了你(君)的俸禄,就要给你做事;如果我认为你做的不对,不再拿你的俸禄,咱俩的关系也就没有了;而且,你如果做错了,我还可以起来讨伐你。但是,到了秦始皇(时代),就变成:皇上说了,臣子必须得听,不听君主的能行吗?到了汉朝,又把这种关系引入到父母、子女之间,也就是所谓“父为子纲”。

实际上,就是在传统社会,“父为子纲”也不是一直在发挥作用,只是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才是那样。我们去看范仲淹怎么教育他的孩子,曾国藩怎么教育他的孩子,绝对不是“父为子纲”,绝对不是“当爹的说什么,儿子都必须听”。《二十四孝》,在当时那个时代,或许有它的意义,但是也有很多“拔高”,在后人看来好像开玩笑似的。

这涉及到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怎么理解我们的儒家。其实,《论语》里的儒家,《礼记》里的儒家——《大学》、《中庸》也是从里面出来的——还有《孟子》里的儒家,他们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求的是一种平衡。我给大家讲过很多次,“礼”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度”、一种和谐。比如: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关系,怎么算是一种恰当的关系?如果父母一方过于强势的话,那肯定就不是一个平衡、恰当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就不和谐了。我们学国学的人经常讲“中庸”,其实就要把这种“中庸”思想,用到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关系上。像我们现在的社会,子女一方过于强大,父母那一方反而更弱,这也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关系,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度”。为什么我们叫“新国学”?其实就是说,我们要把传统文化里优秀的那一部分内容挖掘出来,再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解决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你看,我讲的很多内容都跟心理学有关,你说的这个事,其实也跟心理学有关系。

听众3: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就是我们教育孩子,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特别把孩子当成“宝儿”,尊重他们,给他们自信,是不是也是跟西方学的?西方就是(追求)人人平等的关系。不可否认,西方有创造力的人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也很多,都跟同样的教育有关系。而我们(现在)反而因为科学的进步,创造的新东西越来越多,超出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对这个世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灾难。所以在文化上要逐步地去发展,而不是一下子快速地发展,对这个世界造成不平衡,或者说违背了自然规律。我还是认同传统文化里的东西,这是几千年过来的,它应该不会说有一些不好的东西传承下来。是不是如果给孩子过多的空间,他们的创造力更强了,确实很聪明了,很优秀了,也确实创造出了高科技的东西,反而对这个世界可能也有(造成)一定的灾难?

李老师:这个内容是我们第二次(讲座)讲的(附录二,第一次讲“道与天道”其实也涉及到这个问题,就是讲科学的发展对人心的影响。大家不要忘了:国外是有基督教的,有教会存在,西方人星期天是要上教堂的,要做礼拜,那些真正虔诚的人还有早课、晚课,有一些修行的科目存在。我们没有!我们的心用什么来约束?只能是传统文化!这跟科学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实,传统文化不完全是好的。比方说:董仲舒、公孙弘他们把君臣之间的关系,拿到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里来,就有一定的问题,这样的东西我们不能继承。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回到“原始儒家”,回到孔子,回到孔子讲的父母跟子女之间的相互责任,每一方有每一方的责任,我们讲的是这样一种内容。也就是说,这个内容跟西方现在的某一方面其实是能有一定程度融合的,你听着可能有点像西方,其实不是!为什么我一直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当时是什么心理。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去看: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又是什么心理?这样一“换位”我们就会知道“做孩子的好朋友”讲的是什么。这是西方人的东西吗?不是,是孔老夫子的!

这是我们上一次课讲的内容,你没有来。“尊重孩子、自信心、责任感”,这些词听起来似乎有西方的味道,但是我们讲的“主干”绝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比方说,“责任”——孩子很小的时候,好比三岁的孩子,你必须让他(她)洗袜子、洗衣服,你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把他(她)当一个“孩子”去对待。也就是我刚才讲的,父母要有父母的责任。当然,孩子也有孩子的责任。三岁的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是不是他(她)的责任?我们说,跟孩子讲平等,不是所有的事都跟孩子平等,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要“适当”,跟他(她)的年龄相适合。再比如“尊重”,在孩子能理解一件事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们要尊重他。但是有一个前提,一些最根本的东西:孝敬父母,必须要做到;诚信,必须要做到——就《弟子规》里讲的“物虽小,勿私藏”,这是最根本的东西,必须做到。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做到之后,我们要给孩子选择的空间。比方说:我们家买车的时候,我们就征求孩子的意见,他说不喜欢,那就必须尊重。因为他长大了,能讲出一番道理来。结果,后来我们发现,他说的是对的。这个时候,你不能说:“我是当爹的,必须听我的,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那就错了!那是把传统文化里不好的那一部分给拿过来了……

听众3:我之前听过一个讲座,就是说“父母离世,三年内不允许更换他(父母的一些家规”,这也是“孝”的一方面。

李老师:这是《论语》里讲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些内容以后讲《论语》我们会讲到。对于《论语》,我们不能那么死板地去理解。我们要知道,孔老夫子说话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这句话的一部分内容就是针对这个背景的。如果把这个背景去掉,只是从字面上理解,那就是“断章取义”了!孔老夫子说的话,我们现在的人必须严丝合缝地百分之百遵守吗?不一定,社会变了!“中庸”讲的是什么?它是“活”的,是一种“度”,要恰如其分——一样东西要放到它该放的那个位置上。用这样一种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论语》。

听众4:咱们每次读完(《论语》),您都大致讲一下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听完之后,再读印象会深很多。之前有人说过:你不用知道是什么意思,就一遍一遍地读,慢慢就会明白。

李老师:学传统文化,如果这种方法管用的话,孔子之后就谁都不用了——要孟子干什么!要荀子干什么!要朱熹、王阳明、曾国藩干什么!读,就行了——把《论语》读上一百遍,我们就什么都懂了,什么都会了,就成圣人了。开玩笑!如果是那样,早就满大街都是圣人了!

唉!我们的传统文化离我们太远了,现在很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其实是很表面的!传统文化最实质的内容是什么?我没有批评王教授的意思!王教授对国学做的贡献我是承认的,他推动“读经”——传统经典诵读——二十年,确实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他讲的一些话确实是过分的,过于夸大了某些东西的作用,过于神化了某些东西的作用。我们传统文化里真正强调的——像《弟子规》里讲的内容——是需要在一言一行中体现的。这些内容他没有强调,他身边一些人似乎也没有学会。这样的人,我接触之后,用佛教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傲慢”。学传统文化居然学出来“傲慢”,多么可悲!我们墙上写的—— 温、良、恭、俭、让”,不仅仅是口号、是标语,是要我们切切实实做的。

按道理讲,同行不能相互排挤。我不是说,要贬低他们,抬高我们自己,不是那个意思!我们是要探讨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在讲什么?在座的各位,我们既不参加考试,也不写论文,为什么要学《论语》?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现在有些人,一说就是什么教授、什么博士,课也讲得天花乱坠,但是他讲的跟他的生活有关系吗?不一定!所以不要看他在课堂上怎么讲,要看他在课堂以外怎么做。看完,你可能会发现:这个人挺low的!就像那个在高铁上抢人家座的博士。不是说:因为我是博士,我就可以占你的座。开玩笑!那种“知识”(在做人上)有用吗?没有一点用处!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讲“怎么人”的学问——我们跟人接触的时候,怎么保持一个适当的“度”,夫妻之间的“度”把握在什么地方,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度”把握在什么地方,我们跟同事之间的“度”把握在什么地方,我们跟上级领导之间的“度”是什么样的,我们跟朋友之间的“度”是什么样的,我们坐火车碰到一个陌生人,要掌握一种什么样的“度”。这其实也就是讲,《父母宣言》、《弟子规》为什么是一个最基础的教育。

有时候,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陪伴孩子到青春期,其实挺难的!当然,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的孩子将来“放”哪里,都会做得特别好。我不敢说,将来孩子会得什么诺贝尔奖——得不得诺贝尔奖,是“老天爷”的事,孩子一生出来就确定了。“老天爷”给那样脑子还行,如果没给,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到……

听众5:但是,我们每个人生了孩子,怎么知道“老天爷”给没给他(她)那个脑子啊?

李老师:我不知道你遇没遇到过?我遇到过好几个这样的孩子:上学根本不用好好学,回回考第一。有一个上“衡中”的试验班,上课不好好听讲,做千纸鹤,还搞对象,回回考前三名。

听众3:对!这种学生如果总是靠着自己的智商高,而没有在行为、举止上做一些什么,就是最大的祸害,能耐越大祸越大。

李老师:这是最大的问题!我经常说,这样的孩子还不如傻一点!学“好儿”还行,如果没有学“好儿”,傻一点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还小一点。老话说:聪明子弟教之以诚。这样的孩子,其实最需要传统文化的教育!

《父母宣言》是我们2017年拟出来的,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一开始讲的时候,我给大家说过——今天有新来的,我再说一下——这里边的内容,几乎每一句都和我们传统文化的某一方面相联系。我讲的时候,已经把这种联系表达出来。大家看:我讲每一句,都会提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怎么要求的。还是那句话:里面的话虽然用的是一种现代的表述方式,但其实我们并没有创造什么。孔老夫子讲“述而不作”,我们还是遵循这种传统。只不过,把传统文化里我们认为重要的一些内容,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教育孩子联系紧密的一些内容,换了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当然,有一些是有针对性的。比方说:“世界不以他(她)为中心”,就是针对现代人的,古人不会这样。古人怎么可能以自己为中心?上面有天、地、君、亲、师,家里兄弟姐妹一大堆,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中心的社会环境。

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听众6:有一个问题,就我的孩子刚上大学——您刚开始讲课的时候说,现在网上五花八门,好的、坏的什么都有——她上高中的时候住校,没有手机,现在突然接触手机多了。我就想知道:是要给她一个跟年龄相符的自由空间,让她自己去面对网上的虚幻世界,还是说,父母要给她一定的引导,知道怎么面对这个世界?

李老师:要引导,肯定是要有引导的!不要说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朋友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不了解这个环境,我们对这个环境有一定的认知——这种情况下,我们肯定要跟朋友说明白: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什么,那个时候你要注意什么!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朋友之间沟通和父母跟子女之间的沟通,是不一样的。我要强调的也是这一点:这种沟通要用什么方式?孩子们原来习惯的是什么方式?比方说,我们做父母的,如果原来管得太多,孩子青春期以后——如果你的孩子青春期逆反不严重——我们就要尽量以朋友的身份去做这种沟通。如果孩子青春期逆反严重,我估计,你跟她说,她也不会听,可能还会起反作用。

也就是说,这个事:第一必须要沟通;第二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用什么样的方式沟通,一个人跟一个人是不一样的。我的孩子大了,我也不怎么管他,他有事会找我,主动跟我沟通,商量该怎么办。

听众7:对于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如何教育?

李老师:如果孩子青春期逆反得特别厉害,总认为:我长大了,你凭什么管我?这种情况下,多说还不如闭嘴!那么,好,我们可以换一些更巧妙的方式。我经常举“钓鱼”例子——我们去钓鱼,弄个鱼钩,往水里一甩。我们干嘛非要让鱼看到鱼线?为什么不能把鱼线扔远点,隐藏、隐藏,让它看不见?跟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想达到一个目的,想让她了解——比方刚才说——网络里面问题确实特别多,可以给她推荐一些这方面的书,让她自己看,而不是我们直接给她讲。如果孩子喜欢接受新知识,可以找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像“手机是怎么让人上瘾”之类。心理学里有一部分专门讲这方面的内容——学广告、搞媒体的都学这些——就是讲,怎么把你的眼球“抓”过去,然后你的脑子就跟着它走,听它指挥了,因为这是人性!这是我想到的例子,还可能有更好的例子!

跟孩子沟通,我们还要注意一点:中国现在的孩子跟古代的孩子、国外的孩子都有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好学校都是封闭的,从初中到高中每年也就歇那么几天,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现在上大学,父母管不住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去做这种沟通,还真是一个需要动脑子、需要智慧的事!不知道这么说行不行?

听众6:可以,挺好!

李老师:对于孩子,有时候该跳的“坑”,要让他跳。就是说,孩子们长大,很多事需要他(她)自己去做、去体会、去碰壁。我在这里讲课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我们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鸡蛋。鸡蛋刚煮出来,他马上就要吃,吃不到嘴里就着急。我妈有经验,他伸手要抓鸡蛋的时候,不是跟他说“别烫着、别烫着”,而是让他烫一次,第二次他就不会那么着急吃了。这叫什么?长大,也是经验。人要长大,必须经过这些。我又要说:我们不能把孩子所有的事都包下来。有一些我们认为必须提前告诉孩子的大事,我们有责任提前告诉他(她)。一些小事,不用管那么多,这是孩子成长的机会,我们不能剥夺了。

其他人还有什么问题?

听众7:孩子青春期可以逆反吗?

李老师:完全正常!而且跟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系。

听众7:我觉得,我们家丫头那会儿就逆反得特别厉害。我当时就是设法让她知道“对错”——可以逆反,但是不能“出圈”!

李老师:大家去看“五四”时期的一些小说,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青春期“逆反”。那个年代的人为什么有那种“逆反”?跟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系。但是总起来说,逆反,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这是人性!

听众7: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到青春期的时候,控制情绪的能力是不足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还是需要引导。

李老师:这是人性!人摆脱不了这一点:大脑激素分泌异常的情况下,人会有一些异常的想法,做一些异常的事,这都是正常的。就是历史上,这种东西也很多,如果我们想找的话,绝对能找得到。我们去看一些名人年轻时候做的事,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跟现代人青春期做的事有什么区别?!比方:王阳明。还有,大家看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不就是典型的青春期反应吗?只不过那时候人们不这么叫!当然,那时候有的人在这个年龄就结婚了,这种逆反可能表现不出来。

我特别不喜欢(区)分西方怎么样、中国怎么样。其实,我看很多西方心理学的书,感觉就是在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一句话就解决的问题,他们搞实验、研究很长时间,最后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知道“怎么去做”。无论西方还是中国,这里面涉及到的最根本的东西,其实就是人性。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在我们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它对人性的这种调控、这种有智慧的引导,是在我们的环境里一代一代慢慢传承下来的。西方也有他们的文化传统。但是,两边(中国和西方)的人性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在他们环境里做了一种不同的调控、不同的解释。比方说:基督教,在那会儿出了耶稣——当然,前面还有以色列人的《旧约》——当时没有谁认为他能成功。结果,耶稣上十字架以后,基督教就兴起来了。也就是说,他活着的时候,什么也没做成,但是他的“教”从他殉难以后发展起来。这里面有多少偶然因素?太多了!当然,这不是从信教的角度讲的。信基督教的人听我这么讲,可能要跟我急。就是说,他们发展起来的是那样一种文化,是在他们的环境里,对人性做的一种调整和约束;我们的文化,是在我们的环境里,对人性做的一种调整和约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吃的东西。你最爱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你小时候爱吃的东西,你永远改变不了,这是味觉的记忆。我刚才讲的宗教和文化跟这个是非常类似的。在基督教文化里成长起来的人,就是那样。但是,他们的人性跟中国人的人性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大区别。我们的舌头、我们味觉跟西方人的味觉、还有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有什么区别?没有。我前两次老是讲,人脑子里的神经是“搭桥”的。如果你脑子里“搭”起来的“桥”认为,这样的东西好吃,这种感觉就会跟你一辈子。在西方,他们脑子里“搭”的是那么一种“桥”,他们就会认为,那种东西最好吃。道理是一样的,人性没有区别。大家去读《圣经》,读着、读着,你可能就会感觉——跟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讲的是一回事。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圣经》里,就能读到非常类似的句子,只不过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的——原话我忘了——意思就是说,你喜欢的事,别人也喜欢,所以你就要去做;别人不喜欢的事,你也不喜欢,所以你不要去做。这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这其实就是在讲人性,是针对人性里最根本的东西说的,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最根本的“环节”——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圣经》不是在讲这些吗?也是在讲这样的问题!

讲远了啊!我们今天的讲座就到这儿。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父母宣言》讲完了,大家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讲一讲?如果疫情允许,我们下周再办一次(讲座)。没有的话,我们的“国学讲座”就到此为止,9月份恢复正常的“国学公益课堂”。

听众9:我觉得,咱们一开始为啥讲这个《父母宣言》,就是因为当时讨论要给孩子上个什么样的小学、要不要上好高中,但是现在我还是有点困惑!

李老师:我感觉,我讲第一次课的时候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可能是我没说明白,没有那么准确地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下一次就围绕着类似的题目再讲一讲。

听众7:实际上,现在的家长都非常焦虑。因为根据现在的政策,有40%的孩子没有高中上。前段时间,教育部又通知不允许“校外培训”收费。有些家长真是急得哭,求学校,让我们孩子来上课吧!所以还是看看如何缓解家长的这种焦虑。

李老师:这样吧!下一次就围绕这个问题再讲一次,具体叫什么名,我再想想。

附:

德义塾《父母

:《父母宣言

作为父/母,我知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学校。从现在起,我会努力做到:

用行动影响孩子,而不仅仅用言语说教。让孩子从我的身上学会知书明礼,关爱他人,诚信待人,平和处事。

不一味批评孩子,也不过度赞美和表扬。不溺爱,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把工作、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家庭和睦,永远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尊重孩子,多聆听孩子的心声,不把我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居高临下,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交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做孩子的好朋友,给孩子与年龄相适应的自由空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让孩子理解,世界不以他(她)为中心,困难和挫折都是生活的必然,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都有利有弊,必须学会感恩,学会等待,学会选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欢乐和痛苦,批评和表扬,我的爱都与他(她)同在。

我必须做到!我一定能做到!

更多国学讲座内容:

“情、利”之辨

《大学》、《中庸》要义

名物制度及风水趣闻(上)

说说“中庸”和“面相”

聊聊“因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文化:儒家理想,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媒体资讯|传统汉文化及生活心理学传承推行者——林信洁
【讲堂心声】一位20岁年轻人的生命蜕变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讲的真好)
不愧是多年的国学老师,整理出来传统文化中的17个常识,看完之后,受益匪浅。家里有孩子的,保存下来,没...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