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开课,铅华洗尽当如何

  编者按:公开课,这个一线教师所熟知的课型,本意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中却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新课程改革以来,所遭受的负面评价愈来愈多。公开课到底怎么了?公开课该不该存在?公开课应该怎么上?本期香山夜话邀请网友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公开课,我有话要说
   
教研火炬手:又是一年公开课集结时,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比赛并获得一些好名次,我忙于指导教师要怎样吸引学生的目光,吸引评委的眼球,尽可能地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完善。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未尝不可,公开课承载的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那么,为什么就不可以通过打磨的形式把这些理念思想都收入囊中呢?当然,那种不顾及学生感受、刻意追求的精彩断不可取,但在教学真心引导下学生生成的精彩仍是课堂的闪光点。
   
天心月圆:如今的主流公开课已经变了味儿。形形色色的公开课因披上了各种各样的外衣而备受争议,比如展示课,学生成为教师表演的最大道具;比如代表课,课堂成为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艺术的舞台,面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学生用同一种模式举行个人巡演;比如评比课,从求新求异开始,到揣摩评委口味结束,等等。返璞归真是正途,铅华洗尽最动人。
   
杨明:尤其是这些年,人们对公开课特别重视,费时费力,就是为了上那一堂课。为这一堂课牺牲那么多,究竟为什么?我以为,多是名利驱使。如此为之,教师名利得到了,而学生却在机械化的重复劳动中,被折磨得精疲力尽,或者可以说,学生成了一些教师名利下的牺牲品。
    Nthmslh
:现在的公开课重预设轻生成,很多教师怕课堂上节外生枝。其实,课堂就是学生暴露错误的地方,没有对学生错误的引导,也就失去了教师教学的价值,我们期盼原生态的公开课。
   
冰雪伊人:公开课,也是课,只要是课,学生就应该在这45分钟之内有所收获。为公开课磨课也可以,但,每一次打磨都应该有每一道工序的标准,才能使学生在逐次的磨课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悟出新的道理。磨课的过程应该是提升学生理解感悟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熟练的过程。我认为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上课,在45分钟之内都应该给学生一个新的交代!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
   
年月:我个人认为,脱离具体的公开课来谈,好比是看坐在密闭花轿中的新娘,说好说坏,全凭主观判断。我倡导,只要是给学生上课,都应该如上公开课一样,谨慎为之,深思熟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并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
    Xianyunyehe
:我们当前的公开课之所以让人痛心疾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功利性,它完全漠视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表演前的反复磨课,无论是它的出发点,还是最终的落脚点,都没有考虑学生,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我上的研讨课、展示课,始终坚守一点:对教学设计,自己可以做尽可能多的修改、预案,但拒绝反复组织学生在课前磨课。
   
江锦灵:对于公开课的认识与实践,我们都应该直面自己的心灵。究竟是以生为本,还是以师为本、以听课者为本?这时候,心灵的抉择就决定了你公开课的本质。
   
吴其林:我认为,应该:1. 把公开课定位于研讨课,发挥好公开课的展示、研讨、导向的基本功能;2. 把公开课定位于良心课,回归于公开课的朴实、扎实、真实的常态面貌;3. 把公开课定位于理念课,彰显出公开课的生本、生态、生命的教育本义。
    657639008
:其实公开课的磨课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新教师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在老教师的指点下丧失了自己应有的个性,要辩证地听取他人的建议。一节节融有自己教育思想的公开课,自然会铺就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成功靠他人的引领,更靠自己的钻研、思考、学习。
   
漆昌琼: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同时,磨课还能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研修组团队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上课,还是作秀
   
马兆琪:公开课,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种产物,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研(而不是常态的教学)活动中,似乎永远是长青不老,就像影像翻新一般。但是,公开的秘密是:一节备受推崇的公开课开讲之前,执教教师至少要精心准备一周的时间,学生被培训也达两、三次之多——有的要精确到举起哪只手,提出什么样的疑问;到精彩上映时,新瓶里盛装的依然还是旧酒——不是新授,而是复习!而目前,这样的课还在公开着。所以,我从心里排斥这种公开课,不为别的,只为它真实性不足,客观性不强。
   
徐永晨:作秀的公开课,公开的是什么?公开的是领导的教育观念落后,只看师本,即教师课上得怎么样,不看生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公开的是教师的导演水平,即在自己的安排下,学生能否在恰当的时间里,提出或回答出标准问题,看教师的演员水平,即演得是否出色;公开的是弄虚作假,教师讲,学生说,一切都是假戏真唱;公开的是我们的评价细则、方法,还没有与新课改相适应;公开的是教育弊端,没有生本的课堂,行走不会太远,受伤的是教育,归根结底是孩子。
   
黄再思:其实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关键在于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让学生真实地表现自己,而不是让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很多的公开课存在的现象——听课教师是观众,学生与教师都是演员,共同配合着演戏。这样,我们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学会虚假的表演。这是很可怕的。
    Hanhanzou
:以前的我认为公开课是作秀课,没有多少值得学习的内容;现在的我认为公开课是一种引领,是一种理念的化身,细细听来总能从中学到不少。以前的我不喜欢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课,那样的一节课不值得炫耀;现在的我也参加作课,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将最好的呈现给大家,努力让公开课起到一种示范引领的作用。但我认为常态课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同样要认真地面对,因为那是没有同行评委参加的公开课。无论是常态还是公开,我们都要追求课堂的实效,最终让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以学生为出发点…… 
   
上善若水0517:公开课的利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公开课,始终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对年轻人来说,公开课是一个历练和提高的过程。作秀也好,展示也罢,这都是年轻教师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等他们对教材能够驾轻就熟,对那些教育教学理论消化充分的时候,就会自动回归朴素和本真。这就像学生写作文,总是要经过词藻绚烂到朴素理性的过程。我们讨论的目的,不是全盘否定公开课,而是让教师统一认识,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上公开课。
(以上发言人名字均为网名)

公开课,到底在秀谁?

    我们常说以学生为主体,而且也常常以此为课堂评价的标准。但细细观看当前的公开课,却发现,往往我们津津乐道的却是与此相反的一个概念——磨课。从个人的观察来看,磨课,损害的是学生,光亮的是教师。
   
曾听过一个朋友抱怨,他执教公开课后遭到领导的批评。因为他没有按原先的教学预设去上这节课。
   
原来,上课之前他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学生,因而对学生的基础一无所知。而到上课时,他吃惊地发现,这篇课文学生已经上过了。怎么办?他决定临时调整教学,将生字词的学习去掉了,直接切入到课文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多地关注学生读写的结合。
   
上完课,他还为自己能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而兴奋。没想到还没等他兴奋劲儿过去,就被领导狠狠地训了一顿。
   
领导批评他的重点就放在为什么临时调整教学预案。他向领导解释,学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了,再按预案去上,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煎熬且毫无意义。但领导不听这一切,告诉他学生虽然已经上过了,但还是要按新课的模式去上,言外之意,还得再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生字词等,再搬出来一次。
   
最后,朋友很受伤地抱怨道:都说要以生为本,为什么到了公开课、竞赛课之类的就不行了呢?
   
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是啊,公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思来想去,所谓公开课,其实绝大多数时候是展示。展示谁?教师。也就是说,从根本上来说,开设公开课的目的是展示教师的风采。有着这样定义的公开课,怎么能同时兼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因而,传统的公开课,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应当打破常规,及早转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
如何看待公开课
怎样上好一堂课
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课改,在寻找现实的道路中更新
怎样提升常态教学的质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